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母親葛楚徳在父親過世之後,卻旋即與新登基為王的叔父結婚,於是心生疑慮。他的叔父克勞底阿斯人品卑劣,與父親有著天壤之別;某日哈姆雷特遇到父親的鬼魂,在得知實情後開始復仇計畫;哈姆雷特陷入哀悼與羞愧的複雜情緒,對人生開始抱著厭惡悲觀態度,裝瘋賣傻、拋棄愛情,甚至最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仲夏夜夢」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由兩對雅典情人故事開展,穿插了神仙及丑角的詼諧情節。荷米亞的父親反對她和賴桑德的戀情,於是決定逃出家門,愛上荷米亞的地美特利阿斯和迷戀地美特利阿斯的海倫娜也隨同逃進森林。森林裡的仙王奧伯龍為幫助海倫娜贏得地美特利阿斯的愛,命令撲克把神奇的情水滴在地美特利阿斯的眼上,誰知陰錯陽差,卻把情水滴在賴桑德的眼上……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故事描述威尼斯商人安圖尼歐為了幫助好友巴珊尼歐完成他和波西亞婚姻大事,向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借錢,若還不出錢,安圖尼歐就必須割下身上的一磅肉。未料在借據到期前,安圖尼歐卻因故無法籌錢還債,聰明伶俐的波西亞於是裝扮成律師,幫助安圖尼歐打贏了官司。
「馴悍婦」是莎士比亞早期的作品之一。序幕中的補鍋匠斯賴遭人捉弄,誤以為自己為貴族,並被說服看一齣戲,此戲即為「馴悍婦」。描寫一位悍婦喀特琳娜,因個性潑辣、脾氣暴躁,求婚者皆望之卻步;某天從遠地來的年輕紳士皮圖秋,竟然大膽向她求婚,當眾人等著要看好戲時,聰明的皮圖秋卻將喀特琳娜馴得服服貼貼。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莎士比亞在「馬克白」中對罪犯的心理變化有深刻的描述;馬克白與班珂為蘇格蘭王鄧肯部下的兩位大將,在凱旋歸國的途中遇到三妖婆,三妖婆預言馬克白將成為國王,班珂子孫也都會成為蘇格蘭的國王,因此激起馬克白夫婦謀殺國王及班珂父子的念頭;馬克白一心想改變命運,展開血腥爭奪,卻又受不了良心譴責,因而產生恐怖、猜疑和瘋狂。
包括「無事自擾」、「仲夏夜夢」、 「威尼斯商人」與「第十二夜」。莎士比亞以其獨特的編劇手法,描繪出詼諧又具有警世效果的時代劇。內容生動活潑,令人愛不釋手。
包括「馬克白」、「哈姆雷特」、「李爾王」以及「奧賽羅」。文字洗鍊,感情真摯,深具戲劇張力,為莎士比亞之代表作品,也曾多次躍上大銀幕,實為不容錯過的經典鉅著。
《羅密歐與朱麗葉》敘述一段祕密戀情受到命運與家庭的侷限,同時陰錯陽差而造成悲慘的結局。 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兩家望族蒙特鳩與卡帕萊特有不共戴天的世仇,雙方子女羅密歐與朱麗葉卻彼此相愛,親事因此受到阻撓;在一場街上鬥毆中,羅密歐殺了人被下逐出令,朱麗葉求助於勞倫斯修道士,並接受他的提議喝下藥水裝死;原本要將此計畫告訴羅密歐,卻在陰錯陽差的情況下,未能及時通知。最後,羅密歐服毒殉情,茱麗葉醒來後發現亦用短劍結束了生命。
《李爾王》描寫古今中外無人不密切感覺父母與子女的倫常關係。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不列顛王李爾因年邁打算將國土交給他的三個孩子治理,李爾依照女兒對他愛的程度來分配國土大小;大女兒和二女兒極盡諂媚地說出對父親的愛意,唯獨小女兒考地利亞不願虛情假意,因而將她趕離,嫁給法蘭西王;之後大女兒和二女兒開始虐待父親,孝順的考地利亞得知之後,率兵救父;最後卻兵敗遇害,李爾因傷心過度而過世。
第十二夜 在這劇裡,莎士比亞諷刺了清教主義,在當時清教徒與戲劇家之互相水火,是很普通的現象,也是很近情理的。但是莎士比亞並沒有在這劇對清教「大肆攻擊」罷了。 第十二夜的主要義意仍是在愛情心理的描寫上,不過莎士比亞在這戲所表現的乃是一種輕鬆調笑的態度,有人把第十二夜跟其他二齣戲總稱為一個「三部曲」,因為這三劇都是在浪漫的當詩意的雰圍中描寫了愛情的種種,但第十二夜的結尾處似嫌倉卒,這是較美中不足的。 其實在第十二夜有許多不合理,有人認為此劇沒有適當的表現人生,固然是嚴正的批評,但是我們若把這戲當做慶祝一個狂歡的節目的娛樂,也就沒有那麼大的缺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