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方名消遙散,以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生薑、薄荷入藥磨粉,治肝鬱血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等症,服後退熱解鬱,肝脾之虛得補。 余試行數日,心神稍定,脈象浮滑之狀漸緩,亦可安睡如常。此方亦如余做詩與清言,一日不行,便覺神靈渙散,心胸積悶,如有一物哽在喉間,吐息時,污濁之氣滿溢。 故不能一日無詩,詩也者,余之逍遙散也。而所謂小詩者,實為逍遙散之薄荷,平日無事可單服,服之,霎時清醒,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余既名為詩神,不能免俗,成集一冊,以饗讀者。
一醫方名消遙散,以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生薑、薄荷入藥磨粉,治肝鬱血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等症,服後退熱解鬱,肝脾之虛得補。 余試行數日,心神稍定,脈象浮滑之狀漸緩,亦可安睡如常。此方亦如余做詩與清言,一日不行,便覺神靈渙散,心胸積悶,如有一物哽在喉間,吐息時,污濁之氣滿溢。 故不能一日無詩,詩也者,余之逍遙散也。而所謂小詩者,實為逍遙散之薄荷,平日無事可單服,服之,霎時清醒,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余既名為詩神,不能免俗,成集一冊,以饗讀者。
奧圖 帶著我流浪吧 我們必須縱入世界的漩渦並 靜止在其中心鬆解這纏人的繭 不斷往下滑瀉 即使深入地獄也不要貪戀家鄉 本書收錄兩首長詩,〈奧圖行腳〉、〈吟遊詩囚〉,是生命追尋及世界觀探索的史詩,與《西藏的女兒》(獲選2013臺中市作家作品集)合稱作者青壯期三大長詩,本詩集所錄依序為前二首。 本書特色 1.本書收錄兩首長詩:〈奧圖行腳〉、〈吟遊詩囚〉,是作者個人追尋生命和探索世界的史詩鉅作。長詩書寫不易,這兩篇個別獲得中興湖文學獎第二名、第一名肯定
作者坦誠其詩作主要受到洛夫、余光中、瘂弦、楊牧等的詩風影響,但不乏本人的獨創風格,嘗試在模仿洛夫早晚兩期和余光中的亦詩亦歌的風格中走出自己的路。 本詩集從慾情出發,經過愛情、友情、親情、世情,以至神情,反映每個人的種種情愫,也側寫慾情與神聖之情的弔詭關係。 本書特色 1.本詩集嘗試模仿洛夫早晚兩期風格,和余光中亦詩亦歌的風格;同時又具有自己的風格
其實我只是一個神棍在敲敲打打中找尋另一個盲人我們是那(文字的)神棍,在敲敲打打中(導盲式的鍵盤摸索聲),尋找另一個盲人(先天上的共識),而在一路跌撞中始終沒有懷疑過自己走在詩的路上,並深深體悟了,在詩的眼睛裡(盲人的鼻祖?),你可以是個神棍,也可以是個盲人,除此之外,你甚麼都不是。這本詩集分為三輯,輯一為郎中,它主要收編了自一開始為詩(2002~2005)至突然停筆前的作品,紀錄作者人生中極為渾沌甚至是鬼畫符的一段;輯二神棍(2010~2012),乃集結了重新出發後的詩作,有關於作者生命中消失的那些年頭,做一次較為大範圍且殘忍地自省;輯三則是群魔,收錄的是組詩們,那些不得不以各自說話的方式來認識彼此的作品;而作者也特別在作品與作品間穿插了一些有關於寫作時候產生的心得與觀想,總共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則短文,冀希與讀者們產生另一層有別於詩的對流方式。
雪像無法回絕的信使,它徹夜敲打沉睡之門。所以要適時醒來,以免積雪淹沒你發燙的膝蓋,但可以享受日常在人群之中掉隊、落單。「每片雪花,都攜帶曾經重傷的靈魂重臨人間。」本書收錄了葉丹近年的創作成果,具有實驗性質的文本,力求用嶄新的手法展現當下中國的現實,以歷史的意識豐富了詩歌的詮釋、敘述,傾心釀造詩句的空間能量,進而漸漸確立一種略顯潦草的秩序:詩歌和其他元素湧動著一種健康的、對話的關係--最終漸漸抵達了創作者自我的「稠密地帶」。本書特色中國新生代詩人代表葉丹,運用具有強烈實驗性質的文本,力求用嶄新的手法展現當下中國的現實,以歷史的意識豐富了詩歌的詮釋,傾心釀造新銳的詩句空間能量。
收在這集子裡的詩作,都與台灣有關,但不是我刻意要寫,我沒有想討好誰;詩是真誠的心聲,像我脈管中的血,該流出來就會自動流出來;寫詩,我有感而發,將我的感受、我的發現,一點一滴將自己內心的悸動沉澱書寫出來,與任何意識形態無關;但與血緣有關,與鄉土有關,與詩有關,與生命有關;所以,我寫我的詩。我寫與台灣鄉土人文有關的這些詩,當然不夠普遍,收在這集子裡的,大多書寫北部和蘭陽地區,其他地區較少……除了收在這裡有關寫台灣的詩之外,我年輕時還寫了幾首與台北某些街道、某些行業有關,是批判的……血點,是紅色的;從與母親連結的臍帶剪斷之後滴下來的第一滴血,我是不會忘記的。──林煥彰本書特色詩人林煥彰為《乾坤詩刊》發行人兼總編輯,在詩壇耕耘已久。本書收集的詩作都與「台灣」這塊鄉土有關,無過多雕琢華麗的寫詩技巧,但流露著最真摯、最直接且最樸質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