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系列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子女的性向由妳塑造

林楨  著
大展  出版
2012/01/01 出版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愛之、呵之、護之,也期望子女「成龍成鳳」。西諺云:「三歲交我,六歲還你。」教育兒女是件艱鉅的工作,父母必須付出極大的愛心和耐心,努力去經營。對人類的幼兒而言,真正最具決定性的時期,極端的說是出生後的數天間或甚至於數小時內。當然其後母親溫馨的養育可使嬰孩成長,但出生後的某些條件,可給予孩子一生都無法更改的決定性影響,這已在科學方面獲得證實。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做父母的,必須真正去關心他、瞭解他。不管時代怎麼變,還境怎麼變,親情是永遠不變的。父母之於子女,亦師亦友,在他們需要時,適時伸手,幫他們找到一條不致繞圈子的遠路。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幼兒真心話

王欣筑  著
大展  出版
2010/06/01 出版

出生到一歲半的體驗◎以嬰兒的立場觀看大人的世界◎表白嬰兒的感受、需要以及對父母們的建言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讓孩子喜歡讀書

張純瑩  著
大展  出版
2008/04/01 出版

我們是經由生活上的體驗,來學習各項事物道理,並且豐富我們的感情,細膩我們的感覺。對於正值成長期的兒童而言,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每一個人的體驗,都有他一定的限度。因此,我們藉由閱讀書籍、吸收他人的體驗,間接地成為自己的一個經驗,這也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  兒童經由讀書,對他所未曾了解的世界,得以一窺究竟,而且做人方面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感情及感覺,藉此可以更臻於成熟、完美。人的一生當中,據說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是在十歲?十五、六歲的時候。為此,從幼兒期開始,就必須讓他接觸書本。  討厭讀書的孩子,一個也沒有,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事實上已處於遠離書本,不愛讀書的狀態。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出於父母或老師的錯誤觀念或誤導,卻意外地多。  在本書的第一章「為何會造成孩子討厭讀書」?,有許多實例來說明這些錯誤,讀了內容的大人們,相信很多人應該有如雷貫耳之感。這本書對於有如此感受的大人而言,更是覺得一覽為幸。同時,也希望兒童們能在大人正確的引導下,重回他們本來喜愛讀書的個性。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兒童疾病與醫療

鄭睿哲  著
大展  出版
2006/04/01 出版

第一章 寶寶的微恙症狀與醫療 第二章 症狀與疾病的區分 第三章 最容易罹患的疾病與對策 第四章 必備的幼兒疾病常識 第五章 養育健康寶寶的基本 第六章 容易引起的事故及緊急措施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閉兒輔導

王欣筑  著
大展  出版
2005/10/11 出版

近年來由於生育率的普遍降低,造成兒童人口的減少,以及發生障礙疾病的出現率下降,使得啟聰學校(盲、聾、啞)和各級中小學特殊教育班等之學生人數不斷地減少。但是,以自閉兒為主要對象的特殊教育班級與學童人數,卻有快速增加的傾向。  又,在關於精神方面的特教學校,自閉症或有自閉傾向的孩子,也不斷地增加,估計這些學生在所有特教學校中,約占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人數。  像這類特殊教育的場所,竟有如此眾多的自閉兒,到底自閉症是指什麼,就醫學、心理學來說,也幾乎不了解。至於有關這方面的輔導方法,也還未確立。  幸喜最近對於自閉症的治療藥物,做了革命性的研究發展。因此,輔導自閉兒方法的蕭普拉及洛更斯等的技術,也被介紹出來,並已有具體的成果出現。  有關自閉兒的歷程,是在幼年前接受特殊的輔導方法治療,經過十五年、二十年,這些孩子已成為青少年、或已成人,對他們過著何種的社會生活加以追蹤,而對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則對他們教育的成果做了評估。  像這種關於自閉症的醫學上、心理學上教育的研究,不斷地有所進展。另一方面,自閉症或有自閉傾向的孩子,有很多在特教學校、普通學校的特殊班級,或社會福利單位接受教育。所以,這些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們,把有關自閉症的最新資料提供出來,成為今日重要的課題。  希望本書能得到更多的運用。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用心教養孩子

王欣筑  著
大展  出版
2003/09/01 出版

孩子為何不聽話,用分析曲線圖診斷自我性格,激勵或扼殺孩子的一句話…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終身受用的學習秘訣

大展  出版
2000/05/01 出版

學習秘訣  今日,早期教育盛行。而且至小學低年級階段,親子一起學習的家庭也相當多。身為父母親的,總是希望小孩的智能提升,培育出聰明的小孩。大家都知道,幼兒期至小學階段,是人格形成上最重要的時期。  但是,對於幼兒至小學低年級,亦即5歲至10歲的孩子,該給予什麼樣的刺激?該採取什麼樣的育兒方法呢?我想一定很多父母親深感困惑。基於協助這些父母親的立場,我寫了這本書,希望成為各位的教育指針。  首先,我們先給即使出了社會仍然有用,亦即一輩子有用的能力是什麼下個定義。只有智商指數(IQ)高,但不會將相關知識串聯,或者根本不會利用,則一點用處都沒有了。IQ有必要透過生活的體驗加以提昇,但即使提昇IQ後,卻缺乏一顆體貼對方心情的心,或缺乏協調性,便會被社會上的人所排斥。  體貼對方心情的心,我們用EQ表示。做者認為EQ提昇後,IQ也會跟著提昇,當IQ與EQ充分取得平衡後,就具備了真正的學力(能力),這正是本書所強調的。 學習秘訣  今日,早期教育盛行。而且至小學低年級階段,親子一起學習的家庭也相當多。身為父母親的,總是希望小孩的智能提升,培育出聰明的小孩。大家都知道,幼兒期至小學階段,是人格形成上最重要的時期。  但是,對於幼兒至小學低年級,亦即5歲至10歲的孩子,該給予什麼樣的刺激?該採取什麼樣的育兒方法呢?我想一定很多父母親深感困惑。基於協助這些父母親的立場,作者寫了這本書,希望成為各位的教育指針。  首先,先給即使出了社會仍然有用,亦即一輩子有用的能力是什麼下個定義。只有智商指數(IQ)高,但不會將相關知識串聯,或者根本不會利用,則一點用處都沒有了。IQ有必要透過生活的體驗加以提昇,但即使提昇IQ後,卻缺乏一顆體貼對方心情的心,或缺乏協調性,便會被社會上的人所排斥。  體貼對方心情的心,我們用EQ表示。做者認為EQ提昇後,IQ也會跟著提昇,當IQ與EQ充分取得平衡後,就具備了真正的學力(能力),這正是本書所強調的。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