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親職系列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汪培珽手記七:壞人我當

汪培珽  著
愛孩子愛自 出版
2017/04/20 出版

一個家庭的規矩是誰訂的,那個人就是壞人。 訂規矩不難,執行──才是考驗。 執行的時候,就是讓自己變成壞人的時候。 通常,爸爸媽媽之中,只有一個壞人。 所謂壞人,就是比較嚴格,主導教養責任的那個; 所謂好人,也不是什麼都好,就是個性上比較和善、好說話。   有沒有爸媽都是壞人的? 如果老天讓我幫孩子選,我寧願選兩個都是好人。 好人,不見得會把孩子寵壞; 但是在太嚴格的環境成長,對孩子的人生,是一種損失。 有什麼比損失了生活樂趣,還可惜的事呢。   等我當了媽媽後,發現自己沒得選,因為另一半天生就是好人。 當壞人,我不怕,但我怕好人扯後腿。 「不要跟媽媽說,我買糖果給你。」 「買隻手機給孩子有什麼關係,沒必要這麼小氣。」 喜歡扯後腿的好人,無所不在。 他們甚至還會一邊扯,一邊說你是狠心的媽媽。   對孩子說不,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和永不放棄的耐力。 你以為我不想討孩子歡心嗎? 我不能,因為我對孩子還有責任在。 如果你沒有當壞人的「天份」,至少要是那個壞人背後的支持力量。   剛開始,家庭裡這個壞人的角色,沒這麼鮮明; 道理多說幾遍,教好孩子不難。 等孩子進入青少年,壞人的挑戰就愈來愈大了; 誰想看到心愛的人,用痛恨的眼光看著自己呢。 最後,當一個溫柔的壞人,執行規矩,卻不讓人痛恨, 就是我最大的挑戰。 你想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汪培珽手記七,記錄了姊姊十五歲,弟弟十二歲那年的故事。   到目前為止,應該還沒有一個親子書作者,以自身的經驗, 從孩子小時候,一路寫到他們長大。古今中外,都沒有(如果有,請告訴我)。 我期望,手記裡的一個個真實故事(目前已經寫到第350個), 能把我想傳達的教養理念,寫進你的心裡。   【有同學問:我兒子不愛念書。自從台灣的電玩家得了世界第一, 他就一心把電玩當未來志向。我也無法反駁他行行出狀元的想法,我該支持他嗎?】    汪培珽說:世界是被努力的人創造出來的, 也是被充滿知識的人創造出來的。 千萬不要被電視的新聞誤導: 打電玩打到世界第一名,人人都對他豎起大拇指。 看到這樣的新聞,連父母也會被騙。   如果有機會走進世界頂尖的電玩公司, 看看他們的工程師、產品經理、行銷人員…… 有哪一個在人生的黃金時間,是不用功讀書的? 沒有。 因為在黃金時間不用功努力的人, 最後只能苦哈哈地掙一口飯吃, 什麼理想也實現不了。 或許他是例外的那一個,但又憑什麼可以例外呢?   多讀書,我沒法跟你保證什麼。 但是,浪費了這幾年,可能用下半輩子都彌補不回來。 多花時間在書本上,不會有任何損失, 這種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放棄了,不可惜嗎?   【有同學問:「為什麼我的孩子做功課,總是摸摸拉拉呢?」 早點做完功課,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好好運用,多做些有益的事情不是更好嗎?】   汪培珽說:有太多的父母,根本看不得孩子「玩」。 功課這麼快做好?這麼少? 來來來,這裡還有一大疊測驗卷,慢慢寫。 中國父母就是看不得孩子功課少。 既然早做好也不能玩,我還不如摸摸拉拉,這樣日子比較好過些。 如果你跟他講好,功課做好以後的時間, 可以看課外書、玩玩具、找同學玩等等, 我猜他之後學校功課一定可以做得又快又好。   【有同學問:孩子三歲了,還是很愛哭,動不動就哭。 我常常被他哭得心煩氣躁。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他不要一直哭?】   汪培珽說:可能是工作不順遂,可能是夫妻感情不和睦, 可能是隔壁的老王領的年終獎金比自己多…… 讓大人煩躁的機會很多。 但是,你的煩躁,跟小孩哭,是不相關的兩件事。 假設:如果你剛剛中了樂透頭獎, 我猜,小孩哭破屋頂,你都不會罵他。   當小孩開始哭時,試試看,什麼話也不要說,緊緊地抱著他,就好。 有什麼話,都等他哭好了再說。 大人可以做很多事來舒緩自己的情緒, 包括到廁所去搥牆壁都好,但不要罵正在哭的小孩。 有父母支持的孩子, 有一天,才可以長成真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有同學問:女兒上了國中後,整天都想跟著交朋友,跟朋友混在一起, 雖然功課還可以,但是拿交朋友的時間來念書,不是更好?】   汪培珽說:「朋友」在人生中,地位有多麼重要。 只要跟好朋友在一起,再苦都是甜的。 當你遇上孩子想交朋友的階段,千萬不要阻止。 我知道父母最怕孩子的讀書時間被佔用, 但是,朋友可以帶給孩子追求美好人生的強大力量, 絕對可以跟「讀書」這件事相抗衡。   【有同學問:我的兒子今年四歲,但個性倔強,明明自己犯錯,就是死不道歉, 連在外面踩到別人的腳,也不肯跟人家說對不起,我只好代他向人道歉。 個性這麼倔強的小孩該怎麼教才好呢?】   汪培珽說:道歉認錯,是一種大能力。 有這種能力的人,人生的路上一定可以更順利。 但是,它得慢慢培養,不是強求可得的。 尤其孩子是最有靈性的動物,當你看到了道歉認錯的火苗, 哪怕只有那一丁點,也要細心地護著。 太過求好心切的大人,常常才一開口說話,就將火苗吹滅了。   你看過孩子犯錯後臉上尷尬的表情嗎?那就是火苗。

9 特價2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管教啊,管教

汪培珽  著
愛孩子愛自 出版
2010/04/20 出版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但我們得把握機會說,別等父母想說時,孩子已經無心聽了。主張「愛的教育」的汪培珽,也會管教孩子嗎?哈!愛的教育,從來不等於「不管教孩子」。現代,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好孩子。再好的孩子,只要放到不對的環境裡,一樣會變壞。甚至交給不同管教方式的爸爸、媽媽或祖父母,都可能帶出不同品行的孩子來。因為現代環境的誘惑太多太大,沒有堅強自制力的大人,很難教出通情達禮的孩子。放眼所及,那些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統統是父母用心教養的結果。「如果你覺得你沒在管教,一樣養出好孩子。」那是你的錯覺。其實你早已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好和教導好你的孩子了。當孩子兩歲時,你可以輕易忽略他,簡單帶過任何一件事。當孩子十二歲時,他也可以輕易忽略你,簡單帶過應該讓你知道的任何一件事。「你亂丟書和玩具,它們會離家出走。」這是欺騙。「你快把飯吃完,等下有糖果可以吃。」這是利誘。「你再不聽話,我就去把棍子拿來了。」這是威脅。這些方法,在孩子十二歲之後,將統統失靈。所有父母都希望,與孩子的濃厚感情,可以長長久久。於是我們必須先養成一個習慣——好好跟孩子說話。因為它是一個以「寬厚」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孩子所要的,永遠是一個,更寬容更平和的家庭。管教出守紀律的孩子,無任何捷徑,只需父母的耐心和時間而已。如果要再多加一項,就是正確的教養方式。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呢?就是多跟他們說說每一件事情的道理。世界上的道理何其多,面對一雙雙閃亮亮的眼睛——其實,你去做了就會知道:跟孩子說道理,根本是一件不能錯過的人生大樂趣呢!不是訓話,不是教條,只是說說為人處事最基本的東西。與其跟孩子說「工作無貴賤」,倒不如在他們嫌收垃圾的工作很髒時,跟他們聊聊:「如果這個收垃圾的工作沒人要做的話,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提出這個道理時,當時年紀小小的姊姊,眼睛裡卻是大大的「原來如此」。當你的話語,讓孩子的內心累積越來越多的「原來如此」後,有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眼前站著的,就是一個通情達理守紀律的好孩子。我,確實可以看見你眼睛裡的——微笑。 ~ ~ 汪培珽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