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撞到月亮的樹——孟樊的不老歌》是孟樊最新出版的詩集。本詩集分為五個主題輯,分別為「生活照」、「隨想曲」、「圖畫冊」、「短歌行」和「青春篇」,共計71首詩。每輯作品各有側重,展現不同的詩歌形態與情感視角,構築出作者對生命、藝術與時間的完整詩意呈現。這是一部將現代、哲學與感性融為一體的詩歌作品。透過孟樊的文字,讀者將進入一個豐富而深邃的詩意世界,體驗詩歌如何作為一種「不老歌」,跨越時代與文化,持續奏響生命的旋律。【本書特色】 新詩集不老歌《撞到月亮的樹》本身充滿詩意與想像力,喚起讀者對視覺與感官的雙重聯想。月亮與神木呼應孟樊的創作,兼具哲學與感性的詩作永恆不老。 後現代實驗與詩意實踐書中收錄了不少後現代風格作品,被孟樊稱之為「戲作」。然而,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遊戲,更是孟樊長期研究後現代文學理論的具體實踐。 詩集彩蛋 詩集中的彩蛋在三位女詩人,分別為林纓生動的輯名插畫、李桂媚的細膩評述與中華日報副刊主編劉曉頤的剖析撰寫。這些評述不僅深入探討孟樊詩作的風格與思想,也為讀者提供了更深層的詩學視角。
下了火車 故鄉和朋友便一一丟下了我 而那銅的重 鈴的索 却依舊依依牽絆著 流浪在外的我 襲加為生於一九六○世代台灣中生代女詩人,曾參加「鳴蛹季刊」、「新陸詩社」、「地平線詩社」、「台灣筆會」等,詩作入選《七十六年年度詩選》、《台灣1960世代詩人詩選集》。作品具有和風色彩,但又能靈巧融入台灣土地風物;除了現代詩創作,同時兼擅手繪插圖與劇場藝術。 《色鉛筆》收錄襲加1986-1996創作共57篇,其中包含5篇中日對譯及5篇日文詩作。全書計分為「隨想」、「詩想」、「青春」、「鳶飛」、「落著」等五部分。「隨想」為中日對譯作品,此外四輯為襲加青春歲月與台灣土地足跡之疊影。在台灣政治解嚴前後,青年詩人駐足於社會動盪氛圍的觀照,同時審視內心對於社會寫實的批判與藝術探索的極致視野,但也不忘從經典中取材,作為詩歌創作之養料。 本書特色 書中部分日文詩作,為襲加首部詩集增添和風色彩。 她的詠物詩最能打動我,令我感覺真的有「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精準調配,且是未能從別處感受過的 ── 詩人/向明 這種詩意我稱之為生命孤獨的喜悅,是從生命靜觀與自得而來的 ── 詩人/張國治
她的光陰的故事,是辛勞地一磚一瓦砌成的。 故事裡住著貓,外頭是種種天氣,變幻著世俗冷暖, 而此際,微雨無聲,細潤純情。愛羅的詩,正在雨中發生。─ 李進文 《貓與天氣的幾種啟示》是結集作者近年主要現代詩創作的重要作品,全書52篇作品計分五輯,分別為「走路的人」、「像我這樣的女子」、「詩不詩的時候」、「移動城市」、「關於貓與天氣的幾種啟示」等五個部分。 其中除輯二「像我這樣的女子」試圖從個人生活經驗為出發,以抒情為書寫基調,希冀將婉約的文字美感表現到極致。輯三「詩不詩的時候」則是以詩寫詩的表徵,掏洗生活中那些幽微的心境。 「走路的人」、「移動城市」及「關於貓與天氣的幾種啟示」等三輯則是反省與映襯身在都市中的生活寫照。在這三輯中以抒情為基調,帶著入世之眼觀照都市種種現象與體悟。 本書特色 《貓與天氣的幾種啟示》恍似是以「身在此山中」書寫白雲深處的種種樣貌,都市的景觀秘境與人我之間的親疏,都在筆下活靈活現,這或許與貓或者天氣不全然相關,卻也反襯著如果以貓之眼眸所看到的台北城市,像天氣般變幻的街景與每天上演著各種不同的故事情節,以都市作為這本詩集書寫的主軸,亦是本書想要傳達另一種不同於後現代現象的城市書寫。
我伸手,截去等候 捎信的時光 將星星再拉得更近 從它的家,到我的家 天空為瓦,燈影為床 二分之一是仰望愛的弧線 微酸,微甜 《二分之一星光燦爛》為詩人愛羅最新一冊重磅詩集。 本書共收錄52篇詩作,包含不少獲獎作品,分為〈致福爾摩沙〉、〈槍口與ㄌㄨˋ〉、〈悲傷的獅子〉、〈漂流的思念〉、〈二分之一星光燦爛〉等五輯。創作主題涵蓋詩的桃花源、城市書寫、生態議題、個人生命省思等。 輯一「致福爾摩沙」除闡述對台灣土地的關愛,並在土地與人我之間的冥想,同時也側重在與桃園土地人情的因緣。輯二「槍口與ㄌㄨˋ」以詩藝原創的觀想出發,對生命的省思,也有對生命現實的諷喻。輯三「悲傷的獅子」多以個人情感抒發為基調,但本質仍是如何探索面對困頓的抗拮。輯四「漂流的思念」以獲「漂母杯文學獎」的同名詩作〈漂流的思念〉為輯名,摹寫思親之情。 「二分之一星光燦爛」既是輯五主標也是本書的結尾,二分之一意示著一個叢集的主要意象,是本書書寫中一方示現著追尋詩的桃花源,一方在錘鍊自我生命之深度,如同這一方城市在族群的融合,如何尋求最和諧的徑度。這一切,都因我們生命裡一直懷擁著二分之一燦爛的星光,這正是所有夢想的源頭。
本書為作者首部詩選,集六冊詩集之選粹,《落葉集》、《陪你回高雄》、《江湖》、《人生是電動玩具》、《給世界的筆記》、《風聲》,原作詩集無論華語或台語,形式或內容各自風華、本本均獲文學好書推薦,實屬難能可貴,詩選亦若是! 作者自白:世態裡的寫作者藉悲欣交集的呼吸蒸情餾字,或許這正是有生以來,一股莫名的感懷。這本看似有著精選意味的書,實則是,關於我自己生活日常與生命情狀的一次抽樣,一頁剖析,一種觀看;從《落葉集》到《風聲》,無論華語台語,無論分行體抑或散文詩,無論是否具有圖象意味,我最在乎的,應是詩「詮釋的過程」。以及詮釋過程中,「顯」與「隱」之間的拿捏,與作品本身的氣息,是否契合。寫詩時常必須如此,也已習慣如此;不寫時的閱讀時光,亦是如此。而人生似乎,也同樣如斯。 本詩選收錄詩人自第一本詩集至今的百首創作,並集結多篇詩人、專家學者之賞析評論。新舊讀者亦可同時一覽詩人的初心與歷年創作。本書附錄詳載詩人的著作書目及出版年表,有助於讀者瞭解詩人創作的脈絡與軌跡。 名人推薦 - 推薦序: 解昆樺、凌性傑、黃文成 - 好評專論: 蘇紹連、丁威仁、王慈憶、沈曼菱、崎雲 .詩人將其歷年刊行之詩作,再擇取為選集,無疑正是其詩作精華中之精華,為讀者提供詩人詩作中的名山勝景,亦足以為將來臺灣現代詩史與詩學論述之品取。── 解昆樺 .在時間裡,我們會發現有些事物該捨該留,「攏是人生的條件」。Alone,獨自,一個人,那都是「我」的本來面目。Alone但是又不Alone。我們在語言裡彼此作伴 ─ 凌性傑 .現實情境的生活感裡,總充滿著真實的困境、泥淖與反抗,但卻又挾藏著一些溫暖與甜蜜感。長青詩作裡的語境,就充滿著這種真實的生活感。─黃文成
有一條河穿過這個城市,以及 那個城市。蜿蜒著奇異的夢想 像極那件圍裙,鑲著 青色的碎花圖案。 累的時候,打開身後那扇窗 河裡的魚就游了進來。 不戴上「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的桂冠,作者緩緩地順著河流過日子,以詩餵養夢想之魚。《護城河》想說的是一種家的意象,從生命的源頭出發,以母親的河圈住一整個飽蓄陽光的溫暖,以記憶豢養著不會消逝的青春。 本書共分為四輯,「歷史課」與「護城河」二輯在詩行上仍保有作者擅長的節奏,輯三的〈我以為太陽正要升起〉與〈四季序曲〉則在篇幅上有所增長,但仍努力於繁冗的詩行中制約在自我詩聲音律之下;輯四16篇短章則可視為這冊詩集的餘音。而不論篇幅短長,這本詩集實際上依舊聚焦於土地與歷史情感之中,以原生的土地出發,寫給鄉土、寫給遠行的雙親終究是這冊詩集最鐫刻最深之處。 本書特色 ●穿越城市的河流,馳騁神思,藉由想像力與感發力的召喚,跌宕的聲情,綿密而起伏有致,賦予尋常景象一種特異的美感。── 唐捐 ●緣著抒情的筆觸,作者不斷嘗試將詩、空間設計與出版美學做跨領域的鍛接與融合。期盼匯流設計發想元素之後的詩,能有不同於「寂寞」的聲線與表情。「護城河」也方能真正成為圈護我們心中願想的那道暖流。 ●榮獲國藝會出版補助,重磅支持詩集品質,選擇原生天織呈現如藍色寶石般的信念,流經凡賽斯藍的土地,轉化成金色的護城河,雙重保護雪松紙上的詩句,值得細細品閱與珍藏。 名人推薦 - 小說家 / 巴代 - 詩 人 / 唐捐 - 詩 人 / 羅智成 ﹝真情推薦﹞
你,終究是一匹無法馴養的風,在我的詩中尋找自己。 名詩人蕭蕭專長於現代詩研究與教學,有多部現代詩賞析與教學導讀巨作問世;同時具有豐碩的詩選集編纂經驗,為台灣現代詩發展的重要推手。本書以其1978至1998年所創作的五冊經典詩集,《舉目》1978、《悲涼》1982、《毫末天地》1989、《緣無緣》1996、《雲邊書》1998等五大部分,其中每一輯又細分為若干小輯。作品含括小詩、長詩、組詩等各種類型,如依主題分別,寫景、敘情、寫實批判皆揮灑無礙,充分展現其現代詩優異的表現能力,在《緣無緣》、《雲邊書》兩部作品也以可觀察其專注的「禪詩」的風格脈絡。 作者在〈後記〉中說:「 一九九六年出版《緣無緣》詩集之後,我曾努力重讀自己的四本詩集《舉目》、《悲涼》、《毫末天地》、《緣無緣》。如果我是長期關注台灣現代詩發展的評論者蕭蕭,該如何去看待一個出版了四本詩集的創作者蕭蕭﹖我如何審判自己?」。這是一個身兼創作者與編者的自省,相對來說也是身為詩人必須擁有的天賦。當代詩壇詩人輩出,但身兼寫者、編者、評者於一身,同時長期關注現代詩的推廣與教學的詩人蕭蕭,在眾多詩人中絕對是傑出的少數。以這樣的身份戮力完成一部跨文學世代的新詩全集,絕對值得我們關注。 本書的輯成,代表著作者重新以新世代的詩歌美學,界定這五本創作於1978至1998的詩集。看詩人如何將這些作品重新編定序次,界定出這些作品的歷史位置,這也是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同時書後〈附錄〉詳實記錄歷來所出版的詩集、詩評、論述等相關著作書目,可作為研究者至為關切的史料。 本書特色 名詩人蕭蕭的首冊新詩大全,收錄自1978-1998的所有創作。全書涵蓋《舉目》、《悲涼》、《毫末天地》、《緣無緣》、《雲邊書》等五本詩集,共收錄300餘首經典作品,是台灣詩壇近年難得一見的重要新詩全集。 完整收錄蕭蕭二十世紀詩作,內附著作年表及相關評論書目,是現代詩愛好者與研究者不容錯過的經典鉅著。 書名和輯名由名書法家李載一揮毫而成,封面書衣以手感紙彩色精印輔以局部燙黑,優雅的金色煙霧曲線蘊藏水墨流韻,表現「風」無拘的自由意象。是一本值得典藏欣賞與閱讀研究的新詩全集。
手機攝影詩人愛羅2014年以創舉的手機攝影結合現代詩作品,出版《孵夢森林‧愛羅手機攝影詩集》,本書被譽為「華文世界第一本手機攝影詩集」。 2020再度精心策畫推出《在你的瞳孔裡種詩‧愛羅手機詩攝影》一書,本書將其歷年來在手機攝影創作及教學的心得,以45個主題近70禎超乎我們視野想像的手機攝影作品,結合現代詩、專業的攝影語彙、專精的的影像思維匯於一爐,完成這冊宜於欣賞、取法、典藏的好書。 特聘健行科大外文系陳徵蔚教授,為序文與作品題旨英譯,同時由資深名導演、攝影師及視覺藝術設計群─巫少強、黃子明、翁翁、蕭培賢、強振國、劉芊芊等人撰文聯名推薦,並由科技YouTuber 3C Tim哥強力推薦! 這是一冊對於喜愛使用手機拍照以及圖文創作的初階學習者相當具有啟發性的攝影集,內頁照片同時備註簡易教學、短詩、與執鏡者當下的感動,作者並在自序末行言及: 「無論手持何種兵器,設法打一場漂亮的仗。」著實令人格外激賞。 本書特色 一種顛覆想像視野的手機攝影。 一種以自我內心詩化的影像與世代接軌的攝影。 一本結合現代詩,宜於欣賞、取法、典藏的影像之書。
枝頭能不能點上幾點紫色的雨,淡墨就好 像春天偷藏的小小逗點 秘密傾斜著,透明沉澱出透明 彷彿——只有沉靜可以盛上一盤——。 寫詩的時候,我帶著一種與讀者進入文學時空的心情,每一個字都把讀者放在眼前,書寫的意象裡有讀者。 ── 蕓朵 《紫色逗號》收錄中、短型詩作52首,搭配作者精選攝影作品,共分四輯:第一輯「短音──聽誰的心跳」,第二輯「灩光──虛構的光陰」,第三輯「白水──水樣的透明證明你存在」,第四輯「流連──是否以你的步伐計算生命的長度」。 本詩集中,有喜有樂,有靜有動,有對生命的思考,對自我的否定,也有激勵,生活的感觸,以及對小日子的渴望。 作者說:我想寫短短的詩,就在很短很簡單的文字中,表達一種情感或是情境。甚至在這個情境中提煉出人生的哲學思考。我想把詩變成生命的轉化,而不僅僅是文字的美好遊戲。因此,我常覺得詩是輕鬆的文字,是生命的再現,也是心靈的讀本。讀詩的時候,可以一杯咖啡,一個下午茶。隨心而致,隨意而行。 本書特色 ◎今夏最優美最療癒的詩集。陪伴讀者成為心靈的避風港,午後暫歇的輕風,文青慢活的駐足點。一個宇宙的遊子,書寫生活片羽,留與讀者共享。願本書伴著生命緩緩的清流,停頓急匆匆的人生,並舒緩工作壓力與辛苦的生命頓挫。 ◎這是一本充滿禪意、生活隙縫被詩意撐開,處處見機鋒的純樸之書。-(詩人‧顏艾琳) ◎《紫色逗號》以短章居多,但〈十二星座組曲〉的連章,則是全書中篇幅最長也最具有深度與創意的詩作。初讀此詩,難免與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並論,但蕓朵逐章聚焦於星座特色的性格展現,諸篇同中有異,但異中卻又暗藏規律。如此的安排,不但展現有別於前賢的巧思,也是作者軒昂才氣的趣味經營,值得細細品賞。-(詩人‧方群)
一位獲獎無數的傑出教育家,一位思緒幽微的纖纖女詩人 全心為莘莘學子奉獻,同時不忘以詩描繪人生 推動閱讀不遺餘力,幾乎用詩書寫日記 教學卓越典範績優,詩意盎然青春永駐 時間軸上,作者從〈剎那〉詩寫到〈亙〉 時間之外,邀讀者以想像的羽翼飛巡書中的詩河 作者曾為﹝南風詩社﹞與﹝曼陀羅詩社﹞的同仁,現為國文教師,本書收錄近百首詩作,獲多位長官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臺灣文學館館長 廖振富 劉美娜老師在勤於教學之餘,也勤於筆耕,這本詩集《時間之外》就是他近年的豐碩成果。隨意翻閱詩集,發現他擅長在淺白的字句中宕開「詩想」,留給讀者反思的餘味。 ◎詩人 嚴忠政 「時間」如果也和高腳杯一樣,甚至和我們一樣具備著自己的影子,它或許也會存在著自己的宣告。 終於。沒有影子的「時間」終於等到一位詩人來將一切靜置,也因此才發現那些地表上的故事,都有一位目擊者――時間。但時間總是對一切存疑而不語,於是劉美娜以時間的觀測位置(也就是詩人獨特的視角),告訴我們:「快樂是一面玻璃/早在遠古前就被敲碎了/剩下的只是/不連續的/碎音……」,或者「你離開時的春天只剩一半」。 劉美娜已經將最純淨的陽光放在海角的玻璃瓶,等著我們順理成章的、慢慢的,靜置,再讀出自己的過去。 ◎詩人 劉三變 詩人是不會滿足直接描述的,如此藉著事物之間的應合特性讓她的文字呈現出詩的美感。一首好詩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都是耐讀的,劉美娜詩集《時間之外》雖是一本遲到多年的詩集,但詩的語言、詩的意象、詩的趣味仍穿梭其中,依然令人驚嘆不已。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從《剎那》到《亙》,從翻卷到掩卷,劉美娜用獨特的文字語言,豐富、具有溫度的詩人視角,飽含能量地為人生框住每個感動的瞬息,為生活留住熠熠閃亮的釉光。詩集跫音叩響,慧黠的詩心彷彿甦醒──讓性靈行旅於想像的文字旅程,身心頓覺自由自適起來。現實世界或有昏聵陰霾襲來,詩人以文字佐浪漫,編織生活和自然的況味,濃縮時間和生命的禪意。在閱讀的流光裡,舉重若輕地讓讀者陶然抵達愛的彼岸。
一手握相機攝影,一手握筆寫詩的蘇紹連老師 多年來深入人群在街頭從事攝影及書寫 以他敏銳的觀察力,在寫實與批判間 犀利地透析影像裡詩人所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累積許多優質的街頭攝影作品以及街頭詩創作 本書收錄街頭攝影作品60幅,小詩120首, 忠實呈現蘇紹連多年來攝影與詩的創作模式, 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列,以攝影和詩的合集展現。 「我走在你們看不見的街頭/我自己就是光/留下黑暗微末/往前走」 他親身走出書房,走入雨中,走向街頭 創意在剎那間落入詩人鏡頭裡的影像 視覺所見,攝像入心,心隨筆走,流竄成詩 一次擁有攝影集及詩集, 體驗街頭攝影帶來的衝擊, 體驗詩人在街頭為我們帶來澎湃的感動 蘇紹連用雙腳走過的土地,以鏡頭看透的人文風景, 你未細見的巷弄一角,你輕忽的生活小時光, 全都鉅細靡遺的蒐羅在這冊值得珍藏的詩攝影集中。
《空間筆記──陳皓詩集1½》,為詩人陳皓繼《在那裡遇見寂寞》後第二本詩集,共收錄五十首詩作並由詩人向陽、陳謙,小說家巴代作序推薦。全書貫穿真實與虛幻之詩的語境,空間設計作為詩人的專業領域之一,與詩結合的跨界創作將激盪出怎樣的火花? 詩人向陽在序中說:「法國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在他的《空間詩學》曾引用法國詩人的詩作,論述詩人如何在詩的意象處理中觸發「創造性的想像」,開啟嶄新的棲居「空間」。……通過他的意象語言和書寫題材,卻看到了陳皓透過想像,選擇意象語言,以詩表現出來的空間感。」 小說家巴代:「詩人以其室內設計的專業,在線條、角度與光線間,揮灑著其流暢、象徵、隱喻的詩語,想像並具象其樓梯間的情感、溫度、光線與浪漫,令人不自覺渴盼黑夜褪去時,在轉折間,邂逅霧凝露珠上折射而入的晨光,因而幸福。這樣的「雙重專業」入詩,也造就這個組詩,既抽象又具體,既浪漫又務實,商業並呈藝術,氛圍兼具意象。但,若要說這是詩人陳皓一個大跨步的風格改變,我寧願相信這是他不安於框架的自我挑戰的穩健呈現,是詩藝基本工的反射,一切是那麼自然,令人驚奇卻不意外。」
本書特色 ★本書選自陳謙的六本詩集,創作的時間跨越二十來年,風格多變且日漸成熟,其詩作獲獎無數,讀來感受良深,要從這麼多作品中去做一取捨,著實不易。 ★本書精選六十五首最具經典代表性的詩作品,附錄並有完整陳謙文學年表及王文仁教授的〈頂撞現實,溫婉抒情:陳謙詩創作歷程與文本析論〉精闢論文,極富研究與收藏價值。 ★一位早熟的詩人,始終不標新立異地堅持著本土與寫實路線,以異常的勇氣與對真理的探尋,從內在的抒情走上關懷土地的道路,以溫情的時代觀察者角色記錄這片土地發生的點滴。在寬廣的視野中,透過對生活、生命與土地的深刻觀察,藉由詩筆觸動著讀者內在的深處。他讓自己始終「在路上」,始終在現實之島與想像之島間恣意飛翔,時時緊記抒情的溫婉與凝視的深刻。讀著這樣一位詩人的作品,是會經常感覺到內心的爆破的。
本書特色 ★由『北二區教學資源中心』國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主辦,屬於青年世代學子的文學獎,經由多位知名學者作家擔任評審,如:陳義芝、顧蕙倩、唐捐、徐國能、楊富閔、王文仁、方梓、張啟疆、吳鈞堯,由共計228件投稿作品嚴審精選,分為新詩組、散文組及極短篇組,投稿學生遍及北二區伙伴學校,足證喜愛文學的學生們創作力是十分旺盛的。藉由此項優勢推動北二區大型聯合文學獎之興辦,鼓勵學生創作參賽,有助於傳達各校文學風氣之推展,透過活動的舉辦亦能將北二區整合及共享的概念傳達。 ★2016年北二區聯合學生文學獎的舉辦,眾多評審委員如何在典範上更造典範,猶如塔尖上造塔自然煞費苦心。編輯本書時,見到同學們個各在文本上群峰競秀,分別展現一己秀異的姿態。努力在建立自己的價值,也唯有從自己的價值建立起,才具有個人的獨特性,且不為市聲所淹沒,成就了此次得獎作品內容的繁花與盛景。 ★結合統整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的十三所夥伴學校的資源,內容以「寫作技巧訓練」為主進行的一系列寫作訓練課程安排。透過課程計畫,本次成果所舉辦的北二區大型聯合文學獎,具體目標透過整合北二區伙伴學校的相關元素,學生也能透過跨校結合的方式獲得更大效益的支援。
近年在網路上專注於圖文創作並屢獲廣大迴響的詩人愛羅,繼2013年喧騰一時的「原色─手機攝影個展」,今年將其近兩年來精心創作結集,推出《孵夢森林》愛羅手機攝影詩集。 本書由小雅文創策劃,集結作者近兩年手機攝影作品40餘幅與現代詩創作78篇,以追求純粹藝術的表現,用更貼近群眾的語言,優美的詩句詮釋影像與詩的完美連結。由著名詩詞創作者方文山;名詩人蕭蕭、向明、顏艾琳;小說家巴代;攝影名家廖容嬋、馬立群、國教大陳謙教授、詩刊主編陳皓等共同推薦。同時獲得《聯合文學》《文訊雜誌》《創世紀詩刊》《乾坤詩刊》《海星詩刊》等文學期刊報導。結合了精采的手機攝影創作與現代詩,加上精緻的版面視覺設計,全書240頁以150磅雪銅紙全彩精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