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閱讀,畢竟和現今的語體白話文有一些差異,是較為古早的文學作品,自然會對一般人形成閱讀上的障礙。在本書中,筆者篩選了十二篇中學程度的文言文課文,作為教學活動設計的「示例」,採用「問與答」的活動策略,藉多元的思維角度,逐步導引學生的閱讀焦點,期盼能使學生肯讀、會讀、讀出心得。 本書架構: 文言文選文 甲:預習指導部分/閱讀範文前/閱讀範文後 乙:範文教學指導部分/內容深究/形式深究/修辭鑑賞 丙:語文應用練習及創思教學設計 丁:本課心智圖
十二年國教以多元評量、有效教學等策略作為教改的基礎。然而,如何進行多元評量?如何做好有效教學?由於沒有標準答案,導致站在教學前線的國文教師,容易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著手準備。因此,教師在研習時一直希望能有一些教學示例,作為實行的依據。 本 書即針對閱讀的深究、鑑賞、有效、多元思維,於文中一再運用開放性的提問與思維導引,在尺度上跳脫傳統的解析,這並不是標新立異,或是譁眾取寵,而是在提 示多元的可能性,令讀者熟悉創意思維的模式,能用不同的角度解讀一段文句的涵意,或將抽象的句子刻畫成具體的情境畫面。 本書從國中國文教科書中, 依不同文體,篩選出重要文章,進行導引解析;所舉文章實例,總計三十三篇,約占國中六冊課文的二分之一。更設計了四十七幅心智圖,以課文題目為軸心進行擴 散,並且找出課文中隱含的關鍵字進行推想,使得文章結構一目了然,較目前坊間的同類書籍更為深入淺出。 對於「如何操作」的問題,本書做了反覆的演示,因此可說是國中國文的教學導引,不僅適用於大學師資培育課程的同學、教師甄試的考生與在職的老師,同時也適合國中同學與家長,作為因應教改政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