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大講座 書系 ,共計3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蘇東坡全集

蘇東坡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1/07/06 出版

元豐二年(1079年)因「烏台詩案」入獄,後貶黃州,乃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改元元祐,高太后臨朝,起用舊黨司馬光,招軾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因反對盡廢新法,引起舊黨疑忌,出知杭、潁、定三州。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祐舊臣,又被貶至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病逝於常州。諡文忠。 蘇軾是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宋代文學的又一位宗師。在思想上,他融儒、佛、道為一體:入世之志,超脫之性,任性逍遙之行集於一身。蘇轍在論及其兄的時候指出:「(軾)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歎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辨無礙,浩然不見其涯矣。」(《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蘇轍《欒城集》卷二十二)這是對蘇軾之知識結構、思想源流非常中肯、非常全面的評價。蘇軾自己更認為儒、釋、道相通又相成。他在《南華長老題名記》中稱佛家「一念正真,萬法皆具」,又說:「子思子曰:『夫婦之不屑,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孟子則以為聖人之道,始於不為穿窬(ㄩˊ:門邊牆上的圭形小洞)。;而穿窬之惡,成於言不言……是二法者,相反而相為用。儒與釋皆然。」「南華長老明公,其始蓋學於子思、孟子者,其後棄家為浮屠氏。不知者以為逃儒歸佛,不知其猶儒也……宰官行世間法,沙門行出世間法,世間即出世間,等無有二。」 在《宸奎閣碑》中又說明佛只有與孔、老合,人們才樂於信從:「是時北方之為佛者,皆留於名相,囿於因果,以故士之聰明超軼者皆鄙其言,詆為蠻夷下俚之說。璉(懷璉,賜號大覺禪師)獨指其妙與孔、老合者,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故一時士大夫喜從之遊。遇休沐日,璉未盥漱,而戶外之屨滿矣。仁宗皇帝以天縱之能,不由師傅,自然得道,與璉問答,親書頌詩以賜之……而升遐之日,天下歸仁焉。此所謂得佛心法者,古今一人而已。」 在《論修養帖寄子由》中既說明自己打通釋道,進入「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自在境界,又以此來誘導其弟:「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以我觀之,凡心盡處,勝解卓然。但此勝解,不屬有無,不通言語,故祖師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ㄧˋ:供作蔽覆的東西)。盡,眼自有明,醫只有除翳藥,何曾有求明方?明若可求,即還是翳。故不可於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無明。而世之昧者,便將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如此是佛,貓兒狗子,得飽熟睡,腹搖鼻息,與土木同,當恁麼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可謂貓兒狗子已入佛地?故凡學者,但當觀心除愛,自粗及細,念念不忘,會作一日,得無所除。」《祭龍井辯才文》更表現出蘇軾從總體上溝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展現出其兼收並蓄,自足圓通的博大胸懷:「嗚呼!孔老異門,儒釋分宮。又於其間,禪律相攻。我見大海,有北南東。江河雖殊,其至則同。」實際上,這正是根於儒術又出入釋道,既有儒者修、齊、治、平之術,又有道家養生之術,還有佛家的大自在之方;本於儒則入世濟民,追求功業;出入佛老則寵辱皆忘,波瀾不驚;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純任自然,超脫達觀;無往不適,進入圓融通脫的化境,所以蘇軾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才。 本書特色 無論藝術方面,抑或人生方面,都或多或少存留著蘇軾的影子,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仍然極其需要蘇軾。 中國文學藝術的歷史上,蘇軾是一位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人。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間詞話

王國維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7/07 出版

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常被看作是現代中國美學的開山之作,對中國古典詞話、美學等方面的賞析與評述精闢獨到、妙語連珠。 本書被認為是晚清時期的最具影響力的美學詩詞著作。「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它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79 特價2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間詞話

王國維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7/07 出版

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常被看作是現代中國美學的開山之作,對中國古典詞話、美學等方面的賞析與評述精闢獨到、妙語連珠。 本書被認為是晚清時期的最具影響力的美學詩詞著作。「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它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韓愈新解

韓愈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5/16 出版

盛唐以後,詩歌發展達到頂峰,詩歌格律趨於定型。 韓愈竭力加以扭轉,突破常規,另闢蹊徑,創造了一種驚世駭俗的獨特詩風。 韓詩有意拋開排偶對仗,幾乎全用單句散行,經常用僻字,押險韻,大量增加議論成分,有的奇險怪異,有的雄奇壯美,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平白如話,令人醒目驚心,無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迅猛,國際競爭激烈。我們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民族振興、經濟騰飛。當前,建設民族文化,繁榮文藝創作固然迫切需要推陳出新。 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處在瞬息萬變之中。「變」,就意味著求異、求新。研讀韓文和韓詩,會給我們以啟迪,以借鑒,促使我們繼往開來,隨時變化。 在封建時代的人際交往中,趨炎附勢,翻雲覆雨,到處可見。韓愈對此切齒痛恨。「今夫平居裡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韓愈新解

韓愈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5/16 出版

盛唐以後,詩歌發展達到頂峰,詩歌格律趨於定型。 韓愈竭力加以扭轉,突破常規,另闢蹊徑,創造了一種驚世駭俗的獨特詩風。 韓詩有意拋開排偶對仗,幾乎全用單句散行,經常用僻字,押險韻,大量增加議論成分,有的奇險怪異,有的雄奇壯美,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平白如話,令人醒目驚心,無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迅猛,國際競爭激烈。我們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民族振興、經濟騰飛。當前,建設民族文化,繁榮文藝創作固然迫切需要推陳出新。 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處在瞬息萬變之中。「變」,就意味著求異、求新。研讀韓文和韓詩,會給我們以啟迪,以借鑒,促使我們繼往開來,隨時變化。 在封建時代的人際交往中,趨炎附勢,翻雲覆雨,到處可見。韓愈對此切齒痛恨。「今夫平居裡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冰鑑新解(二版)

曾國藩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2/03 出版

作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國藩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在清王朝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曾國藩的評價當然會有對立的觀點,但也有眾口一詞之處:那就是肯定他卓越的識人、用人術。曾氏統帥湘軍,戰功卓著,其成功的重要祕訣之一便是對人才的重視。   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國家大計,首重留心人才」。在人才問題上,他敢於走出傳統,確立了與時代相吻合的人才觀,主張摒棄崇尚「義理」、鄙薄「技藝」的思想,宣導「師夷之長技」的新觀念,成為西學東漸的先驅。為安內禦外,他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致力於實用人才的培養。 曾國藩的十二條自律: 1.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 讀史:念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12. 夜不出門。 本書特色 曾國藩七大鑑人術 1 神骨鑑:骨相察神的識人祕術 2 剛柔鑑:長短互補且剛柔相濟 3 容貌鑑:人是可以貌出品相的 4 情態鑑:觀情態識良莠之流韻 5 鬚眉鑑:鬚眉盡顯露男兒本色 6 聲間鑑:辨識聞其聲而知其人 7 氣色鑑:以氣觀志且以色察人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冰鑑新解

曾國藩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2/03 出版

作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國藩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在清王朝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曾國藩的評價當然會有對立的觀點,但也有眾口一詞之處:那就是肯定他卓越的識人、用人術。曾氏統帥湘軍,戰功卓著,其成功的重要祕訣之一便是對人才的重視。   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國家大計,首重留心人才」。在人才問題上,他敢於走出傳統,確立了與時代相吻合的人才觀,主張摒棄崇尚「義理」、鄙薄「技藝」的思想,宣導「師夷之長技」的新觀念,成為西學東漸的先驅。為安內禦外,他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致力於實用人才的培養。 曾國藩的十二條自律: 1.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 讀史:念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12. 夜不出門。 本書特色 曾國藩七大鑑人術 1 神骨鑑:骨相察神的識人祕術 2 剛柔鑑:長短互補且剛柔相濟 3 容貌鑑:人是可以貌出品相的 4 情態鑑:觀情態識良莠之流韻 5 鬚眉鑑:鬚眉盡顯露男兒本色 6 聲間鑑:辨識聞其聲而知其人 7 氣色鑑:以氣觀志且以色察人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左傳新解

左丘明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1/04 出版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和文學名著。 《左傳》之所以受到歷代重視,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左傳》是今天研究春秋時代的一部最為重要而必讀之書。 其二,《左傳》的文筆特別優美,在記事方面,都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成就,前後照應等後世小說所具有的因素。 其三,《左傳》透過對各國歷史事實之記述,揭露了當時社會中的種種矛盾與鬥爭。 劉知幾在《史通雜說》中關於《左傳》的一段評價,高度概括了它的特點:「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哤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穫都盡,記奔敗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餘,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紀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淒涼可憫。 或腴辭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 本書特色 中國最早古代編年體史書 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和文學名著。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左傳新解

左丘明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3/01/04 出版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和文學名著。 《左傳》之所以受到歷代重視,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左傳》是今天研究春秋時代的一部最為重要而必讀之書。 其二,《左傳》的文筆特別優美,在記事方面,都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成就,前後照應等後世小說所具有的因素。 其三,《左傳》透過對各國歷史事實之記述,揭露了當時社會中的種種矛盾與鬥爭。 劉知幾在《史通雜說》中關於《左傳》的一段評價,高度概括了它的特點:「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哤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穫都盡,記奔敗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餘,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紀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淒涼可憫。 或腴辭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 本書特色 中國最早古代編年體史書 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和文學名著。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尚書新解

不詳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1/11/09 出版

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真偽參半。 《尚書》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 「典」是重要史實記載; 「謨」是記君臣謀略的; 「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 「誥」是勉勵的文告; 「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 「命」是君主的命令。 還有以人名標題的,如《盤庚》《微子》;有以事為標題,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內容為標題的,如《洪範》《無逸》。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其中有政治領導人的訓話,有座談會紀要,有君臣談話,有誥命,有誓辭,有大臣的謀略及訓誡等等。 總之多是與軍國大事相關的。故《荀子·勸學》說:「書者,政事之紀也。」《史記·自序》也說:「《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 本書特色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 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呂氏春秋全書

呂不韋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1/01/05 出版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先秦學說集大成者 內容繁雜「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乃至「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是一部綜合百家之言,博采眾家之長的書籍。 《呂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紀有紀首一篇和論文四篇,共計六十篇。八覽各覽有論文八篇,《有始覽》缺一篇,共計六十三篇。六論每論有六篇,共計三十六篇。秦國丞相呂不韋的賓客所作。 該書內容涵蓋了哲學、政治、經濟、歷史、道德、軍事、醫學、天文曆法、教育、音樂、禮制等諸多領域,引用了《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以及諸子百家的眾多典籍,保存了大量可貴的先秦學術資料。全書以儒家、道家學說為主,匯合了法、墨、農、兵、陰陽等各家學說。班固的《漢書》將它歸入雜家。 《呂氏春秋》全書體例一致,文章結構完整。雖因出於眾人之手而風格不一,但其中大部分文章短小精練,明朗犀利,故事與議論互相結合,以事說理,頗為生動。書成之後,呂不韋曾將它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可見這部書當時在秦國已經佔據了某種文化權威的地位。 本書特色 先秦學術史上最著名的直諫寓言書 本書全選了《呂氏春秋》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呂氏春秋全書

呂不韋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21/01/05 出版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先秦學說集大成者 內容繁雜「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乃至「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是一部綜合百家之言,博采眾家之長的書籍。 《呂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紀有紀首一篇和論文四篇,共計六十篇。八覽各覽有論文八篇,《有始覽》缺一篇,共計六十三篇。六論每論有六篇,共計三十六篇。秦國丞相呂不韋的賓客所作。 該書內容涵蓋了哲學、政治、經濟、歷史、道德、軍事、醫學、天文曆法、教育、音樂、禮制等諸多領域,引用了《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以及諸子百家的眾多典籍,保存了大量可貴的先秦學術資料。全書以儒家、道家學說為主,匯合了法、墨、農、兵、陰陽等各家學說。班固的《漢書》將它歸入雜家。 《呂氏春秋》全書體例一致,文章結構完整。雖因出於眾人之手而風格不一,但其中大部分文章短小精練,明朗犀利,故事與議論互相結合,以事說理,頗為生動。書成之後,呂不韋曾將它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可見這部書當時在秦國已經佔據了某種文化權威的地位。 本書特色 先秦學術史上最著名的直諫寓言書 本書全選了《呂氏春秋》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韓非子全書

華志文化  出版
2020/04/17 出版

韓非子全書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   《韓非子》享有先秦散文「四大台柱」(《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之譽,氣勢磅礴,激情澎湃,尤其是其中的許多寓言故事,至今仍然流傳。   《韓非子》全書二十卷五十五篇,因篇幅所限,本書擇其大部精華加以注譯。在取捨上,側重於故事性強、可讀性強的《說林》、《內儲說》、《外儲說》等,並依據原文設立小標題,以便於讀者理解。   本書注釋力求簡潔,譯文力求準確、通俗易懂,以直譯為主,適當輔以意譯。   在先秦後期散文,在議論中使用寓言故事以增強形象性和說服力,已成為一時風氣。《韓非子》中的許多篇章,對寓言故事的運用已經進入自如的境地。   《韓非子》一書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構建了以任法、用術、重勢為核心的政治思想體系,被後人視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本書共選取《韓非子》一書中完整、敘事性較強的段落,每個段落的解讀由四部分構成:1.題解2.原文3.注釋4.譯文;原文細密,注釋精準,譯文深入淺出、發人深省,既具備古籍整理的專業性、嚴謹性,又突出著眼於古代文獻的可讀性、趣味性。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上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 本書全選了《韓非子》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韓非子全書

華志文化  出版
2020/04/17 出版

韓非子全書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   《韓非子》享有先秦散文「四大台柱」(《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之譽,氣勢磅礴,激情澎湃,尤其是其中的許多寓言故事,至今仍然流傳。   《韓非子》全書二十卷五十五篇,因篇幅所限,本書擇其大部精華加以注譯。在取捨上,側重於故事性強、可讀性強的《說林》、《內儲說》、《外儲說》等,並依據原文設立小標題,以便於讀者理解。   本書注釋力求簡潔,譯文力求準確、通俗易懂,以直譯為主,適當輔以意譯。   在先秦後期散文,在議論中使用寓言故事以增強形象性和說服力,已成為一時風氣。《韓非子》中的許多篇章,對寓言故事的運用已經進入自如的境地。   《韓非子》一書批判性地吸收前代思想家的全部思想成果,構建了以任法、用術、重勢為核心的政治思想體系,被後人視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本書共選取《韓非子》一書中完整、敘事性較強的段落,每個段落的解讀由四部分構成:1.題解2.原文3.注釋4.譯文;原文細密,注釋精準,譯文深入淺出、發人深省,既具備古籍整理的專業性、嚴謹性,又突出著眼於古代文獻的可讀性、趣味性。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上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 本書全選了《韓非子》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墨子全書

墨子原著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9/04/09 出版

國學經典原味呈現 墨家學說的10個觀點: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天志■明鬼■節用■節葬■非樂 《墨經》的範圍,涉及到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墨子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墨子聽見有某國要攻人的國,就去勸止他。若勸他不聽,他便帶起一群門生去替那被攻的國家防禦。有這一著,非攻主義才能貫徹。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 墨子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兼以易別」。他替當時的君主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君」,替當時士大夫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士」。他們的「墨者」,自己就號做「兼士」。兼和別的不同在: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別」,不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兼」。向來普通的教義,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一層一層的推出去。 所以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講的社會倫理,都以此為立腳點。所以最要緊是一個「恕」字,專以己度人。既已愛自己,便連自己同類的人也要愛他;愛自己的家,也愛別人的家;愛自己的國,也愛別人的國。孔子講的泛愛,就是從這種論式演繹出來的。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實踐家的「聖人」 本書全選了《墨子》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墨子全書

墨子原著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9/04/09 出版

國學經典原味呈現 墨家學說的10個觀點: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天志■明鬼■節用■節葬■非樂 《墨經》的範圍,涉及到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墨子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墨子聽見有某國要攻人的國,就去勸止他。若勸他不聽,他便帶起一群門生去替那被攻的國家防禦。有這一著,非攻主義才能貫徹。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 墨子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兼以易別」。他替當時的君主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君」,替當時士大夫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士」。他們的「墨者」,自己就號做「兼士」。兼和別的不同在: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別」,不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兼」。向來普通的教義,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一層一層的推出去。 所以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講的社會倫理,都以此為立腳點。所以最要緊是一個「恕」字,專以己度人。既已愛自己,便連自己同類的人也要愛他;愛自己的家,也愛別人的家;愛自己的國,也愛別人的國。孔子講的泛愛,就是從這種論式演繹出來的。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實踐家的「聖人」 本書全選了《墨子》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楚辭全書

屈原原著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8/11/06 出版

楚辭是戰國時楚國以屈原為主的詩人們創造的一種詩歌體裁。西漢時,劉向將屈原等人的詩歌結集,稱為《楚辭》。 「楚辭」包括有兩種意義:一方面是以屈原為主要代表的戰國時代在楚國出現的一種新興的文體;一方面是包括屈原等好些作者的一部古代詩歌總集的書名。 楚辭這種文體是有它的特色,相傳楚辭的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的,地方色彩異常濃厚。 屈原是一位關心人民、熱愛國家抱有正直的政治理想的詩人;這種理想在當時是符合人民的願望的,但因為它不為楚國的統治者所容,遂使他終於以生命來殉了他的理想和他所熱愛的國家。這樣一位正直的有天才的偉大詩人竟得到了如此悲劇的結局,這就在歷代人民的心目中不能不引起了對他的同情和崇敬。 透過詩篇的藝術力量,他的這種熱愛國家的思想和悲憤沉痛的心情,就更加強烈地感染了讀者:從他一生的悲劇中看到不合理社會的殘酷性,和得到了鼓舞人們為進步理想而鬥爭的精神。這種反映了當時現實、並鼓舞人去反抗不合理事物的精神,當然就是現實主義的精神。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楚辭全書:我國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最偉大詩人

屈原原著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8/11/06 出版

楚辭是戰國時楚國以屈原為主的詩人們創造的一種詩歌體裁。西漢時,劉向將屈原等人的詩歌結集,稱為《楚辭》。 「楚辭」包括有兩種意義:一方面是以屈原為主要代表的戰國時代在楚國出現的一種新興的文體;一方面是包括屈原等好些作者的一部古代詩歌總集的書名。 楚辭這種文體是有它的特色,相傳楚辭的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的,地方色彩異常濃厚。 屈原是一位關心人民、熱愛國家抱有正直的政治理想的詩人;這種理想在當時是符合人民的願望的,但因為它不為楚國的統治者所容,遂使他終於以生命來殉了他的理想和他所熱愛的國家。這樣一位正直的有天才的偉大詩人竟得到了如此悲劇的結局,這就在歷代人民的心目中不能不引起了對他的同情和崇敬。 透過詩篇的藝術力量,他的這種熱愛國家的思想和悲憤沉痛的心情,就更加強烈地感染了讀者:從他一生的悲劇中看到不合理社會的殘酷性,和得到了鼓舞人們為進步理想而鬥爭的精神。這種反映了當時現實、並鼓舞人去反抗不合理事物的精神,當然就是現實主義的精神。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禮記全書

華志文化  出版
2018/07/10 出版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早在二千年前的周朝,禮就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而確立了。 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屬儒家十三經之一。   《周禮》與《儀禮》、《禮記》合稱三一禮,屬儒家經書的經典之作,代表了古代東方文化的精魂,流傳至今蓋兩千餘年,其影響至深至巨。統治者尊奉它們為治國安邦的法寶,士大夫以通經致用作為自己的終身抱負,平民百姓把它們當作修身處世的懿訓。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全書四十九篇,約九萬字,是一部儒家關於禮學的論文集,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等。實際上,《禮記》由多人撰寫,採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雜,篇目編排也較零亂,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表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本書原文以清朝孫希旦的《禮記集解》為底本,注釋和譯文廣泛參閱了近現代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由於《禮記》內容浩繁駁雜,由業師劉毓慶先生從中節選三十篇,三十篇中有的對整篇內容進行譯注。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禮記全書:引導中國社會二千餘年的禮制大成

華志文化  出版
2018/07/10 出版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早在二千年前的周朝,禮就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而確立了。 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屬儒家十三經之一。   《周禮》與《儀禮》、《禮記》合稱三一禮,屬儒家經書的經典之作,代表了古代東方文化的精魂,流傳至今蓋兩千餘年,其影響至深至巨。統治者尊奉它們為治國安邦的法寶,士大夫以通經致用作為自己的終身抱負,平民百姓把它們當作修身處世的懿訓。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全書四十九篇,約九萬字,是一部儒家關於禮學的論文集,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等。實際上,《禮記》由多人撰寫,採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雜,篇目編排也較零亂,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表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本書原文以清朝孫希旦的《禮記集解》為底本,注釋和譯文廣泛參閱了近現代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由於《禮記》內容浩繁駁雜,由業師劉毓慶先生從中節選三十篇,三十篇中有的對整篇內容進行譯注。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詩經新解

無法考證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7/09/05 出版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傳承國學經典禮敬中國文化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適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 「風」從民間收集的民歌,包括貴族的詩。(一六○篇) 「雅」是宮廷樂歌,以貴族創作為主的詩。(一○五篇) 「頌」宗廟祭祀之樂歌,僅有一些史料價值。(四○篇) 《詩經》的創作,早在兩千八百年前,為後來的詩歌史奠定深厚的基礎。 本書精選《詩經》一百二十八首,詩後的譯注,主要參考了名家的名著,尤其是以劉毓慶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其體例如下: 一、題目 二、題解:簡要介紹詩篇的寫作背景和內容特點,及它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三、原詩:以朱熹的《詩集傳》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 四、注釋:國語辭典注音方法。注釋範圍為不易明白的人名、地名、專用名詞,以及重要的實詞、虛詞。 五、詩意:採用現代白話意譯,力求通俗易懂,生動易讀。詩意保留了原詩的基本語言結構,語句中的關鍵字、語氣詞均已相應譯出。 本書特色 《詩經》,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既有經典的神聖地位,又有文學的崇高價值;只有從音樂角度來解釋「風、雅、頌」,才可能是接近實際作品的蘊涵。

9 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資治通鑒全書

司馬光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7/02/07 出版

溫公(司馬光)可謂知、仁、勇也。(宋.朱熹) 儒者之澤,大行於民。伊周以來,惟公一人。(明.方孝孺) 習聞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鑒》原則。(明.朱元璋) 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清.康熙) 《資治通鑒》是一部「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的編年體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記敍了從戰國時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全書貫穿了政治盛衰的意識。 本書生動地敍述了帝王將相們的治國為政之道、待人處世之理,及其生死悲歡之態,深入地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三國鼎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分裂政權的盛衰之由。 司馬光修撰《通鑒》,目的明確,即是要「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希望宋英宗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治世啟發。 本書特色 讀《資治通鑒》使人明智,可以豐富史學知識,還可以以史為鏡,探尋經驗教訓,尋找人生座標。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資治通鑒全書

司馬光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7/02/07 出版

溫公(司馬光)可謂知、仁、勇也。(宋.朱熹) 儒者之澤,大行於民。伊周以來,惟公一人。(明.方孝孺) 習聞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鑒》原則。(明.朱元璋) 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清.康熙) 《資治通鑒》是一部「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的編年體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記敍了從戰國時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全書貫穿了政治盛衰的意識。 本書生動地敍述了帝王將相們的治國為政之道、待人處世之理,及其生死悲歡之態,深入地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三國鼎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分裂政權的盛衰之由。 司馬光修撰《通鑒》,目的明確,即是要「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希望宋英宗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治世啟發。 本書特色 讀《資治通鑒》使人明智,可以豐富史學知識,還可以以史為鏡,探尋經驗教訓,尋找人生座標。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戰國策新解

劉向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6/08/02 出版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36計新解

華志文化  出版
2015/08/04 出版

以最簡單的方法教你看懂36計 不需浪費時間在漫長的摸索過程!   學會應用人生的六套奇謀「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三十六計約成書於明、清時期,可稱中華兵學的精要概括,是婦孺皆知的兵家計謀。這六套計謀組合為36個術計,包括了戰爭、戰役等方面,可以說,完全是戰爭中實戰經驗的總結。   「三十六計」就其特徵而言,36個計謀本身是數的組合,同時又是術(即機謀)的組合,故曰「數中有術,術中有數」;數與術合稱為「數術」,是中華文化中最為神秘深奧的內容,而兵家計謀也恰是最深不可測的。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三十六計新解

華志文化  出版
2015/08/04 出版

以最簡單的方法教你看懂36計 不需浪費時間在漫長的摸索過程!   學會應用人生的六套奇謀「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三十六計約成書於明、清時期,可稱中華兵學的精要概括,是婦孺皆知的兵家計謀。這六套計謀組合為36個術計,包括了戰爭、戰役等方面,可以說,完全是戰爭中實戰經驗的總結。   「三十六計」就其特徵而言,36個計謀本身是數的組合,同時又是術(即機謀)的組合,故曰「數中有術,術中有數」;數與術合稱為「數術」,是中華文化中最為神秘深奧的內容,而兵家計謀也恰是最深不可測的。

7 特價16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周易新解

周文王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5/07/07 出版

筆者撰寫此書,用意乃在於幫助初學者正確地研讀《周易》經傳本文,因而將《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辭,以及〈彖傳〉、〈象傳〉、〈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諸傳原文,皆譯為通俗文字,對難解的字詞略作簡注,並於各卦、各篇的首尾撰寫「題解」、「綜論」作簡要分析。   末附《周易》研究主要著作及《周易》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註),以便讓讀者在閱讀時透過各部分內容的對照,較容易理解《周易》原書的旨趣。   聖人用《周易》洗濯淨化其心,退而隱祕深藏其功用,面對吉凶事態與百姓同處憂患。神奇地推知將來的局勢,明智地含藏往昔的哲理。本社謹將先哲們留下的預測智慧盡皆展現,希望能帶給讀者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   本書特色   以最簡單的方法教你看懂周易。 不需浪費時間在漫長的摸索過程!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周易新解

周文王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5/07/07 出版

筆者撰寫此書,用意乃在於幫助初學者正確地研讀《周易》經傳本文,因而將《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辭,以及〈彖傳〉、〈象傳〉、〈文言〉、〈繫辭〉、〈說卦〉、〈序卦〉、〈雜卦〉諸傳原文,皆譯為通俗文字,對難解的字詞略作簡注,並於各卦、各篇的首尾撰寫「題解」、「綜論」作簡要分析。   末附《周易》研究主要著作及《周易》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註),以便讓讀者在閱讀時透過各部分內容的對照,較容易理解《周易》原書的旨趣。   聖人用《周易》洗濯淨化其心,退而隱祕深藏其功用,面對吉凶事態與百姓同處憂患。神奇地推知將來的局勢,明智地含藏往昔的哲理。本社謹將先哲們留下的預測智慧盡皆展現,希望能帶給讀者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   本書特色   以最簡單的方法教你看懂周易。 不需浪費時間在漫長的摸索過程!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素書新解

黃石公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5/02/03 出版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孟子新解

孟子  著
華志文化  出版
2014/07/01 出版

孟子被譽為亞聖,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完整的體系,並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於《孟子》。 處在今日這個變亂的社會,令人茫然困惑。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所謂的學問,不只是知識的學問,也包括生命的學問。人心的陷溺、迷失,如何自救、自解?追根究柢,就是要把放散的心找回來。 我們從《孟子新解》一書,可以尋得人生的幸福密碼;熟讀本書,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藉由孟子的名言,我們更可以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回自己,並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創造和諧美滿的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意在為大家分享生機盎然的孟子大智慧,告訴讀者在當下生活中,如何 安定身心、面對困境,如何為人處事、奮發有為,做一個快樂而自信的人。但凡你有一點休閒的時間,又想真正認識孟子的思想,那麼本書正好可以用得上。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