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史密斯(1723-1790)是十八世紀英國蘇格蘭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有經濟學始祖之稱。本書闡述亞當.史密斯對商業社會的理論,並以自由市場與倫理為基礎,探討政府、國家政策與宗教在經濟發展的角色。 另外,作者也經由史密斯的觀點來看十八世紀的中國。就歷史經驗來看,遲至一八二零年以前,中國的全國國民所得一直超過歐洲 , 而中國十八世紀國內商業的發展,也與同時期的英國相當 。 那麼,是什麼歷史原因使英國經濟在十八世紀以後快速成長,而中國經濟卻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向衰退呢?本書也將探討十八世紀中國精英對其商業社會及其倫理的意識。一方面因比較而促進我們對史密斯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因比較促進我們對中國歷史經驗的了解。 本書特色 作者康綠島是研究亞當.史密斯理論與思想的國際知名學者,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說與發表論文。其前一部著作探討亞當.史密斯道德哲學的“道德情操論”亦深獲好評。 大家都知道,亞當.史密斯生前只發表了“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2部作品,這對要了解亞當.史密斯理論全貌的人可說是一大障礙。本書特別引入亞當.史密斯學生的筆記稱為“法律學講稿”, 再加上史密斯書信、有關傳記、與其他二手的研究,來探討史密斯對商業社會及其倫理的理論,可說是對研究亞當.史密斯理論的一大突破。
在台灣,每十個上班族就有九個想創業當老闆,而對於「歪世代」或「迷世代」來說,自行創業似乎也成了不想看老闆臉色的唯一選擇。在講究人脈與經驗的殺戮商場,如何累積自己的社會經驗,為自己的人脈存摺加值,是「商海羔羊」的一個無形的門檻,也是人生的第一個挑戰。這是年輕人創業必看的第一本書,能在跌跌撞撞的創業過程中,給你最好的建議與鼓勵。本書特色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所以,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好人緣會比別人得到更多的資源。招數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掌握一定的訣竅,並且學會將之組合,才可以使自己的企業迅速而蓬勃地發展。本書收集了有關經營人脈網與創業所需之最經典的論述與事例,除了協助你做好創業準備,也包含人生定位的重新省思。
1948年,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個「成功秘訣」講座,邀請聲譽已達巔峰的邱吉爾來演講。 會場上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邱吉爾用手勢制止如雷的掌聲後說道:「我的成功秘訣有三:第一是絕不放棄;第二是絕不、絕不放棄;第三是絕不、絕不、絕不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說完就逕自走下講台。會場上沉寂了一分鐘後,才爆發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當宏達電股價飆上千元時,意味著明星產業已改朝換代,你是否還在為“跳錯”公司而扼腕不已? 許多人失敗不在於資質,而在缺乏堅持。「失敗是對韌性和鋼鐵意志的最後考驗」,只要有能力面對挑戰,才能承擔更多的責任,而成功也就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