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類別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激情的經濟學:我們從未理性過?塔德人類學的經濟解讀

群學  出版
2017/05/07 出版

當代社會理論名家拉圖 解開經濟理性背後的熱情之謎 「理性是,且只應當是熱情的奴隸。」──大衛.休謨 「如果光看交易所裡的價值升降,而不考慮其心理作用,不考慮大眾因企望和沮喪而生的情緒反應,以及引發投機客狂熱的好壞消息如何傳播,那麼這些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加比列.塔德 「經濟中的一切都是不理性的……經濟中的一切都是『超乎經濟的』。」──布魯諾.拉圖與雷比內 塔德(Garbriel Tarde),一位遭到遺忘的古典社會學家,在他的時代恰好經歷了人類史上第一場全球化運動。從當時延續至今的主流經濟學,深信人是理性的動物,只是各人的自利恰好受「看不見的手」所控制。塔德並不認為經濟行為等於冰冷的數字計算,他反而希望我們看到人類行動背後的激情。「在經濟裡頭沒有什麼是客觀的」,根據塔德人類學,萬物反而充滿集體的、相互的主觀性。因此,量化方法不該只侷限於探討經濟交易,而是該擴充到榮譽、信任、真實、信仰、美感等各種面向的社會價值。 拉圖(Bruno Latour)及雷比內,將在本書挖掘塔德的社會思想,替遭逢另一場全球化,卻仍受困於經濟學窠臼的我們,探詢一條出路。 本書特色 ◎百科全書式的跨學科視角,穿梭於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哲學之間。 ◎Tarde對經濟學的反省洞見十足,其論點受到許多當代學派呼應,如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市場人類學。 ◎推翻當前主流經濟學諸多想當然耳的假設: .看似客觀且方便衡量的貨幣只是經濟活動的表象;分析經濟現象時,唯有注意理性計算背後的激情,才能掌握事情的全貌。 .經濟學家喜歡談適者生存,但經濟的核心並非競爭,而是創新。 .「完美市場」是一種迷思;一昧假定市場會自動朝均衡態發展,只會讓經濟學變得更接近宗教,而更遠離科學。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群學  出版
2016/02/22 出版

窮人需要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次翻身的機會!   在許多國家,貧窮線最初的設定是以食物的攝取為標準,認為飢餓是窮人生活的主要困境。隨之而來的扶貧政策,目標也在於解決飢餓問題,因此編列預算配發糧食或補助窮人購買糧食。這套政策背後的邏輯相信,攝取足夠的熱量之後,就能投入工作,賺取薪資養活自己,最後擺脫因飢餓而沒有體力工作的惡性循環。   然而真是如此嗎?   兩位作者蒐集資料後,卻發現糧食補助政策並未增加窮人對於主食的消耗量,他們寧可把省下的錢用來購買更美味的食物。窮人與一般人本無二致,人人都喜愛從食物獲得心靈的慰藉,但窮人卻被化約為一套投入熱量、產出動能的生理機制。   本書即是兩位作者十五年來的研究成果,期間造訪數個國家,瞭解每日支出低於一塊美金的人們如何過活。這類關於貧窮的想像,就是《窮人的經濟學》所要檢視之處。   以堅實科學精神,導正失敗社會政策。 讓窮人的經濟學,取代菁英的經濟學。   本書藉由解答窮人「不合理」的行為與怪異的現象,剖析相關政策失敗的原因。為什麼窮人不使用免費的保健服務,卻願意支付昂貴的手術費用?為什麼在同樣的班級,窮人家的小孩就是學不好?為什麼要先借貸才能儲蓄?為什麼貸款做生意,收入卻總是成長不了?   缺乏資源的窮人錯失人生的各種機會,沒有實質參與社會的基本能力,而平白流失的人力與才華也是國家的損失。本書提供詳實的統計資料與實驗結果,告訴我們貧窮並非無法終結,關鍵在於以謙卑的態度傾聽窮人的聲音,誠實面對各項數據,讓窮人的經濟學取代菁英的經濟學,並且做為政策制定的依據。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工作的政治

群學  出版
2016/01/25 出版

面對藝術與商業的拉扯,文化創意工作者如何自處? 當企業一窩蜂地鼓吹著「文創是門好生意」時, 有想過文化工作者的感受嗎? 小說家投稿出版社卻因題材冷僻而吃閉門羹;地下樂團爆紅後被唱片公司要求迎合市場。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而這些故事無不點出某些根本性的問題:藝術和商業的關係是什麼?兩者有沒有可能結合?文創產業的重心是文化創意還是產業?最後,文化工作者在面對利潤優先的商業邏輯時,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自主性? 在越來越多工作都變得與文化脫不了關係,文創產業在經濟部門也漸趨重要的當下,本書並不打算吹捧文創產業,鼓吹「文化是門好生意」。相反地,這本書希望能冷靜剖析文化工作者面對的權力結構。同時,本書也從宏觀的角度關切,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究竟如何影響社會? 結合多樣的理論視角與豐富的經驗素材,本書邀請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乃至於透過藝文作品滿足心靈的閱聽眾,一起來關注文創產業光鮮亮麗背後的真實風景。 本書特色 ◎運用三大解釋觀點來檢視文創產業,顧及文化工作的各種面向,包括: ●主張商業化會扼殺創意、讓工作者失去創作靈魂的批判視角; ●主張工作者認定文創工作使人自我實現,而這樣的想法卻反倒使他們自我規訓、剝削自己,因而也正中企業下懷的治理術視角; ●主張文化產業促成的文化多樣性,有機會使社會進步的自由民主派視角。 ◎市面上首本概觀「文化工作」的書籍,從工作者的角度切入,而不只是針對「產業」的泛泛之論。 ◎經驗素材相當多元,並非限縮在單一文化產業(如音樂、電視…),而是提供整體性的概觀圖像。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界銀行與NGOs:中止納瑪達水壩計畫中的倡議型NGO影響力

段家誠  著
群學  出版
2014/12/10 出版

直擊NGO如何以小搏大,挫敗世銀的「納瑪達水壩計畫」! 這本書說的是一則「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世界銀行這個超大型國際組織,創立本意在提攜開發中國家,平衡世界發展不均,卻因過度重視開發績效,逐漸脫韁變為不受監督的可怕巨獸。話說世銀與印度政府共同發動「納瑪達水壩計畫」,環境評估輕率粗疏,也無完善安置迫遷居民的計畫,引起眾NGO關注,群起對抗,終於迫使世銀在1993年3月30日宣告補助案終止。這是世銀撤回已通過開發案的首例,「納瑪達的教訓」(the Narmada Lesson)一詞不脛而走,允為全世界環境和人權運動最輝煌的一頁。本書鉅細靡遺剖析世銀此一超大型國際組織的官僚行動邏輯,頗值得企盼成為世界公民的台灣借鑑,深入瞭解國際合作的本質,並形成在地自發監督的公民社會。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融狂熱簡史

群學  出版
2013/10/10 出版

如果只有空閱讀一本金融災難或金融投機史的書,《金融狂熱簡史》將是最佳選擇。在短短百頁的篇幅裡,高伯瑞簡單俐落地回顧三百多年來重大的金融投機事件,包括荷蘭的鬱金香熱、法國的駱約翰和皇家銀行大騙局、英國的南海泡沫、1920年代的大崩盤、1987年華爾街的股災。剖析每一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尤其是背後共通的社會心理機制。在翻閱事件章節,心領神會高伯瑞一貫的警世雋語和人文幽默之餘,將發現本書簡明的敘述背後,蘊含了重要的歷史分析和智慧。 雖然《金融狂熱簡史》只是一本瞭解金融發展史的小書,但對於有心深入瞭解金融危機的人來說,卻是一本絕佳的入門讀物。金融太重要了,尤其在經歷二次大戰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我們更需要這種深入淺出、直搗問題本質的好書。金融最大的殺傷力往往在於其晦澀難解、令人生畏的專業術語和技術細節。然而,這本深刻的歷史小品再度提醒讀者,我們可以擺脫艱澀的技術細節,充分瞭解國際金融體系或金融市場的運作,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奪回對於金融歷史的詮釋權。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消費社會學

群學  出版
2010/06/11 出版

這本書是寫給大學部學生閱讀的入門教科書,適合關心「消費與社會」的社會學、文化研究及通識課程使用。一般討論消費的書籍多半充斥哲學術語,本書卻能兼顧歷史與理論,明暢易讀且逸趣橫生,迄今仍是最佳消費社會學導論。 本書的敘述軸線或可簡單描述為:消費如何變成一般人的日常經驗?沿著這條軸線,作者首先說明消費社會的降臨,而後剖析各家經典理論,再以各種實例,趣談諸如購物與百貨公司、廣告、住家、食物與酒、觀光旅遊、身體、服飾與時尚流行等庶民生活的消費面向。全書於是乎清楚描繪出,資本主義不僅是生產的革命,而且是消費的革命。 作者除了為台灣版作序以外,更特別為台灣的讀者新撰一篇<東亞地區的美食與旅遊︰個案研究>(第六章),盛情可感,尤為珍貴。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

吳偉立  著
群學  出版
2010/03/10 出版

向人民報告!連鎖加盟制的內幕調查 創業當頭家是台灣許多人的夢想,而「連鎖加盟」無疑是時下勇於冒險者的圓夢捷徑。然而「頭家夢」真的如此美好?《血汗超商》的作者本著公共知識份子的批判精神,切入組織最龐大、制度最完整的便利超商體系,詳述其產業歷史及運作實況,揭穿這個受主流商業媒體高度吹捧的神話組織不為外人知的真實面貌。本書以底下這幅景象說出了連鎖加盟制被緘默封口的祕密: 與連鎖總部簽約,就像是與魔鬼交易。總部(魔鬼)告訴你,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在你邁向夢想的過程中,魔鬼開始依約拿走它要的健康,於是你逐漸形容枯槁;想回頭已不見來時路,只好身不由己地走下去,魔鬼又取走了它要的自由;不久你發現這段逐夢之旅只剩自己一人孤立無援,原來魔鬼早已拿走它要的人際關係。最後你不支倒地,對魔鬼發出質疑,我的夢想呢?「嘿嘿,就在前頭而已啊!我怎麼知道你竟然走不到。」 本書特色 值此景氣寒冬之際,推出這部揭穿連鎖加盟制度真實面貌的《血汗超商》真的好嗎?會不會讓人陷入更深的絕望?當喜鵲紛紛預報景氣回春,人們是否還想聽見烏鴉的聲音?這是出版前最大的掙扎。然而,隨著相關新聞接二連三的爆發,使人驚覺這一切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台灣社會不正視此問題,並謀求根本的解決之道,將有更多無助的人遭受不義制度的嚴厲剝削。本書邀請妳/你看見,自以為熟悉,其實也不一定很熟悉的便利商店。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

群學  出版
2008/12/01 出版

  財政危機已經漫溢於大部分開發中世界,造成災難性後果,遍及墨西哥到印尼,俄羅斯到阿根廷。當代政治經濟命運的極端反覆無常,似乎嘲弄著我們掌握驅動世界經濟發展之力量的努力。 大衛.哈維是當今最重要的地理學家,也是當前時代領袖群倫的社會理論家,針對當代資本主義提出了全面性的批判。在這本十分迷人的書裡,他指引了邁向理解世界經濟驅動力量的道路,擴大了他近期著述的關鍵主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蔓延全球的不平等,以及「空間」是個關鍵性的理論概念。 本書既是新研究綱領的重大宣告,也是大衛.哈維核心關懷的簡明導論,更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及學生的必讀之作。 本書特色 本中譯書翻譯所依據之原文書版本(即2005年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出版之版本),等同於2006年Verso出版的版本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群學  著
群學  出版
2006/02/24 出版

什麼是地方?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甚至可以說人文地理學就是地方的研究。但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包裹於常識裡面的字眼,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的交纏使得這個名詞充滿了魅力。你搬進宿舍裡,貼上海報,在桌上放一些書,等等。然後,這個空間就變成了你的「地方」。北緯40.46度、西經73.58度,對你可能沒什麼意義,但如果我們知道那指的是什麼「地方」,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以「地方」來說,那是:美國911事件,紐約曼哈頓被炸掉的雙子星大樓的所在地。 本書使用新聞、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實例解釋抽象概念,追溯1950年代以來「地方」概念的發展,思考人與地方如何產生情感聯繫,我們如何認同、記憶、想像某個地方,又如何排斥某些元素進入「我們的」地方,並思索「地方特色」是否因為全球化的席捲而消失殆盡。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化迷思

Paul Hirst  著
群學  出版
2002/04/01 出版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