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類別 ,共計2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科技與大國崛起:通用技術如何改變權力布局?

衛城出版  出版
2025/06/04 出版

2024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年度選書當AI科技碰上地緣政治,誰有能力主導技術應用,誰就是本世紀的霸權國家!科技與關稅戰波濤洶湧,經濟強國正蠢蠢欲動,這場競爭,我們準備好了嗎?2018年金磚五國齊聚約翰尼斯堡,以習近平為首探討如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這場不同於以往的宣示,象徵著新的國際格局即將來臨。從英國紡織業、德國化學工業、再到美國晶片,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為某些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優勢,也讓曾經的霸主陷入衰退。然而,經濟霸權的誕生,關鍵從來不是有多快發明新技術! 從政府制度、技術創新再到教育體制,讓創新技術成為經濟推手的關鍵,就在「通用技術擴散」,大國確實在短期內壟斷創新技術,但讓霸權成為霸權的關鍵,在於教育制度、技術向下轉移、前後向技術連結帶來的加成影響。在AI時代想要拔得頭籌,唯有傾全國之力才能搶占先機!今天,當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等顛覆性技術快速發展,Open AI創辦人奧特曼甚至敢言,人類將在下個百年迎來史無前例的進步時,我們該如何應變?本書以深厚的歷史分析與豐富的數據,探討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到21世紀AI革命中,科技如何成為國際權力變遷的核心驅動力。除此之外,更揭露了科技競賽背後的真正關鍵,帶你看清未來世界權力格局的可能走向。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科技與大國崛起

衛城出版  出版
2025/06/04 出版

2024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年度選書當AI科技碰上地緣政治,誰有能力主導技術應用,誰就是本世紀的霸權國家!科技與關稅戰波濤洶湧,經濟強國正蠢蠢欲動,這場競爭,我們準備好了嗎?2018年金磚五國齊聚約翰尼斯堡,以習近平為首探討如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這場不同於以往的宣示,象徵著新的國際格局即將來臨。從英國紡織業、德國化學工業、再到美國晶片,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為某些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優勢,也讓曾經的霸主陷入衰退。然而,經濟霸權的誕生,關鍵從來不是有多快發明新技術! 從政府制度、技術創新再到教育體制,讓創新技術成為經濟推手的關鍵,就在「通用技術擴散」,大國確實在短期內壟斷創新技術,但讓霸權成為霸權的關鍵,在於教育制度、技術向下轉移、前後向技術連結帶來的加成影響。在AI時代想要拔得頭籌,唯有傾全國之力才能搶占先機!今天,當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等顛覆性技術快速發展,Open AI創辦人奧特曼甚至敢言,人類將在下個百年迎來史無前例的進步時,我們該如何應變?本書以深厚的歷史分析與豐富的數據,探討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到21世紀AI革命中,科技如何成為國際權力變遷的核心驅動力。除此之外,更揭露了科技競賽背後的真正關鍵,帶你看清未來世界權力格局的可能走向。

特價40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美式資本主義時代:商業帝國的誕生與經濟循環的死結【全兩冊不分售】(附贈「投資鈔能曆」)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12/25 出版

聯準會降息、美中貿易戰、美國債務危機…… 當經濟實力決定了主宰力, 我們正處在所有人都無法逃離的「美式資本主義時代」! 聯準會支配時代,解構金融帝國的關鍵著作 「美式資本主義正走向新一波危機?如果想擺脫困境,就得知道我們是如何深陷其中!」 ──詹姆斯.羅賓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共同作者 ═══════════════════════════════════  ▍ 限量版「投資鈔能曆」.設計理念 投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把握時機。俗話說得好,最好的投資時機便是現在。 在這個美國經濟霸權鞏固的年代,不論你是存股族或波段操作者,想要投資股票,必然需要掌握美國總經數據並超前買賣部位,把握上行波段。然而,日日忙著本業的投資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錯過關鍵時機,永遠都買在高點、賣在低點,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的韭菜。 想要掌握先機、學習總經,必須要先從掌握時機開始!不同於常見的假期桌曆,這本桌曆透過標註美股與台股幾大重要日期,幫助投資者在繁忙的日常中能一眼掌握全局。就算你是剛開始投資的小資族,也可能透過這本桌曆,一步一步在生活中內化總經意識。 為了象徵投資股票的美好願景,此日曆透過精美的普魯士藍特色印刷,恰巧是波克夏控股公司的代表色;紙張上採用充滿理性風格的壓紋紙,展現高貴典雅的不凡氣息。讓這本桌曆,不僅僅乘載了對未來的期待,更是開啟夢想的儀式感。 2025年,就讓投資鈔能曆,帶你一起走向資產複利。 ═══════════════════════════════════ 當今一切的經濟發展,都擺脫不了資本主義的影響。舉凡福特的大量生產、J.P.摩根的摩根組織化,甚至是華爾街的資本、聯準會利率、外資投信,當今社會早就被隱形的資本之手彼此相捆,而這一切的起源,正源自歷史上資本主義最滋潤的沃土:美國。 這一切是怎麼辦到的?當聯準會支配了一切,若美國再次陷入蕭條風暴,我們有可能幸免於難嗎? 百年來儘管美國經濟遇上了多場金融風暴與經濟蕭條,卻依然透過操縱人心預期不斷攀上高點,美國更挾著龐大的流入資本,在世界各地施展支配力。當美國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全球經濟安穩時,美國的金融根基是什麼?是低儲蓄率、美元霸權還是矽谷投資創新?美國政府與聯準會是在為經濟災難善後,還是在創造災難?如今,在面臨新一輪的降息循環經濟時,我們該如何緊抓景氣循環的核心,突破美式資本主義的框架? 本書將分4大階段探討美式資本主義的形成與轉變,並著重探討經濟循環與囤積偏好帶來的經濟影響力,透過剖析美式資本主義如何牽扯了各國金融、戰爭波動、利息升降與地緣政治,本書大膽地討論美國資本的社會宰制力,是在下一次金融海嘯將我們滅頂之前,不得錯過的經典。 本書特色: 1.降息時代最全面的金融帝國史:2024年9月,美國聯準會啟動了降息循環,時隔4年的政策轉向,牽動全球金融貿易的敏感神經。歷年來美國降息都面臨了強大的衰退風險,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帝國,美元是如何走到如此強勢的地位?而聯準會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身分又是如何影響2008年以後複雜的地緣政治與國際局勢?要了解降息時代即將面臨的種種可能,便必須從歷史中思考、從經驗中取勝。 2.結合眾多圖表,不再是「感覺」行事:過往看待金融危機或經濟恐慌時,人們很容易下意識把時代與經濟拆開看待,甚至放大個人感覺,而欠缺解析時代的真正能力。喬納森.利維作為一名經濟史學家,他不僅僅是從資本主義誕生的根本去思考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他更結合了眾多圖表分析以及數據,去思考整個經濟社會是如何運作,人們為何時而恐慌時而貪婪。這種跨領域的書寫,才能全面地理解複雜的金融版圖。 3.窺探以古鑑今的漫長金融弧線:市面上談述經濟霸權的書,鮮少如此全面,甚至大多僅寫到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然而,自2008年金融海嘯到今天,已超過15年的時間,從聯準會制度到國際地緣政治,這條漫長的金融發展線早已深入世界肌理,牽動所有國家的敏感神經。要了解全球局勢的發展、理解臺灣、美國與世界的定位,就不得錯過這本金融譜系。 4.揭露景氣循環的根本邏輯:即便是對經濟或金融不熟悉的讀者,依然可以每年感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但似乎鮮少有人思考景氣為何循環?推動景氣循環的原因是什麼?在此書中,便透過美國的經濟案例,逐一分析貪婪與囤積如何造成多次的通貨緊縮與金融海嘯,想要掌握投資理財或金融先機,就不可能忽略景氣循環與製造業循環的歷史淵源。

75 特價11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式資本主義時代:商業帝國的誕生與經濟循環的死結【全兩冊不分售】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12/25 出版

聯準會降息、美中貿易戰、美國債務危機…… 當經濟實力決定了主宰力, 我們正處在所有人都無法逃離的「美式資本主義時代」! 聯準會支配時代,解構金融帝國的關鍵著作 「美式資本主義正走向新一波危機?如果想擺脫困境,就得知道我們是如何深陷其中!」 ──詹姆斯.羅賓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共同作者 當今一切的經濟發展,都擺脫不了資本主義的影響。舉凡福特的大量生產、J.P.摩根的摩根組織化,甚至是華爾街的資本、聯準會利率、外資投信,當今社會早就被隱形的資本之手彼此相捆,而這一切的起源,正源自歷史上資本主義最滋潤的沃土:美國。 這一切是怎麼辦到的?當聯準會支配了一切,若美國再次陷入蕭條風暴,我們有可能幸免於難嗎? 百年來儘管美國經濟遇上了多場金融風暴與經濟蕭條,卻依然透過操縱人心預期不斷攀上高點,美國更挾著龐大的流入資本,在世界各地施展支配力。當美國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全球經濟安穩時,美國的金融根基是什麼?是低儲蓄率、美元霸權還是矽谷投資創新?美國政府與聯準會是在為經濟災難善後,還是在創造災難?如今,在面臨新一輪的降息循環經濟時,我們該如何緊抓景氣循環的核心,突破美式資本主義的框架? 本書將分4大階段探討美式資本主義的形成與轉變,並著重探討經濟循環與囤積偏好帶來的經濟影響力,透過剖析美式資本主義如何牽扯了各國金融、戰爭波動、利息升降與地緣政治,本書大膽地討論美國資本的社會宰制力,是在下一次金融海嘯將我們滅頂之前,不得錯過的經典。 本書特色: 1.降息時代最全面的金融帝國史:2024年9月,美國聯準會啟動了降息循環,時隔4年的政策轉向,牽動全球金融貿易的敏感神經。歷年來美國降息都面臨了強大的衰退風險,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帝國,美元是如何走到如此強勢的地位?而聯準會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身分又是如何影響2008年以後複雜的地緣政治與國際局勢?要了解降息時代即將面臨的種種可能,便必須從歷史中思考、從經驗中取勝。 2.結合眾多圖表,不再是「感覺」行事:過往看待金融危機或經濟恐慌時,人們很容易下意識把時代與經濟拆開看待,甚至放大個人感覺,而欠缺解析時代的真正能力。喬納森.利維作為一名經濟史學家,他不僅僅是從資本主義誕生的根本去思考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他更結合了眾多圖表分析以及數據,去思考整個經濟社會是如何運作,人們為何時而恐慌時而貪婪。這種跨領域的書寫,才能全面地理解複雜的金融版圖。 3.窺探以古鑑今的漫長金融弧線:市面上談述經濟霸權的書,鮮少如此全面,甚至大多僅寫到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然而,自2008年金融海嘯到今天,已超過15年的時間,從聯準會制度到國際地緣政治,這條漫長的金融發展線早已深入世界肌理,牽動所有國家的敏感神經。要了解全球局勢的發展、理解臺灣、美國與世界的定位,就不得錯過這本金融譜系。 4.揭露景氣循環的根本邏輯:即便是對經濟或金融不熟悉的讀者,依然可以每年感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但似乎鮮少有人思考景氣為何循環?推動景氣循環的原因是什麼?在此書中,便透過美國的經濟案例,逐一分析貪婪與囤積如何造成多次的通貨緊縮與金融海嘯,想要掌握投資理財或金融先機,就不可能忽略景氣循環與製造業循環的歷史淵源。

75 特價11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美式資本主義時代【兩冊合輯】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12/25 出版

聯準會降息、美中貿易戰、美國債務危機…… 當經濟實力決定了主宰力, 我們正處在所有人都無法逃離的「美式資本主義時代」! 聯準會支配時代,解構金融帝國的關鍵著作 「美式資本主義正走向新一波危機?如果想擺脫困境,就得知道我們是如何深陷其中!」 ──詹姆斯.羅賓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共同作者 當今一切的經濟發展,都擺脫不了資本主義的影響。舉凡福特的大量生產、J.P.摩根的摩根組織化,甚至是華爾街的資本、聯準會利率、外資投信,當今社會早就被隱形的資本之手彼此相捆,而這一切的起源,正源自歷史上資本主義最滋潤的沃土:美國。 這一切是怎麼辦到的?當聯準會支配了一切,若美國再次陷入蕭條風暴,我們有可能幸免於難嗎? 百年來儘管美國經濟遇上了多場金融風暴與經濟蕭條,卻依然透過操縱人心預期不斷攀上高點,美國更挾著龐大的流入資本,在世界各地施展支配力。當美國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全球經濟安穩時,美國的金融根基是什麼?是低儲蓄率、美元霸權還是矽谷投資創新?美國政府與聯準會是在為經濟災難善後,還是在創造災難?如今,在面臨新一輪的降息循環經濟時,我們該如何緊抓景氣循環的核心,突破美式資本主義的框架? 本書將分4大階段探討美式資本主義的形成與轉變,並著重探討經濟循環與囤積偏好帶來的經濟影響力,透過剖析美式資本主義如何牽扯了各國金融、戰爭波動、利息升降與地緣政治,本書大膽地討論美國資本的社會宰制力,是在下一次金融海嘯將我們滅頂之前,不得錯過的經典。 本書特色: 1.降息時代最全面的金融帝國史:2024年9月,美國聯準會啟動了降息循環,時隔4年的政策轉向,牽動全球金融貿易的敏感神經。歷年來美國降息都面臨了強大的衰退風險,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帝國,美元是如何走到如此強勢的地位?而聯準會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身分又是如何影響2008年以後複雜的地緣政治與國際局勢?要了解降息時代即將面臨的種種可能,便必須從歷史中思考、從經驗中取勝。 2.結合眾多圖表,不再是「感覺」行事:過往看待金融危機或經濟恐慌時,人們很容易下意識把時代與經濟拆開看待,甚至放大個人感覺,而欠缺解析時代的真正能力。喬納森.利維作為一名經濟史學家,他不僅僅是從資本主義誕生的根本去思考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他更結合了眾多圖表分析以及數據,去思考整個經濟社會是如何運作,人們為何時而恐慌時而貪婪。這種跨領域的書寫,才能全面地理解複雜的金融版圖。 3.窺探以古鑑今的漫長金融弧線:市面上談述經濟霸權的書,鮮少如此全面,甚至大多僅寫到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然而,自2008年金融海嘯到今天,已超過15年的時間,從聯準會制度到國際地緣政治,這條漫長的金融發展線早已深入世界肌理,牽動所有國家的敏感神經。要了解全球局勢的發展、理解臺灣、美國與世界的定位,就不得錯過這本金融譜系。 4.揭露景氣循環的根本邏輯:即便是對經濟或金融不熟悉的讀者,依然可以每年感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但似乎鮮少有人思考景氣為何循環?推動景氣循環的原因是什麼?在此書中,便透過美國的經濟案例,逐一分析貪婪與囤積如何造成多次的通貨緊縮與金融海嘯,想要掌握投資理財或金融先機,就不可能忽略景氣循環與製造業循環的歷史淵源。

特價10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雲端封建時代: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後的經濟學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06/05 出版

你我的每一次點選,每一輪滾動,都在餵養這套比資本主義更變態的新制度!親愛的老爸,時代已經變了,我們必須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才能換取「領主」提供的各項雲端服務。「這就是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旋律,黑暗嚇人又刺激。」──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的經濟學家、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 Yanis Varoufakis 最爆炸性的話題之作。※臺灣中文版作者序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抖音的崛起與無止境的金融危機,在在分散了我們對全球經濟運作方式的注意。藏在資本主義的外皮底下,一種更可怕的全新階級制度正在悄悄成形,名為「科技封建主義」。今天,大型科技企業正在匯聚史無前例的龐大資金,打造屬於自己的網路雲端領地,進而獲得不成比例的現實權力。當數位平台掏空市場,雲端租金取代了利潤,而馬斯克或祖克柏這樣的科技巨擘成為新世界的封建領主,我們這些早已離不開社群媒體、串流平台與第三方支付的一般人,就成了數位時代的農奴: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以換取地主提供的各項服務。這就是雲端封建時代的真相。希臘前財政部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將在本書中呈現,這種更險惡的可怕制度究竟是如何取代掉傳統的資本主義,威脅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制度,促成了美中新冷戰的全球格局,甚至是永遠改變了我們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作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激進經濟思想家,作者也試圖對這一劃時代變革提供解方與指引。資本主義為何死去?世界為何走向科技封建主義?如何在一切太遲之前,阻止狀況惡化下去?本書將透過一段段平易近人的父子對話,帶領讀者一步步理解這些變化究竟是如何發生,以及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如何能夠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雲端封建時代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06/05 出版

你我的每一次點選,每一輪滾動,都在餵養這套比資本主義更變態的新制度!親愛的老爸,時代已經變了,我們必須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才能換取「領主」提供的各項雲端服務。「這就是未來,我們這時代的主旋律,黑暗嚇人又刺激。」──Irvine Welsh,蘇格蘭作家,《猜火車》作者《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的經濟學家、我們這時代的修昔底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 Yanis Varoufakis 最爆炸性的話題之作。※臺灣中文版作者序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抖音的崛起與無止境的金融危機,在在分散了我們對全球經濟運作方式的注意。藏在資本主義的外皮底下,一種更可怕的全新階級制度正在悄悄成形,名為「科技封建主義」。今天,大型科技企業正在匯聚史無前例的龐大資金,打造屬於自己的網路雲端領地,進而獲得不成比例的現實權力。當數位平台掏空市場,雲端租金取代了利潤,而馬斯克或祖克柏這樣的科技巨擘成為新世界的封建領主,我們這些早已離不開社群媒體、串流平台與第三方支付的一般人,就成了數位時代的農奴:像農奴一樣辛勤勞動,以換取地主提供的各項服務。這就是雲端封建時代的真相。希臘前財政部長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將在本書中呈現,這種更險惡的可怕制度究竟是如何取代掉傳統的資本主義,威脅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制度,促成了美中新冷戰的全球格局,甚至是永遠改變了我們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作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激進經濟思想家,作者也試圖對這一劃時代變革提供解方與指引。資本主義為何死去?世界為何走向科技封建主義?如何在一切太遲之前,阻止狀況惡化下去?本書將透過一段段平易近人的父子對話,帶領讀者一步步理解這些變化究竟是如何發生,以及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們,如何能夠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

衛城出版  出版
2023/10/04 出版

比戰爭更可怕的力量,早已深入國際經貿體系! 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的工具,還是引發戰爭的武器? 經濟戰制裁的是政府,還是無辜的人民? 銀彈真的比子彈更有效嗎?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5種語言、6國檔案,打造經濟制裁的起源故事 面對全球化已死的歷史大變局,經貿立國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課題 伯納斯獎章得主、最耀眼的新生代歷史分析師,寫給當今世界的警醒之書 ★ 臺灣中文版獨家作者序:如何從經濟制裁的歷史學習? ★《經濟學人》《外交事務》年度選書 ★ 美國對外關係史學會(SHAFR)年度最佳圖書獎 自從「經濟制裁」誕生後,戰爭與和平的分野就永遠改變了。如今,21世紀最重要的戰爭形態,就是無所不在的經濟戰。無論是西方世界對俄國、北韓與伊朗實施的貿易禁令,還是美中兩大強權在半導體產業鏈上的貿易戰,或是中國對臺灣農產品的制裁,都是把制裁當作外交談判桌上的武器,試圖用經濟手段來改變對方的行為。 問題是,經濟制裁真的有效嗎?經濟制裁真的像許多人相信的一樣,能夠避免戰爭、解決衝突或是懲罰侵略者嗎?如果效果不如預期,為何今天的政治決策者仍舊對經濟制裁樂此不疲? 康乃爾大學的新銳歷史學家穆德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歷史中找尋答案。他會在《經濟武器》裡話說從頭,將時光倒回上個世紀的1920-40年代。結合紮實的政治經濟學、法律框架與歷史研究,本書娓娓道來人類發明經濟制裁的緣由,分析經濟制裁的正負面效果,解釋經濟制裁何以成為世界各國常見的外交手段,以及經濟制裁對現代世界秩序造成的深遠影響。 【這本書會告訴你】 .經濟制裁的起源,如何改變戰爭定義,又為何成為現代大國最常見的外交工具? .封鎖、禁運、出口管制、原物料斷鏈……經濟制裁有哪些手段? .經濟制裁有效嗎?需要哪些條件才有效?制裁究竟影響了誰?正負面效果如何評估?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經濟武器

衛城出版  出版
2023/10/04 出版

比戰爭更可怕的力量,早已深入國際經貿體系! 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的工具,還是引發戰爭的武器? 經濟戰制裁的是政府,還是無辜的人民? 銀彈真的比子彈更有效嗎?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5種語言、6國檔案,打造經濟制裁的起源故事 面對全球化已死的歷史大變局,經貿立國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課題 伯納斯獎章得主、最耀眼的新生代歷史分析師,寫給當今世界的警醒之書 ★ 臺灣中文版獨家作者序:如何從經濟制裁的歷史學習? ★《經濟學人》《外交事務》年度選書 ★ 美國對外關係史學會(SHAFR)年度最佳圖書獎 自從「經濟制裁」誕生後,戰爭與和平的分野就永遠改變了。如今,21世紀最重要的戰爭形態,就是無所不在的經濟戰。無論是西方世界對俄國、北韓與伊朗實施的貿易禁令,還是美中兩大強權在半導體產業鏈上的貿易戰,或是中國對臺灣農產品的制裁,都是把制裁當作外交談判桌上的武器,試圖用經濟手段來改變對方的行為。 問題是,經濟制裁真的有效嗎?經濟制裁真的像許多人相信的一樣,能夠避免戰爭、解決衝突或是懲罰侵略者嗎?如果效果不如預期,為何今天的政治決策者仍舊對經濟制裁樂此不疲? 康乃爾大學的新銳歷史學家穆德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歷史中找尋答案。他會在《經濟武器》裡話說從頭,將時光倒回上個世紀的1920-40年代。結合紮實的政治經濟學、法律框架與歷史研究,本書娓娓道來人類發明經濟制裁的緣由,分析經濟制裁的正負面效果,解釋經濟制裁何以成為世界各國常見的外交手段,以及經濟制裁對現代世界秩序造成的深遠影響。 【這本書會告訴你】 .經濟制裁的起源,如何改變戰爭定義,又為何成為現代大國最常見的外交工具? .封鎖、禁運、出口管制、原物料斷鏈……經濟制裁有哪些手段? .經濟制裁有效嗎?需要哪些條件才有效?制裁究竟影響了誰?正負面效果如何評估?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價值戰爭:極權中國與民主陣營的終極經濟衝突

全面解讀: 民主陣營VS極權中國,無法避免的衝突根源   極權中國進入世界貿易體系後, 為何令世貿規則漏洞頻出? 未來能如何修補?   來自台灣在WTO第一線經驗, 唯一一本從體制面、規則面, 分析「民主陣營 VS 極權中國」競爭的專書。   當西方與共產陣營的冷戰結束時,世界彷彿迎來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的勝利時刻,國際社會開始積極建立合作關係。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2001年,中國加入WTO。樂觀者謳歌著世界是平坦的,彷彿一體的國際經貿體系已經誕生。   然而,二十年後的今天,問題浮現。極權中國加入WTO二十年,其與民主陣營截然不同的價值觀點,對世界貿易規則產生扭曲效應。世界不但沒有走向和平共榮,反而再次深陷極權與民主兩大陣營的衝突。   這一次,「民主陣營 VS 極權中國」,在全球連結、網絡科技的環境中交手。雙方價值上的差異,牽一髮而動全身,多年來已經產生隱性的競爭不公,也埋下衝突的種子。   • 過去二十年發生了什麼?極權中國如何衝擊國際貿易規則? • 當下世界是否正走向科技脫鉤,脫鉤後的世界將如何運作? • 民主陣營該如何修補貿易規則,才能適應元宇宙時代的國際經貿?   過往談論國際關係,往往從「利益」出發。然而在當下中國與民主陣營的經濟衝突中,「利益」與「價值」無法截然區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來自背後黨與國家力量的支持。這樣的黨國經濟制度,與民主國家強調的制衡、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相互矛盾。因此雙方的貿易競爭,最後必然會連結到民主與極權價值之爭……   本書四大作者,結合法學、國際貿易、經濟領域專業,兼具學術與實務,且從台灣在WTO現場的寶貴經驗出發,分析WTO過往規則上的漏洞,也描繪出重整規則的新可能。民主陣營既要保護民主價值,又要警覺、務實地與極權國家互動,唯有從規則面著手——   「無論幸或不幸,我們有機會身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線,觀察到WTO組織氣氛的劇變,見到WTO解決爭端的制度如何癱瘓,也目睹WTO的成員在這場貿易戰期間何其沮喪。這種獨特的『戰爭前線』觀察成為我們寫這本書的第一個動機,因為我們希望研究、並找出世上最大的兩個國家爆發如此巨大衝突的體制面原因。」——本書作者   本書特色   ●在當下劇變的時代,透視衝突與變化的根源 ●時代之作,從當下競爭實況,反思經貿規則的漏洞 ●叩問未來,科技影響下,兩大陣營的未來競爭 ●台灣的問題意識、作者群在WTO現場經驗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隱藏的說客:一名經濟學家與台灣經濟安全、公平、成長的探索之旅

洪財隆  著
衛城出版  出版
2023/02/01 出版

經濟學如何造福人群?   有一種經濟學家就如隱藏的說客, 為共善而生,因懷抱價值而奮力說服!   一趟幽默、睿智的另類經濟學之旅 由個人的學思歷程,映現台灣經貿史   「經濟學」=拚經濟? 在追求成長的社會氛圍底下,一般人常對經濟學有某種期待:以為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為了經濟成長此單一目標,運用數學模型,找出幫助經濟高速成長的終極方案。特別是在政府中擔任政策幕僚的經濟學家,更容易承受這樣的眼光。   「經濟學」其實是…… 洪財隆,是一位喜愛讀書思辨、深具人文素養的經濟學家,現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他過去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的幕僚,對國際經濟關係、產業發展脈動和經濟思潮見解獨到,也在大學授課,並時常發表文章,釐清政策方向。他經歷了臺灣從八〇年代至今的各種經貿挑戰,從自身經驗出發,對當代經濟學、經濟學家的角色有不同的看法。   故事的開端,是一名生長在戒嚴時代的青澀少年,偶然在報上讀到兩位經濟學家的世紀論戰,感受到知識與政策辯論的魅力。這使得他投身到經濟學領域,也參與到台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有關經濟該往何處去的種種判斷和選擇。   在本書中,洪財隆回顧他在各個時期,參與過的國際經貿協定(含兩岸ECFA論戰)、公平交易案件審議,特別是和美商高通公司的和解談判。說到經濟,民間經常著眼開放和成長,洪財隆卻看到更值得追求的面向:台灣的經濟自主、社會公平和成長品質的提升。因此,不能只有「成長」這單一目標。經濟學也不只是數學模型,其中更有許多價值的選擇和判斷。   從獨尊「成長」,到「安全、公平、成長」三者並重,對臺灣而言,是重要的經濟課題。   隱藏的說客為共善而生,為實現共同美好的未來而奮力說服! 在追求安全、公平、成長的道路上,參與政策研擬的經濟學家,有如說客——提供經濟思維、政策視野和細節脈絡,面對各方的利益衝突,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需要充分的溝通、說服,才能促成美好事物的產生。   透過本書可以讓我們明白: •早年經濟學界的「王蔣論戰」如何鼓舞那一世代年輕學子,走向經濟學? •從兩岸ECFA到太陽花運動,國際貿易、民主、國家主權,三者如何平衡? •公平會對美商高通公司的處分、和解始末,對台灣帶來哪些改變? •市場需要規則才能運作,但是由誰制定規則?我們授權誰去制定規則? •為什麼市場上的公平競爭原則很重要?公平會作為競爭法機關的角色何在?又是如何影響經濟產業發展? •行為經濟學如何強化我們對公平的理解,以及對跨國數位平台的監管和治理? •經濟學家提出的主張,是放諸四海的定理?又或是在特定時空脈絡下的解釋?   更重要的是,從台灣切身的處境出發,我們能更加深入討論經濟政策!   本書是一位喜愛思辨的經濟學家,帶著他沿路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回頭反思他所熱愛的經濟學。從兩岸經貿關係、疫情經濟政策、數位競爭秩序,到如何讓跨國科技巨擘為新聞付費……,有關「安全、公平、成長」的課題日益迫切,我們需要將這些都納入關懷視野,豐富我們對經濟政策的想像!   本書特色 ・半自傳式的文體,讓讀者一窺經濟學家的學思歷程。 ・呈現經濟學家的不同面貌,生動描述經濟學家與不同人物討論經濟議題的過程:執政者、經濟學家同僚、社論讀者、授課學生、貿易談判對手。展現經濟學在不同場合提出的有趣觀點。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隱藏的說客

洪財隆  著
衛城出版  出版
2023/02/01 出版

經濟學如何造福人群?   有一種經濟學家就如隱藏的說客, 為共善而生,因懷抱價值而奮力說服!   一趟幽默、睿智的另類經濟學之旅 由個人的學思歷程,映現台灣經貿史   「經濟學」=拚經濟? 在追求成長的社會氛圍底下,一般人常對經濟學有某種期待:以為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為了經濟成長此單一目標,運用數學模型,找出幫助經濟高速成長的終極方案。特別是在政府中擔任政策幕僚的經濟學家,更容易承受這樣的眼光。   「經濟學」其實是…… 洪財隆,是一位喜愛讀書思辨、深具人文素養的經濟學家,現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他過去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的幕僚,對國際經濟關係、產業發展脈動和經濟思潮見解獨到,也在大學授課,並時常發表文章,釐清政策方向。他經歷了臺灣從八〇年代至今的各種經貿挑戰,從自身經驗出發,對當代經濟學、經濟學家的角色有不同的看法。   故事的開端,是一名生長在戒嚴時代的青澀少年,偶然在報上讀到兩位經濟學家的世紀論戰,感受到知識與政策辯論的魅力。這使得他投身到經濟學領域,也參與到台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有關經濟該往何處去的種種判斷和選擇。   在本書中,洪財隆回顧他在各個時期,參與過的國際經貿協定(含兩岸ECFA論戰)、公平交易案件審議,特別是和美商高通公司的和解談判。說到經濟,民間經常著眼開放和成長,洪財隆卻看到更值得追求的面向:台灣的經濟自主、社會公平和成長品質的提升。因此,不能只有「成長」這單一目標。經濟學也不只是數學模型,其中更有許多價值的選擇和判斷。   從獨尊「成長」,到「安全、公平、成長」三者並重,對臺灣而言,是重要的經濟課題。   隱藏的說客為共善而生,為實現共同美好的未來而奮力說服! 在追求安全、公平、成長的道路上,參與政策研擬的經濟學家,有如說客——提供經濟思維、政策視野和細節脈絡,面對各方的利益衝突,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需要充分的溝通、說服,才能促成美好事物的產生。   透過本書可以讓我們明白: •早年經濟學界的「王蔣論戰」如何鼓舞那一世代年輕學子,走向經濟學? •從兩岸ECFA到太陽花運動,國際貿易、民主、國家主權,三者如何平衡? •公平會對美商高通公司的處分、和解始末,對台灣帶來哪些改變? •市場需要規則才能運作,但是由誰制定規則?我們授權誰去制定規則? •為什麼市場上的公平競爭原則很重要?公平會作為競爭法機關的角色何在?又是如何影響經濟產業發展? •行為經濟學如何強化我們對公平的理解,以及對跨國數位平台的監管和治理? •經濟學家提出的主張,是放諸四海的定理?又或是在特定時空脈絡下的解釋?   更重要的是,從台灣切身的處境出發,我們能更加深入討論經濟政策!   本書是一位喜愛思辨的經濟學家,帶著他沿路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回頭反思他所熱愛的經濟學。從兩岸經貿關係、疫情經濟政策、數位競爭秩序,到如何讓跨國科技巨擘為新聞付費……,有關「安全、公平、成長」的課題日益迫切,我們需要將這些都納入關懷視野,豐富我們對經濟政策的想像!   本書特色 ・半自傳式的文體,讓讀者一窺經濟學家的學思歷程。 ・呈現經濟學家的不同面貌,生動描述經濟學家與不同人物討論經濟議題的過程:執政者、經濟學家同僚、社論讀者、授課學生、貿易談判對手。展現經濟學在不同場合提出的有趣觀點。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資本與意識形態(上下冊.不分售)

衛城出版  出版
2022/11/30 出版

比《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巨大的成就 趁貧富不均再度引爆崩盤前,抓住挽救世界經濟的最後機會   .最全面的診斷:跳脫西方、橫跨千年.全球第一本經濟不平等全史 .最細緻的分析:169張圖表,以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的多元角度完整檢視 .最有力的改革藍圖:翻轉你我的經濟思考模式,改變10%富人壟斷90%資本的既有觀念 .解決人類史上最大的經濟難題:貧富不均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曾相信拚經濟就是一切,相信富人賺錢、窮人也能雨露均霑。直到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證明經濟成長無法消除經濟不平等,嚴重的貧富差距更將導致動盪、戰爭與革命。二十一世紀已進入第二個十年,全球不平等已再次來到新高點。為了避免災難重演,是時候面對資本分配不均的歷史困局。   人人生而平等,為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皮凱提認為,答案就在於你我所抱持的政治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若要改變不平等的資本分配邏輯,就得先改變不平等的意識形態。那麼,改變如何可能?本書將帶你走過歐美、印度、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千年歷史,宏觀分析不同人類社會裡導致經濟不平等的意識形態,看見意識形態的轉變究竟如何發生。   我們能否想像一個99%財富不會累積在1%富人身上的世界?一個經濟更民主、分配更合理、機會更均等的社會?本書透過歷史告訴我們,這份理想真有實現的機會。本書更會詳盡說明,要打造這樣的社會,究竟需要哪些租稅制度、政府施政、企業參與及憲政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及更重要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一起改變哪些既定的成見與觀念。《資本與意識形態》因此不僅是一部全球不平等的大歷史,更是皮凱提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改革藍圖。   ◎隨書附贈導讀手冊【朱敬一/中研院院士、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經濟.歷史.社會.政治等多領域深度導讀】   本書特色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正宗續作,睽違八年正式上市! .從千年不平等的大歷史中,找到解決貧富差距惡化的方向:在美國式超級資本主義、俄國式盜賊政治,以及中國習近平主義之外,找到最能消除二十一世紀經濟不平等的改革方案 .全球唯一中文版 .隨書附贈精美導讀手冊  

75 特價11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暢銷經典版)

衛城出版  出版
2022/11/30 出版

持續改變二十一世紀經濟討論的經典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全球暢銷250萬冊 . 持續惡化的貧富不均,終將摧毀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光是確立這項事實的貢獻就值得一座諾貝爾獎。」 ────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美國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 「往後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克魯曼(Paul Krug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只要經濟持續發展,就能改善貧富差距? 本書將以無懈可擊的論證,破除當代最大的資本主義神話。   ◎【暢銷經典版】隨書附贈導讀解析手冊.完整收錄七篇精采導讀與書評   貧富不均持續惡化的原因究竟為何?過去經濟學家曾經相信,貧富差距只是經濟發展的初期現象,等到經濟發展成熟,分配不均的情況就會逐漸減低。無論是歐美各國的「涓滴經濟學」,還是中國所謂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背後都是同樣的資本主義發展邏輯。然而,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卻證明,這類說法其實源於一場美麗的誤會。皮凱提指出,上述說法只是剛好看到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的發展所導致的誤會。資本主義經濟在那一段時間出現貧富差距縮小的情況,主因在於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了許多原本的財富積累,以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   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重新檢視橫跨二十餘國長達二百餘年的數據,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動態,藉此提出一套系統而全面的解釋。他運用龐大的歷史實證資料,論證了「資本報酬率通常會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有錢人財富累積的速度其實遠遠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富人將愈來愈富,而貧富差距也將愈來愈大。   皮凱提警告,若不設法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終將危害得來不易的民主社會,甚至倒退回到十九世紀貧富極度不均的慘況。本書出版後引爆罕見的全球熱潮,獲得各界強烈迴響,並被推崇為徹底改變二十一世紀經濟學的巨著。  

79 特價5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暢銷經典版)

衛城出版  出版
2022/11/30 出版

持續改變二十一世紀經濟討論的經典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全球暢銷250萬冊 . 持續惡化的貧富不均,終將摧毀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光是確立這項事實的貢獻就值得一座諾貝爾獎。」 ────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美國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 「往後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克魯曼(Paul Krug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只要經濟持續發展,就能改善貧富差距? 本書將以無懈可擊的論證,破除當代最大的資本主義神話。   ◎【暢銷經典版】隨書附贈導讀解析手冊.完整收錄七篇精采導讀與書評   貧富不均持續惡化的原因究竟為何?過去經濟學家曾經相信,貧富差距只是經濟發展的初期現象,等到經濟發展成熟,分配不均的情況就會逐漸減低。無論是歐美各國的「涓滴經濟學」,還是中國所謂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背後都是同樣的資本主義發展邏輯。然而,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卻證明,這類說法其實源於一場美麗的誤會。皮凱提指出,上述說法只是剛好看到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的發展所導致的誤會。資本主義經濟在那一段時間出現貧富差距縮小的情況,主因在於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了許多原本的財富積累,以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   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重新檢視橫跨二十餘國長達二百餘年的數據,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動態,藉此提出一套系統而全面的解釋。他運用龐大的歷史實證資料,論證了「資本報酬率通常會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有錢人財富累積的速度其實遠遠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富人將愈來愈富,而貧富差距也將愈來愈大。   皮凱提警告,若不設法減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終將危害得來不易的民主社會,甚至倒退回到十九世紀貧富極度不均的慘況。本書出版後引爆罕見的全球熱潮,獲得各界強烈迴響,並被推崇為徹底改變二十一世紀經濟學的巨著。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資本與意識形態(上下冊不分售)

衛城出版  出版
2022/11/30 出版

比《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巨大的成就 趁貧富不均再度引爆崩盤前,抓住挽救世界經濟的最後機會   .最全面的診斷:跳脫西方、橫跨千年.全球第一本經濟不平等全史 .最細緻的分析:169張圖表,以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的多元角度完整檢視 .最有力的改革藍圖:翻轉你我的經濟思考模式,改變10%富人壟斷90%資本的既有觀念 .解決人類史上最大的經濟難題:貧富不均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曾相信拚經濟就是一切,相信富人賺錢、窮人也能雨露均霑。直到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證明經濟成長無法消除經濟不平等,嚴重的貧富差距更將導致動盪、戰爭與革命。二十一世紀已進入第二個十年,全球不平等已再次來到新高點。為了避免災難重演,是時候面對資本分配不均的歷史困局。   人人生而平等,為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皮凱提認為,答案就在於你我所抱持的政治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若要改變不平等的資本分配邏輯,就得先改變不平等的意識形態。那麼,改變如何可能?本書將帶你走過歐美、印度、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千年歷史,宏觀分析不同人類社會裡導致經濟不平等的意識形態,看見意識形態的轉變究竟如何發生。   我們能否想像一個99%財富不會累積在1%富人身上的世界?一個經濟更民主、分配更合理、機會更均等的社會?本書透過歷史告訴我們,這份理想真有實現的機會。本書更會詳盡說明,要打造這樣的社會,究竟需要哪些租稅制度、政府施政、企業參與及憲政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及更重要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一起改變哪些既定的成見與觀念。《資本與意識形態》因此不僅是一部全球不平等的大歷史,更是皮凱提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改革藍圖。   ◎隨書附贈導讀手冊【朱敬一/中研院院士、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經濟.歷史.社會.政治等多領域深度導讀】   本書特色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正宗續作,睽違八年正式上市! .從千年不平等的大歷史中,找到解決貧富差距惡化的方向:在美國式超級資本主義、俄國式盜賊政治,以及中國習近平主義之外,找到最能消除二十一世紀經濟不平等的改革方案 .全球唯一中文版 .隨書附贈精美導讀手冊  

特價10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社會主義快來吧!

衛城出版  出版
2021/09/29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二十年, 在全球疫情與貧富不均加劇中過去了。   未來當人類回望此刻,會如何寫歷史? 是前一個時代的延續,或是變革的開始?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 用觀點為2016-2021年世界大事留下註記。 這是個不安的年代,考驗著人類能否做出新的思考、提出新的答案。   皮凱提的大哉問: ★疫情考驗全世界的醫療與社會福利制度,人類該如何因應? ★數位獨裁政權崛起,民主國家能否改造自身,以民主社會主義回應? ★「前1%」擁有越來越多,「後50%」擁有越來越少,世界不平等現況如何? ★人人都能享有的「基本善」----基本醫療保障,教育權利,租稅正義,能否不只是夢想? ★基本收入、全民最低資本,還有甚麼辦法能讓弱勢者不失去起跑點,擁有公平發展的機會?   皮凱提長期研究全球財富分配不平等和不平等的歷史,熟知世界現況,卻並不悲觀。他與世界各地經濟學者們跨國合作「世界不平等資料庫」,在網上公開研究成果。對於當代的挑戰,他提出「參與式的社會主義」,主張推動教育和基本福利保障,促進權⼒和財產的常態流動,創造兩性平等的環境、永續與公平的全球化。   皮凱提認為:「真正的改變不會到來,除非公民能重新掌握社會經濟議題與各種指標,從而組織集體審議。」在這系列思考當下挑戰的文章中,皮凱提拒絕困守現有規則,提出各種⼤哉問、⼤膽而創新的解法建議,並非為了提供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激發我們也去探問:「更平等更合理的世界,該是什麼樣⼦的?」   加柏列.祖克曼(加州柏克萊⼤學經濟系副教授,史東財富與收入不平等研究中⼼主任):「文筆活潑、發⼈深省、以事實為據而又堅定樂觀----這些⽂章緊抓著我們時代最重大的問題,從川普崛起到英國脫歐,性別不平等到財富稅。」   皮凱提額外授權中文版《社會主義快來吧!》,收入較法文原版更多的四篇新文章,涵蓋他對美國總統大選、疫情後更趨嚴重的世界不平等,以及世界應如何回應中國挑戰的思考。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衛城出版  出版
2019/07/03 出版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本書特色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大師經典之作】彭慕蘭是唯一曾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殊榮的漢學巨擘。原文出版後已成任何試圖回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與東方為何衰弱」者必讀的經典,深刻影響激辯方向。 【重探關鍵問題】中國與歐洲曾擁有相似的經濟潛力,但為何西歐勝出主宰世界?這個由「大分流」所創造出的現代世界經濟勢力,是否正在走向終結?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今日的讀者釐清過去兩三百年來東、西方勢力消長的原因,並反思現代世界是否正走向合流。 【改寫既有觀點】本書跳脫西方中心論,運用「交互式比較法」比較歐洲、中國、印度、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近代歷史與經濟發展狀況,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刻板印象。 【經典鉅著.全新譯本】華文圈最新中譯本。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分流

衛城出版  出版
2019/07/03 出版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本書特色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大師經典之作】彭慕蘭是唯一曾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殊榮的漢學巨擘。原文出版後已成任何試圖回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與東方為何衰弱」者必讀的經典,深刻影響激辯方向。 【重探關鍵問題】中國與歐洲曾擁有相似的經濟潛力,但為何西歐勝出主宰世界?這個由「大分流」所創造出的現代世界經濟勢力,是否正在走向終結?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今日的讀者釐清過去兩三百年來東、西方勢力消長的原因,並反思現代世界是否正走向合流。 【改寫既有觀點】本書跳脫西方中心論,運用「交互式比較法」比較歐洲、中國、印度、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近代歷史與經濟發展狀況,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刻板印象。 【經典鉅著.全新譯本】華文圈最新中譯本。

特價4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經濟學好厲害:如果沒有誤用的話

衛城出版  出版
2018/02/07 出版

經濟學究竟是傲慢與偏見的把戲,還是理解並改善社會的有用工具? 實際上的經濟學充滿各式各樣不同的見解,但我們常常只聽到一種重複唸誦「讓市場自由運作」的聲音。避開這種隨意套用的陷阱,才能看見經濟學的真正貢獻。 經濟學備受膜拜,也常遭到強烈質疑。有些人把經濟學概念當成神兵利器,彷彿一拿出來就能直接得到無可動搖的結論。有些人認為經濟學過度簡化複雜的世界,將人類社會轉換成脫離現實的數學模型。何況印象中經濟學家面對任何問題,總是只有「政府退開,讓市場自己來」的答案,在他們的指示之下,成果卻是嚴重的經濟危機跟貧富差距。 羅德里克就是一個經常批評自己學科的經濟學家,不過他發現外界的抨擊並沒有搔到癢處,也包含不少誤解。 在他看來,經濟學那些數學模型雖然簡化了世界,但如果不將複雜的世界加以簡化,就無法辨別參與其中的作用機制。經濟學模型就像各種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都將世界大幅簡化,但藉此說明了世界某個層面的道理。 經濟學實際上有許多不同的模型跟看法,危險在於經濟學家可能會將一種模型當成放諸四海皆準的唯一模型,使經濟學看似一種僵化的教條。重點是我們必須清楚記得這些模型都是局部的描述與解釋,只能適用於特定的條件之下,不能隨意引伸套用,不是放在任何時空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就像我們不會把某個寓言故事隨便套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上,這麼做不但十分荒謬,也會產生問題。 作者從經濟學的發展歷史、對世界各地政策的作用,以及他個人在學界的經歷當中取材,清楚直白解釋這門學科的長處與陷阱何在。我們所關心的公共議題常常涉及經濟與經濟學的討論,羅德里克這本書對於澄清基本觀念、避免空洞失焦的爭辯,恰是極大的幫助。

7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

衛城出版  出版
2016/02/03 出版

服貿、貨貿、TPP──為什麼支持?為什麼質疑? 沒有全面開放,就等於鎖國?揭露全球經濟自由化的三角矛盾    全球經濟自由化的步伐愈跨愈大,反對聲浪也從未平息,儘管二○○八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化的信徒不再那麼自信滿滿,但這股趨勢依舊強勁,只是早就化整為零,轉為各種區域經濟協定。 貿易與金融自由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年的危機與風暴又是如何釀成?如果全球經濟自由化已經是難以逆轉的過程,我們又該選擇哪一種模式? 羅德里克是研究政治經濟學與經貿全球化的重量級學者,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與二○○八年次貸危機之前皆發表過專論批評。他從三百年來的經貿史開始,指出市場與政府的共生關係,清楚說明經濟自由化的架構及發展,並解析其影響與限制,從而提出他最具價值的洞見,也就是世界經濟必然要面臨的三難困境:我們無法同時追求民主、國家自決與經濟全球化。他認為,當經濟全球化與各國主權及內部民主相抵觸,應以後兩者為優先,一旦犧牲後兩者來迎合前者,則全球經濟必然不穩定,終將崩潰。他認為我們需要的是聰明的全球化,而不是最大程度的全球化。 羅德里克的文字脈絡清晰、幽默雄辯,立論獲得極高讚譽,是瞭解我們當前處境及未來方向的重要參考。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