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成長 書系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夫妻禪話

果偉居士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6/01/07 出版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夫妻能結為夫妻完全在一個「緣」字。 是善緣;是惡緣。看你惜緣與否? 是報恩;是報仇。全然存乎一念。 「夫妻」是一對男女經過結婚的儀式或過程之後,才開始有代表彼此從此成為一個個體的名詞。 「夫妻」代表著此情不渝、此生不悔,代表著海誓山盟、至死相守,代表著曾有一段甜甜蜜蜜的熱戀,代表著今後將和和樂樂的相互扶持廝守一生,白頭偕老。 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成為過去了。現代人已不再懂得尊重婚姻生活,視夫妻間的相互信賴、扶持、體諒為陳舊的歷史名詞,而一昧追求所謂的「女權至上」、「男女平等」,使原本應甘之如飴的平靜生活,掀起了一些波痕。加上電視上各種連續劇與新聞媒體的渲染和現代人新價值觀的不同。更使得原本已漸變質的夫妻關係,加劇其惡化的程度。這點不難從審計處統計的離婚率中輕易的看出;台灣2011年的統計,每十對夫妻中就有一對夫妻離婚,這項記錄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奇怪了!這麼高的離婚率,造成了這麼多的單親家庭,造成了這麼多的社會問題,浪費了這麼多的社會成本,似乎還引起不了人們的正視與關心嗎? 唉!眾生真是太愚昧了! 世界上有十幾二十億人口,而在這麼多的人當中,你(妳)誰都不去愛,偏偏要去選上他(她),這機率是幾億分之一而已,這麼低的機率,這麼難得的機會,因緣際會湊巧碰在一起而結合,若不是緣訂三生前世修得,又有誰可以在茫茫數億人當中為你們湊合呢?為什麼又不善自珍惜呢? 相信每對離婚的夫妻,若事先知道自己日後將會與他(她)離婚,當初就絕對不會點頭同意與他(她)締結婚姻。 在結婚時,每個人都是希望藉由婚姻能與心愛的人組織一個幸福家庭,兩人從此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小世界裡,恩恩愛愛,甜甜蜜蜜,朝朝暮暮。對倆人的未來充滿憧憬與幻想。誰知,曾何幾時竟。 其實夫妻反目、爭吵,甚至由愛生恨,根本就不是倆人當初結婚的本意,只是因為不小心而造成的一點小錯誤,因對方的不諒解,日積月累而慢慢衍變出離婚的結果。 有一則故事可供大家參考; 在禪宗的大師中,有一位蘭若寺的當家師父,人稱「金代禪師」,金代禪師是一位門風嚴謹重視戒律的當代大和尚,所以門下弟子眾多,皈依的在家弟子也有數萬人之多,可說是位重興禪宗教派的大宗匠。 金代禪師一生講經宏法、普度眾生。閒暇之餘唯有栽培蘭花以自愉。閒來修修花枝、剪剪葉瓣,除怡情養性之外,也拿蘭花來供佛或裝飾寺院增添雅氣。 有一天,金代禪師因鄰近的寺院來邀,請禪師主持該寺的法會,禪師慨然應允。臨行時交代弟子:「寺內蘭花務必定時澆水妥善照顧」。 有一次,有位弟子在澆水時,不小心把整個蘭花架打翻了,架上的蘭花也打碎了不少。弟子們都非常恐懼,害怕師父回來後會大發雷霆。但,怕歸怕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也只有將蘭花收拾好,能換盆就換盆。不知怎麼處理的,也只好等師父回來後,再向師父道歉懺悔請求處罰了。 數日之後,金代禪師從外地回來了,見弟子們個個一副忐忑不安的樣子,心裡有了些疑問,等他進了內院看見蘭花架的蘭花後,心裡就已經有了個譜了。當夜,他不等弟子向他報告蘭花損壞的情形,就召集弟子們集合,他不但沒有責備弟子的魯莽失職,反而安慰弟子說: 「你們不小心打壞了蘭花,內心一定很難過,因為打壞了師父心愛的東西,也以為我會為此生氣而來責備你們。其實,你們錯了!師父我種蘭花的目的;一是希望能用此蘭花來供養佛菩薩,二則也能美化一下寺內的環境,三來是藉此能怡情養性。但,絕不是為了生氣才養蘭花的。」弟子聽了禪師的話,才放下原來忐忑不安的心。 金代禪師的一句話:「不是為了生氣才養蘭花的」。這句話很重要,套用在日常生活夫妻相處中,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我們不是為了離婚而結婚的。」 「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結婚的。」 「我們不是為了吵架而結婚的。」 「我們不是為了而結婚的。」 想一想當初是為了什麼才決定結婚的:是為了共度美好時光,為了一起開創未來,為了共同理念,為了郎情妹意,為了兩情相悅,為了一切一切的美好。 但,絕不會是為了離婚才結婚的。想一想當時對方那時的初發心,想一想對方當時的柔順美好;忍一忍現在的不順心,忍一忍現在一時錯誤的他(她)。一些問題馬上就會煙消雲散陰霾盡去。 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愛他,就是要愛每一個階段的他。」 畢竟全世界有二、三十億的人,兩人能有緣碰在一起,彼此相知相惜進而結成連理,相互承諾鍾愛一生。這是多不容易的事,還是多惜緣惜福吧!

9 特價18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快樂悲傷選邊站

方向乾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4/09/10 出版

一、本書將艱深的佛法教義,用最簡單的文字改寫成淺顯易懂的「正向活法」,為目前這個人心浮動的紛亂社會,注入一股正向的力量。二、本書的內容,係改寫頗具禪意的禪門公案和小故事,再加上作者這些年來的人生經歷,讓每一個有意接近佛法的人,可以用最自然而輕鬆的方式來進行修行,進而能夠透過這些修行來療癒心靈,從而與自己心中的苦痛和解。三、本書的每一個禪門故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且故事內容皆用最生活化的句子來改寫,絕對可以讓讀者一眼就知道每個故事想要傳達的禪意。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放不開:你為什麼不想放過自己?

方向乾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4/03/05 出版

當我們「放不開」 名利、身分、地位、面子、自尊、權勢... 的時候,更需要做到 - 「放」:放下不想放下的東西。 「不」:不執迷自以為對的事。 「開」:開始淡活快樂的生活。 生活中所的有壓力,來自於我們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導致於我們太過於「看重自己」,甚至一點都不想「放過自己」。 其實,「放過自己」說困難也不是很困難,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只要我們能夠徹底地放下不想放下的東西、不執迷自以為對的事、然後,開始過淡活快樂的生活,就會恍然發覺「放過自己」,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捨不得-捨得是一種用金錢買不到的獲得

檸檬公爵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4/01/08 出版

「捨」:捨掉想要卻不需要的欲望。 「不」:不執著自己認為對的執著。 「得」:得到無憂自在的淡樂人生。   在這個做任何事或任何投資,都希望能夠有所回報或回收的功利時代,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做白工,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的努力徒勞無功...然而,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會過的那麼痛苦和那麼不快樂的原因... 這幾年我經常在思考幾個問題,人為什麼快樂?人為什麼不快樂?人為什麼會在快樂之後,馬上不快樂?後來我才發現,我們的不快樂來自於自己捨不得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情,而我們的快樂,則來自於捨得那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快不快樂,其實,取決於我們懂不懂得捨得那些可以讓自己獲得快樂的事情。 或許,我們都聽過「有捨才會有得」、「想得到之前,必須先學會捨」之類的佛教或禪宗對「捨得」二字的解釋,但是,我卻認為上述那些解釋「捨得」二字的說法背後,或多或少都隱藏著某些利己的目的,也就是說好像我們之所以會捨棄一些東西,都是為了獲得比捨棄掉的還要更好的東西,如果我們在捨棄之前,明確地得知自己在捨棄之後,並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那麼我們還會不顧一切地捨棄嗎? 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因為在這個做任何事或任何投資,都希望能夠有所回報或回收的功利時代,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做白工,沒有一個人會想讓自己的努力徒勞無功...然而,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會過的那麼痛苦和那麼不快樂的原因。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稍微調整一下「只要肯捨,一定會有得」的心態,不要把「得」當成自己「捨」的前提,那麼我們的人生應該會過的比以前快樂。然而,不要把「得」當做自己「捨」的目的,就是《捨不得》這本書主要想要告訴讀者的事。 也許,當讀者看到《捨不得》這個書名,會在第一時間從字面上認為,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是要告訴讀者,在人生過程中有那些讓我們「捨不得」的事情,但是本書《捨不得》真正想告訴讀者的卻是,當我們每天面對那麼多想讓自己快樂,但最後卻快樂不起來的事情,只要能夠徹底地做到「捨」掉想要卻不需要的欲望,與「不」執著自己認為對的執著,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無憂自在的淡樂人生。 然而,這種在「捨掉想要卻不需要的欲望」與「不執著自己認為對的執著」所得到的「獲得」,其實,就是一種用金錢買不到的另外一種「獲得」。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安頓身心:喚醒內心最美好的感覺

麥克羅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3/04/17 出版

安頓身心 喚醒內心最美好的感覺在這本書中,你將充分理解心靈能量的意義所在,也將完全掌握使用心靈能量的技巧與方法。這本書將為你提供一條通往成功與夢想的便捷之路,一條沒有阻礙與艱辛的路,一條充滿了愛與喜悅光芒的路。希望你能夠在本書中與心靈的能量親密結合,發現它、認識它、使用它,並與它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宇宙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正如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所說:「宇宙的結構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創造,因此,如果在宇宙裡沒有某種極大的或極小的法則,那就根本不會發生任何事情。」世間的一切都在宇宙的法則下運轉和變化,包括我們珍貴的生命。不僅如此,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還存在著一個小宇宙,它是宇宙力量的濃縮,雖然無形,卻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力量和無窮的財富。而使這個小宇宙釋放出無限威力的金鑰,就是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擁有著強大的力量,它開啟了我們體內的小宇宙,並引導我們獲得任何有形與無形的財富。心靈能量是人類最有價值的體現,也是創造一切的動力之源。也就是說,我們此時擁有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靈能量創造的。心靈能量讓每一個生命展現出不同的色彩。也許你此時的境況並不理想,那是因為你沒有很好地運用這股強大的力量。你可以把心靈能量想像成一匹野馬,最開始的時候,它一定不會乖乖聽話,可能會躲在你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讓你尋不到它的蹤影;它也有可能在你身體裡亂跑,讓你處於焦躁不安之中。因此,你需要細心地去尋找它,並且耐心地啟發它、引導它、訓練它,讓它慢慢從你的內心顯露出來,成為你獲得成功的得力夥伴。這個尋找與發現心靈能量的過程,就是我們開啟內在世界的過程。當你找到了心靈能量,就可以利用它為自己創造無限的財富與價值。實際上,心靈能量是從無限的宇宙中來的,根據宇宙間的能量守恆定律,當它在你的身上流動的時候,如果你不在意它、不去開啟它,那麼它在你生命消逝之後就會重新返回宇宙之中。請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能量,讓它在你身體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幫助你獲得想要的人生。不要懷疑心靈能量的威力,本書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只要你善於運用心靈的能量,你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你的內在與四周時刻圍繞著一種能量場,它的流動方式反映了你的一切態度與思想。如果你的內心是消極的、負向的,那整個能量場必然也是消極的與負向的。根據宇宙間的吸引力法則,這個能量場會為你吸引來同樣消極與負向的事情。相反,如果你的內心是積極的、正向的,那整個能量場又會是怎樣的呢?答案可想而知,這個能量場將為你吸引來一切美好的事物,成為你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保證。每一個本真的自己都是充滿愛與喜悅的美好存在,但由於外界與內在因素的共同作用,這個真實的自我被物欲與迷亂遮蓋住了。你可能很久沒有體會過喜悅與平和的力量了,你的人生不應該帶有這種負向能量的色彩,也不該在碌碌無為中丟失了本性。你可以再次找回最初的自己;你可以再次享受發自內心的喜悅;你可以在喧鬧之中體會平和與靜謐;你可以讓愛溫暖自己與他人——因為你擁有心靈的能量!無論你此時是貧窮還是富足,是處於人生低谷還是處於人生巔峰,這些都不是你得不到心靈能量的藉口。宇宙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心靈的能量。在這本書中,你將充分理解心靈能量的意義所在,也將完全掌握使用心靈能量的技巧與方法。這本書將為你提供一條通往成功與夢想的便捷之路,一條沒有阻礙與艱辛的路,一條充滿了愛與喜悅光芒的路。希望你能夠在本書中與心靈的能量親密結合,發現它、認識它、使用它,並與它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得開放得下:本煥長老最後的開示

淨因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3/03/05 出版

看得開,放得下本煥長老最後的開示本煥長老一生法語精華珍藏本人世浮華,放得下,才看得開寵辱得失;放得下,才有豐饒的智慧,才能於轉念間遇見幸福。放不下的是什麼呢?是一個「我」字。「我」的家庭、「我」的妻子、「我」的兒女……什麼都是「我」,全部都是為了「我」,我們大家都死死抱著這個「我」,放不下這個「我」。能夠放得下,才能提得起。「生死只是一念之間的事,你連這一關都過不了,出家幹嘛?」這是本煥長老圓寂前對衣缽傳人印順大和尚的最後開示。106歲高壽的本煥長老,在清明節前安詳化歸而去,放下生死塵勞,了無牽掛。他用一生帶世人走了一整個世紀——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願大千。他用一個世紀的時光行走,將佛的慈悲灑遍世界。長老童年喪父,家境貧苦,自小辛苦料理農務,長大後又為了生活背井離鄉,出家後不久即逢戰亂,且遭喪母之痛,後來更是歷經二十多年牢獄生涯,及至出獄,他已是古稀之年——如此坎坷多舛的際運,在一位百歲老人身上並不顯山露水,只是悄然沉澱為一種並不耀眼的光芒。一切磨難,只如白水飲下;百年時光,只洗淨滄桑鉛華,這位不改天真赤子之心的高僧,仍舊虔誠如初,歡喜如初。古人云:「大德必壽。」本煥長老的長壽秘訣不僅僅是素食養身、規律生活,更是不懼年高的勇氣,篤定淡然的生活態度,開朗寬闊的心胸,以及不失童心的本真天性。人們總以為,大德高僧與尋常人的生活離得很遠,他們以成佛為目標,苦修苦行,持戒誦經;而世間大多數人則吃喝拉撒,行坐住臥,上班下班,戀愛分手。但是,他們又與世間貼得很近:塵世喧囂,如何安心?世界浮躁,如何靜定?生活的節奏那麼快,煩惱那麼多,如何解脫?對待名利財富,如何看淡、善用?對待生死,如何超脫?這些困擾尋常人生的問題,在佛清淨從容的智慧中,都會有一個答案。在本煥長老那裡,這個答案只有簡單的三個字:「放得下。」他曾說:「能夠放得下來,才能提得起。」「放下」和「提起」,在長老的一生中,從來都不是對立的。正如長老圓寂前,既開示弟子要放下生死,又留下修建四座寺廟的遺願——一邊是放下,一邊是提起,兩邊皆是歡喜。在高旻(旻)寺修行時,本煥長老曾坐九十一天不倒單,為的是苦修以達開悟。寺中方丈來果老和尚被他的赤誠佛心打動,要提升他為寺中最年輕的執事,本煥卻放棄了這次機會,選擇千里叩拜五臺山,進一步磨練自己。本煥長老留下的文字不多,口頭上的開示也不多,因為「行願大千」,只在於「行」。用不著長篇大論,只需一舉一動,便步步蓮花生。什麼該毫不猶豫地放下,什麼又該勇敢地提起,長老心中一直都有一盞燈,光芒萬丈,照亮腳下,照破人心的執著。   放得下的是「我」,是名聞利養,是計較,是生死;放不下的是眾生,是慈悲,是結緣,是行走。長老一生救人、助人、度人、成人無數,功德無限,但他放下了功德;他苦行終生,修為深厚,被譽為佛門泰斗,但他放下了榮譽;他以百歲高齡,每日端坐斗室數小時,接待數萬信眾,卻從不以其為苦;他行走於世,遭遇磨難,經歷坎坷,卻矢志不渝,將佛教振興於當代,使之成為數百萬人的人生指引和心靈慰藉。提起與放下的智慧,簡單而深沉。人生之難,不在於時日的短暫,也不在於生活的艱難或心靈的痛苦,而在於我們沒有找到那條無礙行走的路。促人成長的磨練,催人奮進的精進心,與人為善的利他心,提不起;容易變質的快樂,起伏不定的得失,害人害己的貪欲,卻徒然放不下——如此人生,自然苦上加苦。若能無礙行走,心甘情願地放下,坦蕩勇敢地提起,那麼,無論喝茶吃飯、工作睡覺、待人接物,都能保持恬淡安然的態度,使名不入心,利不入眼;成不失謙和,敗不失從容。佛心可以無處不在,也可以淡然無痕。佛陀為度眾生,說法幾十年,但最後他卻告訴自己的弟子,他什麼也沒說。因為說得再多,也無法代替誰得道成佛。好比我們煩惱痛苦時,希望捧讀、聆聽本煥長老的開示,從他行雲流水般的智慧中拾起禪機,頓悟當下苦樂,卻只聽到長老朗聲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當人們在本煥長老諄諄的教誨中謙遜地低下頭,在他慈悲行願的足跡前景仰讚嘆時,長老卻告訴眾人不要執著於別人的言語、別人的生活,而要調轉目光,去看自己的足跡,然後拋開自私、懈怠、傲慢、欲望,活出真誠、坦蕩、謙和、慈悲——這便是本煥長老沉澱百年的人生智慧。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死講座:與智者一起聊生死

姜波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2/08/15 出版

生命無限可能,豈容自我摧毀不要擴大目前的困窘,因為這只是一時的、是會過去的。沒有永遠的黑暗,撐一下,黎明就在眼前。想死,是因為還沒長大:因為還年輕,走的路不夠多,美好的未來還那麼模糊,所以才誤以為短暫的窘境就是永恆。——川端康成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死亡是無可逃避的痛,無論我們如何躲藏,它總會適時地找到我們。生命綿延不盡,死亡也是如此。死亡把自信變得疑惑,使美麗變成皺紋,因為它,我們希望能夠在人生路上緩慢前進。人類生命與死亡的並存與相襲沒有端點,生與死相互依存、相互映照,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經驗。然而,面對死亡,我們有沒有辦法撫平這份悲傷和恐懼,我們如何客觀地認識死亡的現狀,並能在接受這一現狀的同時,給予生命最珍貴的鞭策?如果我們不幸面對病痛,如果我們的生命軌跡不得不縮短,我們如何讓它變得更加優雅和美麗?人生是一場為了告別的宴會,在這場推杯換盞、歡聲笑語的宴會中,我們如何找到那熱鬧以外的世界,如何拋卻欲望滿滿的肉身和此時此刻的享樂?且為各自靈魂的出路設想得更周全些吧。「悲欣交集」,這是弘一法師徹悟生命後的感言。世間的一切都逃不出隱匿其中的美好和悲愴,悲痛與欣喜的糾纏,生命與死亡的纏綿,洗不盡這一路的蒼茫。伴著點點星光,伴著些許昏黃的路燈,剪一爿身影,與我們同行,在荒野中,尋找一束讓我們繼續前行的光芒。我們不允許自己按部就班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把死亡當作上天的一份禮物。當有一天這禮物從天而降時,但願我們也能如弘一法師一般悲欣交集,看透人生種種。愚人在死亡面前變得混亂,智者在死亡面前變得清醒。《生死講座——與智者一起聊生死》一書旨在帶領讀者探討生命與愛等莊重的命題,以輕鬆簡單的方式解決我們在面對死亡時的疑惑和恐懼。讓我們跟隨智者對自身的死亡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真誠的告白,它將讓你淚流滿面卻又豁然開朗,它將無限地擴大你對生的感受,沖淡死的傷感,從而凸顯出生命的美妙。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靈導師帶來的36堂靈性覺醒課

姜波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2/02/29 出版

讓十位心靈大師加持你的人生◆ 奧修      ◆ 克里希那穆提◆ 馬可.奧勒留  ◆ 埃克哈特.托利◆ 阿瑪斯     ◆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 拜倫.凱蒂   ◆ 露易絲.海 ◆ 狄巴克.約伯拉 ◆ 一行禪師也許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倫理道德的底線屢遭挑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在公眾面前宣稱「寧可坐在賓士車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音樂學院的高才生,那高貴的彈鋼琴的手卻握住了屠刀;不良黑心商家屢屢製造「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事件。也是在這個年代,全球各地同步發生了地理和氣候上的自然混亂,可謂是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但,也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即使是世間最美好的經驗,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只有實現了心靈的寧靜與安詳,喜悅感才能常駐心間。也許是對這個道理的了悟,這些年來,追求心靈成長的人越來越多,坊間關於心靈成長的書籍更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許多心靈導師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一陣清風,學習這些大師的教誨蔚然成風。不管這個年代是好是壞,也許都是一個最急需也最適合心靈成長的年代。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要經歷各種酸甜苦辣,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有意識地穿越困境,不斷地領悟人生的真諦,不斷地體會和實踐生命中的靈性秘密。本書錄入了十位享譽全球的心靈導師的經典教誨,每一位心靈導師觸及的議題都深且廣,編者從他們的演講以及作品中甄選出最直擊人心的觀點,加以整合編排,於是就有了您手上的這本書。幾乎所有的心靈導師都曾經表示過,所有的靈性教材的來源都是相同的,只不過經過語言和文字記錄之後,它們就變成了一些字句的組合,而這些文字只是你通往心靈之旅的路標。而這本書絕對不是給你提供了一些讓你的頭腦得意把玩的知識,因此,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需要用腦子讀的書,而是需要你用心靈去感知,如果其中的詞句讓你困惑,不妨根據心的指引仔細感知。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