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當中若有所感,點滴都可以發乎文字以成文章、詩詞。作者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來,凡經驗所及,豈能沒有任何見地。至於音樂,則是作者自娛快意。作者自謙凡三者雖不足入室,登堂亦足哉!
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遷台後.無論國內、國外均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在外交上.我國自退出聯合國後.邦交國銳減。為維護我國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作者從法國留學回國後.決心從事外交.報效國家.並在大學擔任教職.培養後進。作者想藉本回憶錄向年輕學子敘述個人不避艱辛.放棄國內優渥工作.負笈海外.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的歷程。獻身外交工作後.如何在每一個崗位努力不懈.特別在艱苦的非洲地區.在大使館及農技團同仁通力合作下.改善塞國民生.我們的努力贏得塞國朝野的肯定及尊重。教廷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國家.也是我國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在風風雨雨中.我國與教廷各界維持良好的關係.獲致對方充分信任.並成為教廷在人道關懷及協助上.最緊密的合作夥伴。作者在教廷皈依天主教是他工作之外的最大收穫。作者有幸周遊列國.藉此也與讀者分享各地的風土民情。磅推薦外交部前部長、蔣經國基金會董事長-錢復.天主教台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狄剛.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天主教輔仁大學前校長-黎建球.天主教輔仁大學文學院長-陳方中.常春藤解析英語雜誌前總編輯-吳惠珠.【作者介紹】杜筑生.1942年在貴州貴陽出生.1963年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畢業.從事教職等工作。1968年前往法國巴黎留學.1975年取得巴黎第二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學位後回台。1976年進外交部.在歐洲司服務.從基層做起。1986年通過甲等公務人員特考.取得公務人員任用資格。1988-198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研習.擔任研究員。在外交部先後擔任專員、科長、條約法律司副司長、禮賓司司長、北美司司長、常務次長。在駐外機構.先後擔任駐比利時代表處副代表、駐希臘代表、駐美國芝加哥辦事處處長、駐西非塞內加爾大使。在教廷大使任內辭卸公職後.擔任天主教輔仁大學講座教授。曾在東吳大學及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任教。現任輔仁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本書為作者的隨筆文集,內容談天說地、借古論今,旨在弘揚天主啟示真理與中國文化的和諧。書中的內容分為信仰隨筆、中國文化漫談、編譯成果三個部分。繼前作《剛恆毅樞機思想探秘》之後,本書從信仰與文化融合的視角,再論「從孔子到基督」的福傳理念:天主的啟示具有普遍性、超越性,它能進入一切民族文化的載體,此即中華民族篤信的「道不遠人」(《中庸》第十三章)!
此書為作者在輔大出版社出版的第四個文集,包括社會、教育、哲學和宗教等領域的六十五篇文章。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指出的:「信仰與理性的互補是十分重要的,理性與信仰如果運用得好就好,就好像兩個堅韌的翅膀,會帶領我們懷著欣喜和興奮的心情去追求真理及完美。並在神人合一的情境中,實現那『止於至善』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