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除草劑概論

王慶裕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9/09/06 出版

台灣國內在過去近半世紀以來,有關作物生產技術之研究發展已經奠定深厚基礎,於早期之作物生產管理上較為偏重化學農藥之使用,以節省人力成本並有效管理病害、蟲害、與草害,但隨著環保意識與食安觀念興起,農藥之施用必須更加謹慎與節制。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作物生產過程仍需要仰賴化學除草劑。就全球作物生產而言,尤其已開發國家在大面積生產作物方面,大型農企業配合採用除草劑抗性基因轉殖作物(gene transformed crops)時,持續使用除草劑成為不可避免之宿命。本書《除草劑概論》之主要內容先介紹除草劑之定義與分類、除草劑之登記、及施用。之後進一步介紹生物性與化學性除草劑、化學性除草劑之劑型及開發、毒性評估、檢測分析、環境中化學性除草劑之流向等。此外,亦從除草劑生理角度,探究化學性除草劑作用模式與作用機制。本書作者自1998年之後陸續開設除草劑相關課程之外,亦積極從事除草劑相關研究,因此本書中亦加入除草劑相關研究內容與成果,供讀者參考指正。

95 特價58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木材物理學:強度性質篇

王松永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8/11/27 出版

木材之利用,一般區分為「物理加工利用」與「化學加工利用」兩大類。木材物理學係研討木材及木質材料之物理、強度等基本性質的科學。它是木材物理加工利用的基礎,許多現象及問題的解析均有賴於它。木材物理學為林學及林產利用學中之基礎科目,亦為大專林學及林產利用學之必修課程。編著者在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執教與研究多年,茲就多年來在課堂教學與研究心得及經驗著述本書,此次增訂收錄國內外已發表之木材物理的研究成果,分成「物理性質篇」、「強度性質篇」等二冊共三十四章進行敘述。內容涵蓋木材之比重、水分、吸濕性、收縮膨脹性、濕潤性、對熱、電及微波性質、吸音、隔音性、樂器等音響性質、浸透性等木材物理性質;木材之靜彈性、動彈性、內部摩擦、立木及木材之非破壞性評估、粘彈性、引張、壓縮、彎曲、剪斷、硬度、扭轉、劈裂、磨損、摩擦、木材及木質材料之容許應力、老化、劣化、放射線之抵抗性、育林技術及木材性質等。如本書能對於從事有關林學、林產利用學及木構造建築等之研究者、業者與同學有所裨益,則感幸甚矣。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木材物理學:物理性質篇

王松永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8/09/20 出版

木材之利用,一般區分為「物理加工利用」與「化學加工利用」兩大類。木材物理學係研討木材及木質材料之物理、強度等基本性質的科學。它是木材物理加工利用的基礎,許多現象及問題的解析均有賴於它。木材物理學為林學及林產利用學中之基礎科目,亦為大專林學及林產利用學之必修課程。編著者在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執教與研究多年,茲就多年來在課堂教學與研究心得及經驗著述本書,此次增訂收錄國內外已發表之木材物理的研究成果,分成「物理性質篇」、「強度性質篇」等二冊共三十四章進行敘述。內容涵蓋木材之比重、水分、吸濕性、收縮膨脹性、濕潤性、對熱、電及微波性質、吸音、隔音性、樂器等音響性質、浸透性等木材物理性質;木材之靜彈性、動彈性、內部摩擦、立木及木材之非破壞性評估、粘彈性、引張、壓縮、彎曲、剪斷、硬度、扭轉、劈裂、磨損、摩擦、木材及木質材料之容許應力、老化、劣化、放射線之抵抗性、育林技術及木材性質等。如本書能對於從事有關林學、林產利用學及木構造建築等之研究者、業者與同學有所裨益,則感幸甚矣。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製茶學: 台灣茶類之製造生產

王慶裕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8/09/17 出版

本書特色 「製茶學」是台灣國內農學相關大學學習「特用作物學」、與「茶作學」課程時,所涉及之一種重要作物加工製程,由於茶葉是台灣本國自古以來極為重要之農產品,茶樹之種植面積超過20,000公頃以上,分布於不同海拔高度,在不同之氣候環境與地域下,衍生出不同的茶類,成為台灣茶葉特色。因此為提供製茶學相關教材,乃試圖整理編撰出《製茶學:台灣茶類之製造生產》一書,供入門者學習參考之用。 大學裡有關特用作物中「茶樹」之加工利用,另設基本課程「製茶學與實習」,係安排於大三以上課程,主要是讓進入農學領域之初學者在修讀「特用作物學」、與「茶作學」之後,能更進一步認識如何利用新鮮葉片「茶菁」,依照不同的品種、季節、發酵程度、與製程,製作出各類茶。 本書之主要內容係介紹台灣各種茶類之製造基本方法、不發酵茶之製造(綠茶)、部份發酵茶之製造(包種茶、烏龍茶、鐵觀音)、完全發酵茶之製造(紅茶)、茶葉化學、茶葉品質鑑定、與茶葉包裝儲藏等相關內容;並根據台灣國內茶農製茶時節,整理出茶葉生產製造行事曆供為參考。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茶作學:茶樹栽培與茶園管理

王慶裕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8/03/12 出版

本書特色 茶樹屬於多年生作物,在其長達30年以上之生命週期中,其生長期由種子期、幼苗期、幼木期(幼年期)、成木期(成年期)、而進入衰老期,此過程中必須經由淺剪、中剪、深剪、與台刈等不同程度之修剪工作,以更新其樹勢及維持茶菁正常產量。當茶樹進入衰老期之後,一旦無法以剪枝方式恢復樹勢,則必須汰換新品種。不論是新墾茶園、或是汰換老化茶園,茶園經營者必須熟悉茶園開墾與種植作業。茶苗定植後,必須注意營養管理與施肥、病蟲害與雜草管理、與灌溉供水等作業。 由於台灣茶葉生產受到季節環境影響,通常茶菁品質以冬茶、及春茶較佳,而夏茶常因高溫及病蟲害因素,多以生產紅茶、及經茶小綠葉蟬吸食後之茶菁所製成具有蜜香風味之「東方美人茶(又稱為膨風茶)」。冬茶雖然質優但產量少,而春茶雖然質優但必須至四月清明與穀雨時節才進入盛產期,因此如何增加冬茶產量、與縮短冬茶與春茶間之空窗期,可考慮進行產期調整,使茶農能獲得較大收益並分散勞動力。基於上述原因,如何妥善栽培茶樹生長以提高茶菁產量與品質為本書之論述重點。此外,本書內容涉及之國內茶樹栽培與茶菁生產概況、茶樹分類、茶樹生長特性、生長過程、與生產制度等,以及對茶樹所需之養分(肥料)、病蟲草害管理、與茶樹對於環境條件之需求等基本知識,相信有助於茶樹栽培初學者進入茶樹栽培管理領域。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