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造論》一書為前師大歷史系教授朱雲影於台灣光復後,面對世局演變的憂時之作。為免日本戰敗後法西斯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著手進行日本國體改造,擬將日本從法西斯獨裁體制,改造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體制,這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程。例如政治上應廢除天皇制度,改為民選的政黨政治,軍事上徹底消滅軍閥、軍統、限制軍隊的人數與性質,以「自衛」為目標,不得出兵海外,其他如思想意識、社會不良習俗如賤民階級的存在等,也都在改造之列,務使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嶄新的民主國家。   可惜當麥帥進行日本改造之際,戰後東西冷戰的陰影正逐漸浮現,這使得改造日本的腳步也隨之逐漸慢了下來。反之,在世人不知不覺之中,美國改為扶植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東亞冷戰中的助力。   戰後朱師對於日本的國體改造問題,仍然十分關注,民國三十六年,朱師來到光復未久的台灣,將個人對於日本改造的主張,匆促寫成這本小書由台灣省編譯館「光復文庫」出版。為的是讓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同胞,對日本的過去有所了解。   全書共分六章96頁,分別討論到日本的憲法修改問題、天皇存廢問題、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改造問題、足以供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參考。本書再次出版,增補了王仲孚教授序及其學生師大教授邱添生著的朱雲影教授傳略。
本書為抗戰期間出版的名著。分析日軍侵華,雖然氣勢高張,實則外強中乾,國內外遭遇的問題重重,最後必然走上失敗之途。 著者根據日本資料分析,日本因侵華戰爭擴大,軍費負擔沈重,工業、農業生產下降,經濟衰退,無力長期負擔龐大戰費。國內政局混亂,政潮迭起,官僚、軍部與財閥之間充滿摩擦,軍方則元老與少壯軍人之間、海軍與陸軍之間處處呈現矛盾,日本社會則物價騰貴,民眾生活困苦,反戰運動不斷出現,而國際間重要國家大多援助中國而不支持日本。在中國方面,由於全民抗戰禦侮,促成了中華民族空前的大團結,必然贏得最後勝利。歷史的發展,證明著者的析論完全正確。 本書於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再版發行,應具有時代的意義,除了回顧抗戰,也提供作歷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