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川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1年出生。既嗜拳術,又喜文墨。8歲始從名師學練迷蹤拳,數十年練功不輟,系統、全面掌握迷蹤拳的理論和技術體系。他博學多求,勤練精研,先後學練了八極、八卦、意拳(大成拳)等拳術多種。同時,他重視對武術理論的研究,閱讀了大量武術史料和書刊,寫下了很多的讀書筆記,致力探求武術之真諦。 1996年8月,在青縣成立迷蹤拳協會時被推選為協會主席。 2001年9月,在青縣迷蹤拳協會改建為研究會時被推選為會長。 作者為滄州市武協委員,中國迷蹤拳當代重要代表人物。 近幾年來傾心於對迷蹤拳的研究、整理和傳播,撰寫系列叢書,錄製「中華武術展現工程」系列光碟。在《精武》《武林》《中華武術》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多篇。為培養武術人才建立了全國獨家迷蹤精武館,任館長、總教練。 劉俊琦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6年出生。自幼師從於迷蹤拳名師王朝選先生,擅長迷蹤拳、械及本門功法,兼練其他拳術多種。從事武術研究、教學訓練二十餘年。 作者現任東方武術館館長、總教練。其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滄州體校、河北體院、天津體院、北京體育大學等院校武術系,為國家輸送和培養了一些人才。
李玉川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1年生。既嗜拳術,又喜文墨。8歲始從名師學練迷蹤拳,數十年練功不輟,系統、全面掌握迷蹤拳的理論和技術體系。他博學多求,勤練精研,先後學練八極、八卦、意拳(大成拳)等拳術多種。同時,他重視對武術理論的研究,閱讀了大量武術史料和書刊,寫下了很多的讀書筆記,致力探求武術之真諦。1996年8月,在青縣成立迷蹤拳協會時被推選為協會主席。2001年9月,在青縣迷蹤拳協會改建為研究會時被推選為會長。作者為滄州市武協委員,中國迷蹤拳當代重要代表人物。 近幾年來傾心於對迷蹤拳的研究、整理和傳播,撰寫系列叢書,錄製「中華武術展現工程」系列光碟。在《精武》《武林》《中華武術》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多篇。為培養武術人才建立了全國獨家迷蹤精武館,任館長、總教練。
第一章迷蹤拳單練單器械套路的內容、特點和習練要求 第一節單練單器械套路的內容 第二節單練單器械套路的特點 第三節單練單器械套路的習練要求 第二章迷蹤拳單練單器械套路 第一節六合單刀 第二節六合花槍 第三節雙頭蛇 第四節昆吾劍 第五節青龍偃月刀 第六節行者棒 第七節方天畫戟 第八節三節棍 第九節梢子棍 第十節樸刀
迷蹤拳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等獨特的風格特點成為中國傳統武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又因近代大俠霍元甲用其技藝屢勝洋武士而使迷蹤拳名揚海內外。青縣稱得上是迷蹤拳之鄉,歷史上習練迷蹤拳者眾多,且名人輩出。為弘揚這一寶貴文化遺產,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我們系統、全面地對迷蹤拳進行了整理,並分冊出版。迷蹤拳最顯著的特點是實用性強,是以技擊實戰而聞名於世的。迷蹤拳的實用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能強魄健體,二是可防身實戰,尤以實戰技法見長。迷蹤拳的技擊實戰之法,平時習練時,除了蘊涵於套路拳法招式之中,招招式式均具有攻防含義外,還有一套完整的實戰技法及其基本功夫習練法。這種實戰技法是迷蹤拳全部拳術的精華。過去,這些實戰技法及基本功夫習練法是秘不輕傳的,只是在少數嫡傳弟子中傳授,而且傳授也主要靠言傳口授,很少有文字材料記載。在中華武術大力宏揚、逐步走向世界的今天,為使迷蹤拳得以全面傳播光大,我們將迷蹤拳實戰技法加以整理,撰稿出版,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