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完全解析鬼才大導昆汀・塔倫提諾魅力及九部作品的電影專書 為何號稱偷遍全世界電影、致敬梗滿滿,把暴力當有趣的導演, 能得到金球獎、金像獎等的高度肯定? 好萊塢一線知名影星都等著接他電話? 《黑色追緝令》、《追殺比爾》、《惡棍特工》、《從前有個好萊塢》 英國資深影評人專業視角剖析 深入他每部作品的靈感繆斯 回溯他15歲輟學,從一個錄影帶出租店員逆襲的成長經歷 「我從來沒有真的搞懂『昆汀風格』到底是指什麼」——昆汀・塔倫提諾 ・生涯只想拍10部片的導演,昆汀執導30年,1-9號作品幕前幕後一次看個夠 ・回溯早年生活歷程,追尋靈感根源,昆汀神話歷程全收錄 ・上百張片場與幕後花絮彩圖,寶貴資料回味無窮 ・非線性敘事、暴力娛樂化、冗長荒謬對白等獨特電影元素深度探索 【聯名企劃】漫遊者X My Video限定企劃:昆汀・塔倫提諾線上影展(2022.11.30止) www.myvideo.net.tw/mainGroup/Group/QuentinTarantino 昆汀.塔倫提諾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使他成為同世代創作者中最富盛名的導演。過去三十年間,憑藉九部非凡的作品,他吸引大批死忠粉絲追隨,至今無人能及。 本書由資深電影文字工作者伊恩.納桑(Ian Nathan)執筆,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筆加上豐富的資訊,帶領讀者認識昆汀.塔倫提諾的完整作品,包含《絕命大煞星》及《閃靈殺手》等早期的劇本創作,橫空出世的導演處女作《霸道橫行》、奠定職業生涯的《黑色追緝令》、最具代表性的兩集《追殺比爾》,還有後來的《惡棍特工》、《決殺令》,以及最新大作《從前,有個好萊塢》。 書中收錄大量片場與幕後花絮彩圖,並深度探索這位名導空前絕後的獨特風格,追溯他的靈感根源,以及喜歡與哪些的演員數度合作,這些元素都鞏固了他的影壇地位,使他得以成為影史上最大膽、最創新的導演。 |《追殺比爾》居然致敬了80部電影? 昆汀・塔倫提諾曾說:「我偷了世界上的每一部電影。」從小被繼父帶著進電影院的昆汀,電影對他來說等於是宗教信仰般的存在。15歲輟學後他在錄影帶店上了好幾年班,閱片無數,法國新浪潮、B級片、功夫片、西部片來者不拒。各種電影橋段早已深植腦中,《黃昏三鏢客》、《合氣道》,他不斷翻玩這些自己喜歡的作品,用獨特的敘事手法雜揉出他想要的樣子。 |導演明星化的昆汀神話 一個小小的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國際知名大導,根本就是好萊塢的美夢在現實上演。加上口才辨給,昆汀能滔滔不絕談論電影創作理念,沒人比他更會評論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總是在灰色地帶遊走,從《霸道橫行》開始,他的「暴力娛樂化」就飽受爭議,甚至被批評是道德淪喪,但他認為這種暴力是非常電影的,是完全脫離生活的元素。片中髒話連篇、種族歧視還恐同,但他不想因為「政治正確」而變得膽小如鼠,他不過是讓角色們「做自己」。昆汀幾乎每部作品都會引來批評聲浪,而他也總是親上火線,站在幕前捍衛自己的理念,從業28年雖只有九部作品,但熱度、辨識度都和明星相差無幾。 |選角精準+金句王 昆汀早期劇本有許多角色幾乎都是他自己的延伸,可以說他把自己的經歷,甚至妄想,寫進了本子裡。他太熟悉這些角色了,因此在選角上,他直覺相當敏銳,《黑色追緝令》中他不顧電影公司疑慮,起用當時淪為票房毒藥的約翰屈伏塔,談過數位知名女星,更一眼相中烏瑪舒曼。選角眼光十分獨到。 昆汀打造的台詞讓許多讀完劇本的影星都迫不及待想跟他合作。他擅長用大段看似荒謬的對白來與角色性格、故事相呼應。如他自己在《霸道橫行》大肆解讀瑪丹娜〈宛如處女〉背後的涵義,其實正對應了他在劇中角色是個新手。即使髒話連篇、「黑鬼」連發,也不能掩蓋台詞的精妙,或是說反倒更添加了風味在裡頭。 【系列介紹】 〈金獎導演的電影語言〉(The Iconic Filmmaker and his work)系列 由英國資深電影作家伊恩·納桑執筆,深度引介當代知名風格導演的專書,全球總共銷售116,000冊、翻譯為五個外語版本。系列作品包括: 1. 視覺系大師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憂鬱天才與細節控的奇幻冒險(2021/9) 2. 暴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名導的神話,用血腥與黑色幽默澆注的經典故事(2022/6) 3. 怪物製造機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一代宅神的黑暗童話(暫定2022年第三季出版) 【首刷限量贈品】 ---漫遊者X My Vide:昆汀・塔倫提諾線上影展--- 贈送:*MyVideo 7天豪華月租序號* 兌換期限:即日起至2022.11.30止 【兌換流程及提醒】 1.進入MyVideo官網>序號兌換頁。每帳號限兌換乙次。 2.兌換期限:2022.11.30前須輸入使用,逾期恕不補發。 3.此為續扣型序號,兌換時須先輸入信用卡資料,兌換後7天內無需付費, 並可隨時停止,序號可觀看豪華月租影片。單次付費及珍藏版影片不適用。 4.多組序號恕無法累加天數使用,相關規定依MyVideo公告為主。
台灣首部完全解析鬼才大導昆汀・塔倫提諾魅力及九部作品的電影專書 為何號稱偷遍全世界電影、致敬梗滿滿,把暴力當有趣的導演, 能得到金球獎、金像獎等的高度肯定? 好萊塢一線知名影星都等著接他電話? 《黑色追緝令》、《追殺比爾》、《惡棍特工》、《從前有個好萊塢》 英國資深影評人專業視角剖析 深入他每部作品的靈感繆斯 回溯他15歲輟學,從一個錄影帶出租店員逆襲的成長經歷 「我從來沒有真的搞懂『昆汀風格』到底是指什麼」——昆汀・塔倫提諾 ・生涯只想拍10部片的導演,昆汀執導30年,1-9號作品幕前幕後一次看個夠 ・回溯早年生活歷程,追尋靈感根源,昆汀神話歷程全收錄 ・上百張片場與幕後花絮彩圖,寶貴資料回味無窮 ・非線性敘事、暴力娛樂化、冗長荒謬對白等獨特電影元素深度探索 【聯名企劃】漫遊者X My Video限定企劃:昆汀・塔倫提諾線上影展(2022.11.30止) www.myvideo.net.tw/mainGroup/Group/QuentinTarantino 昆汀.塔倫提諾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使他成為同世代創作者中最富盛名的導演。過去三十年間,憑藉九部非凡的作品,他吸引大批死忠粉絲追隨,至今無人能及。 本書由資深電影文字工作者伊恩.納桑(Ian Nathan)執筆,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筆加上豐富的資訊,帶領讀者認識昆汀.塔倫提諾的完整作品,包含《絕命大煞星》及《閃靈殺手》等早期的劇本創作,橫空出世的導演處女作《霸道橫行》、奠定職業生涯的《黑色追緝令》、最具代表性的兩集《追殺比爾》,還有後來的《惡棍特工》、《決殺令》,以及最新大作《從前,有個好萊塢》。 書中收錄大量片場與幕後花絮彩圖,並深度探索這位名導空前絕後的獨特風格,追溯他的靈感根源,以及喜歡與哪些的演員數度合作,這些元素都鞏固了他的影壇地位,使他得以成為影史上最大膽、最創新的導演。 |《追殺比爾》居然致敬了80部電影? 昆汀・塔倫提諾曾說:「我偷了世界上的每一部電影。」從小被繼父帶著進電影院的昆汀,電影對他來說等於是宗教信仰般的存在。15歲輟學後他在錄影帶店上了好幾年班,閱片無數,法國新浪潮、B級片、功夫片、西部片來者不拒。各種電影橋段早已深植腦中,《黃昏三鏢客》、《合氣道》,他不斷翻玩這些自己喜歡的作品,用獨特的敘事手法雜揉出他想要的樣子。 |導演明星化的昆汀神話 一個小小的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國際知名大導,根本就是好萊塢的美夢在現實上演。加上口才辨給,昆汀能滔滔不絕談論電影創作理念,沒人比他更會評論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總是在灰色地帶遊走,從《霸道橫行》開始,他的「暴力娛樂化」就飽受爭議,甚至被批評是道德淪喪,但他認為這種暴力是非常電影的,是完全脫離生活的元素。片中髒話連篇、種族歧視還恐同,但他不想因為「政治正確」而變得膽小如鼠,他不過是讓角色們「做自己」。昆汀幾乎每部作品都會引來批評聲浪,而他也總是親上火線,站在幕前捍衛自己的理念,從業28年雖只有九部作品,但熱度、辨識度都和明星相差無幾。 |選角精準+金句王 昆汀早期劇本有許多角色幾乎都是他自己的延伸,可以說他把自己的經歷,甚至妄想,寫進了本子裡。他太熟悉這些角色了,因此在選角上,他直覺相當敏銳,《黑色追緝令》中他不顧電影公司疑慮,起用當時淪為票房毒藥的約翰屈伏塔,談過數位知名女星,更一眼相中烏瑪舒曼。選角眼光十分獨到。 昆汀打造的台詞讓許多讀完劇本的影星都迫不及待想跟他合作。他擅長用大段看似荒謬的對白來與角色性格、故事相呼應。如他自己在《霸道橫行》大肆解讀瑪丹娜〈宛如處女〉背後的涵義,其實正對應了他在劇中角色是個新手。即使髒話連篇、「黑鬼」連發,也不能掩蓋台詞的精妙,或是說反倒更添加了風味在裡頭。 【系列介紹】 〈金獎導演的電影語言〉(The Iconic Filmmaker and his work)系列 由英國資深電影作家伊恩·納桑執筆,深度引介當代知名風格導演的專書,全球總共銷售116,000冊、翻譯為五個外語版本。系列作品包括: 1. 視覺系大師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憂鬱天才與細節控的奇幻冒險(2021/9) 2. 暴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名導的神話,用血腥與黑色幽默澆注的經典故事(2022/6) 3. 怪物製造機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一代宅神的黑暗童話(暫定2022年第三季出版)
為電影角色塑造風格的幕後功臣,就是服裝設計師。 電影服裝是劇情呈現的元素之一, 服裝設計師必須深入角色靈魂,找出人物的本質, 並根據角色在故事中的發展弧線來設計戲服, 讓戲服成為演員的一部分。 服裝的色彩、質地與線條,能傳達演員在每個場景的狀態或情緒, 服裝設計師透過演員創造出來的,可說是動態的藝術。 「服裝是一面畫布,我將它包在演員身上,然後再揭露它。」 ──茱莉・薇絲(《美國心玫瑰情》、《揮灑烈愛》、《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服裝設計師) 這是第一本專門談論「電影服裝設計」的專業書籍, 作者訪談16位世界頂尖電影服裝設計師, 深入介紹他們的養成背景、設計哲學與專業知識。 這些設計師也無私分享了如何建立團隊、根據預算工作, 以及如何與美術總監、演員和導演合作等實務經驗。例如: ・《窗外有藍天》的珍妮‧畢芳在進行設計前先熟讀劇本,讓每個角色在她腦海裡栩栩如生。她的靈感來源包括:老照片、肖像畫和版畫、大英博物館收藏品,以及布料行。 ・《亞歷山大帝》的珍妮‧畢芳在電影開拍前才接下服裝設計工作,當時她連亞歷山大是羅馬人或希臘人都搞不清楚。十一個星期後,她設計了數千多件戲服,而且幾乎所有服飾都由她的團隊裁製而成。 ・在《謎霧莊園》裡,角色梅波只有一套一九三○年代的古著晚禮服,因此在十週的拍攝期裡,裁縫師每天都要修補這件飽經折磨的禮服。 ・拍攝《超人》時,依芳‧布蕾克採用當時最新推出的萊卡布料,從奧地利進行特別染色,並配合飛行訂作重量不同的披風。沒想到飾演超人的李維一緊張就會狂冒汗,在萊卡布料上出現汗漬,因此服裝設計團隊必須經常用吹風機吹乾他的腋窩。 ・《神鬼認證4》讓服裝設計師雪伊‧康莉芙感到恐懼的原因是:兩位主角沒有很多換裝機會;許多角色都是匿名低調的祕密情報員──這個特性與設計師的工作完全背道而馳。 ・琳蒂‧漢明設計《黑暗騎士》的小丑時,靈感來源包括:漫畫或圖文小說的小丑早期形象、龐克樂手、新浪漫主義及各式型男造型、法蘭西斯‧培根的畫作,以及亞歷山大‧麥昆與薇薇安‧威絲特伍德的時尚風格。 ・喬安娜‧裘絲頓為《威探闖通關》裡的潔西卡兔及真人演員和設計造型。她以麗泰‧海華絲在《巧婦姬黛》的造型為基礎,為潔西卡兔設計了一件超火辣的螢光粉亮片禮服。她說:「這件禮服的每個設計細節都與地心引力相悖,如果是給真人穿,絕對無法做出來。潔西卡兔也是世上最配合的女演員。」 ・茱蒂安娜・瑪可芙斯基擊敗許多知名英國服裝設計,成為《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的設計師。她與J.K.羅琳碰面時,只帶了一些圖片,詢問書中角色的問題:「飛行老師胡奇夫人,我覺得她就像我們念小學時有點男人婆的體育老師。」羅琳說:「你說的沒錯。」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是非常難以重現的世界,因為找不到巴勒斯坦平民及古巴勒斯坦生活的圖像參考資料。莫利吉歐・米南諾提說:「我開始閱讀書籍,試圖理解當時的色彩以及染料的製作步驟。這是一部難度很高的電影,準備時間很短,而且我還得為耶穌定裝,我的天!」 ★本書深入訪談的服裝設計師: 1. 珍妮‧畢芳(Jenny Beavan/英國): 《歐洲人》(1979)、《波士頓人》(1984)、《窗外有藍天》(1985)、《此情可問天》(1992)、《長日將盡》(1993)、《理性與感性》(1995)、《迷霧莊園》(2001)、《亞歷山大帝》(2004)、《福爾摩斯》(2009)、《王者之聲:宣戰時刻》(2010)、《瘋狂麥斯:憤怒道》(2015)、《救命解藥》(2016)。 2. 依芳‧布蕾克(Yvonne Blake/英國): 《血肉長城》(1966)、《荒唐妙探》(1966)、《俄宮秘史》1971)、《萬世巨星》(1973)、《豪情三劍客》(1973)、《四劍俠之劍客群英會》(1974)、《超人》(1978)、《超人續集》(1980)、《羅賓漢與瑪莉安》(1976)、《美夢成真》(1998)、《哥雅畫作下的女孩》(2006)、《聖徒秘錄》(2011)。 3. 馬克‧布里吉(Mark Bridges/美國): 《賭國驚爆》(1996)、《不羈夜》(1997)、《心靈角落》(1999)、《戀愛雞尾酒》(2002)、《街頭痞子》(2002)、《偷天換日》(2003)、《心靈偵探社》(2004)、《黑金企業》(2007)、《燃燒鬥魂》(2010)、《愛上草食男》(2010)、《大藝術家》(2011)、《世紀教主》(2012)、《派特的幸福劇本》(2012)、《怒海劫》(2013)、《性本惡》(2014)、《格雷的五十道陰影》(2015)。 傳奇大師 達尼洛・杜納蒂(Danilo Donati/義大利) 4. 雪伊‧康莉芙(Shay Cunliffe/英國): 《鐵窗外的春天》(1984)、《叛魔者》(1987)、《人鼠之間》(1992)、《熱淚傷痕》(1995)、《法網邊緣》(1998)、《真情快譯通》(2004)、《婆家就是你家》(2005)、《神鬼認證:最後通牒》(2007)、《2012》(2009)、《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2009)、《姊姊的守護者》(2009)、《愛在心裡怎知道》(2010)、《鯨奇之旅》(2012)、《全家就是米家》(2013)、《危機解密》(2013)、《換命法則》(2015)、《沉默的雙眼》(2015)、《為了與你相遇》(2017)。 5. 莎朗‧戴維絲(Sharen Davis/美國): 《密西西比風情畫》(1991)、《藍衣魔鬼》(1995)、《怪醫杜立德》(1998)、《隨身變2:我們才是一家人》(2000)、《衝出逆境》(2002)、《即時追捕》(2003)、《雷之心靈傳奇》(2004)、《夢幻女郎》(2006)、《當幸福來敲門》(2006)、《激辯風雲》(2007)、《七生有幸》(2008)、《奪天書》(2010)、《姊妹》(2011)、《決殺令》(2012)、《哥吉拉》(2014)、《激樂人心》(2016)、《絕地7騎士》(2016)、《心靈圍籬》(2016)。 6. 琳蒂‧漢明(Lindy Hemming/英國): 《你是我今生的新娘》(1994)、《黃金眼》(1995)、《酣歌暢戲》(1999)、《古墓奇兵》(2001)、《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2)、《開戰時刻》(2005)、《皇家賭場》(2006)、《黑暗騎士》(2008)、《超世紀封神榜》(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柏靈頓:熊愛趴趴走》(2014)、《神力女超人》(2017) 。 傳奇大師 伊莉莎白‧哈芬登(Elizabeth Haffenden/英國) 7. 喬安娜‧裘絲頓(Joanna Johnston/英國): 《威探闖通關》(1988)、《捉神弄鬼》(1992)、《阿甘正傳》(1994)、《搶救雷恩大兵》(1998)、《靈異第六感》(1999)、《驚心動魄》(2000)、《非關男孩》(2002)、《北極特快車》(2004)、《行動代號:華爾奇麗亞》(2008)、《慕尼黑》(2005)、《戰馬》(2011)、《林肯》(2012)、《傑克:巨人戰記》(2012)、《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2015)、《紳士密令》(2015)、《吹夢巨人》(2016)、《同盟鶼鰈》(2016)。 8. 麥克‧卡普蘭(Michael Kaplan/美國): 《刀鋒戰士》(1982)、《閃舞》(1983)、《線索》(1985)、《商場鬧雙胞》(1988)、《瘋狂聖誕假期》(1989)、《火線追緝令》(1995)、《鬥陣俱樂部》(1999)、《珍珠港》(2001)、《史密斯夫婦》(2005)、《星際爭霸戰》(2009)、《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2011)、《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2013)、《冬季奇蹟》(2014)、《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2015)、《火線掏寶》(2016)、《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暫譯, 2017)。 9. 茱蒂安娜‧瑪可芙斯基(Judianna Makovsky/美國): 《石花園》(1987)、《飛進未來》(1988)、《小公主》(1995)、《致命的快感》(1995)、《魔鬼代言人》(1997)、《歡樂谷》(1998)、《重返榮耀》(2000)、《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1)、《奔騰年代》(2003)
電影攝影師必須設計與書寫故事,從開頭就參與其中,一直到電影完成。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的工作是用光影來寫作。 ──《現代啟示錄》、《末代皇帝》、《烽火赤焰萬里情》三度奧斯卡最佳攝影Vittorio Storaro 打破好萊塢限制重重的公關規定 從未公開過的第一手專業分享 攝影指導,用光與影說故事的人。 攝影機是他的眼,光影是他的語言,色彩是他的情感表現, 建立起一部電影的「風格」。 關於電影,在對白與動作之外, 你知道自己錯過什麼嗎? 本書特色 ˙FilmCraft書系:入圍英國Kraszna-Krausz Book Awards攝影與動態影像書籍大獎(2012)。 ˙16位世界級攝影指導獨家深入訪談,公開其所受之訓練和影響等專業養成,以及職涯體認。 ˙披露影史名作精采幕後祕辛,電影拍攝現場最前線、名導相關花絮大公開。 ˙特別收錄影史5位傳奇攝影指導側寫:85年前即於好萊塢立足的華裔攝影師黃宗霑、法國新浪潮代表攝影師RAOUL COUTARD、特藝彩色技術的先鋒JACK CARDIFF、大師伯格曼御用攝影師SVEN NYKVIST、以《阿拉伯的勞倫斯》、《齊瓦哥醫生》及《雷恩的女兒》三度榮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史詩片攝影大師FREDDIE YOUNG ◎專家特別分享 電影界公認攝影大師:《末代皇帝》攝影指導Vittorio Storaro談色彩的語言 《四海好傢伙》攝影指導Michael Ballhaus談如何跟合不來的導演過招 《藝伎回憶錄》攝影指導Dion Beebe談如何在加州豔陽下拍出日本雪景 《危機倒數》攝影指導Barry Ackroyd談如何拍攝爆破戲 《王牌冤家》攝影指導Ellen Kuras談如何創造自然光 杜可風談如何看待3D技術 ◆ 收錄16位縱橫商業大片與作者電影的資深攝影指導獨家專訪, 從受全球電影界敬仰推崇的「光影詩人」VITTORIO STORARO、 讓文青著迷不已的《王牌冤家》女攝影師ELLEN KURAS、 名導御用的杜可風(王家衛)、MICHAEL BALLHAUS(馬丁.史柯西斯)、PETER SUSCHITZKY(大衛.柯能堡) 到票房席捲全世界的動漫改編商業巨作《復仇者聯盟》的SEAMUS MCGARVEY、《鋼鐵人》的MATTHEW LIBATIQUE …… 這一次,這些攝影大師不是透過影像,而是以最直接的語言文字面對觀眾, 分別從技術面和藝術表現層面,大方分享他們深具啓發性的專業見解, 講述他們心目中的電影與攝影、藝術與娛樂。 ■ 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攝影師怎麼避免讓它主宰拍攝過程? ■ 不用3D攝影機,也能讓觀眾在2D的電影世界裡感受到一種3D的效果?! ■ 每個攝影師都致力於追求畫面的美感,但為何又說重點不在於影像?! ■ 月亮不一定要是藍色的!攝影師該如何打破慣例,創造新的視覺體驗? ■ 風格到底是什麼?從何而來?攝影師該有特定的風格嗎? ■ 為什麼美國有這麼多偉大的電影攝影師是非美國籍的? ■ 年輕一輩的電影工作者很想拍電影,現有的資源卻不多,該怎麼做? 愈華麗壯觀的視覺意象,通常愈能得到美國影藝學院的官方肯定。 沒有攝影師不渴望奧斯卡獎的肯定,但他們會告訴你,最出色的電影攝影是: 觀眾不會注意到它,它卻在潛意識的層面影響你,引導你,打動你, 例如神乎其技的一鏡到底。 電影攝影師將抽象的劇本文字、觀眾原來無法想像的世界, 以最生動的影像呈現在大銀幕上,令我們全心投入, 忘了我們從哪裡來,卻以他們創造的世界為真實。 電影攝影師正是為此而存在。 ※深入訪談 《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春光乍洩、《花樣年華》杜可風_澳洲/香港 《四海好傢伙》、《純真年代》、《紐約黑幫》、《神鬼無間》MICHAEL BALLHAUS_德國/美國 《靈魂的重量》、《火線交錯》、《斷背山》、《色,戒》、《華爾街之狼》RODRIGO PRIETO_墨西哥 《天生好手》、《國家寶藏》、《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神隱任務》CALEB DESCHANEL_美國 《同流者》、《巴黎最後探戈》、《現代啓示錄》、《末代皇帝》VITTORIO STORARO_義大利 《殺戮戰場》、《教會》、《為愛朗讀》(The Reader, 2008)、《心靈鑰匙》CHRIS MENGES_英國/美國 《重裝任務》、《芝加哥》、《藝伎回憶錄》、《落日殺神》、《明日邊界》DION BEEBE_澳洲/美國 《聯航93》、《危機倒數》、《尋找艾瑞克》、《關鍵指令》、《怒海劫》BARRY ACKROYD_英國 《王牌冤家》、《巴布狄倫:迷途之家》、《尼爾楊:金心告白》、《王牌自拍秀》ELLEN KURAS_美國 《洛基恐怖秀》、《帝國大反擊》、《裸體午餐》、《超速性追緝》、《暴力效應》PETER SUSCHITZKY_英國 《失戀排行榜》、《時時刻刻》、《贖罪》、《復仇者聯盟》、《哥吉拉》SEAMUS McGARVEY_愛爾蘭/美國 《悄悄告訴她》、《末路浩劫》、《暮光之城》、《藍色茉莉》JAVIER AGUIRRESAROBE_西班牙 《鋼鐵人》、《鋼鐵人2》、《黑天鵝》MATTHEW LIBATIQUE_美國 ※精彩語錄 ˙卡拉瓦喬的畫作《聖馬太蒙召喚》(The Calling of St Matthew)……這幅畫改變了整個視覺藝術史,對電影攝影師而言尤其重要。──《同流者》、《巴黎最後探戈》、《現代啓示錄》、《末代皇帝》Vittorio Storaro ˙做你能做的,不要好高騖遠,然後當你發現有隙可乘,就全力通過。你的縫隙,「正是光線進入之處」,李歐納.科恩(Leonard Cohen)這樣向我們保證。然後,光線進來的方式,以及你如何回應它,將會是獨一無二的,專屬於你。──《重慶森林》、《春光乍洩》、《花樣年華》攝影指導杜可風 ˙影像必須具有意義。它本身必須有故事要說。拍下畫面只是創造表象而已,跟說故事是兩回事。──《王牌冤家》、《巴布狄倫:迷途之家》、《尼爾楊:金心告白》攝影指導Ellen Kuras ˙我掌鏡的電影應該每一部看起來都不一樣才對,因為攝影必須配合電影要說的故事。觀眾去電影院時不應該說:「沒錯,這是麥可.包浩斯的電影。」在我看來,那樣是不對的。──《四海好傢伙》、《純真年代》、《神鬼無間》攝影指導Michael Ballhaus ˙「好的」攝影不盡然就是「美麗的」攝影。通常大家都這麼想,說到「好的」攝影,就會說:「真的好美。那些影像真漂亮。」但我覺得不是那麼一回事;影像應該要能感動人心,並且能讓故事進行下去。──《火線交錯》、《斷背山》、《色,戒》、《華爾街之狼》攝影指導Rodrigo Prieto ˙電影攝影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我們要從視覺觀點帶出情感脈絡。──《天生好手》、《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神隱任務》攝影指導Caleb Deschanel ˙當你對一件事抱持著熱情,你絕對會因此豁出去,不惜激怒別人。相反的,如果少了那股熱忱,這就只是一件差事而已,領錢了事……身為電影人,你必須受到驅策,但也必須聆聽,從中取得適當的平衡。它會決定你是一流或三流的人,或者說,拍出一流或三流的電影。──《殺戮戰場》、《教會》、《為愛朗讀》攝影指導Chris Menges ˙拍攝小型製作的電影,應該抱持不同的心態……你不會妄想要幫三個街區打光,而是去找替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