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貞銘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百年追夢二之一:新聞教育大師鄭貞銘傳

丁士軒  著
遠流  出版
2019/01/27 出版

「新聞教育之父」鄭貞銘教授一生追夢的故事   鄭貞銘教授的一生,就是一部台灣新聞教育發展史。 《百年追夢二之一:新聞教育大師鄭貞銘傳》由優秀青年作家丁士軒,根據鄭貞銘日記、口述、資料、訪談與多方記載綜合寫成,記載翔實,不僅是對鄭貞銘的生平記述,更可從中探見台灣新聞教育發展如何萌芽成長,開枝散葉,碩果豐收。 《百年追夢二之二:自選文集.人生情緣》分為「自選文集」、「人生情緣」與「追思集」三大部分,收錄鄭貞銘所作之精華文章,以及其親友、同事、學生所著對於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感恩、紀念與追思,文字真情流露、誠摯感人。 畢業自政大新聞系、政大新聞研究所的鄭貞銘,為第一批在台接受完整本土新聞教育的學人,同時也是完成中國首部有關新聞教育碩士論文的第一人。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新聞工作,從基層做起,迅速成為新聞界備受矚目的青年才俊,一路擔任報社記者、主筆、總編輯、副社長等。 三十歲未滿即協助張其昀、謝然之等恩師創辦文化大學新聞系,全心投入新聞教育工作,三十三歲即成為「最年輕的系主任」,此後致力推動嶄新的國際新聞教育觀念與制度,開大學教育之先河。後再創設文化大學廣告系,並於兩岸三地多所大學新聞傳播相關科系擔任教職,總是「以系為家,以家為系」,畢生貢獻教育工作超過半世紀,作育英才,桃李天下,始終以「無愛不成師」自勉勉人,師生感情深厚,被學生譽為「永遠的鄭老師」。 作為孔子的忠實信徒,鄭貞銘相信,「愛」正是儒者的偉大風範,他以教育家劉真教授題贈的「有愛無恨」作為畢生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有誠有愛、無怨無悔,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典範與精神座標。 此外,鄭貞銘亦推崇著名報人張季鸞所倡「報恩主義」,自詡應擔負「報人精神」承先啟後的責任,願將自身化為一座「愛之橋」,聯繫著先賢與後進,串連兩岸新聞學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引導橋這一端的青年學子,自泥濘小路走向康莊大道。 鄭貞銘更奉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哲學,透過學術文化交流,於世界七十多個國家均留下足跡,在海外華人社群發揮影響力。王鼎鈞曾說:「他像孔子,遍行各地,尤其在華人的社群散布能量,成為『世界華人傳播的啟蒙者』。」 鄭貞銘總是精力充沛、創意無限,著有學術與文學著作近五十種,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繼風靡一時的《百年報人》後,陸續出版「百年系列」:《百年大師》、《百年風雲》等,同時亦策劃一系列「大師講座」,盛況空前,於兩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百年浪潮,啟發無數追夢的青年,奠定其新聞教育一代大師的地位。 「百年系列」為各領域的大師作傳,乃鄭貞銘欲藉此「彰往而察來」,謝孟雄更因此譽其為「現代司馬遷」。如今,這位「現代司馬遷」的傳記問世,如此與眾不同的傳記作品,更值得各界重視,並且特別適合青年人閱讀,作為立身處世、追尋人生價值的典範之作。 本書特色 「新聞教育之父」鄭貞銘教授一生追夢的故事 鄭貞銘教授畢生貢獻教育工作超過半世紀,作育英才,桃李天下,始終以「無愛不成師」自勉勉人,師生感情深厚,被學生譽為「永遠的鄭老師」。這本傳記能啟發無數追夢的青年,足以作為立身處世、追尋人生價值的典範之作。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年追夢二之二:自選文集.人生情緣

鄭貞銘  著
遠流  出版
2019/01/27 出版

「新聞教育之父」鄭貞銘教授一生追夢的故事   鄭貞銘教授的一生,就是一部台灣新聞教育發展史。 《百年追夢二之一:新聞教育大師鄭貞銘傳》由優秀青年作家丁士軒,根據鄭貞銘日記、口述、資料、訪談與多方記載綜合寫成,記載翔實,不僅是對鄭貞銘的生平記述,更可從中探見台灣新聞教育發展如何萌芽成長,開枝散葉,碩果豐收。 《百年追夢二之二:自選文集.人生情緣》分為「自選文集」、「人生情緣」與「追思集」三大部分,收錄鄭貞銘所作之精華文章,以及其親友、同事、學生所著對於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感恩、紀念與追思,文字真情流露、誠摯感人。 畢業自政大新聞系、政大新聞研究所的鄭貞銘,為第一批在台接受完整本土新聞教育的學人,同時也是完成中國首部有關新聞教育碩士論文的第一人。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新聞工作,從基層做起,迅速成為新聞界備受矚目的青年才俊,一路擔任報社記者、主筆、總編輯、副社長等。 三十歲未滿即協助張其昀、謝然之等恩師創辦文化大學新聞系,全心投入新聞教育工作,三十三歲即成為「最年輕的系主任」,此後致力推動嶄新的國際新聞教育觀念與制度,開大學教育之先河。後再創設文化大學廣告系,並於兩岸三地多所大學新聞傳播相關科系擔任教職,總是「以系為家,以家為系」,畢生貢獻教育工作超過半世紀,作育英才,桃李天下,始終以「無愛不成師」自勉勉人,師生感情深厚,被學生譽為「永遠的鄭老師」。 作為孔子的忠實信徒,鄭貞銘相信,「愛」正是儒者的偉大風範,他以教育家劉真教授題贈的「有愛無恨」作為畢生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有誠有愛、無怨無悔,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典範與精神座標。 此外,鄭貞銘亦推崇著名報人張季鸞所倡「報恩主義」,自詡應擔負「報人精神」承先啟後的責任,願將自身化為一座「愛之橋」,聯繫著先賢與後進,串連兩岸新聞學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引導橋這一端的青年學子,自泥濘小路走向康莊大道。 鄭貞銘更奉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哲學,透過學術文化交流,於世界七十多個國家均留下足跡,在海外華人社群發揮影響力。王鼎鈞曾說:「他像孔子,遍行各地,尤其在華人的社群散布能量,成為『世界華人傳播的啟蒙者』。」 鄭貞銘總是精力充沛、創意無限,著有學術與文學著作近五十種,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繼風靡一時的《百年報人》後,陸續出版「百年系列」:《百年大師》、《百年風雲》等,同時亦策劃一系列「大師講座」,盛況空前,於兩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百年浪潮,啟發無數追夢的青年,奠定其新聞教育一代大師的地位。 「百年系列」為各領域的大師作傳,乃鄭貞銘欲藉此「彰往而察來」,謝孟雄更因此譽其為「現代司馬遷」。如今,這位「現代司馬遷」的傳記問世,如此與眾不同的傳記作品,更值得各界重視,並且特別適合青年人閱讀,作為立身處世、追尋人生價值的典範之作。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鄭貞銘教授所作之精華文章,以及其親友、同事、學生所著對於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感恩、紀念與追思,文字真情流露、誠摯感人。鄭貞銘教授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有誠有愛、無怨無悔的理念,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典範與精神座標。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年風雲.二之二

遠流  出版
2017/12/15 出版

時間永不止歇,歷史還將繼續…… 新聞與歷史皆以記錄為職責,皆須透過探索與追求才能有較為真實的歷史面貌與公正的評論,然後成一家之言。 回望這百年來的滄桑歲月,生逢亂世,無數人飽經戰亂流離之苦,身不由己地背井離鄉,直至跨過「巨流河」,走向「大江大海」。再後來,我們又經歷了臺灣經濟建設的興起,重塑「自由中國」,再造「美麗島」,於是我們見證了臺灣民主浪潮的興起。 其間,臺灣的民間社會快速興起、言論自由充分勃發,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的歷史感是錯亂陳雜的,歷史給予的智慧乏善可陳,它的魅力更是無從談起。這是當下時代的命運,卻也難免不令人懷念那些歷史感充沛的年代,特別是對這百年來曾經絢爛多彩的人與事心生嚮往。 這便是我們編撰「百年系列」的初衷之一。爬梳百年來的歷史,你會發現,那些時勢下的「英雄」們,人生軌跡中無不透露著「求是的真,忘我的善,生命的美」。他們超越了單純的實踐和技術層面,在時間的無盡流逝中創造出永恆的價值,為世界加冕,為歷史賦魅,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時代。 《百年風雲》便是為記錄這段風起雲湧的百年歷史而出版。全書共二輯(二之1、二之2),從「黨政」、「軍事」、「財經 / 金融 / 企業」、「外交」、「國際傳播」五大面向切入,收錄近代中外各領域中的傑出人士與其事蹟,邀請讀者一同走過他們的時代,見證他們的活躍與影響力。歷史舞台上眾星的閃爍明滅,都將成為時空跨度裡一個特別的註腳,留待我們細細品評。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年風雲.二之一

遠流  出版
2017/12/15 出版

時間永不止歇,歷史還將繼續…… 新聞與歷史皆以記錄為職責,皆須透過探索與追求才能有較為真實的歷史面貌與公正的評論,然後成一家之言。 回望這百年來的滄桑歲月,生逢亂世,無數人飽經戰亂流離之苦,身不由己地背井離鄉,直至跨過「巨流河」,走向「大江大海」。再後來,我們又經歷了臺灣經濟建設的興起,重塑「自由中國」,再造「美麗島」,於是我們見證了臺灣民主浪潮的興起。 其間,臺灣的民間社會快速興起、言論自由充分勃發,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的歷史感是錯亂陳雜的,歷史給予的智慧乏善可陳,它的魅力更是無從談起。這是當下時代的命運,卻也難免不令人懷念那些歷史感充沛的年代,特別是對這百年來曾經絢爛多彩的人與事心生嚮往。 這便是我們編撰「百年系列」的初衷之一。爬梳百年來的歷史,你會發現,那些時勢下的「英雄」們,人生軌跡中無不透露著「求是的真,忘我的善,生命的美」。他們超越了單純的實踐和技術層面,在時間的無盡流逝中創造出永恆的價值,為世界加冕,為歷史賦魅,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時代。 《百年風雲》便是為記錄這段風起雲湧的百年歷史而出版。全書共二輯(二之1、二之2),從「黨政」、「軍事」、「財經 / 金融 / 企業」、「外交」、「國際傳播」五大面向切入,收錄近代中外各領域中的傑出人士與其事蹟,邀請讀者一同走過他們的時代,見證他們的活躍與影響力。歷史舞台上眾星的閃爍明滅,都將成為時空跨度裡一個特別的註腳,留待我們細細品評。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