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 類別 ,共計7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形外科醫師的愛與傳承

心靈工坊  出版
2025/07/24 出版

★講述花蓮慈濟整形外科的歷史,以及三代11位整形醫師的故事、操刀的案例、以及面臨的挑戰,讓人可深入瞭解這個專科領域的另一個面向。★特闢章節講述八仙塵爆事件慈濟的救治過程,感人至深★除案例和發展史外,亦講述了如何培養醫學生和成為整形外科醫師的辛苦過程,建議想進入創傷重建外科領域的讀者可以藉此一窺堂奧。冰冷刀光下,最熾熱的救苦心一群整形外科醫師,三十多年來,以精湛手術和慈悲心,細細修補傷口。他們從意外創傷修復、工傷斷指重接、癌症的術後重建、嚴重燒燙傷治療,到先天缺陷的修補、糖尿病足治療等,對病人的關愛是從頭醫到腳。1988年,簡守信醫師遠赴花蓮慈濟醫院深耕,整形外科才終於越過中央山脈、來到花東,為後山鄉親帶來曙光。他們曾為因重大車禍、身體幾乎被截成兩半的女孩,在跨科搶救下,不只救活她,更以新術式為她保留雙腿、免受截肢之苦;還有因工傷被切斷的手指,則被巧妙「種」在肚皮上,獲得重生。當臺灣發生重大公安意外八仙塵爆時,他們更是不眠不休地搶時間救人。書中11位醫師,帶來40則動人的醫病故事,他們修補的不只是傷口,更是尊嚴;他們讓許多絕望的人,重新找回希望!「他們以真純的醫術,進行精細複雜的手術,真是『妙手妙法妙人醫』,個個都是『活佛良醫福慧人』。」——證嚴法師「三十多年來,慈濟的整形外科協助不計其數的國際個案,更幫助了無數的臺灣病人,他們願意花長時間執行困難手術,非常不容易!」——林俊龍執行長「這本書是慈濟整形外科的縮影,更是上萬名病人用生命寫下的故事。他們教會我,手術難度不在執刀劃開皮肉的俐落,而在對苦難的不忍;真正的藏情是將每位病人視如至親,以醫術修補身心,以陪伴療癒絕望……每位年輕醫師接過手術刀時,心中都記得『世間沒有小傷口,只有未被看見的痛』。」——簡守信院長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20周年紀念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24/05/20 出版

★協助精神障礙者就醫最重要的衛教書籍,出版20年後全新增訂★以最新研究闡明病人缺乏病識感的真相★詳盡說明在美國實踐超過20年的LEAP方法,為目前最有效的協助就醫方法★病患親友家屬、心理助人工作者、社工師、精神醫學專業人士都能受用的一本手冊「醫生說你有精神病,一定要吃藥!」「我才沒有病,不要煩我!」協助重大精神障礙者就醫的第一本書如果親人不認為自己生病了,該如何協助他就醫?對重大精神疾病患者的親友而言,最傷腦筋的問題,就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不願意就醫。這種病識感的缺乏被稱為「病覺缺失症」,原因並非病人有防衛心或性格頑固,而是大腦功能失常的症狀。作者阿瑪多博士身為心理學者,是「病覺缺失症」的知名專家,而且他的哥哥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他從陪伴哥哥的慘烈過程及多年的醫療工作中,體會出與其說服病人「他病了」,不如先擱置這件事,轉而耐心傾聽、同理對方想法,找出雙方的共同目標,雙方才有可能結為治療伙伴,引導病人邁向康復。本書出版20年來,一直是協助重大精神障礙者就醫的經典書籍,現在在眾所期待之中出版了增訂版,阿瑪多博士將他所提倡的溝通手法歸納為LEAP©方法,也就是「傾聽Listening、同理Empathizing、贊同Agreeing、夥伴Partnering」四步驟。書中仔細說明LEAP©方法的原則和理論,以及如何實際和病人對話的範例。LEAP©方法在美國實踐超過20年,成效卓著,堪稱目前最有實效的協助方法。新版本還增添了非自願治療(強制就醫)的篇章,告訴讀者什麼狀況下需要做此決定,以及事後和病人修復關係的方法。此外,也收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幫助、精神疾病與暴力等最新研究。儘管每位精神障礙者的需求都獨一無二,但阿瑪多博士所傳授的基礎,都能協助讀者改進溝通技巧,發展信任關係,將相互爭鬥的情景,扭轉為攜手合作的局面。——皮特.厄利(暢銷書作者,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父親)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文榮光∣高雄市文心診所院長、私立高雄仁愛之家董事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劉震鐘∣臺灣大學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科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前台灣思覺失調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謝明憲∣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與臨床副教授專業推薦

79 特價47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20週年紀念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24/05/20 出版

★協助精神障礙者就醫最重要的衛教書籍,出版20年後全新增訂★以最新研究闡明病人缺乏病識感的真相★詳盡說明在美國實踐超過20年的LEAP方法,為目前最有效的協助就醫方法★病患親友家屬、心理助人工作者、社工師、精神醫學專業人士都能受用的一本手冊「醫生說你有精神病,一定要吃藥!」「我才沒有病,不要煩我!」協助重大精神障礙者就醫的第一本書如果親人不認為自己生病了,該如何協助他就醫?對重大精神疾病患者的親友而言,最傷腦筋的問題,就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不願意就醫。這種病識感的缺乏被稱為「病覺缺失症」,原因並非病人有防衛心或性格頑固,而是大腦功能失常的症狀。作者阿瑪多博士身為心理學者,是「病覺缺失症」的知名專家,而且他的哥哥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他從陪伴哥哥的慘烈過程及多年的醫療工作中,體會出與其說服病人「他病了」,不如先擱置這件事,轉而耐心傾聽、同理對方想法,找出雙方的共同目標,雙方才有可能結為治療伙伴,引導病人邁向康復。本書出版20年來,一直是協助重大精神障礙者就醫的經典書籍,現在在眾所期待之中出版了增訂版,阿瑪多博士將他所提倡的溝通手法歸納為LEAP©方法,也就是「傾聽Listening、同理Empathizing、贊同Agreeing、夥伴Partnering」四步驟。書中仔細說明LEAP©方法的原則和理論,以及如何實際和病人對話的範例。LEAP©方法在美國實踐超過20年,成效卓著,堪稱目前最有實效的協助方法。新版本還增添了非自願治療(強制就醫)的篇章,告訴讀者什麼狀況下需要做此決定,以及事後和病人修復關係的方法。此外,也收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幫助、精神疾病與暴力等最新研究。儘管每位精神障礙者的需求都獨一無二,但阿瑪多博士所傳授的基礎,都能協助讀者改進溝通技巧,發展信任關係,將相互爭鬥的情景,扭轉為攜手合作的局面。——皮特.厄利(暢銷書作者,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父親)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文榮光∣高雄市文心診所院長、私立高雄仁愛之家董事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劉震鐘∣臺灣大學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科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前台灣思覺失調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謝明憲∣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與臨床副教授專業推薦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新巴赫花精療法3:花軌、針灸經絡與兒童治療

心靈工坊  出版
2024/04/18 出版

★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首創提出巴赫花精與中醫針灸經絡之間的對應關係。 ★將38種花精結合五行與經絡、穴位,療癒由心而生的身心不適。 ★將花精應用在兒童身上,效果卓著又安全,可療癒在胎兒期、出生時的創傷。 ★邀請中醫師審閱,並詳加註解背景知識,增添經絡簡介等附錄。   將花精結合中醫五行與經絡穴位,深化花精的身心療癒效果!   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是一位跨足物理學界與自然醫學界的奇才。他在巴赫醫師38種花精的基礎上,將花精每三朵組合成一個軌道,分為12種花精軌道與5個外在花精,對應12種情緒困境,並辨識出全身的243個反應區,每個區塊各自有對應的花精和情緒困擾。 本書為《新巴赫花精療法》系列的第三冊,柯磊墨醫師在原先的基礎上,又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發現12條花軌與五行經絡有著精密的對應,按照五行臟腑理論(金木水火土),將花軌予以組合,並具有一陰一陽、一臟一腑,互相克制的概念。 依據巴赫醫師的看法,當人格和更高自我間出現衝突,將產生「負面的心靈內涵」;這在中醫則對應為「內在的疾病因素」。因此,若花精作用在經絡上,便能一舉針對身體疾病、心靈情緒的問題,創造精微的平衡。 書中進一步詳述如何使用花精療癒兒童,對於太害羞、太過動、無法專注等問題的孩子,或是胎兒在孕期、生產時有狀況,花精都是溫和又安全的陪伴者。 全書收錄豐富的案例故事,仔細說明使用花精的脈絡、考量,非常具有實用性。更邀請中醫師審閱,增添詳盡的審閱註解、經絡簡介等附錄,為華文世界讀者提供快速理解的管道。 無論是對初學者,或是多年臨床經驗的療癒工作者,本書都將為自己或是他人,譜出「身心療癒」的奇妙樂章。   本書三寶 1. 準備七瓶經絡組合花精,就可在第一時間處理許多生理問題。 2. 起床時回想夢境,就明白自己最近的情緒困擾,可使用哪些花精來平衡。 3. 用花精幫助「難帶」的孩子,尤其是出生時經歷早產、剖腹、或是臍帶繞頸等,或有強烈情緒困擾的孩子。   王憶敏(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主任) 吳秉賸(新復生診所生物能訊息療法醫師) 陳韜名(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潘盈達(台東聖母醫院復健科主任)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新巴赫花精療法3:花軌、針灸經絡與兒童治療

心靈工坊  出版
2024/04/18 出版

★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首創提出巴赫花精與中醫針灸經絡之間的對應關係。 ★將38種花精結合五行與經絡、穴位,療癒由心而生的身心不適。 ★將花精應用在兒童身上,效果卓著又安全,可療癒在胎兒期、出生時的創傷。 ★邀請中醫師審閱,並詳加註解背景知識,增添經絡簡介等附錄。   將花精結合中醫五行與經絡穴位,深化花精的身心療癒效果!   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是一位跨足物理學界與自然醫學界的奇才。他在巴赫醫師38種花精的基礎上,將花精每三朵組合成一個軌道,分為12種花精軌道與5個外在花精,對應12種情緒困境,並辨識出全身的243個反應區,每個區塊各自有對應的花精和情緒困擾。 本書為《新巴赫花精療法》系列的第三冊,柯磊墨醫師在原先的基礎上,又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發現12條花軌與五行經絡有著精密的對應,按照五行臟腑理論(金木水火土),將花軌予以組合,並具有一陰一陽、一臟一腑,互相克制的概念。 依據巴赫醫師的看法,當人格和更高自我間出現衝突,將產生「負面的心靈內涵」;這在中醫則對應為「內在的疾病因素」。因此,若花精作用在經絡上,便能一舉針對身體疾病、心靈情緒的問題,創造精微的平衡。 書中進一步詳述如何使用花精療癒兒童,對於太害羞、太過動、無法專注等問題的孩子,或是胎兒在孕期、生產時有狀況,花精都是溫和又安全的陪伴者。 全書收錄豐富的案例故事,仔細說明使用花精的脈絡、考量,非常具有實用性。更邀請中醫師審閱,增添詳盡的審閱註解、經絡簡介等附錄,為華文世界讀者提供快速理解的管道。 無論是對初學者,或是多年臨床經驗的療癒工作者,本書都將為自己或是他人,譜出「身心療癒」的奇妙樂章。   本書三寶 1. 準備七瓶經絡組合花精,就可在第一時間處理許多生理問題。 2. 起床時回想夢境,就明白自己最近的情緒困擾,可使用哪些花精來平衡。 3. 用花精幫助「難帶」的孩子,尤其是出生時經歷早產、剖腹、或是臍帶繞頸等,或有強烈情緒困擾的孩子。   王憶敏(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主任) 吳秉賸(新復生診所生物能訊息療法醫師) 陳韜名(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潘盈達(台東聖母醫院復健科主任)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從行醫到育醫,陳宗鷹教授的醫者人生

陳宗鷹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23/12/22 出版

★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於花東後山服務、奉獻、傳遞醫學火種的人生傳記。★貧困農家子弟成為醫學院院長,翻轉人生的勵志故事。★麻醉醫師開外掛,從隱身幕後的手術功臣,到走上講台當教授,更成為醫學院院長,培育花東醫護人才。出身貧困,卻成為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用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也開創出花東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臺灣水牛精神,奮鬥不懈,事事感恩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醫師,來自彰化的貧困家庭,從小跟著父親務農,小學就得到金紙工廠打工補貼家計。但憑著水牛般的毅力,他考上公費醫學生。「成長過程中,受到多人無私的幫忙,我就應該無私地回報。」誠摯待人、心懷感恩,成了陳宗鷹一生行事的基調。默默守護病人的幕後功臣他曾至海外學習,精通神經麻醉、小兒麻醉等各種麻醉次專科。二十年前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爾後帶領麻醉科部、訓練後進,偶遇手術檯上的驚濤駭浪,他沉穩以對。曾執行連體嬰分割手術等高難度麻醉,並搶救惡性高熱等罕見併發症。從手術檯走上講台,開啟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陳宗鷹以熱忱投入醫學教育,帶動醫學生樂於學習;他積極推展院校合作,將臨床的高科技醫療導入教學;也將慈濟特有的醫療人文特色融入醫學教育,以人本醫療、感恩、尊重、愛,培育未來醫師。優異的辦學成果獲各類評鑑的肯定。他說:「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未來他會繼續朝著醫學教育的理想,展翅鷹揚,翱翔在大山大海的東臺灣。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王本榮∣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真摯推薦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從行醫到育醫,陳宗鷹教授的醫者人生

陳宗鷹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23/12/22 出版

★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於花東後山服務、奉獻、傳遞醫學火種的人生傳記。★貧困農家子弟成為醫學院院長,翻轉人生的勵志故事。★麻醉醫師開外掛,從隱身幕後的手術功臣,到走上講台當教授,更成為醫學院院長,培育花東醫護人才。出身貧困,卻成為臺灣第一位赴美學習「神經麻醉」的醫師,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用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也開創出花東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臺灣水牛精神,奮鬥不懈,事事感恩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醫師,來自彰化的貧困家庭,從小跟著父親務農,小學就得到金紙工廠打工補貼家計。但憑著水牛般的毅力,他考上公費醫學生。「成長過程中,受到多人無私的幫忙,我就應該無私地回報。」誠摯待人、心懷感恩,成了陳宗鷹一生行事的基調。默默守護病人的幕後功臣他曾至海外學習,精通神經麻醉、小兒麻醉等各種麻醉次專科。二十年前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爾後帶領麻醉科部、訓練後進,偶遇手術檯上的驚濤駭浪,他沉穩以對。曾執行連體嬰分割手術等高難度麻醉,並搶救惡性高熱等罕見併發症。從手術檯走上講台,開啟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陳宗鷹以熱忱投入醫學教育,帶動醫學生樂於學習;他積極推展院校合作,將臨床的高科技醫療導入教學;也將慈濟特有的醫療人文特色融入醫學教育,以人本醫療、感恩、尊重、愛,培育未來醫師。優異的辦學成果獲各類評鑑的肯定。他說:「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未來他會繼續朝著醫學教育的理想,展翅鷹揚,翱翔在大山大海的東臺灣。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前董事長王本榮∣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真摯推薦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東臺灣頭頸癌診治專家:花蓮慈濟醫院陳培榕醫師傳記

心靈工坊  出版
2022/07/18 出版

全書特點★詳實記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醫師求學、醫院實習、外島當醫官,最終落腳於花蓮行醫等私下不為人所知的一面,真誠顯露身為醫者最具人性的時刻。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陳培榕醫師受證嚴上人不分族群,一律平等對待的態度所感動,最後選擇在花蓮慈院當主治醫師,發願照顧花蓮、臺東的民眾,至今扎根東部頭頸病症治療已進入第三十個年頭。★書中也處處可見陳培榕醫師無微不至照顧病人,且耐心十足鼓勵病人的溫暖身影。花蓮慈院的耳鼻喉科早期可說僅靠他一人、身兼主任與主治醫師全年無休待命,最後陣容堅強的耳鼻喉科團隊才慢慢建立起來。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花蓮慈院頭頸癌醫療照護品質的成果也讓人有目共睹。★陳培榕醫師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透過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同時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如罹患罕見巨大型齒堊質瘤的「河馬男孩諾文狄」。細讀書中一篇篇感人的醫病故事,不禁讓人深刻體會當今醫學的進步,更感受醫病下的人情冷暖。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的信仰——陳培榕守護偏鄉三十年他的故鄉在臺南,醫師的學習養成在臺大,他卻選擇醫療資源最匱乏的東部落腳,因為堅信偏鄉需要醫師,一待就是三十年。是醫師也是老師的學長許權振,稱他為「東臺灣頭頸部病人的守護神」;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誇他是「人醫」最佳典範。他的學生說,「他跟病人對話時,沒有任何人能打斷他,因為他根本聽不到,他是這樣全心全意對待病人。」病人更視他為人間菩薩,日日巡房、句句鼓勵都鑲進病人家屬心裡。他,是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為了給病人更全面的照護,他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以精湛手術、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他的努力更讓花蓮慈濟醫院成為整個東部持續三十年來,唯一有耳鼻喉科二十四小時急診的醫院。他長年定期往返玉里慈濟醫院,為南花蓮、臺東民眾看診治療。而從宜蘭、花東縱谷、臺東沿海到綠島,他參與慈濟人醫會,為偏鄉民眾義診,甚至趕赴重大災難現場往診、撫傷。他也參與跨團隊合作,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2016年,他獲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受訪時卻說,「我只是做醫師的本分,談不上奉獻。」「平等看待每一個人」是他的醫者信念,從不說出口,卻以深切的愛與悲憫,竭盡所能地照顧病人、手把手教學為東部培育醫療人才,是這位醫師科學家始終如一的信仰。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東臺灣頭頸癌診治專家:花蓮慈濟醫院陳培榕醫師傳記

心靈工坊  出版
2022/07/18 出版

全書特點★詳實記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醫師求學、醫院實習、外島當醫官,最終落腳於花蓮行醫等私下不為人所知的一面,真誠顯露身為醫者最具人性的時刻。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陳培榕醫師受證嚴上人不分族群,一律平等對待的態度所感動,最後選擇在花蓮慈院當主治醫師,發願照顧花蓮、臺東的民眾,至今扎根東部頭頸病症治療已進入第三十個年頭。★書中也處處可見陳培榕醫師無微不至照顧病人,且耐心十足鼓勵病人的溫暖身影。花蓮慈院的耳鼻喉科早期可說僅靠他一人、身兼主任與主治醫師全年無休待命,最後陣容堅強的耳鼻喉科團隊才慢慢建立起來。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花蓮慈院頭頸癌醫療照護品質的成果也讓人有目共睹。★陳培榕醫師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透過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同時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如罹患罕見巨大型齒堊質瘤的「河馬男孩諾文狄」。細讀書中一篇篇感人的醫病故事,不禁讓人深刻體會當今醫學的進步,更感受醫病下的人情冷暖。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的信仰——陳培榕守護偏鄉三十年他的故鄉在臺南,醫師的學習養成在臺大,他卻選擇醫療資源最匱乏的東部落腳,因為堅信偏鄉需要醫師,一待就是三十年。是醫師也是老師的學長許權振,稱他為「東臺灣頭頸部病人的守護神」;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誇他是「人醫」最佳典範。他的學生說,「他跟病人對話時,沒有任何人能打斷他,因為他根本聽不到,他是這樣全心全意對待病人。」病人更視他為人間菩薩,日日巡房、句句鼓勵都鑲進病人家屬心裡。他,是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為了給病人更全面的照護,他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以精湛手術、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他的努力更讓花蓮慈濟醫院成為整個東部持續三十年來,唯一有耳鼻喉科二十四小時急診的醫院。他長年定期往返玉里慈濟醫院,為南花蓮、臺東民眾看診治療。而從宜蘭、花東縱谷、臺東沿海到綠島,他參與慈濟人醫會,為偏鄉民眾義診,甚至趕赴重大災難現場往診、撫傷。他也參與跨團隊合作,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2016年,他獲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受訪時卻說,「我只是做醫師的本分,談不上奉獻。」「平等看待每一個人」是他的醫者信念,從不說出口,卻以深切的愛與悲憫,竭盡所能地照顧病人、手把手教學為東部培育醫療人才,是這位醫師科學家始終如一的信仰。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假病真演:高聖博和標準化病人的醫學教育之旅

心靈工坊  出版
2021/09/17 出版

★講述慈濟高聖博醫師的從醫經歷及帶領培訓花蓮慈濟標準化病人中心的歷程,讓人對醫學教育養成的多樣性、趣味性有另一重了解。★了解所謂標準化病人的起源、在當代醫學教育中的意義與其人文意涵。★探討醫療體系因專門化趨勢導致的去人性問題,該如何透過「人」,重新鞏固醫病關係。假病人,真表演,好老師!這群愛「裝病」的「標準化病人」,在醫學生面前演出各種疾病症狀,不但是醫學生學習看診的老師,更是促進醫病溝通的重要橋梁。什麼是標準化病人?標準化病人又稱為模擬病人,在慈濟則稱為「良語良師」,是指讓健康的人透過訓練,按照教案劇本演出實際病患的症狀及反應,讓醫學生學習問診技巧,並扮演醫學生考核時的關鍵病人。臺灣在2000年引進標準化病人,作為醫學教育的一環。2006年,慈濟醫院首創邀請醫院志工擔任標準化病人。一開始,這群素人演員並不被看好,但慈濟志工「以醫學教育為優先」的使命感,讓花蓮慈濟醫院建立了全球唯一的標準化病人中心,還成為國外取經的對象。而曾陪伴這一群雜牌軍變成專業良師,並與之一起成長的,就是婦產科名醫高聖博。名醫與志工的相遇高聖博在奇妙因緣下,放棄北部高薪,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並參與標準化病人計畫,培育一群不問報酬、義無反顧的志工,他們自費前往花蓮,跟著導演學演技、跟著醫師學症狀,頂著瘀青妝、甚至戴義眼進入教室、考場,讓醫學生面對「真人」學習問診、下處方。近年來,高聖博更帶著志工們走入醫療現場及社區,以志工親身經歷的醫療爭議事件來做為教材,試著化解醫病溝通的鴻溝。他相信,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出一位好醫生,真正為病人著想的醫師。」而標準化病人志工,正是陪伴醫學生成長、成為未來良醫的「良語良師」。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抗疫防癆山海間:東臺灣防疫先鋒李仁智醫師行醫記

心靈工坊  出版
2020/12/31 出版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指揮官、醫療貢獻獎得主李仁智醫師傳記。★李仁智醫師一生以結核病防治為職志,成果豐碩,並任SARS及新冠肺炎時期的區指揮官,堪稱守護東台灣民眾健康的大將軍。疫臨城下 挺身而出我人生的座右銘很簡單:「做個有用的人。」當危險時刻來臨時,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地站出來做我該做的事。──李仁智(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指揮官)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就在元旦過後沒幾天,臺灣抗疫指揮官會議緊急召開,李仁智醫師授任為東區指揮官,他沒有二話,勇於承擔。正如十七年前,那場來得突然又危急的SARS,他同樣沒有畏懼,站上第一線,守護花東民眾。更一如三十二年前(1988年),他自願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那份初心。當時父親問他,為什麼放棄臺北的機會,跑去那麼荒涼的地方?他答:「臺北醫師這麼多,不差我一人。」當時花東的肺結核病人高居全國之冠,促使他來到花蓮。他在東臺灣率先引進「都治計畫」,成了追著病人跑的醫師,不僅讓花東肺結核病人發生率減半,花東地區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也達到78.3%的完治率,遠遠超越WHO的54%完治率。李醫師在臨床醫療、公共衛生的努力,讓他獲得2015年第廿五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從結核病、流行性感冒、狂犬病、SARS到新冠肺炎的防治,都有李仁智醫師的身影,他為「做個有用的人」做了最佳詮釋。在全民迎擊新冠肺炎的當下,這本書記錄了從SARS、新冠肺炎、狂犬病到肺結核防治等第一手資料,在面對未來後疫情的變局時,讓我們能更有智慧地與傳染病共存。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覺失調症:你應該知道的事實(第四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20/12/18 出版

★本書為最新版,提供有關思覺失調症此一疾病的各種理論和治療選項,反映了最近的科學發展,尤其是在基因學和神經生物學方面,是病患、家屬和助人工作者的實用指南。 ★每章開頭以重點條列的方式闡明該章主題與相關科研數據,協助讀者迅速掌握重點。 12個對思覺失調症最核心的提問,頂尖專家出手回答最中肯的事實! 思覺失調症是最令人痛苦的精神疾病,對患者本身和家屬來說都是如此。它經常受到大眾媒體曲解,也被社會大眾普遍污名化。在發病期間通常會顯現幻覺、怪異妄想和失序行為,但是患者一般來說沒有暴力傾向,經治療後病情也可以獲得緩解。然而病患通常很難維持規律的生活型態,很多病患最後無法自理生活,或是流落街頭,因此,學習了解這個疾病並與之共存,將是患者、家屬與親友的重要考驗。 中研院院士莊明哲為國際間研究思覺失調症的權威,他與另兩位專家葛拉特博士和法拉昂博士聯手,將畢生研究、治療思覺失調症的心得精華,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向大眾說明這種難解的疾病。 本書提供簡潔的資訊,說明思覺失調症的潛在病因和症狀。它檢視當今關乎這個疾病的各種理論和藥物與心理治療選項,以及家庭和社區在照護患者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書中呈現最新的研究發展,尤其是在基因學和神經生物學方面,也整理出清晰的數據圖表來幫助讀者閱讀,每章開頭並有重點提示,對病患、家屬和助人工作者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實用指南。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給病患、家屬及助人者的實用指南(第七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20/11/17 出版

★本書為最新版,並加入近年科研成果,可獲知最新的思覺失調症可能成因和治療方法;以提問的方式鋪陳與思覺失調症有關的問題,閱讀起來可親、有條理。   ★本書不只以精神病理學基礎探討思覺失調症的理論、病程、治療、復健與療癒的過程,更以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的觀點剖析諸如醫療制度、倡議代言團體等主題,內容豐富充實。   你也知道,如果可以選擇,我絕不會選擇瘋狂。——文生.梵谷   對很多人來說,思覺失調症就像是一個神祕而難解的心靈謎團。事實上,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誤解與懼怕,長年以來一直沒有停過,而飽受歧視的家屬與患者,往往不知該怎麼面對,甚至逃避,以至於錯失了治療良機。   有了同理心,思覺失調症就只是個人悲劇;沒有同理心,思覺失調症可能變成家庭悲劇,因為家人沒有膏藥塗抹心靈的傷口,無法凝聚與團結。本書正是為受到思覺失調症影響的家庭而寫,作者詳細解說思覺失調症的樣貌、症狀、成因和治療;針對家庭如何接受及適應這個疾病提出建議,也解答常見的問題,為患者與照顧者提供實用對策。最重要的,是本書試圖破除坊間的各種迷思,將思覺失調症除罪化。了解思覺失調症,可以減少迷思,將疾病從邪惡邊緣拉回到理性的範疇。   本書為最新修訂之第七版,內容豐富,並收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是一本寶典級的治療指南,不僅病患及家屬能從中得到所需資訊,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甚至社工、警察、法律從業相關人士,也都能從本書獲益。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贊助出版   專業推薦   文榮光、王浩威、李信謙、胡海國、葉宇記、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出版委員會   國內專家推薦   本書不只以精神病理學基礎探討思覺失調症的理論、病程、治療、復健與療癒的過程,作者更以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的觀點剖析了諸如醫療制度、倡議代言團體等主題,內容豐富而充實,其學理立論清晰、穩健,深具臨床實務價值。──胡海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當我們面對思覺失調症,努力接受這種「腦病」的考驗並尋求如何療癒的良方時,國際傑出人道精神科醫師福樂.托利所寫的這本書,正是我們(病友及其照護者)可靠、貼心且易懂的全方位必讀手冊。──文榮光(高雄市文心診所院長、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顧問醫師)   思覺失調症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有相當部分來自人們對這個疾病的無知與誤解。本書協助許多西方的病患與家屬正面迎戰思覺失調症,透過流暢的中譯及專家的審定補充,相信也將成為國人病友、家屬及關心者,面對思覺失調症必備的教戰守則。──李信謙(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思覺失調症患者往往在年輕時就發病,而且歷經漫長的病程,不僅對病人本身產生影響,也衝擊其親友及整個社會。本書不僅從閱讀者的角度出發,以提問的方式鋪陳與思覺失調症有關的問題,審定者用心補充的台灣本土資料更增加可讀性。──葉宇記(國泰綜合醫院主任級醫師)

79 特價67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楊金燕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20/07/04 出版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傳記。★王英偉出身香港,卻是花東偏鄉巡迴醫療、臺灣緩和安寧療護的重要推手,借調中央之後更從政策面推動全民的健康,對臺灣的醫療貢獻卓著。從都會到偏鄉,王英偉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他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卻開創出偏鄉醫療前所未有的繁華。他從一位偏鄉醫師到推動國家政策的國民健康署署長,守護民眾健康、以全人為中心的照護,是他永遠不變的初心。1989年,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臺北謀求醫職時,臺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這裡最缺醫師。王英偉,現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他來自香港的醫師世家,卻比多數臺灣土生土長的醫師更勤跑臺灣偏鄉與部落,從19歲來到臺灣後便不曾離開。他是第一位在花東開啟「定期、定時、定人」偏鄉巡迴醫療服務的醫師。人力匱乏下,為了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病人走不出來,他走進去。看到偏鄉孩子教育的迫切,他號召醫護、大專志工,組織「行動圖書館」,義診的同時,讓志工帶領在地孩子閱讀。遇到危難,他常跑第一,1994年盧安達內亂,他自告奮勇,遠赴動盪不安的災區義診,是現場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黃皮膚醫師。1996年,在證嚴法師支持下,王英偉在花蓮慈濟醫院創設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心蓮病房」。他率先引進芳香療法、中西醫合療、綠色療癒、藝術治療等,「不擇手段」地讓末期重症病人安適,許多家屬在病人離世後,滿懷感恩回到心蓮擔任志工。心蓮病房不但是慈濟推動安寧照護的起點與典範,更肩負起培育東部安寧療護人才的重任,而海內外前來參訪與學習的醫療專業人士,更是絡繹不絕超過五千人次。2016年,王英偉借調為國健署署長,他常說:「健康是一,其他是零,如果沒有健康,我們什麼事也做不了。」他是把健康促進帶入職場、學校、醫療場域與社區的重要推手,守護全民健康,從樂活到善終,是他行醫以來,永遠不變的初心。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

凱博文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20/03/18 出版

‧哈佛醫學院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對話的凱博文醫師,最經典的醫學人文著作。 ‧以跨文化視野,對病痛經驗作最深刻的觀察與敘說。 ‧直搗病者最深切、說不出的感受,喚起了每個人病痛經驗。 ‧對照當今醫護體制,更是一聲敲醒醫護初心的警鐘。 ‧經典歷久彌新,2020年全新翻譯。 在關係中看見病痛的本質 在苦痛中明白醫治的真諦 治「病」或醫「人」? 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對話的哈佛醫師凱博文 深刻描寫病痛經驗的醫學人文經典 如果你曾經歷病痛,本書必讓你心有戚戚焉。如作者凱博文教授所說,「別人看不見你的痛」,病痛的效應蔓延在人生各層面,病者不只承受身體不適,更苦於無助與孤獨。但主流醫學卻僅將病痛視為生理失常,鮮少提供對心理、生活甚至靈性的照護,這不但無法消除病痛,更使得病者陷入惡性掙扎,痛苦不已。 高大威猛、戰無不勝的警官,為何因一次背傷,從此蜷曲成一個窩囊廢…… 氣喘求醫無解的律師,竟因接受婚姻諮商,症狀緩解…… 黑人社區的高血壓肥胖婦女,為何讓醫師絕望地說:如不進行社會改革,她的病不會好…… 作者以人類學家的銳利眼光,呈現了病痛所承載的心理、人際、社會、文化等多層意涵,如何與病況交互影響;而醫師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更回頭左右醫師對病況的了解。對於病程發展與人生品質,這都是至關重要的。 本書以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案例,探討慢性病所蘊含的深刻意涵。凱博文強調,對於慢性病的合宜照護,應是理解、處理以患者病痛為中心的社會脈絡。減少失能、而非追求痊癒,更是醫療的目標。這仰賴醫師與照護者付出人文的關照、留心病者生活,絕非僅僅執行生理上的醫囑就能辦到。 凱博文博士在三十年前便呼籲醫界應該關懷病者心理、將生活脈絡納入治療,致力於引領思考嶄新的醫療照護典範。對照當今醫療體制,這更是一記提醒找回醫護本色的警鐘。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巴赫花精療法2:反應情緒的身體地圖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12/16 出版

★圖解「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位置,透過外敷法,將花精的應用範圍提升到全新境界。★以200多張圖像呈現全身243個反應區,一目了然,清晰易學。★與內服相比,外用方式更快速、效果更顯著,也可舒緩身體的疼痛不適。★開發將花精應用於美容、療癒疤痕的嶄新領域。★2019版全新修訂:皮膚反應區文字重新翻譯;作者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對內容作了重要修正。德國自然醫學泰斗柯磊墨醫師,在「巴赫花精」的基礎上,透過氣場測試、中醫理論和臨床實驗,找出花精之間的橫向關連,將38朵巴赫花精系統化地分類為12道花軌、5種外在花精,可以在人們面對人生困境時,給予協助。柯磊墨醫師更進一步發現「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每朵花精都對應到人類身體某部分皮膚表面,可以療癒特定的負面情緒或身體不適。當負面情緒在反應區產生能量變化,會呈現為疼痛或感受能力的失調。藉著人人可學的氣場測試法及12種花精軌道,我們可以從身體讀出所需的花精,利用花精敷布或乳霜敷抹於受干擾的反應區上。外敷的效果,比起內服更加迅速且顯著。我們可以藉此處理心靈困境、身體不適,也可以做預防性的處理。書中列舉許多臨床案例,詳盡探討每位個案的困境、治療師給予的花精及使用療效,對於初學者、一般花友或是治療師而言,都是自癒或癒人的絕佳參考。全書除了以38種花精來檢索243個皮膚反應區的圖例,更提供從身體部位來查找花精的26幅「身體地圖」,檢索方法詳盡貼心,立刻上手。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新巴赫花精療法2:反應情緒的身體地圖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12/16 出版

★圖解「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位置,透過外敷法,將花精的應用範圍提升到全新境界。★以200多張圖像呈現全身243個反應區,一目了然,清晰易學。★與內服相比,外用方式更快速、效果更顯著,也可舒緩身體的疼痛不適。★開發將花精應用於美容、療癒疤痕的嶄新領域。★2019版全新修訂:皮膚反應區文字重新翻譯;作者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對內容作了重要修正。德國自然醫學泰斗柯磊墨醫師,在「巴赫花精」的基礎上,透過氣場測試、中醫理論和臨床實驗,找出花精之間的橫向關連,將38朵巴赫花精系統化地分類為12道花軌、5種外在花精,可以在人們面對人生困境時,給予協助。柯磊墨醫師更進一步發現「巴赫花精皮膚反應區」:每朵花精都對應到人類身體某部分皮膚表面,可以療癒特定的負面情緒或身體不適。當負面情緒在反應區產生能量變化,會呈現為疼痛或感受能力的失調。藉著人人可學的氣場測試法及12種花精軌道,我們可以從身體讀出所需的花精,利用花精敷布或乳霜敷抹於受干擾的反應區上。外敷的效果,比起內服更加迅速且顯著。我們可以藉此處理心靈困境、身體不適,也可以做預防性的處理。書中列舉許多臨床案例,詳盡探討每位個案的困境、治療師給予的花精及使用療效,對於初學者、一般花友或是治療師而言,都是自癒或癒人的絕佳參考。全書除了以38種花精來檢索243個皮膚反應區的圖例,更提供從身體部位來查找花精的26幅「身體地圖」,檢索方法詳盡貼心,立刻上手。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新巴赫花精療法1:療癒身心靈的12種花精軌道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12/12 出版

★在巴赫花精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的分類與外用療法,使身心靈的療癒更全面、快速★三十週年紀念版本,大幅更新內容★精簡掌握巴赫醫師對每一朵花的特質描述,並配有38朵花精的彩圖★以負面情緒檢索自己所需的花精,就算初學者也可找到合適的花精★說明治療師該如何問診、下診斷、寫病歷、找出適合個案的素材、如何評估個案服用後的反應★註解全文翻譯,供要深入鑽研者全面性資訊★附有合著者自然療法醫師海滿恩來台灣授課的經驗與心得以內在花精、外在花精、12種花精軌道,全面提升38朵巴赫花精療癒力量發展出巴赫花精療法的英國醫師、病理學家愛德華‧巴赫醫師(1886-1936)曾說:「38朵花精的系統,包含所有人類基本的心靈狀況,自成系統,完整無缺。」巴赫醫師認為,人的心靈狀態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身體疾病起因於負面情緒和心理創傷,例如絕望、悲傷、擔憂、恐懼等等。若要療癒身體,需先療癒心靈。他發現野生植物的花朵所蘊含的能量訊息,可以療癒人心中的負面情緒,進而調理身體疾病,於是發展出花精療法,在自然醫學上占有重要地位。1989年,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將38朵花精做了系統化的分類,使療癒能夠更有效率地進行。他運用氣場檢測以及中醫理論等方法,將38朵花精分類為12種花精軌道與5個外在花精,正好符合中醫的12條經絡與五行元素,也能與7個脈輪相呼應。柯磊墨更驚人的成就是,他發現了人類的情緒在身體特定皮膚部位上有反應區,就如足部有人體臟腑的反射區一般。這些情緒反應區佈滿了全身皮膚表面,38種花精所代表的情緒概念,剛好填滿全身243塊的皮膚區塊(請參考《新巴赫花精療法2:反應情緒的身體地圖》)。只要使用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敏感測試法,來測試人體的氣場,便可得知個案哪個情緒的皮膚反應區受到干擾而失衡,在此處施以花精敷布或乳霜,外敷與內服同時並進,症狀便能迅速且顯著地獲得改善。如此一來,花精不僅能療癒表面的情緒,更進而療癒深層的心靈困境與身體疾病,產生全面性的成功療癒效果。本書為《新巴赫花精療法1》德文版第17版,全書重新翻譯。除了詳盡描述12種花精軌道、外在花精、基礎花精之外,並說明如何以負面情緒來檢索,找到合適的花精,以及許多輔助診斷的方法、外用療癒時的實作法、服用後的反應等。就算是初學者,也可以在精簡的特徵描述中做出正確的判斷,自我療癒。對有心成為花精治療師的讀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本版並增加柯磊墨醫師特別設計的幾項內容:從負面情緒查找對應花精的詳細問卷、負面情緒索引、治療師評估個案時該如何建立病歷、面談的技巧等。書末並附38種花精彩圖及巴赫醫師對花精的原始描述,讓巴赫醫師的教誨及精神與創新的療癒手法同時呈現。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新巴赫花精療法1:療癒身心靈的12種花精軌道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12/12 出版

★在巴赫花精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的分類與外用療法,使身心靈的療癒更全面、快速★三十週年紀念版本,大幅更新內容★精簡掌握巴赫醫師對每一朵花的特質描述,並配有38朵花精的彩圖★以負面情緒檢索自己所需的花精,就算初學者也可找到合適的花精★說明治療師該如何問診、下診斷、寫病歷、找出適合個案的素材、如何評估個案服用後的反應★註解全文翻譯,供要深入鑽研者全面性資訊★附有合著者自然療法醫師海滿恩來台灣授課的經驗與心得以內在花精、外在花精、12種花精軌道,全面提升38朵巴赫花精療癒力量發展出巴赫花精療法的英國醫師、病理學家愛德華‧巴赫醫師(1886-1936)曾說:「38朵花精的系統,包含所有人類基本的心靈狀況,自成系統,完整無缺。」巴赫醫師認為,人的心靈狀態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身體疾病起因於負面情緒和心理創傷,例如絕望、悲傷、擔憂、恐懼等等。若要療癒身體,需先療癒心靈。他發現野生植物的花朵所蘊含的能量訊息,可以療癒人心中的負面情緒,進而調理身體疾病,於是發展出花精療法,在自然醫學上占有重要地位。1989年,德國自然醫學巨擘柯磊墨醫師,將38朵花精做了系統化的分類,使療癒能夠更有效率地進行。他運用氣場檢測以及中醫理論等方法,將38朵花精分類為12種花精軌道與5個外在花精,正好符合中醫的12條經絡與五行元素,也能與7個脈輪相呼應。柯磊墨更驚人的成就是,他發現了人類的情緒在身體特定皮膚部位上有反應區,就如足部有人體臟腑的反射區一般。這些情緒反應區佈滿了全身皮膚表面,38種花精所代表的情緒概念,剛好填滿全身243塊的皮膚區塊(請參考《新巴赫花精療法2:反應情緒的身體地圖》)。只要使用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敏感測試法,來測試人體的氣場,便可得知個案哪個情緒的皮膚反應區受到干擾而失衡,在此處施以花精敷布或乳霜,外敷與內服同時並進,症狀便能迅速且顯著地獲得改善。如此一來,花精不僅能療癒表面的情緒,更進而療癒深層的心靈困境與身體疾病,產生全面性的成功療癒效果。本書為《新巴赫花精療法1》德文版第17版,全書重新翻譯。除了詳盡描述12種花精軌道、外在花精、基礎花精之外,並說明如何以負面情緒來檢索,找到合適的花精,以及許多輔助診斷的方法、外用療癒時的實作法、服用後的反應等。就算是初學者,也可以在精簡的特徵描述中做出正確的判斷,自我療癒。對有心成為花精治療師的讀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本版並增加柯磊墨醫師特別設計的幾項內容:從負面情緒查找對應花精的詳細問卷、負面情緒索引、治療師評估個案時該如何建立病歷、面談的技巧等。書末並附38種花精彩圖及巴赫醫師對花精的原始描述,讓巴赫醫師的教誨及精神與創新的療癒手法同時呈現。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愛,髓時都在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9/18 出版

★骨髓移植,是許多命在旦夕的血癌患者唯一生機。21篇真實故事,帶你一起了解骨髓捐贈的種種笑淚悲喜。★集結捐贈者與受贈者、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醫師、志工現身說法,宛如目睹捐贈、送髓、護髓、治療的感動現場。我們在找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就是你!全世界,每三分鐘就有一個人得到血癌;在台灣,每個月平均有三百位病患在等待移植,他可以治療,但需要你的幫助。罹患血液疾病的病友,往往有極高的生命危險,除了化學治療,許多病友唯有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才能活下來。然而,骨髓移植必須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適的配對者——而配對成功的機率,只有二千分之一至一億分之一。配對成功的捐贈者阿成,原本是位菸酒檳榔不離手,一天都不能沒有酒喝的人。心軟的他,卻在允諾捐贈後,開始擔心受贈病人體衰力微,萬一自己的惡習影響捐贈品質,豈不讓病人受累。於是,捐贈前他狠下心來戒酒兩周,竟讓他從此遠離惡習。曾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張書豪,在得知配對成功後,大量攝取蔬菜、均衡飲食,更加強慢跑等運動鍛鍊,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捐贈前碰到寒流來襲,他自行禁足,只為隔離感染流感的可能性,以提供最佳品質的周邊血幹細胞。本書所敘說的,正是臺灣社會大眾無私的愛,讓「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25年來,累積超過43萬名志願捐髓者的愛心建檔,提供迫在眉睫的病人查詢;更在捐贈者、志工、醫師、護理人員等與時間賽跑的努力下,將新生命的希望送到了31個國家地區,搶救了超過五千個生命與家庭。他們從死神手上搶下名單,他們深信「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他們的大愛讓受盡病苦折磨的血液疾病病人與家屬,得以走出死亡幽谷,重新活出精彩人生。一本關於病苦與大愛的故事,期待您的參與!只要多一位朋友加入骨髓驗血建檔,這個世界就多一個重生的機會!在這個地球上,我們都是一家人。「想到當時捐骨髓的過程,心裡真的很堅定,有一種我一定會救活你的決心,希望人生還能有機會再救人,真的很滿足,很幸福。」——捐贈者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張書豪「一生中能有機會捐髓救人,實在難能可貴,當再次站在生命臨界點時,只要有緣需要我,我還是會大聲說出:我願意!」——捐贈者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 張友薰「我在急診室接到告知,我的孩子被診斷出急性白血病,身為醫師的我這時才深刻感受到『告知實情』帶來的震撼和不知所措。人類與疾病的競爭永遠不會休止、只希望能用更多的圓滿來取代缺憾。」——林真福醫師 「『黑黃配』對我來說是奇蹟,我真的很感激每一位協助我重生的人;能夠在臺灣配對又移植成功,說明人類是沒有種族、大小、年紀差別的。在地球上,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南非印度裔受贈者 阿力斯(Amrith Prithrajsing) 「血癌一開始就是第四期,但是有機會可以根治的,病人跟家屬的期望很高,我們醫生期望也很高,我們的醫療團隊必須要有堅強的人格,要有像上人的愛心跟慈悲,在這個領域,不能輕言退縮。」——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 李啟誠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愛,髓時都在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9/18 出版

★骨髓移植,是許多命在旦夕的血癌患者唯一生機。21篇真實故事,帶你一起了解骨髓捐贈的種種笑淚悲喜。★集結捐贈者與受贈者、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醫師、志工現身說法,宛如目睹捐贈、送髓、護髓、治療的感動現場。我們在找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就是你!全世界,每三分鐘就有一個人得到血癌;在台灣,每個月平均有三百位病患在等待移植,他可以治療,但需要你的幫助。罹患血液疾病的病友,往往有極高的生命危險,除了化學治療,許多病友唯有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才能活下來。然而,骨髓移植必須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適的配對者——而配對成功的機率,只有二千分之一至一億分之一。配對成功的捐贈者阿成,原本是位菸酒檳榔不離手,一天都不能沒有酒喝的人。心軟的他,卻在允諾捐贈後,開始擔心受贈病人體衰力微,萬一自己的惡習影響捐贈品質,豈不讓病人受累。於是,捐贈前他狠下心來戒酒兩周,竟讓他從此遠離惡習。曾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張書豪,在得知配對成功後,大量攝取蔬菜、均衡飲食,更加強慢跑等運動鍛鍊,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捐贈前碰到寒流來襲,他自行禁足,只為隔離感染流感的可能性,以提供最佳品質的周邊血幹細胞。本書所敘說的,正是臺灣社會大眾無私的愛,讓「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25年來,累積超過43萬名志願捐髓者的愛心建檔,提供迫在眉睫的病人查詢;更在捐贈者、志工、醫師、護理人員等與時間賽跑的努力下,將新生命的希望送到了31個國家地區,搶救了超過五千個生命與家庭。他們從死神手上搶下名單,他們深信「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他們的大愛讓受盡病苦折磨的血液疾病病人與家屬,得以走出死亡幽谷,重新活出精彩人生。一本關於病苦與大愛的故事,期待您的參與!只要多一位朋友加入骨髓驗血建檔,這個世界就多一個重生的機會!在這個地球上,我們都是一家人。「想到當時捐骨髓的過程,心裡真的很堅定,有一種我一定會救活你的決心,希望人生還能有機會再救人,真的很滿足,很幸福。」——捐贈者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張書豪「一生中能有機會捐髓救人,實在難能可貴,當再次站在生命臨界點時,只要有緣需要我,我還是會大聲說出:我願意!」——捐贈者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 張友薰「我在急診室接到告知,我的孩子被診斷出急性白血病,身為醫師的我這時才深刻感受到『告知實情』帶來的震撼和不知所措。人類與疾病的競爭永遠不會休止、只希望能用更多的圓滿來取代缺憾。」——林真福醫師 「『黑黃配』對我來說是奇蹟,我真的很感激每一位協助我重生的人;能夠在臺灣配對又移植成功,說明人類是沒有種族、大小、年紀差別的。在地球上,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南非印度裔受贈者 阿力斯(Amrith Prithrajsing) 「血癌一開始就是第四期,但是有機會可以根治的,病人跟家屬的期望很高,我們醫生期望也很高,我們的醫療團隊必須要有堅強的人格,要有像上人的愛心跟慈悲,在這個領域,不能輕言退縮。」——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 李啟誠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暗夜星光:告別躁鬱的十年

思瑀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8/20 出版

★告別與躁鬱相伴十年的成長歲月,深刻書寫生命的破口與恩賜★從憤世嫉俗到成熟豁達,呈現從罹病少女到社會人的真實歷程★以禪繞畫呈現內在掙扎,展現豐富心靈世界期待漆黑夜晚中,愈來愈多的故事被看見,彷彿布滿星光拼湊出溫柔力量,明亮夜晚的恐懼我不是想結束生命,我只想結束感覺不到痛苦的痛苦,感覺不到明天的絕望。而我只剩生命可以結束。高中時,躁鬱症不請自來,青春天翻地覆。國內第一本青少年病人誌《親愛的我,你好嗎:十九歲少女的躁鬱日記》的作者思瑀,和躁鬱拔河十年了。在三十而立之前,思瑀回望過去,這十年的故事,好難說,也說不盡。少女已長大,思瑀終於接受躁鬱強行參與她的人生,至今彷彿變為友伴。此刻,她希望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告訴社會,精神疾病僅是疾病的一種,如同感冒一樣平凡。在本書中,她談到躁鬱患者常見的失眠、幻聽、自傷、自殺意念:幻覺如此自然而真實,真實得讓我想開槍轟掉大腦,期待開槍後能偷得片刻安寧……關於住院的日子,她說:病友其實不可怕,她們都好想回家,好想「不像瘋子」。關於工作,她說:進入職場後,生病不再能夠蹺課,依然得拖著幾日沒睡的身體,繼續工作……其實病友都想穩定工作,拚命地在病情與社會生活中取得平衡。不管疾病如何攪擾,他們還是走過來了。不能說是勇敢,而是妥協、不願放棄、捨不得離去所愛。期待這份書寫與手繪創作圖,能像黑夜中的星光,帶來點點希望:移除大眾對躁鬱症錯誤的刻板印象,從日常社交、家庭乃至工作職場,降低傷害,甚至成為病友的幫助。飛吧!不管再怎麼疲憊,一定要繼續飛翔。沿途有美麗的日出,有落日的餘暉,有星夜的璀璨,有雨後的彩虹。努力飛吧,有一天一定能夠飛到天堂。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暗夜星光:告別躁鬱的十年

思瑀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8/20 出版

★告別與躁鬱相伴十年的成長歲月,深刻書寫生命的破口與恩賜★從憤世嫉俗到成熟豁達,呈現從罹病少女到社會人的真實歷程★以禪繞畫呈現內在掙扎,展現豐富心靈世界期待漆黑夜晚中,愈來愈多的故事被看見,彷彿布滿星光拼湊出溫柔力量,明亮夜晚的恐懼我不是想結束生命,我只想結束感覺不到痛苦的痛苦,感覺不到明天的絕望。而我只剩生命可以結束。高中時,躁鬱症不請自來,青春天翻地覆。國內第一本青少年病人誌《親愛的我,你好嗎:十九歲少女的躁鬱日記》的作者思瑀,和躁鬱拔河十年了。在三十而立之前,思瑀回望過去,這十年的故事,好難說,也說不盡。少女已長大,思瑀終於接受躁鬱強行參與她的人生,至今彷彿變為友伴。此刻,她希望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告訴社會,精神疾病僅是疾病的一種,如同感冒一樣平凡。在本書中,她談到躁鬱患者常見的失眠、幻聽、自傷、自殺意念:幻覺如此自然而真實,真實得讓我想開槍轟掉大腦,期待開槍後能偷得片刻安寧……關於住院的日子,她說:病友其實不可怕,她們都好想回家,好想「不像瘋子」。關於工作,她說:進入職場後,生病不再能夠蹺課,依然得拖著幾日沒睡的身體,繼續工作……其實病友都想穩定工作,拚命地在病情與社會生活中取得平衡。不管疾病如何攪擾,他們還是走過來了。不能說是勇敢,而是妥協、不願放棄、捨不得離去所愛。期待這份書寫與手繪創作圖,能像黑夜中的星光,帶來點點希望:移除大眾對躁鬱症錯誤的刻板印象,從日常社交、家庭乃至工作職場,降低傷害,甚至成為病友的幫助。飛吧!不管再怎麼疲憊,一定要繼續飛翔。沿途有美麗的日出,有落日的餘暉,有星夜的璀璨,有雨後的彩虹。努力飛吧,有一天一定能夠飛到天堂。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亞歷山大技巧:身心運用的優化之道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6/19 出版

●表演家、職能治療師與身心工作者一致推崇的亞歷山大技巧,最重要的思想原創經典。 ●亞歷山大技巧創始者鉅細靡遺剖析技巧開發歷程的思想精華之作。 ●由音樂家兼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彭建翔、黃詩雲翻譯,傳神傳達亞技精髓。 ●兼顧身與心、局部與整體的整合健康觀,歷久彌新。 亞歷山大技巧是一門身心學的技術,教導人們訓練大腦正確接收身體訊息、控制身心運作,以改善不良姿勢、增進身心效能與健康。百年來,該技巧風行全球,不僅能緩解疼痛、改善體態,更協助運動員與各類表演工作者提升表現,受惠者眾。 亞歷山大技巧由戲劇朗誦員F.M.亞歷山大所開發,緣起於他在演出時聲音沙啞,求醫無解,不得不轉而自救。他觀察鏡中自己發聲時體態的微妙變化,終於開發出調整姿勢的技巧,改變錯誤的身心慣性,不但沙啞不藥而癒,更改善了健康。 在本書中,亞歷山大記錄了這套技巧曲折的發展歷程,並透過實例來解析技巧的應用原則,令人感佩他的膽大心細與頑強毅力。亞歷山大對身體鉅細靡遺的觀察、調整,不僅堪稱科學實驗,也是生命態度的探索,留給世人可貴的啟發: ●我們熟悉且「覺得正確」的感覺,可能正在傷害我們。 ●「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任何身體小毛病,都牽涉整體身心的運作。 ●越是以「目標導向」矯正特定錯誤、追求特定成就,越可能適得其反。 ●幸好,我們能透過理性意識的覺察、調整,漸漸引導自己改善。 ●這個過程不容易,首要的功夫,就是懂得「克制」。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亞歷山大技巧:身心運用的優化之道

心靈工坊  出版
2019/06/19 出版

●表演家、職能治療師與身心工作者一致推崇的亞歷山大技巧,最重要的思想原創經典。 ●亞歷山大技巧創始者鉅細靡遺剖析技巧開發歷程的思想精華之作。 ●由音樂家兼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彭建翔、黃詩雲翻譯,傳神傳達亞技精髓。 ●兼顧身與心、局部與整體的整合健康觀,歷久彌新。 亞歷山大技巧是一門身心學的技術,教導人們訓練大腦正確接收身體訊息、控制身心運作,以改善不良姿勢、增進身心效能與健康。百年來,該技巧風行全球,不僅能緩解疼痛、改善體態,更協助運動員與各類表演工作者提升表現,受惠者眾。 亞歷山大技巧由戲劇朗誦員F.M.亞歷山大所開發,緣起於他在演出時聲音沙啞,求醫無解,不得不轉而自救。他觀察鏡中自己發聲時體態的微妙變化,終於開發出調整姿勢的技巧,改變錯誤的身心慣性,不但沙啞不藥而癒,更改善了健康。 在本書中,亞歷山大記錄了這套技巧曲折的發展歷程,並透過實例來解析技巧的應用原則,令人感佩他的膽大心細與頑強毅力。亞歷山大對身體鉅細靡遺的觀察、調整,不僅堪稱科學實驗,也是生命態度的探索,留給世人可貴的啟發: ●我們熟悉且「覺得正確」的感覺,可能正在傷害我們。 ●「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任何身體小毛病,都牽涉整體身心的運作。 ●越是以「目標導向」矯正特定錯誤、追求特定成就,越可能適得其反。 ●幸好,我們能透過理性意識的覺察、調整,漸漸引導自己改善。 ●這個過程不容易,首要的功夫,就是懂得「克制」。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頭頸自由,身心自在:亞歷山大技巧入門

心靈工坊  出版
2018/09/01 出版

★ 透過簡單的骨骼結構小知識,就可以養成輕鬆不費力的姿勢。 ★ 作者幽默風趣,指出我們常見的錯誤身體觀。 ★ 不需特殊的工具,只要用雙手感覺身體自己體驗。   三大身心學技巧之一,一讀就懂的亞歷山大技巧入門書   頭頸自由,身心也就自由自在 身體構圖正確,動作輕鬆不費力   休‧傑克曼、瑪丹娜、保羅‧麥卡尼、基努‧李維都在學習的身心技巧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澳洲的莎劇演員亞歷山大(F. M. Alexander, 1869-1955)在藝術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出現了聲音沙啞以及呼吸問題,遍尋名醫,卻找不出有效的治療辦法。他決定自己尋求解方。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研究、實驗,而有了革命性的發現。   本書作者芭芭拉.康樂伯是美國資深的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她將亞歷山大的發現規整出兩條合乎科學、人人通用、不會改變的「人類動作定律」:   ★頸部肌肉慣性緊繃,導致全身可預期且無可避免的緊繃;要解除全身緊繃,必須先解除頸部肌肉的緊繃 ★動作中,當頸部是自由的,則頭帶領,身體跟隨;說得更精準些,是頭帶領,脊椎依序跟隨。   本書除了闡釋亞歷山大幾個重要的身體使用原理(例如首要控制、向下拉力、建設性的意識控制)之外,最珍貴的是,呈現了作者數十年來有系統探索亞歷山大身體構圖概念的成果,並且將之理論化。   本書自1991年出版以來不斷再版,是認識亞歷山大技巧最簡明的入門手冊。作者芭芭拉文筆幽默,在她巧妙的比喻下,讀者片刻間就能瞭解複雜的姿勢與人體結構原理,修正長久以來自己的錯誤身體構圖。   頭頸自由,身心自然也能自由自在。練習亞歷山大技巧可以增進動覺的靈敏度,讓表演工作者、運動員有流暢、靈巧的身體控制能力來展現動作,對於長期坐辦公室、缺乏運動、習慣使用3C產品的你我,更有立竿見影的功效!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疾病的希望(修訂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17/07/14 出版

疾病和健康一樣,都是人的本質 它唯一的目的,是要我們超越對立、趨向完整 疾病,是內心世界的象徵。身體所表現出的事實,正是病人不願承認的部分。 疾病與健康,宛如太極圖的黑與白。兩者既對立又共存,同時存在於體內。 我們無法只要「健康」,不要「疾病」。身體的病,是心理的暗喻,潛意識透過它提醒我們內心的不完整,可以說是最忠實的朋友。 本書兩位作者為德國心理學家,一位接受靈性傳統的訓練,另一位則專精於自然療法及心理治療。1983年他們合著本書,石破天驚地提出「身心一體」的醫療概念,旋即席捲歐美,揭開身心整合醫學的風潮。 疾病象徵著內心的陰影、恐懼、不成熟,當我們透過症狀,覺察到潛意識裡未被滿足的需求時,藉由承認、處理、教育、整合這些需求,療癒將會加速。 因此,疾病是通往完整的道路,我們不能逃避、忽視、厭棄它。 尊重疾病,調整自己的內在,療癒就會從完整與合一之中泉源般地湧出。 書中詳列各種身體系統與器官症狀所指涉的心理意義:氣喘患者是否抗拒生命的黑暗面,而心臟不適者可能未讓理智與感情得到平衡?作者提醒,在解讀症狀時,要注意以下原則:忽略功能層面所有明顯的因果關係、找出症狀出現時生活中不尋常之事、自問「症狀阻止我做什麼?」和「症狀使我做什麼?」等等。 書中對疾病的解讀,並不是診斷標準,但讀者可以按照書中教導,問問疾病這位好友向自己提供了什麼誠實的建言,進而掌握療癒與整合的契機。 疾病與健康是對立的兩面,而療癒,是超越這份對立。 我們必須從這個二元對立的世界醒來,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療癒。 本書特色 ★身心醫學重要經典,德文版出版35週年,重新修訂上市! ★加州整合學院指定閱讀,扭轉多年來人們對「健康」、「疾病」與「治療」的看法! ★附身體部位與心理象徵意義一覽表,身心對應關係一目了然!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修訂版)

心靈工坊  出版
2017/07/14 出版

疾病和健康一樣,都是人的本質 它唯一的目的,是要我們超越對立、趨向完整 疾病,是內心世界的象徵。身體所表現出的事實,正是病人不願承認的部分。 疾病與健康,宛如太極圖的黑與白。兩者既對立又共存,同時存在於體內。 我們無法只要「健康」,不要「疾病」。身體的病,是心理的暗喻,潛意識透過它提醒我們內心的不完整,可以說是最忠實的朋友。 本書兩位作者為德國心理學家,一位接受靈性傳統的訓練,另一位則專精於自然療法及心理治療。1983年他們合著本書,石破天驚地提出「身心一體」的醫療概念,旋即席捲歐美,揭開身心整合醫學的風潮。 疾病象徵著內心的陰影、恐懼、不成熟,當我們透過症狀,覺察到潛意識裡未被滿足的需求時,藉由承認、處理、教育、整合這些需求,療癒將會加速。 因此,疾病是通往完整的道路,我們不能逃避、忽視、厭棄它。 尊重疾病,調整自己的內在,療癒就會從完整與合一之中泉源般地湧出。 書中詳列各種身體系統與器官症狀所指涉的心理意義:氣喘患者是否抗拒生命的黑暗面,而心臟不適者可能未讓理智與感情得到平衡?作者提醒,在解讀症狀時,要注意以下原則:忽略功能層面所有明顯的因果關係、找出症狀出現時生活中不尋常之事、自問「症狀阻止我做什麼?」和「症狀使我做什麼?」等等。 書中對疾病的解讀,並不是診斷標準,但讀者可以按照書中教導,問問疾病這位好友向自己提供了什麼誠實的建言,進而掌握療癒與整合的契機。 疾病與健康是對立的兩面,而療癒,是超越這份對立。 我們必須從這個二元對立的世界醒來,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療癒。 本書特色 ★身心醫學重要經典,德文版出版35週年,重新修訂上市! ★加州整合學院指定閱讀,扭轉多年來人們對「健康」、「疾病」與「治療」的看法! ★附身體部位與心理象徵意義一覽表,身心對應關係一目了然!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女性能量療法:永保青春健康的自助寶典

心靈工坊  出版
2016/08/15 出版

寫給地球上每一位女性的保健書 改變自己的能量,自己作主,當一個健康又快樂的女人! 我們的女性直覺渴望的是愛、合作、公平、同情心、家庭、自然與祥和。——克莉絲汀‧諾瑟普醫師(Christiane Northrup) 女性天生就對能量非常敏感,以能量療法增進自己的健康,再適合也不過了。而且,女性健康快樂的話,家人多半也會健康快樂。本書不只幫助讀者本人,更能造福她的家庭、她的女性長輩、姊妹和女性朋友。 美國能量醫療大師唐娜‧伊頓身為女性,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問題特別感同身受。她天生罹患心雜音、得過肺結核、16歲得了多發性硬化症、27歲心臟病發作、30歲之前有嚴重低血糖和過敏、34歲得了乳癌、30到40歲之間罹患氣喘,而且像許多女人一樣,覺得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宛如地獄。她靠著敏銳的自我覺察,與持續探索能量療法的決心,終於治癒了自己。 伊頓指出,荷爾蒙是女性是否健康的重要關鍵。她在本書教導許多簡單技巧,讀者按照圖示梳理自身能量、調整荷爾蒙,便能舒緩下列女性專有的身心問題: ★經前症候群(腹脹、水腫、胃痛、情緒崩潰…) ★生理期不適(腹痛、腰痛、背痛、經期延遲…) ★孕期保養(不易受孕、孕吐、陣痛…) ★更年期症候群(熱潮紅、骨質疏鬆、沮喪、憂鬱…) ★體重管理(減輕焦慮、阻斷強迫進食、改變食欲模式…) 能量療法和藥物或手術比起來,更精確、更有效,而且極少侵入性。這些方法可以自己進行,不須任何花費。 不管妳是少女還是銀髮族,能量療法都能讓妳重新打造自己,從內到外、從身到心。學會能量療法,擁抱天生自我療癒力,妳會對「永保青春」更加有自信!   許瑞云醫師親自示範動作影片,掃瞄書封QR code即可學習! 本書可說是女性的健康百科全書,不僅介紹了人體能量的九大系統,更重要的是每個章節都涵蓋了女性在不同時期所面對的健康重要議題,並教我們透過簡單的動作,以最自然的方法,讓卡住的能量得以順暢調和。相信讀者能夠從閱讀這本書,幫助更多女性過得美麗、健康又快樂!——許瑞云醫師,亞洲唯一具備「唐娜‧伊頓能量醫療高階能量治療師」認證資格者 本書特色     ★美國能量醫療大師唐娜.伊頓夫婦為女性量身打造的能量療法保健書 ★醫師作家許瑞云、身心靈導師胡因夢、能量心理療法訓練師王曙芳聯合推薦! ★許瑞云醫師親自示範動作影片,掃瞄書封QR code即可學習!

9 特價48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女性能量療法:永保青春健康的自助寶典

心靈工坊  出版
2016/08/15 出版

寫給地球上每一位女性的保健書 改變自己的能量,自己作主,當一個健康又快樂的女人! 我們的女性直覺渴望的是愛、合作、公平、同情心、家庭、自然與祥和。——克莉絲汀‧諾瑟普醫師(Christiane Northrup) 女性天生就對能量非常敏感,以能量療法增進自己的健康,再適合也不過了。而且,女性健康快樂的話,家人多半也會健康快樂。本書不只幫助讀者本人,更能造福她的家庭、她的女性長輩、姊妹和女性朋友。 美國能量醫療大師唐娜‧伊頓身為女性,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問題特別感同身受。她天生罹患心雜音、得過肺結核、16歲得了多發性硬化症、27歲心臟病發作、30歲之前有嚴重低血糖和過敏、34歲得了乳癌、30到40歲之間罹患氣喘,而且像許多女人一樣,覺得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宛如地獄。她靠著敏銳的自我覺察,與持續探索能量療法的決心,終於治癒了自己。 伊頓指出,荷爾蒙是女性是否健康的重要關鍵。她在本書教導許多簡單技巧,讀者按照圖示梳理自身能量、調整荷爾蒙,便能舒緩下列女性專有的身心問題: ★經前症候群(腹脹、水腫、胃痛、情緒崩潰…) ★生理期不適(腹痛、腰痛、背痛、經期延遲…) ★孕期保養(不易受孕、孕吐、陣痛…) ★更年期症候群(熱潮紅、骨質疏鬆、沮喪、憂鬱…) ★體重管理(減輕焦慮、阻斷強迫進食、改變食欲模式…) 能量療法和藥物或手術比起來,更精確、更有效,而且極少侵入性。這些方法可以自己進行,不須任何花費。 不管妳是少女還是銀髮族,能量療法都能讓妳重新打造自己,從內到外、從身到心。學會能量療法,擁抱天生自我療癒力,妳會對「永保青春」更加有自信!   許瑞云醫師親自示範動作影片,掃瞄書封QR code即可學習! 本書可說是女性的健康百科全書,不僅介紹了人體能量的九大系統,更重要的是每個章節都涵蓋了女性在不同時期所面對的健康重要議題,並教我們透過簡單的動作,以最自然的方法,讓卡住的能量得以順暢調和。相信讀者能夠從閱讀這本書,幫助更多女性過得美麗、健康又快樂!——許瑞云醫師,亞洲唯一具備「唐娜‧伊頓能量醫療高階能量治療師」認證資格者 本書特色     ★美國能量醫療大師唐娜.伊頓夫婦為女性量身打造的能量療法保健書 ★醫師作家許瑞云、身心靈導師胡因夢、能量心理療法訓練師王曙芳聯合推薦! ★許瑞云醫師親自示範動作影片,掃瞄書封QR code即可學習!

特價37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