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危機四伏,意外的發生總是無法預料,因此,如何在傷害發生後的黃金時間確實施行急救,自然成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本書分兩大篇,詳述正確的急救與照護知識。「家庭急救篇」,提供生活中常見病症的急救方法。誤吞異物該如何逼出?凍、燙傷時的處理步驟為何?不慎拉傷或扭傷肌肉時,如何固定傷部?遇有人溺水或休克時,該如何及時施予CPR?文中將諸多狀況一一列舉說明,十分簡明易懂。「居家照護篇」,係針對家庭護理方式給予指導和建議。如何訂立看護時間表?哪些是必備的看護用品?如何妥善照料病人起居?又怎麼協助病人做復健運動?這種種相關問題,都可從書中獲得完整解答。「尊重生命,彼此救助」,就從充實「救護知識」開始!
保健意識的提升,使得國人對食品的需求,不再滿足於基本的飽足功能,轉而要求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因此,具保健或機能性訴求的食品,自然成為市場主流。市售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產品型態與原料素材多種多樣,到底什麼東西是我們應該額外攝取的?要如何補充才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達到保健的效果?本書作者長年從事保健食品的研究與推廣工作,為了將最新的保健知識與觀念快速傳達給每一個需要的人,所以採用說故事的方式陳述,並配合圖片解析以助於讀者理解。書中所介紹的食品,都是純天然的來源,以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碰得到或吃得到的東西為主,分五大類講述:免疫增強類、抗衰老類、營養補充類、美容減肥類、特殊功能類。全書講究科學論證,以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科研成果,相信能讓讀者對「保健食品」有一個全新而正確的認識。封面文字酵母貝塔葡聚糖免疫第一強/醣質營養素少了它活不下去/白藜蘆醇能讓你年輕三十歲/薑黃素與胡椒抗氧化第一強/花粉世界上唯一的完全食品/大豆異黃酮有你不知道的危險/死的益生菌體能調節人體免疫細胞/膠原蛋白與玻尿酸讓你的皮膚光滑白嫩/免疫球蛋白IgY有效對抗幽門螺旋桿菌
大多數的人都有過「頭痛」的經驗,它是一種發生頻率極高的症狀,引發因素複雜,包含生理與心理兩方面,從輕微的感冒到嚴重的疾病都會造成頭痛,而疼痛部位、持續的時間及性質也因人而異。現代人對於這不定時上身的「小毛病」,為求迅速祛除,往往吞服止痛藥來降低不適感,長期下來,體內不知積累了多少有毒物質。其實,只要不是腦部病變所造成的頭痛,大部分均可用家庭療法來達到緩解的效果,如冷敷、溫熱、Massage、指壓、溫灸、運動等。本書將這些簡單易行的特效療法收錄其中,除了針對個別症狀,說明操作要領及選穴方法,也將頭痛的成因與判別作了概要的敘述。希望有習慣性頭痛的人能夠善用本書,自己動手緩解病痛,以減少藥物對身體的傷害。
中醫藥膳是傳統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中的瑰寶,也是食中的奇葩。中醫自古便有「藥食同源、寓醫於食」之說,根據食用者生理、病理的特點,辨證施膳,配合四季「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自然規律,有針對性地選擇特異性強的食品與藥物合理搭配,從而達到祛除病邪、強身健體的目的。藥膳不僅可作為美味菜肴,家常烹調佐餐,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融治療於補養中,因此深受婆婆媽媽們的關注和喜愛。本書所介紹的藥膳有粥、湯、飲料等多種類別,既有傳統的古方,也有創新的吃法;有治療疾病的驗方,也有保健養生的配方。製作方法力求簡單易學,組成材料講求經濟實惠,讓大家都能輕鬆依照自身需求配製中藥膳食,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兼收防病療疾的功效。
按摩又稱推拿,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治療與保健方法。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內外的通路,在人體遭受病邪侵襲時最易反應出病變情況,因此,按摩位於經絡上的腧穴,能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恢復健康的目的。為了讓讀者具體認識按摩的獨特功效,作者總結了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和保健心得,編寫成這本簡單實用的按摩大全。書中含括百餘種常見病症的按摩療法,分別依體穴、足部、耳穴三種操作法加以說明,患者可依自身病況選用適合的穴位施治;此外,還介紹了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按摩,如眼與口的保健法、鐵襠功及捏脊保健法等。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是您居家保健不可或缺的按摩知識讀本。
一般人在天冷時會有「寒從腳下起」的感覺,這是因為雙腳處於人體的最低位置,距離心臟最遠,所以其末梢血液循環較差。中醫學認為:「血遇熱則行,遇寒則凝」,中藥外用時要「借濕以通竅,乾則藥氣不入」,因此,通過藥液浴足的溫熱刺激和透皮效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讓人氣血通暢、舒筋活絡、祛病強身。本書蒐羅百餘種常見疾病的浴足保健療法,推薦一千首行之有效的浴足中藥驗方,詳細說明其藥物選配、使用方法及主治功效,讀者可依據不同病症選擇相應的中藥組方,來緩解不適症狀或治療各種疾患。只要撥出短短的幾分鐘,在家簡單DIY,於悠閒舒適的氣氛中熏洗浴泡雙足,即可輕易告別疾病、紓壓解勞、保健養生。
人到年老時,體弱身衰難免有病,許多老年性疾病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要完全根治頑疾的困難度頗大,因此,「帶病延年」就成為年老者的必修課題。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許多老年人都有不少病恙,如白內障、骨質疏鬆、神經性耳聾、漏尿等,但即使如此,他們依然可以活到高齡,這就表示老年慢性病症並不會影響壽限,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三分靠藥,七分靠養」。一個人知曉及掌握的醫學知識越多,其對身體的自我保護及保養能力也就越強。因此,為了強化讀者對疾病的掌控能力,本書系統歸納出十三類中老年人常患的病症,說明其成因、臨床表現以及防治方法,讓您從中學習正確的醫療保健知識,勇敢與病共處,使晚年生活充滿生機與樂趣。
健康長壽是人們普遍追求的願望,尤其對身纏疾病的弱老殘患者而言,更是希望早去沉?,康復延年。但是,我們應採取何種方法來達到祛疾強身的目的?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各種運動如氣功、慢跑、游泳、體操等,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保健益壽;身體若不常運動,肌肉組織及關節就會萎縮,日久會導致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機能亦提早老化。而服食藥物也是抗衰防病的良方之一,不論西藥或中草藥,都應辨證施治、謹慎使用,若是服用補藥,也要注意其針對性,根據自身虛衰的性質和部位來加以選擇,才能獲得最佳的補養效果。本書介紹有關運動、藥物、性愛等方面的養生法,幫助您在往後的歲月中,儲蓄老當益壯的本錢。
血液,被人們稱之為生命的源泉。中國古代醫書《素問》中有云:「眼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認為氣血旺盛是維持體內活動和健康長壽的要素。目前,台灣老年人的三大死亡原因,分別是腦血管疾病、癌症及心臟疾病,三者均與人體的血液變化密切相關;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壓、猝死等也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顯示一個人的血液品質是關乎其生死的重大問題。因此,經常攝取降血脂、抗血栓、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已成為現代人延年益壽的保健措施之一。怎樣抵禦這些疾病的侵襲呢?書中羅列了九大疾病的相關醫學知識,說明如何經由飲食調養或體能鍛鍊等方式來防病治病,不論是健康人或罹病者,都能因本書而獲益良多。
拔罐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萌生於人類原始社會的蒺藜刺癰疽;於唐代,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完整體系;宋代時,已擴展到治療內科與外科疾病;發展至今日,又與現代醫學密切結合,增添了更新、更科學的內涵,成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中醫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之說,認為病痛多因經絡阻滯、氣血瘀阻所造成,而拔罐療法具有明顯的緩解和鎮痛效果,即便是頑固的慢性病,持續施治亦能痊癒。本書集結百餘種常見病症的拔罐療法,不需任何特殊器材,只要準備幾個專用罐具,或是以茶杯、酒杯或罐頭瓶來代替,依照書中指示,按圖索驥,掌握好操作要領,就能在家中自學自做,療疾治病。
老,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在生理上,體能減弱、心力衰退;心理上則容易產生「萬事零落,心無聊賴」的失落感。想要長壽,就要注重身、心兩方面的保健養生,以及講求日常飲食的營養平衡,才能與疾病、衰老進行鬥爭,健康地度過充實而富有情趣的晚年生活。《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身體的保健也要像天體一樣,永遠保持正常運行。但大多數人都認為保健是老年人的「專利」,往往忽視了青年或中壯年的養生,錯失了一生中對延年益壽至關重要的黃金時期。本書從日常的起居作息著手,系統地說明生活細節中的養生觀,讓您得以在動靜之中輕鬆地做好自我保健。
「怎樣活得長?」大概許多人都有這個想法。長壽是人類幾千年來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科學的昌盛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使人的生命逐漸延長,百歲人瑞的事例,說明了長壽密碼已日益被破解。有人認為:要「少吃、多動、平淡」,有人說:必須保持「童心、蟻食、龜欲、猴行」,也有人說:應該「心情舒暢、勞逸得當」,這些長壽經驗,都可說是真知灼見。養生之道各有其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便是延年益壽、安享天年的重要關鍵。傳統的養生總是將目標放在老年時期,而早衰早死常使得許多人無法進入這個階段,因此,為了加強一般人的保健知識與觀念,本書羅列古往今來各地域、各民族的養生良方,讓每個人根據自身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為健康長壽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