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一面鏡子,照見事物本質,卻不染塵埃。 當代最深入瑜伽歷史脈絡與各式流派的經典之作, 千呼萬喚,中文版重磅上市。 跟隨瑜伽大師理察・福禮縵, 探究哈達瑜伽、奉愛瑜伽、密宗瑜伽等流派, 深入數論、《薄伽梵歌》、《瑜伽經》等經典核心, 認識瑜伽矩陣——底層的脈絡。 擺脫無常,連結當下,揭示我們存在的本質。 |瑜伽,始於聆聽,始於當下 無論你的瑜伽練習包括坐禪、誦經、體位法還是調息法, 你會發現身體只是一種媒介, 透過它可以發現相互關聯的覺知途徑,從而獲得直觀的洞見。 |瑜伽是自由 免於不知道我們是誰的恐懼, 免於向世界展示不真實的面孔, 免於假裝相信我們也不知道是否為真的事情。 透過往內深掘,可以直接體驗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事, 對純意識的真實本質與心智功能,打開醒覺, 走進全然解脫與釋放。 |經典流派相互映照 傳說因陀羅神有張幻網,網的每個連結點都如寶石, 每個寶石自成一格,與其他寶石互相映照,沒有主次。 所有經典流派都是彼此相關的,沒有一支能準確描述瑜伽的整體過程, 他們互為有益的鏡子,映照出對方的盲點,促進彼此成長, 正如一張因陀羅寶石網。 |哈達瑜伽——身體裡的小河 當氣息進入左脈(月脈)與右脈(日脈), 會交織消融於中脈, 透過專注並持續練習體位法與調息法,左右脈平衡, 便能打開中脈,連結到透徹而深沉的冥想。 |《薄伽梵歌》 英雄阿周納在戰場上陷入了靈性與現實的兩難, 這種困境也是打開瑜伽墊練習時,內心上演的劇碼。 覺智瑜伽能帶來明辨的智識,能夠區分永恆與整體、虛幻與無常。 行動瑜伽則是理解不抱期待,不執著回報的工作,會帶來極度愉悅的美感。 最終,想要真正修行瑜伽,放下當下的感官感受、心智思維模式的關鍵, 唯有接受並信任本質愛。 本書作者理察・福禮縵是當代瑜伽大師,他用啟發性的話語領我們走進瑜伽的核心。透過哈達瑜伽、密宗瑜伽、《薄伽梵歌》、《瑜珈經》等重要瑜伽流派與典籍的探索,我們對練習瑜伽中產生的關於人生、真實與喜樂的大哉問,得到更深層的啟發。而這面瑜伽之鏡,將會照見出深沉的、全然神祕的、極度喜樂的,與最重要的宇宙真相。 最後,這裡展示了與瑜伽練習相關的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主題。理察具有獨特而令人愉悅的能力,能夠講述瑜伽體驗中的錯綜複雜、悖論、深度和表象。理察為我們今天在瑜伽路上的所有人舉起如此清晰的鏡子,帶來巨大的裨益。——提亞斯・里托(Tias Little),《瑜伽中的能量精微體》作者 [這本書包含]我想說的一切,以及但願我知道我想說的一切。理察・福禮縵再次證明了他是超人,他對作為人的一切瞭若指掌,並且知道如何用這種不斷發展的瑜伽藝術教我們汲取生命的甘露。——羅德尼・宜(Rodney Yee),《走向平衡》作者 總的來說,這些文章對瑜伽哲學的更深層次進行了深刻而幽默的介紹,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練習者都適用。除了非常原創、富想像力、有時甚至是異想天開之外,《瑜伽與鏡照》也堅實地立基於對所有修行流派最推崇的瑜伽文本的引用和摘錄。——《名色》(Namarupa)雜誌 這本深思熟慮、文筆優美的書。⋯⋯能讓普通的瑜伽練習者提升到下一個境界。——《New Age Retailer》雜誌
照明影響健康的時代鉅作 以實證醫學為根基 引領全球光之照明、色彩與健康的權威研究 從住宅、學校、辦公場所、醫療與安養院所乃至都市規畫 創建改變人類光與照明應用技術的全新里程碑 遠古以來,人類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19世紀末電燈發明;從此以後,人類正式邁入夜生活時代,也開始經歷日夜顛倒、時差、3C藍光導致失眠等健康困擾。 本書奠基於醫學與研究實證,闡明光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既是建築與照明、醫療專業人士的教材,也是學術價值極高的科學研究用書,更提供許多光與照明實際應用設計的專業規畫方案,為建築與照明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參考和創新思考的引導,是為21世紀照明與健康的嶄新里程碑,提供富有前瞻性與永續性的發展視野。 本書作者郝洛西,現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畫學院教授,亦是全球知名、專門從事與顏色、視覺與照明領域的數位、科學研究和設計工作的專家。她自2014年起便帶領本書共同作者曹亦瀟,一起進行關於全年齡的光與健康研究、設計與應用工作,本書即為兩位作者12年研究之集大成,為人類提出劃時代的珍貴成果——掌握光照,便能掌握健康。 ★ ★ ★ 壹、醫學實證光與健康的關係 本書引用近700項國際研究文獻+繪製400張圖表,針對視覺發育、視力健康、生物節律、情緒認知、新陳代謝、免疫調節等方面,提供詳細的醫學理論並設計實驗研究進行分析,是為照明設計改善及促進人體健康的堅實依據,而如何利用照明技術來積極改善健康,將是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 ■ 控制光照,就能改善健康——以褪黑激素為例 褪黑激素不僅影響睡眠週期,若分泌不足,除了會提高乳癌、攝護腺癌等的罹患風險,也跟發胖和近視有關。實驗顯示,350lx(注:lx為照度單位,表示被照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之光通量)左右室內照明的光強度,已能使夜間褪黑激素分泌濃度顯著下降,由此可知,不當的室內照明會影響使用者的睡眠節律;反之,由老化、輪班和快速時區變化引起的節律紊亂及睡眠障礙,也能藉由室內節律光照來改善。 ■ 不同光譜的光療效用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若接受積極的光照便可回復健康,最廣為人知的便屬紅外線光療,除了治療或輔助治療急性與慢性軟組織損傷,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細胞增生;而偏頭痛採用窄波段綠光,亦具有干預療效。 貳、全面剖析光照對各年齡發展與特定對象之健康影響 了解光對健康的影響之後,了解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運用自然光與人工照明,不僅可避免對健康造成傷害,對於希望採用光療來改善疾病症狀的醫學界人士,更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先驅研究。本書除了逐一分析不適當的自然採光或照明,對不同年齡族群與特定對象所造成的正面與負面健康影響,更提出不同發展階段應注重的照明要點,以及健康方面的改善與治療建議。 ■ 嬰幼兒 因為其眼球藍光透過率較成年人高出4倍,因此藍光可直達嬰幼兒的視網膜,對黃斑部發育造成影響,必須盡量避免接觸富含藍光的電子設備。但藍光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波長390~470 nm的高強度藍光可用於減輕新生兒黃疸狀況,治療效果極佳。 ■ 青少年 光照與經常用眼過度的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學習績效有關。除了使用未經認證的健康照明燈具、桌面照度的設置不合理、與檯燈下光亮度對比過大、重點照明燈具布置錯誤、長時間使用平板或手機等,都是普遍導致眩光和視力惡化的問題。而課業壓力亦嚴重壓縮青少年的睡眠時間,也使他們具有晚睡晚起的現象,應關注日間自然採光效果,包括減少入睡後的光線干擾,在光汙染嚴重地區應用窗簾阻檔室外人工光源等方法來防範。 ■ 老齡人口 此階段眼睛功能明顯退化,包括視敏度及色彩辨別能力、對比敏感度、明暗適應能力都下降,對眩光特別敏感、視野範圍縮小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居家環境需提高照度水準、避免眩光、確保相鄰空間亮度的平穩過渡與照度均勻度、良好的光源顯色性、增加對比度,以及採用寬板設計的開關面板與延時開關等,都能避免老人最常發生的跌倒問題,改善整體的生活品質。 ■ 孕產婦 以產婦產程的光照陪伴為例,從產前、待產、分娩、產後各階段,產婦的身心都會面臨極大的變化。因此作者研究團隊提出光照分娩陪伴方案,在宮縮逐漸強烈的第一產期維持暗光,使褪黑激素含量增加,為分娩提供動力,並且在分娩室設計模擬花開時節花朵繽紛的光照意象,以幫助產婦放鬆、鎮靜。此一方案在廈門的醫院分娩中心實施應用,並獲得了極佳的回響。 ■ 年長病患 隨著社會高齡化與失智症患者的增多,在治療上除了用藥控制,也可以利用高色溫、高強度的光源,在不同時段提供不同照度和方向的方式(早晨7:30採6,500K、8:00前從200lx逐漸達到至少1,000lx垂直照度並維持、傍晚18:00逐漸降低至200lx),來改善患病老年人的畫夜節律,並可能減少躁動行為,使照護上更加輕鬆。 參、不同場域的健康照明規畫 醫療界盡其所能尋求一切辦法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提高生命品質,然而除了內外科的用藥與治療,在作者團隊歷時多年的研究下,也開啟了以光照輔助醫療,甚至達到治療效果的可能性。本書針對各種不同環境的居住健康,包括:住家、教室、辦公室、工廠生產線、醫院手術室與病房、安養機構、地下空間,甚至極地科學考察站等,從波長、色溫、照度、光源位置進行周全的評估分析,包括從牆面、地板到天花板的光線反射、漫射、散射等條件,到照明控制時段與開關設計等細節都考慮在內,提供了建築設計與照明業者最詳盡週全的專業建議。 ■ 教室 小學課堂有較多動手操作,因此需要足夠的直射光照。中學生的學習以讀寫作業為主,教室光環境應強調視覺舒適和緩解用眼疲勞,課桌面在符合標準規定的300lx照度的情況下,應斟酌再提高。而美術教室、電腦教室等視覺作業要求更高的教室,照度值則需達到500lx,甚至更高。而為了觀看多媒體投影設備,燈光和窗簾經常是關閉的,學生在黑暗中寫字會嚴重影響視力,因此多媒體投影區和座位區應設立獨立的照明。 ■ 安養中心 以安養中心或長者居室為例,提高照度並增加對比度;減少相鄰空間的亮度差以避免產生視疲勞;浴室、廁所燈則宜採用延時開關等,都能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 ■ 地下空間 地下空間普遍多有封閉、潮濕、通風不良等問題,可以透過諸如將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間、地下照明模擬自然環境意象、在出入口採用重點照明設計,以避免明暗快速變化時所會引發瞬間盲視或眩光等方法,對地下空間的先天條件不良加以改善。 ■ 手術室 手術與病患性命攸關,因此手術室中需要最高標準的、最專業化的照明條件。國際照明委員會、北美照明工程協會建議,手術室環境照度均在1,000lx以上;而為了保證手術醫生對病灶組織、血液等色澤變化的辨識和判斷能力,光源顯色指數Ra應大於90,特殊顯色指數R9應大於0,而且這些標準還應盡可能提高。室內環境照明的光源色溫需與手術無影燈色溫相同或接近。手術操作時,為確保避免眩光和陰影以及視野內照度均勻,因此燈具需在手術枱四周以環狀設置。此外,熱能會引起外科醫生的不適,也會使暴露在外的病人組織脫水,盡可能控制800~1000nm範圍內的光譜能量分布。 肆、城市夜景照明的發展與隱憂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了2050年,全世界70%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之中,也因此,城市的照明規畫與光害防治,亦將隨著人口愈來愈多而更顯重要。 ■ 城市健康照明的進展 近幾十年,城市照明建設發展有著飛躍式的進步。除了照明燈具的品質提升、燈具配光更加合理,使得路面照度更
本套書組合:《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瑜伽與愛的真相:引領《博伽梵歌》之智融入現代生活》 《瑜伽與動禪》 Vinyāsa是一場動態冥想,猶如動禪。 在呼與吸之間, 我們不只存在,而且覺醒於每個當下。 ★ 亞馬遜網站讀者五星評價 ★ 理察•福禮縵是當代最受矚目的瑜伽大師,他熟悉艾楊格(Iyengar)和阿斯坦加(Ashtanga)等流派,並融合東方佛學與哲思、西方解剖與力學,成為穿梭古今又充滿禪意的瑜伽老師。他與瑪麗•泰樂共同創辦瑜伽研究工作坊(Yoga Workshop),每年巡迴全世界教學。 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從獨特觀點剖析阿斯坦加瑜伽,視之為「動態冥想」,並爲內在帶來深刻變化,而不僅是運動技藝。他們在本書探討這項嚴謹的練習,以Vinyāsa為核心,將體位法串聯成動態的冥想,透過呼吸和凝神的連結,從一個姿勢開展成下一個姿勢,讓這股自然流動的波浪,在呼吸、動作、順位、形式和心智模式中律動著,使練習者體驗到身體和心靈的深度覺醒,並發展出一輩子彈性且靈活的練習。 不像阿斯坦加的其他書籍,本書並未依循阿斯坦加瑜伽特有姿勢序列的線性模式。相反地,作者連結了八肢──持戒與內修、體位法、調息法、收攝感官、凝神、冥想、三摩地,並指引如何建立內在紮根的瑜伽練習。 這本書藉由瑜伽哲學與體位法的教導,點出瑜伽練習不只在墊子上,而是要使生命成為一場流動的藝術。 本書特色 ◎雙大師親自示範、解說,讓瑜伽體位法如實承傳、如花開綻 ◎收錄阿斯坦加初始序列、站姿序列、後彎與完成姿勢、首要序列與中級序列 好評推薦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作者的畢生之作。它證明瑜伽是一條心靈之路,而身體無法被簡化為僅僅是骨骼和肌肉。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誠懇向學的瑜伽學生。──基諾•麥格雷(Kino MacGregor),《阿斯坦加瑜伽力量》(The Power of Ashtanga Yoga,暫譯)作者 瑪麗•泰樂和理察•福禮縵這對活躍的雙人組合,融合能量,創造出這本深具影響力的書。這些書頁充滿了他們深奧、實用、哲學、視覺和慈悲的洞見,呈現了瑜伽的無數層次,包括身體練習、智慧的追尋、理論表達,和最終的心靈之路。──大衛•史文森(David Swenson),《阿斯坦加瑜伽:練習手冊》(Ashtanga Yoga: The Practice Manual,暫譯)作者 《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極其精妙。若無法幸運地面對面向開悟大師學習(像我就是),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老師,而我獻上深深的感激。──羅德尼•宜(Rodney Yee),《走向平衡》(Moving Toward Balance,暫譯)作者 《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是一本非凡的書,照亮了稀罕和寶貴的道路,進入瑜伽練習的內在(最具影響力的)維度。研究和品嚐、思索它──最重要的是,發掘和練習你在書頁面中找到的珍寶。──羅德•史崔克(Rod Stryker),ParaYoga 創始人和《四種欲望》(The Four Desires,暫譯)作者 《瑜伽與愛的真相》 這是一本獻給亂世的禮物書, 也是瑜伽人的必讀經典, 更是現代人面對生活挑戰時,最有智慧的指引。 繼《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 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攜手探索《博伽梵歌》, 淬鍊古老智慧,獻給這個時代,引領我們從「我」的皮囊中突破, 感受愛與慈悲,從容面對兩難與矛盾。 ~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 安住推薦~ ◆印度最經典、最深刻的宗教哲學詩 《博伽梵歌》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第六書,共分為18章,不僅被譽為印度最普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哲學 詩,也被比擬為「印度聖經」,有著無可超越的崇高地位。 《博伽梵歌》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動人故事,描述般度族戰士阿周納在戰場上所面臨的難題——對立的兩邊,都有他所愛和所景仰的人。阿周納面對著自己的懷疑和恐懼,同時也質疑著傳統、職責、文化價值,甚至包括他自己的觀點和教義本身。書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導師奎師那,則悉心引導阿周納走向洞見、蛻變、愛和慈悲,也讓他理解:如何實踐並走向人生的至高理想——「解脫」一途。 ◆當代瑜伽大師的心靈引導 本書作者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都是當代深受人們尊敬的瑜伽大師,他們熟悉《博伽梵歌》的故事與哲學意涵,因此在本書以實用而且直接的方式,闡釋許多蘊藏於這部經典中、超越宗教的生命智慧與哲理;這些深刻且獨到的見解,不僅引領我們應對生活當中無可避免的挑戰,同時也讓我們學習同時保持開放、保有明晰並具有同情心。 故事中的戰場既有真實意義,也以隱喻方式指出,人生真正的戰場,都在我們的內心。我們都可能是阿周納,就讓兩位瑜伽大師帶領我們,隨著故事裡的主人翁阿周納,一起來一場以信任為基礎的覺醒之旅。讓你我於混亂的二十一世紀中,習得如何自我覺醒、擁有智慧、保持愛與慈悲心,平衡、穩定身心。 ◆當代瑜伽大師的十組實修心法 兩位作者於附錄提供了一套搭配《博伽梵歌》的實修之法,指引聲音、呼吸、為心智創造空間、簡單靜坐冥想等練習方式,或以身心平衡、培養幸福感、轉變心智狀態等主題作為練習。 無論是否有瑜伽基礎,都可以練習這些依據《博伽梵歌》逐步架構的實修之法,你會很快發現,透過練習能夠幫助我們由內而外地訓練自己,建立穩定基礎,有益於維繫身體、心智和情緒的平靜與穩定,擺脫成見和執著,啟發善良、慈悲的身體覺受,並連結內心深處的真我。 在通往解脫的道途中, 最好的修行,就是閱讀《博伽梵歌》。 本書特色 ◆作者為當代國際瑜伽大師 ◆《博伽梵歌》是瑜伽界公認的最高指導經典,亦為世界四大名著之一 ◆第二部:收錄《博伽梵歌》原始文本與譯文對照,更進一步貼近原典 ◆第三部:收錄10套實修心法:作者根據各章節內容,為讀者設計10套實修方法,以最實用的方式引導讀者練習、保持身心穩定
Vinyāsa是一場動態冥想,猶如動禪。 在呼與吸之間, 我們不只存在,而且覺醒於每個當下。 ★ 亞馬遜網站讀者五星評價 ★ 理察•福禮縵是當代最受矚目的瑜伽大師,他熟悉艾楊格(Iyengar)和阿斯坦加(Ashtanga)等流派,並融合東方佛學與哲思、西方解剖與力學,成為穿梭古今又充滿禪意的瑜伽老師。他與瑪麗•泰樂共同創辦瑜伽研究工作坊(Yoga Workshop),每年巡迴全世界教學。 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從獨特觀點剖析阿斯坦加瑜伽,視之為「動態冥想」,並爲內在帶來深刻變化,而不僅是運動技藝。他們在本書探討這項嚴謹的練習,以Vinyāsa為核心,將體位法串聯成動態的冥想,透過呼吸和凝神的連結,從一個姿勢開展成下一個姿勢,讓這股自然流動的波浪,在呼吸、動作、順位、形式和心智模式中律動著,使練習者體驗到身體和心靈的深度覺醒,並發展出一輩子彈性且靈活的練習。 不像阿斯坦加的其他書籍,本書並未依循阿斯坦加瑜伽特有姿勢序列的線性模式。相反地,作者連結了八肢──持戒與內修、體位法、調息法、收攝感官、凝神、冥想、三摩地,並指引如何建立內在紮根的瑜伽練習。 這本書藉由瑜伽哲學與體位法的教導,點出瑜伽練習不只在墊子上,而是要使生命成為一場流動的藝術。 本書特色 ◎雙大師親自示範、解說,讓瑜伽體位法如實承傳、如花開綻 ◎收錄阿斯坦加初始序列、站姿序列、後彎與完成姿勢、首要序列與中級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