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門解嚴,終止戰地政務實驗。 二OO一年元月二日,金門與廈門「兩門對開」,邁向小三通新世紀。 解嚴前後十年間,金門,站在歷史的分水嶺上。在這段重要轉折」轉型過程中,自一九九一年至二OO一年,金門之子陳水在歷經了軍派縣長、官派縣長、兩任民選縣長,參與也見證了一段金門大歷史。 從軍管戒嚴到小三通破冰之旅,陳水在以負責任的態度,敢於把金門解嚴前後,利用各種場合大力推銷「金門的主張」施政理念和構築藍圖,以及若干親撰的文字或對話內容,分成〈金門轉型期〉、〈金門何處去〉、〈金門白皮書〉、〈金門新世紀〉、〈金門對話錄〉、〈金門定位論〉六大單元,集成《金門解嚴前後》一書,作為區域社會學科,公諸世人檢視。 解嚴前的金門人,曾是苦難時代的受難者;解嚴後的金門人,但願是悲刻與苦難的終結者。這一塊土地和它的人民,正迎向坦磊光明的明天。
作者簡介 楊天厚、林麗寬 分別生於的九五三年的金門和的九五五年的台北,是輔仁大學中文系的班對之一。夫現任職於金門農工職校,妻現任職於金門金湖國中。 蟄居金門教書之餘,讀書、旅遊、田野調查為最大的樂趣,《金門民間慶典》、《金門俗諺採擷》、《金門歲時節慶》、《金門婚嫁禮俗》是共同寫作的已出版品,《金門寺廟手冊》亦將於近日內出版。 金門俗諺採擷 金門雖為蕞爾島地,自古文治武功卻蜚聲遐邇。先民自晉時中原皮蕩,避五胡入浯闢墾,唐時設監牧馬,成為戢騎供應地;宋時朱熹主簿過化,文風興盛,歷代人才輩出;明未鄭軍據島抗清,並為轉進台灣驅荷之跳板,現時又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文化聖地,草闢迄今,凡一千六百餘年,歷代姓族之移入,匯聚諸多中華燦爛文化。 金門地區因其生活方式及語言有其特殊性,其諺語也別具風格。由於這些諺語多係父老間口耳相傳未曾加以紀錄保存,因此流失者不在少收。 本書乃作者夫婦二人以數年時間,走遍金門大小村落採擷所得,句句珠璣,彌足珍貴,要了解金門,可看古蹟,可訪勝景,但俗諺也不可錯過;錯過俗諺,對金門的了解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