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少年遊 書系 ,共計1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我家在賣大湯圓

李光福  著
東方  出版
2024/02/05 出版

★樸質卻深刻的小人物故事★ 即使只是賣大湯圓的小麵店,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一起咀嚼故事裡的純真與樂觀 身為新住民母親與聽障父親的兒子,永安從小就懂得「可惜」的滋味。因為家裡開麵店、賣大湯圓,放學後無法跟同學去打籃球,是一種可惜;欣賞學校老師的女兒梁雅蘋,卻自覺家境不同而羞於開口,是另一種可惜;而唯一一次跟梁雅蘋出去玩的機會──一生一次的國小畢業旅行……還是一樣只能「可惜」嗎? 雖然為了畢業旅行存了一筆錢,但永安看著辛苦煮湯圓的父親、思念家鄉的母親,心想,除了畢業旅行,還有沒有更重要、更值得這筆錢的事情呢? SDGs永續發展目標 #消除貧窮 #消除飢餓 #良好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潔淨水與衛生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減少不平等 #永續城市與社區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夥伴關係 書系名家推薦 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別哭了!30號同學

陳三義  著
東方  出版
2023/05/01 出版

★取材自真實事件的生命關懷故事★ 淚水後的朝陽,在友情的襯托下閃閃發光 也許,我們曾經心傷; 莫忘,淚水之後,仍有陽光! 一場土石流淹沒了美麗的楓林村,這裡曾是潘曉偉無比摯愛的溫暖家園,然而,曾與他朝夕相伴的六位同班好友已不在了。 轉學後,從座號7號變成座號30,雖然多了很多同學,但潘曉偉難以適應,他覺得自己就像獨自被丟到遠遠的外太空那般…… 新來的30號同學,在淚水之中悄悄看見嶄新的友誼,盼望雨過天晴後的朝陽。 書系名家推薦 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祕臭禮物

花格子  著
東方  出版
2019/06/05 出版

有一份禮物,不但沒得挑, 還一定得接受,甚至它還有點臭。 但直到現在,我們才明白, 這份禮物,有多麼讓人歡喜和喜歡。 每當天人菊開滿遍野時,就是驪歌響起的時候。 一群生活在澎湖的孩子們,在友靈老師的教導及陪伴下,一起共度了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有班級經營的趣事,有同學們的生活點滴,有臉紅心跳的青春期,還有令人回味的校外教學…… 雖然大家在一起,有很多蠢事、很多糗事,還常常開玩笑,但這份友誼就像上天給的神祕禮物,即使在一起的氣味總是臭臭的,也讓這群孩子在學習成長的路上,多了好多樂趣及難忘的回憶。 這本書,透過充滿孩子味的對話及散文式的優美筆調,加上饒富趣味的插圖和表現澎湖特色的攝影作品,就像一份禮物,為一群即將畢業的孩子,帶來無限的祝福與幸福的味道…… *適讀年齡:9歲以上 *無注音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微笑吧!動物天使

陳三義  著
東方  出版
2017/09/01 出版

只要心中有愛,任何時刻都能重拾幸福! 充滿愛心與耐心的動物天使皓皓醫生, 在地牛翻身的那一夜,人生幾乎全數歸零。 在親友和女兒小雪琳的支持下,他能尋回愛動物的初心嗎? 小雪琳的爸爸皓皓醫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動物醫生,不論是路邊的流浪犬、剛出生的小狗、被主人虐待的大狗或是被錯待的貓咪等,他都會耐心診治,不僅是位動物天使,也是這些飼主的良師益友,更是小雪琳心目中的偶像爸爸。 小雪琳在耳濡目染之下,對小動物也像爸爸一樣充滿關愛憐憫之情,後腿嚴重受傷的伯恩山犬「球球」,就是被她和媽媽救回家的流浪狗。由於皓皓醫生的專業及愛心遠近馳名,一家人總是幸福的相互扶持。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不僅毀了動物醫院,也震毀了小雪琳全家的正常生活,因為媽媽在地震中被重物壓傷,不幸成了植物人。 皓皓醫生灰心喪志的帶著小雪琳回到故鄉的牧場。為了支付小雪琳媽媽龐大的醫療費用,皓皓醫生只好鋌而走險,與販賣保育類動物的「黑衣人」合作……在一次意外中,小雪琳和球球陷入危險之中,使得皓皓醫生迷途知返,尋回愛動物的初衷,不僅成為「牧場出診醫師」,也加入「野生動物醫療巡迴團隊」,適時帶領小雪琳感受一場場的生命教育。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魚的成長練習曲:享受付出‧找回快樂

林瑋  著
東方  出版
2016/12/01 出版

成長是需要練習的 小小的付出,有時可能創造大大的改變! 國小五年級的小余對各種動物都充滿好奇,尤其喜歡魚,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魚」。 小魚的成績不太好、功課也寫得慢,爸爸常因此責怪他,總是嫌他愛玩、不專心、不認真;小魚心裡不服氣,常和爸爸嘔氣、頂嘴,父子關係很緊張,媽媽常得在中間當和事佬。 後來,小魚透過到社區擔任義工,得到了鄰居的鼓勵與讚美;透過家教老師的引導,發現圖畫的才能及對動植物的興趣,自己設計和架設「魚菜共生」的設備;而且熱情參與社區各項活動,包括在木工課擔任小老師、和朋友共組自行車隊、為老人送餐等等,不僅找回快樂,拓展了視野,人際關係變好了,也贏得了爸爸的讚美。 小魚和家教老師更將魚菜共生的設備推廣到整個社區,除了讓獨居老人能自給自足享用新鮮的蔬菜,甚至帶動鄰居的互動、社區的綠化,讓社區的風景變得更可口了! 適讀年齡:9歲以上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提琴女孩----擁抱生命的樂章

朱嘉雯  著
東方  出版
2016/08/01 出版

藝術,可以豐美生活,甚至可以改造一個人的未來。 愛麗的爸爸是一位著名旅美大提琴家,生長在單親家庭的愛麗,從小就跟隨爸爸巡迴奔走,時常搬家、轉學,使她逐漸變得敏感而早熟,甚至封閉了自己的心靈。她覺得自己不需要任何東西和任何人,只要爸爸在,就足夠了。 今年愛麗十一歲,她和爸爸回到爸爸的故鄉臺北,生活多了爺爺、奶奶的呵護,後來社區一位不識字的拾荒老婆婆,送給她一個舊娃娃屋、一把舊小提琴,愛麗透過整修娃娃屋找回自信,透過琴音重拾歡樂,兩人慢慢變成了忘年之交,老婆婆因為愛麗,完成了識字、知道書中故事的夢想;愛麗因為老婆婆,敞開心房,開啟了生命另一篇樂章,也讓她看到了面對未來、擁抱希望,是多麼美的一件事! 愛麗雖然生活在良好家世的教養和薰陶下,但是在認識老婆婆前,她從未體認藝術的真實內涵與力量,她在老婆婆所撿拾的廢棄物和殘破書籍中,重新發揮創意,改造生活中的小物件,也同時改造了自己的未來。老婆婆生命的豐富性,成為小女孩照見自我生命價值的一面鏡子。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有好人公司要開張

周姚萍  著
東方  出版
2015/10/01 出版

《我有好人公司要開張》故事是以一個很有創意又很愛玩的小女生麗月當作貫穿全書的靈魂人物。   因為愛玩,於是在學校創立了一間「創意好人公司」,揪同學一起主動發掘需要幫助的人。故事中穿插遊戲和笑話來吸引讀者,並以創意競賽減肥法,讓「減肥」這件困難的事,變得好玩又富創意。   全書另一發展主軸為分組報告「好人報」,藉由帶出「馮力斗」和「金樹美」這二人,也順勢帶出「做善事該不該曝光?」的議題討論。   全書以陳樹菊阿嬤作為「為善不欲人知」的主角藍本!她平日辛苦賣菜,節檢度日,將一點一滴攢來的錢用來蓋圖書館、做公益。因此得到國內和國際的肯定。全書引領孩子思考:「做好事不只做好事而已!」做好事也可以很好玩、很有創意唷!   這是一本結合校園與家庭生活的兒童小說,帶動了社區鄰里間的關懷,並結合師生的力量,讓「當好人、做好事」不只是口號,而是可以落實的行為。   本書可強調:  一、創意點子可以讓困難的事變好玩  二、創意的點子要簡潔有力才能引起共鳴  三、老師的作業也可以很有創意  四、同學間可以因共同參與活動而更加友善  五、思考「好人好事」有可套用的標準嗎?    學校和社區維持良好的聯繫,可以讓當地居民同享共榮共富的榮耀和關懷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暑假最難忘的事—呼請神明來幫忙

李光福  著
東方  出版
2015/06/10 出版

在豐饒的文化生活中成長, 讓我們更珍惜這片美麗的鄉土。 (本書特別收錄臺灣好滋味「龍鳳喜餅」製作方法!)   在傳統與創新間取一個平衡點才是新生的契機   別人的暑假可能多采多姿,到處旅遊玩耍,阿傑的暑假卻比學期間還忙碌。不是忙著寫功課或進補習班,而是忙著幫爸爸的糕餅店張羅村人普渡要用的東西,舉凡紅龜、糕仔、麻荖,祭拜時的三角旗或懷念古早味的客人來訂製的喜餅……每一樣都得參與。   他生氣自己不能像同學阿龍那樣悠閒,所以即使爸爸盯得緊,即使手掌因削竹籤起了大水泡,都要想辦法偷偷和阿龍去打籃球。   天天睡眠不足的暑假裡,阿傑看到有人為了賺錢不顧人情,有人堅守傳統不願放棄,有人默默行善,有人大剌剌的利益互換……在充滿矛盾的情與利、熱鬧與冷清、困頓與重生、傳統與創新間,他體會到這個吵吵鬧鬧的家其實挺溫暖的。   三天的普渡過後,爸爸帶著家人到安靜的大士爺廟祈福,阿傑一拜託大士爺明年七月前有閏月,這樣普渡落在開學後,他就不用那麼忙了;二拜託大士爺保佑讓他變聰明一點,成績進步一點,多認識一些字,才不會寫錯人家的名字;三拜託大士爺保佑……保佑……一個不能說的祕密。   猜猜看,大士爺聽到阿傑的話了嗎?他們家快要沒落的傳統產業,找得到興起的契機嗎?   本書特色   1.故事深植本土,蘊含豐富民俗風情,牽起生活記憶。 2.敘事幽默生動,不說教,趣味描摹書中人物心境。 3.劇情承先啟後,描述傳統文化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4.適合兩代共讀,搭起親子間共通的時空橋梁。   近年來,不管以哪種方式呈現,只要涉及到「鄉土」議題,好像就得有些規則要遵循,例如:提到風俗民情,就得加入廟宇、拜拜等元素;提到傳統產業,就必談到它的興盛、衰落與新舊之間的平衡。尤其提到人時,更必須辨思在是與非之間進行一場感情的「拔河比賽」。   追求進步、追求創新,是人類生活的目標之一,因為進步可以帶來便利,創新可以帶來精緻。但在一味的追求進步與創新的同時,別忽略了有許多傳統行業卻颳起了復古風,有人甚至努力的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一個平衡點,使兩者並行不悖。這本小說的創作正是希望能讓現代的人們在享受創新的精緻時,也能體驗傳統的古樸。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龍燈vs.小星燈:我和我家的外籍看護

鄭宗弦  著
東方  出版
2013/02/01 出版

不論她是從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來的我都感謝她對我的幫助從元宵節燈會展示的一盞上了紅色指甲油的大龍燈,馨宜知道迪娜她又回來了。爸爸媽媽離婚後,菲籍看護迪娜陪她度過了那一段寂寞又慘澹的日子。因為迪娜,她學習到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種族的人,也很快接納她的大陸新「媽媽」。事過兩年,馨宜很高興看到迪娜的蛛絲馬跡,說不定有一天會去找她敘舊……元宵節,馨宜和新「媽媽」去賞花燈。這個媽媽是去年冬至爸爸才結婚的對象,馨宜決定要敞開心胸接納她。她們一起辦年貨,料理不同風味的食物,過個豐盛的年。現在她們一起上街賞燈。一盞擦著指甲油的大青龍燈引起馨宜的注意。它和阿公做的一模一樣,只是腳爪上擦了紅指甲。迪娜是阿公的徒弟,燈籠也做得很好,既然這個燈籠不是阿公的作品,顯然就是迪娜的。馨宜想起五年級的時候,爸媽剛離婚,爸爸到中國經商,她住到雲林鄉下陪阿公阿嬤。阿嬤臥病在床,家裡雇了菲籍看護迪娜幫忙。由於環境驟變,馨宜與新同學還沒建立好互動關係,情緒經常很低落,有時會對迪娜頤指氣使,甚至故意藉機找迪娜麻煩,阿公看到了,嚴厲糾正她,反而讓她更遷怒迪娜。在學校裡,馨宜受到女同學的排擠,因此對一名長得頗帥、又對她很友善的男同學自然產生好感;少女情懷讓她不知能對誰開口。她的媽媽雖然來看她,卻也忙著適應自己的新男朋友,無暇顧及她的心事,讓她覺得更孤單。馨宜第一次初經來潮,阿公不知該如何處理,便叫迪娜幫她。學校教過生理衛生,不過真正面臨時還是會慌亂。經過這個插曲,馨宜開始跟迪娜比較親近,有些小祕密會互相分享。她告訴迪娜她學校的事,迪娜告訴她菲律賓的家人和風俗民情。馨宜也漸漸了解一個人離鄉背井、到別的國家工作的辛苦與寂寞。 迪娜是天主教徒,在阿公家裡,她會盡責的幫忙打點拜拜的事,料理臺式的供品。她在自己房裡放了一棵小聖誕樹,在樹上安了一盞小星燈,想家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跪在小星燈前禱告。阿公是做大龍燈的師傅,他參加傳統燈籠製作比賽,得了第一名。縣政府來定了六十個燈籠,阿公找不到協力人手,迪娜順理成章的成為阿公的得力助手,因為她大學時是圖畫社社長,畫得一手好畫。姑婆的菲籍看護說了迪娜一些閒話,害迪娜受到阿公責怪,但是馨宜曾經參加迪娜的聚會,她寧願相信迪娜只是開開心心的和自己的同胞一起玩樂,以慰鄉愁,並沒有不檢點。那一陣子,迪娜時常在小星燈前禱告,馨宜也常陪伴她。阿公有一晚參加喜宴,多喝了幾杯,第二天就再也沒醒來。不久阿嬤也過世了。儘管馨宜捨不得,也只好讓迪娜回國。這晚馨宜看到上了指甲油的大龍燈,她相信迪娜又回來了。她記下展示牌上的資料,決定去找她……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向日葵花園:找到實現幸福的方法

姜子安  著
東方  出版
2013/01/01 出版

幸福就是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人生有時是不能盡如人意的,我們常會有『回不去』的遺憾,但不管遭逢多麼大的生死離別,相信沒有『過不去』的事情。 社會時時上演著遭逢變故的家庭,天災人禍下往往造成許多破碎不完整的家庭。這是一個父親逝世留下幼女寡母的感人故事,看年幼卻懂事的小蟬如何在這樣的變故中,用正面與永不放棄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困境,努力將幸福及歡樂感染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實現幸福的方法到底是甚麼呢?甚麼又是你想要的幸福呢?  不管多崎嶇的路走順了 也就平坦了小蟬的爸爸過世了,她努力想完成爸爸的心願,讓周邊的親人都能過著幸福的日子,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獲知原本以為的爸爸媽媽竟然是外公與外婆。然而,混亂了的祖孫與父女關係並沒有影響她的人格,最真誠的愛可以撫平傷口,最認真的態度可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看看小蟬怎麼在眾人的合力下,完成了一座幸福的花園……小蟬才六年級,爸爸年紀卻不小。這年爸爸過世了,留下大大的花圃事業,媽媽很傷心,許多事都交給啞巴叔叔處理,小蟬雖然也想念爸爸,見到媽媽的低落,只好試著堅強起來,安撫媽媽,也學著投入種植作業,擔起花圃的經營責任。燦叔聾啞,燦嬸稍有智能障礙,他們的兒子,也是小蟬的同學阿勳,智商也不高,看到他們一家人可以歡歡喜喜的一起用餐、工作、嬉鬧,小蟬好羨慕。班長楊忍冬知道小蟬家在機場旁經營花圃,便請他爸爸帶他去參觀。忍冬的爸爸楊守一在一所餐旅學院餐飲科當教授,他說忍冬從小喜歡飛機,不只收集飛機模型,每次看到飛機還一直追著跑。互動更頻繁後,小蟬知道忍冬對飛機的喜愛,其實是源於對過世媽媽的思念,他小時認為死去的媽媽是在天上,能接近天空的飛機就是接近媽媽的橋梁,長大後,知道飛機到不了媽媽的地方,卻也改不過愛飛機的習慣。一隻小貓的出現,讓燦叔發現智障燦嬸原來是懂得照拂生命的,他慢慢的讓燦嬸接近花圃,學著做些簡單的事。連阿勳也會幫著打雜。小蟬覺得一切都要漸漸好轉時,家裡突然來了個姐姐,她打扮俗豔,連同先生和一個三歲小孩要來賣掉這個花圃,拿回她當得的財產。媽媽強力維護,給了一些錢,先打發走他們,並且痛定思痛的振作起來,與小蟬及蔡叔一家共同投入花圃經營,好應付這個姐姐的索取。登記國中就學學區時,小蟬發現戶口名簿裡,她竟然登記的是爸爸媽媽的養女,她驚詫的問媽怎麼一回事,媽媽才解釋:她是爸爸的續絃,那個俗豔的姐姐則是爸爸的女兒,爸爸娶她時,這個女兒非常反對,於是離家出走,三年後,大著肚子回來生個女嬰,沒幾天,留下女嬰又出走,那個女嬰就是小蟬。原本應該是阿公阿嬤的爸爸媽媽,為了給小蟬一個正常的生長環境,才收養她,並登記為養女。小蟬對自己的際遇極為震撼,但是她知道,不管是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都是全心愛她的,她不能因此離開,去依靠生下她的姐姐媽媽。阿嬤媽媽非常高興小蟬選擇跟隨她,也允諾要一起好好完成爸爸來不及完成的功課──讓每個親人都能過著幸福的日子。不過,再好的願望,也敵不過現實的壓力,他們實在沒能支付姐姐媽媽的索求,必須拍賣花圃,遷移他處。忍冬得知這個消息,與爸爸作了討論,於是決定買下花圃,並重新規劃,將花圃定為向日葵主題花園,裡頭有餐廳,也有觀機棚。計畫進行順利,連教授的學生都加入了。燦叔管理花圃、小蟬整理小盆栽、媽媽負責賣花、阿勳和燦嬸機動幫忙,楊教授負責總管理、教授的學生負責餐廳裡的飲食、音樂,忍冬則負責當觀機棚的嚮導。每個人都能貢獻力量,成為「幸福花園」最幸福的員工。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誰是100分男孩?父子單車環島記

陳三義  著
東方  出版
2012/10/04 出版

原來考卷上的100分 不是生活裡的100分走!我們找答案去周詩軒功課好得人人羨慕,每科幾乎都滿分,可是他趾高氣昂的表現很讓人不舒服。軒爸擔心兒子的傲慢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因此設計出一趟單車環島行。他們經過了許許多多的景點,小軒充分發揮他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也看到自己在現實社會理應對進退的不足。這趟父子同行讓他找回幼時柔軟的心,也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世界……小軒的成績好到他覺得只要科科滿分,就不必分擔家裡或學校所有的勞動;只要科科滿分,就有理由要求大家配合他;甚至可以使喚媽媽。軒爸鑒於好成績反而使小軒喪失體貼的心,於是說服寵愛小軒的軒媽,讓小軒和他來一趟「扭轉心靈」之旅。暑假期間,父子倆騎單車,從新竹出發。小軒把所有行李都交給爸爸,連水也懶得帶,就吹著口哨向前去。在一個找不到7-11的地方,他初次嘗到喝水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晚上他要求住豪華民宿,還在廟會前跟賣鳳梨冰的店家說出不禮貌的話。他一路一直耽誤行程,一直賣弄他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連向媽祖娘娘擲筊時都依近只要100分100分100分。那晚,夜宿鎮瀾宮香客大樓,小軒很不服氣,發簡訊跟軒媽告狀,軒媽夜裡趕到,與軒爸一番徹夜對談後,也覺得小軒的觀念確實需要調整,於是答應讓父子繼續上路。爸爸以錢包搞丟為由,往下的行程要用「克難」的方式進行。他們沒錢住旅館,便借住學校,雨天在走廊搭帳棚。到了台南郊區,因為下大雨又車輪爆胎,他們只好蹲踞路邊,共撐一件雨衣等待救援。一位開車經過的陳小姐,好心載他們到室內,並請他們吃「棺材板」和「清蒸肉圓」。小軒第一次有了感謝的心。他們在一家小吃店找到一個打工籌旅費的機會。小吃店老闆是位老婆婆,她的兒子、媳婦和孫子在八八水災中喪生,她獨力撫養孫女盼盼。這段期間,小軒看到盼盼的懂事、能幹,相較之下,他自己除了功課好,實在太幼稚了。他教盼盼寫作業,盼盼教他摺衣服、煮米粉湯、炒鱔魚、洗碗盤……在這裡,小軒學會了分享。他們籌到足夠的錢,又繼續上路,並相約日後再見。繞過臺灣南端,從鵝鑾鼻到旭海之後,遇到突如其來的夏日暴風雨,軒爸摔下橋,手部骨折,陷入昏迷。小軒惶恐不已,獨力求援。原住民朋友阿海哥哥,將他們接到臺東原住民部落臨時成立的救災中心。在中心裡,父子倆受到義工們妥善的照料,小軒看到「災民」間的互助,自己也毅然發揮「長才」,為小災民指導功課、說故事和帶領玩耍等。在這裡,他找到了同理心。道路搶通後,阿海哥哥帶著他們到美麗的旭海大草原,小軒看到美麗的大自然,對待萬物慈悲的心也油然興起。軒媽在阿海哥哥的民宿裡等他們。小軒看到軒媽,興奮的投進媽媽懷抱。經過這一趟旅程,他更知道媽媽的愛是多麼值得珍惜。回到台北後,小軒和同學們碰面,會主導煮米粉湯給大家吃,會跟大家介紹盼盼……他開始做他許多「第一次」的事……本書特色★文辭優美、插圖細膩、故事生動★詳述台灣地理知識、人文風情、新聞事件★深具品格教育意義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女少男特攻隊

周姚萍  著
東方  出版
2012/09/01 出版

不怕不夠好 只怕不想改改變是要靠行動的 大家一起來吧!潘老師有個夢想,希望多種好多樹,讓北回歸線成一條茂密的樹林帶。里長阿公也有個夢想,讓人口外流嚴重,暮氣沉沉的安平里變得生機蓬勃。兩個人的夢想,結合全里民的希望,孩子們組成少女少男特攻隊收集資料,大人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員投入環境大改造……住在鄉下的里長伯阿公,聽到兒子女兒要把孫子阿哲帶到都市,很不服氣。他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只會口口聲聲說鄉下沒前途,卻不肯多花一點心力來改變現況。他看到報導,有位美術老師潘老師在推廣『健健美生活』,許多鄉鎮在他的輔導下變得生機蓬勃。他打算請來潘老師,希望能在他的指導下改變安平里,讓外出的年輕人跌破眼鏡。潘老師觀察了當地的環境,建議大家彩繪、種樹和挖生態池,他說改造社區不能只為賺錢去迎合觀光客,而是要著眼於當地居民的需求,營造出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居住環境,這樣才能長久。他們保留大樹,在牆上彩繪,並打算把荒廢的古厝整理成公共空間,並將旁邊的水池整理成生態池。社區的改造需靠全體居民共同努力,所以潘老師給了建議後,便交由里長阿公帶領里民來執行。他自己又繼續上路,去完成夢想。他的夢想是什麼呢?就是請北回歸線上土地的主人捐地,好讓他沿著島上的北回歸線種一整排樹,這樣,大家坐飛機經過時,就能看到一道美麗的綠色線條。潘老師約好和阿哲通信,一方面他想知道社區改造的情況,再方面執行時遇到問題,他也可以提供意見。阿哲告訴潘老師,安平里的人有的熱心參與,有的指要一旁看熱鬧,不過同學們組織了一個「少女少男特攻隊」,一起打掃鬼屋,收集古農具,並決定發揚地方特色,將古厝定為諸羅樹蛙館,取名「呱呱館」。他們在收集資料時,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全里諸羅樹蛙知識最豐富的黑松先生不肯配合。大家都知道他有很多青蛙照片,也有錄影帶。可是自從他舉家北上,回來卻只剩他一人時,他就不再和鄰居往來,每天默默的在池邊養鴨子。潘老師建議少女少男特攻隊要用開放的心情去接近黑松先生,孩子們害怕黑松先生的冷漠,決定先找其他人做和青蛙相關的東西,譬如畫青蛙、摺紙青蛙、縫青蛙布偶、做青蛙下蛋飲料、烘烤青蛙造型麵包……除此之外,生態池也逐漸有了規模,周圍野薑花遍布、花叢間蝴蝶飛舞、池裡水蠆、蝌蚪優游,水面上蜻蜓穿梭……就在大家都覺得希望無窮時,竟然發現,除了黑松先生的田之外,其他田裡都出現福壽螺,公所趕緊派人來指導使用新農藥。這個課題也讓里長阿公反思到底用藥度學蟲害比較好,還是向黑松先生那樣用鴨子除蟲比較好。一次孩子追逐小鴨子,追到黑松先生家的院子裡,大家都很擔心黑松先生會因他們誤闖私人土地而生氣,阿哲卻發現黑松先生對待他弟弟阿宏非常友善、慈愛。有了這個奇特的發現,孩子們便透過阿宏去接近黑松先生。慢慢的,他們知道原來黑松先生到北部時,一次車禍,孩子和妻子都過世了,只有他活著,他一直很愧疚,每每想起他以前帶兒子去找樹蛙的情形,心裡就非常難過。阿宏很像他兒子,所以他對阿宏特別疼愛。敞開心門後,黑松先生答應提供他收藏的諸羅哇資料給呱呱館,並帶孩子們去找各種青蛙。社區改造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成功。小學畢業後,阿哲還是跟爸媽北上念國中,但是里長阿公可沒時間難過,因為假日外來遊客多了,他忙著和大家討論更長遠的規畫,像是爭取經費,鋪設腳踏車專用道;邀請黑松先生擔任賞蛙導覽員;更打算拜託黑松先生推廣鴨耕法,讓安平里變成一片不用農藥的清淨土地……當然,環境變好了,爸爸媽媽帶阿哲回來的機會也更多了。少女少男特攻隊並沒有因阿哲離開而解散,每到假日,他們都會忙著向外來客推廣他們的社區改造理念,連回來做客的潘老師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級阿伯

詹武龍  著
東方  出版
2010/10/01 出版

人和環境的關係非常密切就如同植物的成長和土地息息相關爸爸和媽媽鬧彆扭,因此帶著李明仁到伯父家農場度假。在伯父家,明仁看到一種他不曾見過的耕作方式和教育方式,也學到另一種思維的角度。包含對生命的尊重、對土地的愛,和對待人事物的態度。他甚至還從自己的姓名中發掘了家族的祕密,是一本文字幽默,涵義深刻,令人省思的兒童小說。系列企畫緣起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鄭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七嘴八舌」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快樂植物人

鄭宗弦  著
東方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小如為了要買個漂亮的鉛筆盒,不惜偷錢又栽贓、撒謊,誣賴同學,被拆穿後,受到爸媽嚴厲的處罰。還好在植物系上課的堂哥帶她參加植物人安養院的義工活動,讓小如懂得珍惜自己所有,並願意歡喜付出,服務別人,甚至說服同學一起參加活動。幽默中傳達健康的價值觀。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爸爸會賣九層粄

陳素宜  著
東方  出版
2010/08/01 出版

跌倒了,不怕,再爬起來就好改變也可能讓你比原來更好喔!景氣不好,爸爸突然被公司資遣,一家人只好搬回北埔與阿婆同住。佳佳的生活面臨轉變,不僅遠離原有的同學,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阿婆出主意開粄店,佳佳和媽媽都全力配合,可惜爸爸硬是放不下身段,只敢悶悶不樂的躲在背後支援。看到傳統小吃在全家人通力合作下,經營得有聲有色,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職業不分高下,只要認真就是最高貴的行為。他毅然以他的專業背景,為新事業開創新局面,讓全家人的感情更融合,還適時協助佳佳的同學改善生活條件。

9 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種蘿蔔-熱血大哥的追夢計畫

周姚萍  著
東方  出版
2010/07/01 出版

有夢最美 夢能成真最幸福能用自己的力量實現夢想──最圓滿一位熱血大哥,為一群沒錢去畢業旅行的五年級孩子,募到一塊棄置的地,並聯合學校老師一起合種蘿蔔。社區鄰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醃蘿蔔、再製蘿蔔。同學們利用網路的力量,公佈消息,在特定的一天來個大辦桌,讓來訪的客人品嘗蘿蔔大餐,並購買蘿蔔製品。終於籌到了去畢業旅行的經費。這是一本勵志、溫馨又讓人滿心歡喜的少年小說,可是,也別以為它只是小說喔,在宜蘭的竹安國小就有一群師生,用這樣的方式在圓他們的畢旅夢。系列緣起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