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對我電影劇本寫作有巨大影響的工具書,簡明、扼要,重點不斷重複,很容易吸收及運用。主流電影最容易吸引人的要件是什麼,依我看法有二: 1. 順暢精彩,起承轉合有致的故事性結構。 2. 一般觀眾樂於認同的人物刻劃及性格發展。 Syd Field這本《實用電影編劇技巧》,對於以上兩方面,有極實惠的見解,非常值得初學電影編劇者參考。——李安(電影編劇 / 導演) 一本迫切需要的書籍。——Frank Pierson(奧斯卡最佳編劇金像獎得主 /美西作家協會主席) 本書是充滿常識、然卻與眾不同的必需品。——《風尚》雜誌 Field易於跟進的研討方式是輕鬆的,而他強調正確的態度和動機是高瞻遠矚的。——《洛杉磯時報》 本書是實用性極高的入門書籍,作者對電影劇本的寫作,從基本構想到完成劇本,進行非常詳盡的創作重點提示。其內容有:介紹電影劇本寫作的關鍵性重要用語,如:場面(scene)、段落(sequence)、轉折點(plotpoint),等;並逐章說明主要題材、構成人物、結尾與開端、佈局、段落、轉折點、場面、改編、電影劇本的形式、合編劇本,等等。作者Syd Field有著極為豐富的閱讀、修改、研究電影劇本的經驗,他曾在大型電影製作公司掌理劇本部門,並製作、編寫過上百部電影。
第46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身為台灣人,一生必看的電影 劇照 / 震撼人心的經典場面,串起全片故事脈絡與內容情節 側記 / 以十三問借疑發揮,說明電影源起、編排、拍攝過程 分場 / 保存導演構思過程的來龍去脈,提供編劇思路的線索 劇本 / 可讀性高的小說式劇本,展現吳念真對白的特有魅力 《悲情城市》捨精緻的剪法,而用大塊大塊的剪接,不剪節奏的流暢,而是大塊畫面裡氣味與氣味的準確連結。一部電影的主題,最終其實就是一部電影的全部氣味。 ——侯孝賢 侯孝賢沒想透過《悲情城市》寫歷史政論,他曾經掛在嘴上的「拍出天意」,其實更接近一幅秀拉的點畫法畫作:似是,卻又不盡然都似,水彩或粉彩、油彩或墨色,都只能是貼近真實的若有所悟,距離與意象給了《悲情城市》一個特殊位子與角度,重新觀看那個時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嗓音沙啞的廣播在台灣本島偷偷流傳開來。 大哥林文雄外面的女人為他生下一個兒子時,基隆市整個晚上停電,燭光中人影幢幢,女人壯烈產下一子…… 雨霧裡都是煤煙的港口,悲情城市。 ——朱天文 劇本分場.序場 九份秋深,滿山芒花,白茫茫的一片,像雪。 畫面的最後是阿公歪睡在他專用的藤椅中,秋陽已斜,一頭亂髮剎那間被渲染出一輪金黃的光華來。淡出。 字幕: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大陸易守,國民政府遷台,定臨時首都於台北。 ——吳念真 劇本.91場 電影海報書衣:設計師陳世川 經典電影劇照:劇照師陳少維
透過紀錄片的景框,所謂「真實」 是什麼面貌?放棄往往比不放棄更難?拍出經典作品《無米樂》的莊益增與顏蘭權、戲謔柯賜海荒謬世界的黃信堯、培訓出無數學員的陳亮丰、綻放著自由姿態的曾文珍、睜眼戳出禽流感真相的李惠仁,本書以六位中生代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為對象,透過他們追尋紀錄片的不同取徑與思考,一窺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樣貌。作者參考大量訪談與歷史資料,文體融合傳記、訪談與評論,內容不僅附錄紀錄片相關大事及導演作品年表,更淺顯地描述出紀錄片的美好與掙扎、意義與哀愁。是寫作品,寫紀錄片;也是寫人生,寫歷史。本書不只是寫給影迷或紀錄片專業人士,更是獻給熱愛生命、熱愛文化的讀者。
在最新修訂第十版中,作者除了改寫局部章節以反應電影的新發展,此外則大幅度增修一半左右的新劇照。全書共蒐集超過四百張的珍貴劇照,範圍涵蓋影史上的重要經典和近幾年上映的賣座佳片,並輔以詳細圖說。書末另附中英對照的專有名詞解釋,讓讀者能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吸收到最專業的電影常識,進而真正「認識」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