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華人的心中都印著一位諸葛亮。忠貞、信義、寬厚、仁愛、足智多謀、瀟灑淡泊……諸葛亮是中華核心精神的典範。他在二十七歲提出《隆中對》策略,奠定了蜀漢未來十年的軍政方針;在赤壁之戰中,有他草船借箭出奇招,以及借東風的幻術演出;他在蜀地輔政,對外嚴陣與吳、魏相抗,對內戮力整建秩序、安民強兵。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個軍事家、政治家、演說家,甚至是發明家,他是臥龍,卻絕不是完人。 章映閣先生筆下的諸葛亮不是神話,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本書以歷史事實為依歸,加之對情節的細膩描述,剖析孔明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天賦卓越以外,與劉備知遇、事態人情、天命機運等複雜外因環環相扣。諸葛亮的一生因成就他人而躍升頂尖,周旋於險惡情勢間,他的故事不只照應出眾多三國豪傑的英勇才智,也折射出每個讀者的超我理想,供我們學習審事、攻心的思維技巧。
十三世紀蠻荒的蒙古草原,以一股淤積的殺人激情驟濺了歐亞文明。野蠻的因子瀟灑橫行了幾近一個世紀,然人類文明的種子非但沒有胎死腹中,反而因這股激素的注入,使瘡痍斑駁的舊大陸萌出新的文明。但蒙古黃金家族不可避免的內訌,在西方步入文明的野蠻殖民時代,中國卻曳入了文明的自戀自卑時期。一統歐亞的夢想幻滅,歷史轉而向東亞大陸及海外諸國傾斜。十三世紀的歷史,在偉大帝王忽必烈的推動下,緩緩向前進展。 忽必烈終其一生彈奏兩元政治,最初的幾個樂章氣勢磅礡、震撼人心,但亡宋後,樂章不協調,音卻越彈越多,攪得人們惶惶變顏。再偉大的統治者,也無法逃避從歷史之巔跌落的命運。然而歷史還是得感謝忽必烈,是他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又兼蓄多國文化之長,使中國躋身先進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