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重要「發願成就自身以便成就他人的誓願,我們稱之為證悟想或菩提心。這意味著,無論哪種單一的行為、言語或想法,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細節,也都要為一切眾生的福祉來著想……為了成就他人的福祉,我們必須先經由清淨心念與轉化心念來成就自身。這便是我們稱之為『前行』修持的目標所在,乃為我們修道上的所有進展打下良好基礎。」「不要以為前行法是某種比較初級、屬於初學者的簡單修持,或不若大手印或大圓滿等法門深奧。事實上,前行修持之所以放在最開頭,就是因為它具有關鍵的重要性,而且它是一切修持的最重要基礎。如果我們直接就去做所謂的『主要修持』,而沒有前行來做為預備,對我們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的心尚未準備就緒,仍然難以調伏。這就像在冰凍的湖泊表面建築漂亮的房屋,根本無法長久。」── 頂果.欽哲法王本書中,頂果.欽哲法王針對蔣揚.欽哲.旺波上師(一八二O ~ 一八九二)所撰的金剛乘前行法之重要修持加以闡述,明示了金剛乘修持的心要:皈依、發心為利眾生而成佛、觀修並持誦金剛薩埵以除去修道障礙、供養曼達以積聚福德智慧,以及對上師生起無誤的信心。
頂果欽哲法王於一九九一年(圓寂的前一年),曾在法國多荷冬授予弟子們一連串的開示、灌頂和心意傳承。其中,以《覺醒的勇氣》尤為獨特重要。仁波切根據他個人一生的修行經驗,以及弟子的不同根器來教導論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走向究竟的內在平靜與自由。這個修心法教是由印度大師阿底峽尊者傳入西藏,是整個藏傳佛教的核心,也是二千五百年來,所有佛教國家上師的心要。 它是所有傳承的入門、捷徑和成果。它是過去上師們的覺受之果,順應時代潮流,可以很容易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它所帶來的利益,正符合我們最迫切的需求。透過這個修心法教,我們可以培養一顆善良的心、一種慈愛的態度,以及自由。 何謂修心七要? -修習菩提心的根基:思量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和輪迴過患。 -菩提心:達到覺醒的不敗法門。 -把逆境化為覺醒道路上的資糧。 -讓修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修心進步的衡量標準。 -修心的承諾。 -修心的指導。
本書分為三段,第一部分為主題,是前譯寧瑪的巨擘「文殊怙主 米滂仁波切」寫在《釋尊廣傳.白蓮花》裡的修法,講述透過釋尊身相而修習止觀的瑜伽法門,第二部分,是具體觀想、祈禱釋尊的方法──〈釋尊儀軌.加持寶庫〉;至於第三部分,則是流通甚廣的兩則〈釋尊讚〉。
《修行百頌》是十一世紀的偉大學者帕當巴桑傑的心靈證言,由頂果欽哲法王加以論釋。帕當巴停留在西藏和尼泊爾邊境的聽瑞地區很長一段時間,擁有無數個弟子。有一天,一個親近弟子在久違之後,抵達聽瑞,看到上師如此年邁而感到非常悲傷,於是他問:「勝者,當你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毫無疑問的,你將從一個淨土到另一個淨土,但我們將會如何?我們能夠信任誰?」 面對熱淚盈眼眶的弟子,帕當巴教導了修行百頌。 《修行百頌》意義深奧又簡明易懂。誠摯認真的修行者將發現,這些偈頌中的所有教導,都是正統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自生蓮花心髓》是頂果法王主要的心意伏藏之一,從前行法直到最高階修法的大圓滿,都完整地包含於其中,涵蓋修道各階段的完整教授。由於法王的其他心意伏藏,大多從三根本法開始、或屬於不共的本尊法,並無前行部分,因此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頂果法王罕見、有關前行法的詳細講解。 此書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每座之前行:從祈請上師做為修行的開端,來遣除修道上的障礙與聚集加持;第二部分為共前行,從五所緣支的根本思惟來清淨自身,透過這五種思惟來改變我們的心念,以利後續的修行;第三部分殊勝或不共前行,包含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禪修與唸誦、上師瑜伽等。 如同蔣揚‧欽哲‧旺波的《金剛句》所言: 「此法殊勝之成就, 當可迅速得現前, 共通成就何需言, 如意寶之口訣矣。」 修持前行的利益是無盡的,所以這本前行釋論,絕對不只裨益那些奉行法王法脈的法友,對任何有心修學藏傳佛教正法體系的人而言,都會是一把開啟真正修道之門的鎖鑰。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篇是頂果欽哲仁波切親自撰寫的自傳;第二篇為仁波切的主要弟子,包括佛母、雪謙冉江仁波切、烏金托傑仁波切、南開寧波仁波切、不丹皇太后…..等人的訪談記事。是深入了解法王生平、修學過程與偉大佛行事業的重要文獻與第一手資料,值得大家珍藏、典閱與研學。
本書中所闡述的「上師相應法」,是法教中最基本、最珍貴的修行。「上師相應法」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與上師本性相融」。 在這個修行中,我們學習到讓自己的心和上師的覺醒心融合在一起的方法。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 這個精簡甚深、由三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為無數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為了那些想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三時諸佛之心子、烏金蓮師之紹裘、空性了義之金剛總持—此依怙主 頂果欽哲法王的金剛語偈誦文集,我等福德具足的弟子眾,僅僅見、聞、憶即能淨除無明昏闇,種下解脫種子。 ──金剛持貝諾法王《白玉傳承》 如果每一人都能夠聽聞與思惟前譯派教法,明燈—怙主 頂果欽哲法王.饒薩達瓦著作的《你可以更慈悲》之宗旨解釋,必然可以明白所有「菩薩藏」之主旨,增長一切善相,敬請各位知曉。 ──金剛持達龍哲珠法王《多傑札傳承》 大乘修道最啟發人心的教法之一,他觸及佛教修行的核心。 ──馬修.李卡德《快樂學》作者
本書中以特別易懂、易修的方式,陳述了完整的學佛之道:從最基礎的發心開始,臻至超越了心智概念所能及之對究竟真理的直接體悟。因此,完整涵攝了小乘和大乘法教的精要。 在本書中,頂果欽哲法王不僅對十九世紀末最傑出的佛教上師巴楚仁波切所寫的長頌──綜理教法、簡要且易於記誦的八十二偈──做了精采詳細的闡釋,更包括了巴楚仁波切得自其上師,即上溯自吉美林巴、龍欽巴、到蓮花生大士暨無垢友尊者等偉大佛教上師的真實法教。 本書包含了所有精要的教示,寓義深遠、辭藻優美,猶如「一劑起死回生的靈藥六。」
《淨相:金剛乘修行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和《本淨:《椎擊三要》口訣教授》這兩本書,是三十年前的夏秋之際,頂果法王在北美主持邱揚‧創巴仁波切荼毘大典後傳授予其僧團而結集成書的系列法教。時至今日,這些法教依舊鮮活如昔、精闢直指,毫無任何時空的隔閡。 在《淨相》中,頂果法王依序解說了金剛乘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要點,包括:生起次第的基礎與前行——灌頂的類別、內容、和涵義;生起次第的儀軌修持與核心——寧瑪派不共法教的三三摩地(如是三摩地、遍照三摩地、因三摩地),與佛三身(法身、報身、化身)的對應等;以及圓滿次第的修行——以六種中陰為主的教授;最後,以金剛薩埵儀軌為例,闡示了生起次第觀修的三大要點(觀想細節、憶念清淨、和本尊佛慢)與四釘(顯相為本尊之釘、持誦咒語之釘、不變見之釘、和行持事業之釘)。除了把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內涵,以一個完整的修道次第清楚呈現外,法王也詳細解說了在這些次第中所涵攝的清淨、圓滿、成熟等作用,佛教傳統各種相應的譬喻,以及新譯派與寧瑪派傳承的些微差異等。 以《淨相》所述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為基礎,《本淨》則以大圓滿法《椎擊三要》的「立斷」之見為本,從見、修、行的角度,分別詳述了大圓滿法的修持要點,將口訣、名相、法義、與傳承巧妙地扣合在一起,一氣呵成地指出見(認出、本淨)、修(決定、分辨)、與行(自解脫)的密切連結,顯示基、道、果的一體相融。大圓滿祖師極喜金剛所傳下的《椎擊三要》口訣,歷來被視為寧瑪派大圓滿法的經典珍寶,民國初年即有漢譯,近年來也多有高僧大德講說、弘傳。在《本淨》一書中,頂果法王親述的《椎擊三要》法教,曉暢易懂,卻又櫛次謹嚴、深廣奧妙,實是大圓滿法行者在聞、思、修中的必備法炬。 附帶一提,近幾年由雪謙文化出版,從頂果法王伏藏法《明示甚深道:《自生蓮花心髓》前行釋論》的前行法教,到《淨相》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修持,最後到《本淨》中的大圓滿法,已然勾勒、提供了一套完備的修道體系。有心追隨、依教實修的法友,請務必在藏傳佛教具德上師的指導之下,接受灌頂、口傳、與講解,循序漸進地進行各次第的修持。如此一來,這些法教中的甘露指引,才能如法、有效地融入我們的心中與修行中。 做為對頂果法王的頂戴禮敬,在雪謙‧冉江仁波切的開許之下,繼英文版的《淨相》和《本淨》於歐美面世後,中譯本也旋即迻譯出版。書中若有任何貽誤之處,皆屬譯者力殆,尚祈上師三寶與護法寬宥。祈願藉此珍貴法寶的公開、傳揚,能讓正法久住、聖教不衰,更願具德上師常轉法輪,有緣眾生早日解脫輪迴、速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