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淵源流長五千年,歷經了無數朝代,更留下了數不清的名家佳作,其中,哪些文章記錄了歷史?又改變了歷史?或是內容標記了歷史的改變?本書即精心收錄了歷代經典的文章,使讀者讀後能了解這些文章是如何形塑了中國歷史,又是怎樣如實呈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本系列書系是由龔鵬程教授精心策劃,從堯舜起迄於民國,共三冊,全書收錄歷代經典文章139篇,按照縱向的時間順序,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大歷史中的大文章蘊含了哪些意義?大文章中的大歷史隱含了哪些啟示?以史為鑑,看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以史為鏡,看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以史為戒,看大歷史的危機和反撲!★從堯舜到民國共139篇精選文章,按照縱向的時間順序,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每篇均有注釋、翻譯,並詮釋該文章要義、寫作背景以及造成影響!★書中收錄者可分為改變歷史的文章和標記歷史改變的文章。不僅記載了歷史,也解釋了歷史,是歷史變動的直接證詞。★附精美大圖,各篇文章則穿插相關圖文或表格,以利讀者閱讀!第三冊並附有中國歷史大事及相關文獻一覽表!改變中國的劃時代文獻 記錄歷史的大時代巨作千古興衰,一紙論定。歷史的浩瀚博大、莊嚴深邃,每當我們仰觀蒼穹,列星燦燦、浮雲皓皓時,便自然而然地會興起這種充脹胸臆的歷史感情,思而不見,望古遙集,歷史的呼喚,於焉展開。只要我們真正涉入其中,歷史立刻就進入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能通古今之變,參與歷史的脈動。這些文章,是中國歷史甬道裡,一座座里程碑、一盞盞標示其曲折面貌的燈簇。把這些爝火燈盞串聯起來,即成了一條蜿蜒燦爛的中國之路。透過這些文章,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不斷在轉捩點上,人類也永遠在對其生存情境做價值的判斷、意義的創造、技術的更新和生命轉捩點式的抉擇。這本選集,就是想表達這樣一種觀點。書中收錄的139篇文章,起於堯舜,終於孫中山先生過世,可分為改變了歷史的文章和標記了歷史改變的文章。改變歷史的文章是說中國的歷史因這些文章而改變了命運,或者可以說這些文章形塑了中國歷史,如若無李斯的《諫逐客書》,秦國可能就把包括李斯在內的各國遊士全部趕回老家去了,那麼後來秦也就未必能統一天下;又如如果沒有梁啟超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引發了倒袁風潮,袁世凱稱帝的事情到底如何了局,也沒有人可以預料。 所以這類文章具體牽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而標記了歷史改變的文章則是歷史變動的直接證詞,如政事方面的漢文帝的《除肉刑詔》,學術方面的《論迎佛骨表》等,或代表了一種新觀念新時代的出現,或宣告了變局的形成。當然,有些文章其實是兼具兩種功能的,並不能很截然地分為是哪種類型,但是兩者結合起來,無疑直接說明瞭中國歷史。 而原始文獻的說明作用無疑又是最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該書要以原始文獻作為說理論事的基礎。全書依照簡介、原點、譯文、背景說明、影響五大塊解析相關文章,條分縷析,用通俗曉暢的語言講解三千年中國史,讓讀史也可以變得不沉重。※【三部曲】書目:1.大歷史‧大文章【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起於堯舜,迄於唐代)2.大歷史‧大文章【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起於唐代,迄於明代)3.大歷史‧大文章【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起於明代,迄於民國)※【編輯委員名單】周鳳五 林素清 鄭志明 簡宗梧 李春 周益忠 王樾 陳韻 沈寶春 周志文 簡松興黃復山 蔣秋華 林保淳
※大清的入關使得滿漢衝突不斷,為了穩固政權,清世祖福臨下令頒發〈薙髮令〉,使民間瘋傳「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薙髮令果真能雷厲風行嗎?※康熙帝玄燁的〈撤藩詔〉及〈舉博學鴻儒詔〉又是在什麼情形之下頒布的?※隨著西風東漸,中國與列強的關係也日益複雜,中國首次在國際法的精神下簽訂的條約〈尼布楚條約〉內容為何?而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又是如何的喪權辱國?※中國歷史上轟動世界的大事件〈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折〉竟成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伴隨著列強在華瓜分勢力和洋務運動的發展,晚清面臨內外的雙重壓力,最後在國父的十次革命後,封建王朝宣告結束,這段時間又出現了哪些重要的文獻呢?★從明代到民國共42篇精選文章,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每篇均有注釋、翻譯,並詮釋該文章要義、寫作背景以及造成影響!★書前附有精美大圖,各篇文章則穿插相關圖文或表格,以利讀者閱讀!★本冊最後並附中國歷史大事及相關文獻一覽表!改變中國的劃時代文獻 記錄歷史的大時代巨作原始文獻復刻呈現 古人智慧精髓宏觀連橫曾說:「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歷史,尤其是自己國家文化的發展歷史,並不只是一門孤立的學科,而是人存在的基石。人存在的意義,無不是根於歷史而展向未來的,過去的歷史傳統,構成了我們理解的背景。我們之所以能立足於世界,並向這個世界開放的唯一依據,仰賴的就是這個力量。當此「莽莽神州入戰圖,中原文獻問何如」之際,徵文考獻,選輯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文章若干篇,略仿編年之體,排列條貫。任何人只要看了這些文章,中國文化如何摶塑成形,中國歷史如何興動遷變,必皆可一目了然。再也沒有什麼比原始文獻更能直接說明歷史!這些遺存的文獻不只記載了歷史,也解釋了歷史,其中一些,更直接塑造了歷史。它們展現了延續千年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有鑑於此,龔鵬程教授邀集十四位各大學傑出教授,將這些見證歷史發展軌跡的傳世文獻精選成冊,起於堯舜,止於孫中山先生逝世,共百餘篇,依時間順序分為三冊:【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每篇文章皆依照其背景、影響及原文、譯文做分析說明,並附上重要字詞解釋,以幫助讀者閱讀。※【編輯委員名單】周鳳五 林素清 鄭志明 簡宗梧 李春 周益忠 王樾 陳韻 沈寶春 周志文 簡松興黃復山 蔣秋華 林保淳※本系列從堯舜起迄於民國共分三冊,本書為此系列第三本!收錄自明代迄於民國經典必讀文獻。1.大歷史‧大文章【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起於堯舜,迄於唐代)2.大歷史‧大文章【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起於唐代,迄於明代)3.大歷史‧大文章【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起於明代,迄於民國)
※本系列由著名學者龔鵬程教授精心策劃,立志教你「教科書上沒有的歷史」!※唐代原本為道教信仰,為什麼一代女皇武則天要將佛教提昇至比道教更高的地位?※當高官貴族平民百姓人人瘋迷佛教之後,韓愈為何要上書憲宗,大肆批評迎佛骨的瘋狂?※改革家王安石上萬言書給仁宗,雖未受重視,卻大大影響了後世官職考試制度!※宋代理學先驅周敦頤著《太極圖說》,為宋代的理學建構了一套宇宙論!※歐陽修的《集古錄》,原來是最早的考古學研究專著!※本系列從堯舜起迄於民國共分三冊,本書為此系列第二本!收錄自唐代迄於明代經典必讀文獻。1.大歷史‧大文章【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起於堯舜,迄於唐代)2.大歷史‧大文章【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起於唐代,迄於明代)3.大歷史‧大文章【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起於明代,迄於民國)★從唐代到明代眾多精選文章,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每篇均有注釋、翻譯,並詮釋該文章要義、寫作背景以及造成影響!★各篇文章則穿插相關圖文或表格,以利讀者閱讀!古人的智慧結晶,引發了歷史的脈動,成就了輝煌時代原始文獻復刻呈現,字字句句顯現中華民族的深遠精髓你知道,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了證明她的統治合法,採用《大雲經》內以女身當王的記載,自稱為金輪皇帝,特意提高佛教的地位?而駱賓王豪氣干雲的聲討武后檄文,比武力更能毀滅武則天的聲望?劉知幾著《史通》,開討論史學之先河。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寫《原道》倡導文化自救運動,重建了儒學正統地位,開創宋代新儒學。還有他大聲疾呼《論迎佛骨表》的疏諫,更是帶起民族自救思潮。擅寫山水遊記的柳宗元,其實議論文章也是強項!他的《封建論》極論封建制度的缺失,大力抨擊當時藩鎮割據的局面,為政治體系開創另一番清新風貌……自唐代至明代,無數學者文人因應當時環境所激發的新思想,影響後代甚鉅!本書立志教你教科書上沒有的歷史!再也沒有什麼比原始文獻更能直接說明歷史!這些遺存的文獻不只記載了歷史,也解釋了歷史,其中一些,更直接塑造了歷史。它們展現了延續千年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有鑑於此,龔鵬程教授邀集十四位各大學傑出教授,將這些見證歷史發展軌跡的傳世文獻精選成冊,起於堯舜,止於孫中山先生逝世,共百餘篇,依時間順序分為三冊:【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每篇文章皆依照其背景、影響及原文、譯文做分析說明,並附上重要字詞解釋,以幫助讀者閱讀。※【編輯委員名單】周鳳五 林素清 鄭志明 簡宗梧 李春 周益忠 王樾 陳韻 沈寶春 周志文 簡松興黃復山 蔣秋華 林保淳
※走過時間的長河,見證歷史的變局,歷經時代考驗仍留在記憶中的文章有哪些?文明的驟起驟衰,人類的生涯有限,又怎能探勘歷史的跫音、尋找文化的座標?※中華文明淵源流長五千年,歷經了無數朝代,更留下了數不清的名家佳作,其中,哪些文章記錄了歷史?又改變了歷史?或是內容標記了歷史的改變?本書即精心收錄了歷代經典的文章,使讀者讀後能了解這些文章是如何形塑了中國歷史,又是怎樣如實呈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本系列書系是由龔鵬程教授精心策劃,從堯舜起迄於民國,共分三冊,本書即是此系列的第一本!收錄自堯舜迄於唐代,共48篇經典必讀文獻。1.大歷史‧大文章【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起於堯舜,迄於唐代)2.大歷史‧大文章【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起於唐代,迄於明代)3.大歷史‧大文章【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起於明代,迄於民國)★從堯舜到唐代共48篇精選文章,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每篇均有注釋、翻譯,並詮釋該文章要義、寫作背景以及造成影響!★各篇文章則穿插相關圖文或表格,以利讀者閱讀!改變中國的劃時代文獻 記錄歷史的大時代巨作原始文獻復刻呈現 古人智慧精髓宏觀千古興衰,一紙論定。歷史的浩瀚博大、莊嚴深邃,每當我們仰觀蒼穹,列星燦燦、浮雲皓皓時,便自然而然地會興起這種充脹胸臆的歷史感情,思而不見,望古遙集,歷史的呼喚,於焉展開。只要我們真正涉入其中,歷史立刻就進入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能通古今之變,參與歷史的脈動。這些文章,是中國歷史甬道裡,一座座里程碑、一盞盞標示其曲折面貌的燈簇。把這些爝火燈盞串聯起來,即成了一條蜿蜒燦爛的中國之路。中國,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一站一站走過來的。透過這些文章,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不斷在轉捩點上,人類也永遠在對其生存情境做價值的判斷、意義的創造、技術的更新和生命轉捩點式的抉擇。這本選集,就是想表達這樣一種觀點。再也沒有什麼比原始文獻更能直接說明歷史!這些遺存的文獻不只記載了歷史,也解釋了歷史,其中一些,更直接塑造了歷史。它們展現了延續千年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有鑑於此,龔鵬程教授邀集十四位各大學傑出教授,將這些見證歷史發展軌跡的傳世文獻精選成冊,起於堯舜,止於孫中山先生逝世,共百餘篇,依時間順序分為三冊:【古代篇】大歷史的根源與基石;【中古篇】大歷史的脈動與輝煌;【近代篇】大歷史的危機與反撲。每篇文章皆依照其背景、影響及原文、譯文做分析說明,並附上重要字詞解釋,以幫助讀者閱讀。※【編輯委員名單】周鳳五 林素清 鄭志明 簡宗梧 李春 周益忠 王樾 陳韻 沈寶春 周志文 簡松興黃復山 蔣秋華 林保淳
耶穌來自閉塞的鄉村加利利,原本是一位下層猶太傳教士,因非法活動被定罪,並因叛國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在他死後不久,追隨者們開始宣稱他是神的化身,後來甚至直接宣佈,耶穌就是神,是天堂和世間的主上。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農夫,怎麼就變成了創造萬物的主? 本書作者自小是位正規的基督徒,每個星期天都去教堂,還當陪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想法發生了變化。他已不再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信徒,而成了一位研究早期基督教發展的歷史學家,他花了30年時間研究《新約聖經》,從歷史角度研究基督教的興起。 做為歷史學家,他執著的並非「神怎麼會化身為人?」這個神學問題,而是「一個人怎麼會變成神?」這個歷史學問題。關於這個問題,通常的答案當然是:耶穌實際上就是神,他告訴人們他是神,人們也一直相信他是神。 但是自從18世紀以來,一群歷史學家堅持認為,這並非是基於史實的正確理解,他們整理了很多令人信服的論據支撐他們的觀點。如果他們是正確的,留給我們的便是這些謎題: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一開始追隨耶穌的人,為什麼會認為他是神?
身為基督徒只要會唸聖經就行了嗎? 《舊約》與《新約》的差別在哪裡? 耶穌復活了!耶穌復活的含意為何? 信者便能永生,天堂和地獄真的存在嗎? 愛因斯坦等名人對基督教抱持何種態度? 達爾文的進化論跟基督教也能扯上關係? 神愛世人,為何又降下殘酷的洪水浩劫? 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竟跟西方列強侵略有關? 世界末日的警訊究竟是要拯救人類還是要毀滅人類? 出埃及記是歷史還是神話?「宇宙宗教情操」又是什麼? 宗教是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個人的心靈感受密切相關。它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也塑造了許多民族的性格。在今天的世界上,宗教問題可以說是影響國際局勢發展最根本的因素之一。然而中國人對於基督教的經典和歷史,一般來講來了解的程度有限,深入探討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本書以精簡的文字,從客觀的角度來探討基督教的起源、發展,以及教義中有爭議的部分,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性的認識。 宗教是人類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一環,不論是哪一種宗教,目的都是教人為善,使人心靈得以淨化平靜,更強調能洗滌人類因貪嗔癡各種七情六欲而產生的罪行,身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其教義更是許多教徒每天不可或缺的心靈雞湯,作者本是研究物理、半導體,走在時代尖端的人,為何會突然對基督教的發展及教義產生興趣?更一連出了好幾本與宗教,特別是與基督教有關的書,正是因為科學家的研究精神,讓他對基督教流傳許久的說法感到質疑,身為知識分子,當以求知求真的精神,讓所有人了解基督教的起源,發展,以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異同。為國人提供一個不同的視野。
十一世紀時,黨項人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盤踞中國西北兩百年,曾經與宋、遼、金、蒙古等並立。豈料橫掃歐亞戰無不勝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臨終遺囑要將西夏黨項一族斬盡殺絕!在蒙古人的鐵騎踐踏與驅逐下,黨項人流離失所,不知所終。詩人記者唐榮堯跋山涉水,將腳印送往歷史故地的角角落落,步量訪談,與史籍印証,順源溯流,追尋他們的蛛絲馬跡,發現他們最後去處,破解了一被重重迷霧包裹著的歷史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