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 書系 ,共計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6/08/01 出版

本書一九六二年出版時,南師並親撰〈孔學新語發凡〉,亦為《論語》全書的發凡,更為今世知識份子為學致用的發凡,立身處世的要旨。 ◎中華文化道統在儒學,而儒學基礎在論語,欲理解華夏思想必先讀論語。 ◎論語前六篇即已對全書做了綱要的陳述,是全書的精要,故南師特別講述。 ◎還原孔子和弟子們的真誠互動,為新一代開啟易入之門。 ◎打破過往積久成是的註釋,賦予精確的重新解說,也為論語帶來現代的風貌。 本書原名爲《孔學新語》,是南師懷瑾先生,在五○年代末期,對少數學子的講解整理而成。《論語》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典籍,南師幼年已經熟讀。及長,因遊心於佛道,且參究禪法有得,於再次重研儒學之卽,則另爲悟入儒學之精華所在。本書南師雖只講了《論語》二十篇中的六篇,但行文說法,不時流露禪風,更還原了孔子和弟子們活潑真誠的互動。期能爲年輕一代,略開易入之門。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裁的書,為孔子的門人弟子們,記述老師孔子的教學和解答問題等的記載,如果加以悉心體會,就會發現它的精神和體系自有條貫,並非次序紊亂――由〈學而〉開始,闡述為學的精神和宗旨;接著講〈為政〉,點出學問的致用;再以〈八佾〉為孔門維護文化的目的;〈里仁〉則為孔門學問的極致。此四篇開宗明義,已經把孔子學術思想的系統,很有條貫的述說出來。第五、六兩篇,〈公冶長〉與〈雍也〉,敘說孔門弟子的學術造詣與德業,各自顯出獨特的學養和見地,以此而見孔子學術精神體用的全貌。 《論語》共二十篇,孔學經過兩千多年的後人演繹,因所講的義理不對或講法不合科學,變得陳腐濫敗,加上科舉考試思想壟斷,誰也不敢獨具異見,於是先賢有錯,大家就將錯就錯,以致貽誤至今。本書收錄南師講解的前六篇思想總綱,南師正本清源還原孔學本貌,並將文句口語化,為新一代開啟易入之門。

9 特價1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