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建立菩提道場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8/01/03 出版

宣公上人 東北吉林省雙城縣人,民初戊午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書,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儉治家,以務農為業。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數十年如一日,懷上人時曾向佛菩薩祈願,生上人前夕,夢見阿彌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幼年時代,上人隨母親茹素念佛,生性沉默寡言,但天賦俠義心腸。年十一,見鄰居一死嬰,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歲,聞雙城王孝子常仁大師,盡孝得道,發願效法。懺悔過去不孝父母,決定每天早晚向父母叩頭認錯,以報親恩,自此漸以孝行見稱,人稱『白孝子』。十五歲皈依常智老和尚為師。同年入學,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卜星相等,無不貫通。求學期間,參加道德會等慈善團體;又為不識字者,講(六祖壇經)、(金剛經)等;為貧寒者,創辦義務學校。 十九歲母親逝世,遂禮請三緣寺常智老和尚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輪。並披緇結廬在母親墓旁,守孝期間,發十八大願,拜華嚴、禮淨懺、修禪定、習教觀、日一食、夜不臥,功夫日純,得到鄉里人民的愛戴禮敬,其洗鍊精虔,感動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故靈異之事多不勝數,神異事蹟廣傳,被稱為奇僧。一日打坐,見六祖大師至茅棚,告曰:『將來你會到西方,所遇之人無量無邊,教化眾生,如恆河沙,不可悉數,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徵象。』說畢,忽而不見。守孝期滿後,隱居於長白山支脈彌陀洞內修苦行。後回三緣寺,被選為首座。居東北期間,觀機逗教,點化迷萌,濟世活人,感化無量龍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惡修善。 一九四六年,因慕虛雲老和尚為宗門泰斗,遂束裝就道,前往參禮。途中備經艱苦,蹤跡遍及內陸各大梵剎,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達廣州曹溪南華寺,禮虛雲老和尚,受命於南華寺戒律學院任監學,後轉任教務主任。雲公觀其為法門龍象,乃傳授其法脈,法號宣化,為溈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 一九四九年,叩別虛雲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闡揚禪、教、律、密、淨五宗並重,打破門戶之見。並重建古剎、印經造像,分別成立西樂園寺、慈興禪寺、佛教講堂。居港十餘年間,亦應眾生懇請,普結法緣,相繼開講(地藏經)、(金剛經)、(彌陀經)、(楞嚴經)、(普門品)等經典多部,舉辦(大悲懺)、(藥師懺)、佛七、禪七等法會,又創辦(心法)雜誌等,終日為弘揚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大興於香江。其間亦曾幾次赴泰國、緬甸等地,考察南傳佛教,志欲溝通大小乘,以團結佛教力量。 一九五九年,上人觀察西方機緣成熟,為將佛教的真實義理傳播到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總會(後改為法界佛教總會)。一九六一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機緣未成熟,一九六二年返港後,應美國佛教人士邀請,隻身赴美,樹正法幢於三藩市佛教講堂。初住無窗潮濕之地窖,儼然如墳墓,故自號『墓中僧』。此時正逢美蘇兩國有古巴飛彈危機之事,為求戰爭消滅,世界和平,絕食五星期。絕食畢,戰爭遂解。 一九六八年,成立暑假楞嚴講修班,華盛頓州州立大學學生三十多人,遠來學習佛法。結業後,美籍青年五人,懇求剃度出家,創下美國佛教史始有僧相的記錄。此後,上人致力於弘法、譯經、教育等事業,又廣收徒眾、建道場、立宗旨。集四眾之真誠,盡未來際劫,遍虛空法界,光大如來正法家業。 在弘法方面,上人講經說法,深入淺出,數十年如一日,並極力栽培四眾弘法人才,多次率團至各大學及世界各國弘法,以期引導眾生改惡向善,開啟本有智慧。在譯經方面,現已有百餘種譯為英文,為佛經譯為英文最多者。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等譯本。在教育方面,萬佛聖城設有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僧伽居士訓練班等教育機構。分支道場多附設周末、周日班學校,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做人基礎,以大公無私慈悲喜捨為究竟目標,男女分校,義務教學,培養做人基礎,品格高尚的真人才,來挽救整個世界。並教導弟子天天參禪打坐、念佛拜懺、研究經典、嚴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離體,和合共住,互相砥礪,在西方建立真正行持佛法之僧團,以圖匡扶正教,正法久住。又開放萬佛聖城為國際性宗教中心,提倡團結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學習,溝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上人一生大公無私,發願代受眾生一切苦難,將己身一切福樂迴向法界眾生,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堅持雄偉堅貞之志節,做疾風中的硬燭,烈火內的精金。 上人曾撰一聯以明其志: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又堅守自出家以來的六大宗旨: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二版)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11/11 出版

地藏王菩薩生生世世都很孝順父母,所以這一部《地藏經》就是佛教的孝經。孝是人的根本,人如果不孝順父母,在這一生中就未能盡到做人的責任,為什麼?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就是沒盡到做人的義務。 孝分為四種:有小孝、大孝、遠孝、近孝。什麼叫「小孝」?小孝是孝於庭闈,就是只在家裏孝順自己的父母,沒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能做到廣大的孝。什麼是廣大孝?廣大的孝就是「大孝」   孝於天下,以天下的父母為父母,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大孝,還談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麼?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   --宣化上人-- 一尊等待我們成佛的菩薩,一尊不求回報的菩薩,一尊發願度盡地獄眾生的菩薩。還記得你我都被他救過?就算你墮落了,你已經自我放棄了,他都不會放棄你。他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稟承釋迦佛的遺命,度盡彌勒佛出世以前的眾生。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剛棒喝(3): 宣化上人答問錄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11/01 出版

‧問︰請問有神通的動物和天魔有什麼關係? 上人:動物是個比喻,天魔也是這樣子。天魔多數都是人間的精跑到天上去的,人間這些動物修行時間久了,到天上去做天魔,就是這些個東西。他在天上又和人間的樣子不一樣了,他也會千變萬化。你想要真正知道,這沒有法子知道的。 天地間那些個祕密的事沒有法子了解的,你不要用我們人的思想來揣測天魔是什麼樣子。你若能知道他,你就和他是一樣了;或者你若超越他了,也可以知道。這要是和他一樣,可以知道;不和他一樣,也沒有超越他,誰也不會知道的。 「飛精附人」,他只要一念之間就可以到了,這個「飛」也就是形容其快。在西方,很多這些事情西方人都不相信,這也沒有法子完全寫在書上,叫人怎麼樣真了解。可是我知道西方人也有很多鬼上身的,西方人都說這是發神經,不承認他是有什麼魔啊、鬼啊、邪啊!中國在表面上也多不承認,可是在骨子裏邊,就連那些做官的也都怕這個,也都承認的。 在大體上,他們不承認有這個,可是那些做大官的都要去扶鸞問卜。好像陳濟棠要造反的時候,就問扶鸞,那個扶鸞出四個字,說「機不可失」。結果他就以為現在就是個機會了,不可以把這個機會失了,就造反了。一造反,三十多架飛機一起飛起來,跑到對方去投降了。原來這個「機不可失」,就是這個「飛機」不可失去,飛機若失去就沒有用了,結果你看看! ‧問:輪迴有沒有把植物包括進去? 師父:鄭泰山居士也問這個問題,說人有沒有靈魂?人當然有靈魂,佛教當然信有靈魂!要不信有靈魂,就不是明白佛教的。不單應該信有靈魂,也應該信有鬼。所謂靈魂就是鬼,修成了就是佛,修不成就是鬼。現在我們活著,他在我們身體裏邊,在監獄裏頭。我們要是修成了,他就得到自由了,就出這個監獄了。出這個監獄,他能「來明去白」來也明白怎麼樣來的、去也明白怎麼樣去的,這叫來明去白,出來這個監獄了、得到真正自由了。可是這是要下一番苦工的。 至於植物和微生物,這些東西都是性化靈殘。我們一個人要變成螞蟻的話,這一個人的靈性就能變無量、無數、無邊那麼多的螞蟻;要是變成蚊子,那更能變得甚至於八萬四千那麼多,無數那麼多,就是把你這個人的靈性分得小一點了。我們做人,這個佛性是具足的。我們人本來都是有佛性的,但是來做人,佛性又少一點了,一點點佛性。就像發麵用的引子似的,就是那麼一點點,麵就發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問:最小的微生物有靈性,那麼最小的蚊子也有佛性嗎? 師父:一點點。你若以佛眼觀察,「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無情將來都同圓種智。真空裏有妙有,妙有裏頭又有真空,就是這個道理。自有化無、自無化有;有有無無、無無有有,這就是真空妙有的道理。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千手千眼(新版)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08/03 出版

千手,是救人的。譬如有一千個人掉到海裏,你有二隻手,這隻手救一個,那隻手救一個,只可以救兩個人。若有千手,把一千隻手往海裏一伸,就可以把這一千個要淹死的人都給提上來。你說這一千隻手有沒有什麼用?救人啊。所以「千眼照見,千耳遙聞,千手護持」,千手是護持眾生的。哪一個眾生有什麼苦惱,你有一千隻手,就伸一隻把他救出苦海;若就兩隻手,你救不了那麼多人。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是預備救人,不是預備偷東西的。 千眼照見千手伸 接引眾生出迷津普願含釋俱離苦 摩訶般若彼岸登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獄不空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6/07 出版

這部經的宗旨有八個字──孝道、度生、拔苦、報恩。   《地藏經》是佛教裏的一部「孝經」。   地藏王菩薩也就是一位行孝的菩薩,是最孝順父母的一位菩薩。因為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學地藏王菩薩那種孝順父母的精神,所以來講這部《地藏經》。   因為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始終也沒有去超度他的母親。釋迦牟尼佛是從他母親的右脅生出來的,之後母親就死了,而他成佛後,知道母親摩耶夫人已經生天了,所以等到釋迦牟尼佛說完《法華經》後,在沒說《涅槃經》之前,想起母親來了,就升到忉利天宮三個月,為母親說法。   說什麼法?就說這一部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所以這部經的因緣,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母親而說法的。因此這部經是不是很重要呢?   這一部經以什麼作為宗旨呢?   《地藏經》的宗旨有八個字──「孝道、度生、拔苦、報恩」。   第一是「孝道」,就是精研孝順父母的這個道理。人能孝順父母,這是天地的光輝。天地所歡喜的,就是人能孝順父母,所以說「天地重孝,孝當先。」這個「孝」字是最要緊的,就用一個「孝」字,全家都會平安。   「孝順還生孝順子」,你要是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也會孝順你;你要是不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   所以說,為什麼要做人呢?做人有什麼意思?不是說:「啊!我就這麼糊糊塗塗地來做人就算了。」不是這樣!做人的本份就應該孝順父母,因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師長,父母也就是諸佛。你要是沒有父母,就沒有你這個身體;你要是沒有這個身體,就不會成佛了。所以你要想成佛,先要孝順父母,因此第一就是「孝道」。   第二是「度生」。怎麼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這叫「度」;由生死到涅槃,這也叫「度」;由煩惱到菩提,這也叫「度」。   現在所說的這個「度生」,就是度眾生。度眾生不是說度一個、兩個,也不是度三個、五個,是指所有一切十二類的眾生,都應該發心來教化他們,令一切眾生早成佛,這才叫「度眾生」。   第三要「拔苦」,這一部經要拔除眾生的苦。   第四是「報恩」,要報父母的恩。   孝道、度生、拔苦、報恩,這八個字就是《地藏經》的宗旨。   本書特色   無間地獄苦無邊 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沒有間斷的苦。   無間地獄,就是沒有間斷,不停止這個苦啊!總是在受苦。   怎麼叫總受這苦呢?在地獄裏這個受罪的靈魂是誰呢?就是每一個造罪的人。每一個造罪的人,他的靈魂都在地獄裏受苦。譬如本來用火一燒,可以把他燒死的,或者用刀一斬,就把他斬死了,雖然斬死卻不知道痛苦,有什麼痛苦,他也不知道。那麼在地獄裏,死是不是就不知道了呢?也是不知道。可是隨著死,隨著又生,死了然後又活了。   怎麼活的呢?地獄有兩種風,這兩種風叫什麼風呢?叫「巧風」。為什麼叫巧風呢?因為這個風太奇怪了。怎麼說呢?這風分成兩種,一種是臭風,一種香風。臭風把人一吹,人又活了;活了,就很醜陋的。而香風一吹,把人吹活了,相貌就很圓滿的。可是受罪的人,多數是用臭風來吹的;升天的人,就是用香風來吹的。當香風一吹,相貌就生得圓滿,升到天上去了;而臭風一吹,相貌就生得醜陋,像阿修羅似的,他這個面上七八家子都搬到一起,做合股公司了,你說醜怪不醜怪?像這樣臭風一吹,又吹活了。所以無間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沒有間斷的苦。 無間地獄的周圍,有一萬八千里這麼大的一個城,這獄牆高有一千里。所以地府裏看不見太陽,因為那個牆太高了,把太陽都給遮住了,因此地獄裏是黑暗的。但是幸虧還有火,憑這火,你還可以看見一點東西。不過,這個火是一種業火,把你燒得皮開肉爛,燒得很厲害的,令人受不了這種的痛苦。   我們人現在想一想,如果真是到那個地方,你說這怎麼辦呢?在那個地方,一時一刻都不自在,那真是不自在!不自在!真正不自在!這個城牆都是鐵造的,鐵又堅固又冷;這就表示眾生的業報太堅固了。到這個地方,心裏就冷了──啊!在這個地方,只有受苦。哎喲!苦啊!苦啊!真苦啊!所以爭名的心也沒有了,奪利的心也沒有了;什麼心都沒有了,誰打你一巴掌,也覺得比這火燒的還好得多;踢你一腳,你覺得還沒有被狗咬的那麼痛。所以那時候你知足了,生出一種知足感。   這個城上面的火,就燒得通到城下邊;下邊的火,又通到上邊去。又有鐵蛇、鐵狗在城的四角,每個城角有一隻大狗,城有一千里,這狗就有八百里這麼高,每一隻狗的頭上,又生出八個頭;每一個頭上,又有八隻角。鐵狗有犄角,好像牛似的,這八個頭,共有六十四隻角;這六十四隻角,當牠頭一晃,來回這麼一攪,就變成火輪,就變成刀輪。所以碰見哪個罪人,就用角把誰給捅壞。這長犄角的狗,誰看見過這一種的怪物?若沒有看見過,那可以去看一看,可是看一看!就回不來了。不錯,一去就無蹤了,永無出期。   到這種地方,不像看電影那麼好看的,說是你看完了,可以回家;這看完了,就沒有家回了,也就是沒有自由了。鐵蛇、鐵狗在這獄牆上邊,東跑西跑,來回互相跑。這狗和蛇,不單會咬人,口裏還吐火,身上也有火。那身上的火,燒得這火狗身上又腥又臭,誰一聞到那股的腥味、臭味,會把五臟六腑噁得都要吐出來。你看!這個滋味,真是不好受。所以不要說去看,你單單現在想一想,那都是很不自在,很不好受的。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精裝)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07/01/27 出版

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生死的問題,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他生在皇帝的家庭裏頭,把全國的財富都捨棄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後,他觀察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和哪一位佛因緣最深?他一觀察,知道我們娑婆世界,和兩位佛因緣最深。這兩位佛,就是東方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阿彌陀如來。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令我們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能令我們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所以在〈二佛咒〉上說:「二佛演化在娑婆。」雖然阿閦佛和阿彌陀佛,一位是在琉璃世界,一位是在極樂世界,可是他們這兩位佛,教化眾生的機緣,都是在娑婆世界。所以說:「二佛演化在娑婆,東阿閦,西彌陀。」東方就是阿閦佛,西方就是阿彌陀佛,這二位如來和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深深的因緣。所以,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如來。 你誰若能念消災延壽藥師佛,他就令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能以遂心滿願,來幫助眾生,這是延生的,是消災延壽藥師佛。那麼阿彌陀佛呢?就是往生的,你誰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就會生到極樂世界。你若願意生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那個世界也可以的,你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 在生的時候,你消災延壽,報盡捨壽的時候,就能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在佛教裏頭,有延生的牌位,紅的牌位,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注照你這個本命元辰。那麼我們再生,不願意生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世界,願意生在極樂世界,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兩位佛對我們每一個眾生的這個因緣都是分不開的。 這兩位佛,我們也不認識,也不知道,那麼想念呢,連佛的名字也不知道,於是乎釋迦牟尼佛就介紹給我們眾生,知道這兩位佛的名號和他的願力和功德。所以這一部經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本書特色 你誰能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名號,藥師佛就令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能以遂心滿願,來幫助眾生,這是延生的,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你若願意生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那個世界也可以的,你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