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和《周易》是中國文化經典中的經典,堪稱中國人的《聖經》,可謂整個儒家文化圈的人文思想之核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本書以《周易》的精神逐章解讀《論語》,全面且系統性地「以易解語」。 以《易》解《語》,也可以說是《論語》與《周易》的對話:表面上看來,《論語》和《周易》似乎截然不同,但實際上,兩者在價值哲理、內在精神等方面仍是一致的;無怪乎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本書作者秉持文化傳承和轉化創新的原則,以深厚學養為根柢,參考名家譯文,選輯前賢注釋,在蒐羅、爬梳及分析各方「以易解語」或「以語證易」之論證的同時,亦提出諸多新見並加以點評,行文深入淺出,是欲研讀、會通《論語》和《周易》二部經典者的絕佳讀本。
本書是曾永義教授五十一歲(1992)至2021年12月31日三十年間之詩文日記。因其執教上庠五十數年,未承擔任何行政職務,始終是「陽春教授」,最足以反映其時代一位純粹「讀書人」的生活;故用作書題。曾教授是「酒党」創党之「党魁」,迄今四十六年。雖因此迭遭諸多「聯想質疑」,但在學術上頻獲殊榮、取得大獎,躋身為中研院院士;以「人棄我取,不與人爭」之處世態度,從事中華傳統文化與鄉土藝術之維護發揚為志業,落實其心目中真正「愛臺灣」、「書生報國」之理念。其學術傳播與文化交流,遍及兩岸城鎮與東西洋列國;成績斐然、效益宏大。凡此亦為本書之重要內容。其詩所云:「塞北江南酒,飄洋過海詩。」蓋可以概括之。本社所以出版此書,旨在存一代「讀書人」典型。曾教授於戲曲、俗文學、民俗技藝又著作等身,學者仰之為泰山北斗,「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欲了解其生平履歷、性情襟抱、為人處事者,本書實為最直接而完整之呈現,且其詩文小記亦頗有足堪諷詠者。讀者鑑之。
全書收錄習近平主席講話、文章和論著中引用的成語、典故和經典名句一千二百九十餘條,其中成語、典故九百四十餘條,經典名句三百五十餘條。 按「成語、典故」和「經典名句」兩個部分編排。釋義深入淺出,溯源循章有據。對每一成語、典故均作了考證,以最早出現該詞的典籍文獻作為「出處」;後來的典籍文獻或圖書、文章中出現之該詞作為「引例」。全書所引證的古今典籍、文章共計六百餘種(篇)。 全書編纂精嚴深廣,極具巧思,不僅資料豐富,取材嚴謹,內容充實,且在數十萬言之中,突顯出整全有序的系統。既具學術性,又有可讀性,為可供雅俗共賞之傳世佳構,更是一部傳承和宏揚中華文化的經典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