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

淨土宗  出版
2018/10/31 出版

淨土宗傳承之經典與祖釋,具含淨土三經,以及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之註疏,皆以「彌陀救度」一以貫之,顯明「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土宗根本義。然而,因淨土之義理,深廣難測,能探驪得珠者,更是少之又少。為方便大眾瞭解掌握淨土教理之要義,瞭解淨土傳承體系,建立教理框架,淨土宗編輯部從淨土三經(含異譯本)及淨土宗相承論釋中,摘錄其核心法語,共一百一十八條,並對其翻譯、註釋,集成一書,名《淨土宗精要法語解》。本書特色書中法語,僅按經論先後順序排列。解釋部分,白話譯文、註釋、要義、補充教證、討論;又將其大致按教、行、機、益的次序分類,歸納為「淨土宗精要法語分類」。若能每日讀誦,淨土宗教理框架自能了然於心;常得佛祖加持,歡喜念佛,不樂雜緣,不失正念,不疑往生。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禪無淨土 十人九蹉路

淨土宗  出版
2017/05/02 出版

蓮池大師在《竹窗二筆》中說:「戒禪師後身為蘇子瞻,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南庵主後身為陳忠肅,知藏某後身為張文定,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其次,則乘禪師為韓氏子,敬寺僧為岐王子。又其次,善旻為董司戶女,海印為朱防禦女。又甚而雁蕩僧為秦氏子檜,居權要,造諸惡業。此數公者,向使精求淨土,則焉有此?」誠然,「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永明延壽大師語)。 本書搜集並整理了以上諸人的兩世事蹟,編印成書,意在引導參禪好禪之人,留心淨土,歸入淨土,當生解脫,一了百了。 本書特色 以古為鑒  力修淨業 印光法師講:「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禪淨二門。」 禪宗志在開悟,淨土則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參禪能夠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末法時期已經很難見到了。即使真正開悟,距離了生死,還相差很遠。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本書舉了十位證人,給大家證明:仗自力不能了生死。禪宗是一切自力法門的代表,參禪今生不能了脫,其他法門更不必說了。 這些前生錚錚出眾之高僧,此生已不如前生,再一來生,又不知如何結局。 淨土宗則是依仗佛力,在行持上簡單易行,專稱彌陀名號。無論男女老少、有智無智、出家在家、有修行無修行……通通不論,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彌陀淨土,信順不疑,就必定往生。一得往生,就永超生死輪迴,速成無上佛果。 所以《華嚴經》中諸大菩薩,全都發願往生;宗門教下諸大祖師善知識,同願往生淨土。 本書意在引導參禪好禪之人,留心淨土,歸入淨土,當生解脫,一了百了。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十八願善導釋

慧淨法師  著
淨土宗  出版
2017/02/06 出版

阿彌陀佛為諸佛之王,極樂世界稱法界之都,此皆由彼佛因中四十八願成就。 其中第十八願,彌陀將其自身之成佛與十方眾生之往生綁定,自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完整願文三十六字,稱為四十八願之根本願、超越諸佛之超世願。 本書即依彌陀化身的中國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而開演之,既是彌陀化身,所說等同佛說,而又諸佛證定,獨能楷定古今。末法萬年行人若依善導大師對此願的解釋,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並且直入報土,快速成佛。 本書特色 彌陀化身的中國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毫無模糊,沒有模稜兩可,他斬釘截鐵地說:只要稱名念佛就必定往生。像這樣的解釋,在歷代祖師當中很少看到。 這樣的釋義並不是善導大師自己獨創,而是依據淨土三經釋尊金口所宣,及印度龍樹、天親二大菩薩及中國曇鸞、道綽二大祖師對此願的解釋而集大成之。 若不是依循善導法脈的淨土行者,對往生的信心都很忐忑,都很不安。可知善導大師的解釋是甚為稀有難得、難遭難遇的。 慧淨法師數十年傾倒於善導大師,自信教人,大悲普化,從二○○八年至二○一四年,共六年的講演內容,成《第十八願善導釋》一書,全書以第十八願為主線,詳細講解願文之意義,並引用經文祖釋,加以各種譬喻、公案等,深入淺出地把阿彌陀佛大悲哀愍的願心徹底流露出來,也使我們這五濁惡世的眾生有了得救的希望,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從此念佛無有恐懼、徹底安心。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半凡夫一半佛

淨宗法師  著
淨土宗  出版
2016/09/01 出版

一個念佛人應有怎樣的視聽言動,應展現出何種的氣質、胸懷、性格特質?在本書中已然給出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常人難以領會的高深、枯燥、生澀的教理,藉由法師生花之筆,以直白、生動、活潑的文句,直截根源,一語道破,讓人讀即會心,心開意解。 本書大分為八類: 第一「人生小悟」。古云:「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紛繁世界,人生百態,娑婆萬類,在僧人眼中是如何看待的?所選諸文,皆圍繞於此,皆是法師逢源遇境之觸機所悟。 第二「有佛一切皆美」。佛法展現在世間是怎麼樣的;世間人看待佛法,又有怎樣的疑惑。法師文章中關乎此者皆勒為一類。 第三「唯愛能補心」。心,最靈,最妙,一切佛法依之開展,一切眾生以之成佛。本節短文聚焦於人的這顆心,讀此可知佛法是如何認識它,引導它,調御它,成就它的。 第四「凡事正面思維」。有佛法就有辦法,在佛法為指導下,我們如何地應對、處理、成就世間萬事?關於此,法師有許多非常精彩的開示。 第五「念佛真好」。千說萬說,不離念佛,念佛是本,淨土為歸。此節著眼於法門真諦,名號微妙,法門奇勳,現世來生,無邊利益,法師於此皆發揮得最是淋漓盡致。 第六「僧事僧說」。對一般人來說,僧家事是神秘的,很多終還需要僧人來說,本節選文涉及到如何為僧,何者是寺,作為僧人如何學習佛法、弘揚佛法、處理各種道場事宜等等。 第七「佛教靠我」。佛教要興盛,佛教人必須有擔當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心中自肯說這句「佛教靠我」,佛教就真的前途無量光明了。法師身上就有強烈的擔當精神,他也呼籲所有人都能振奮起這樣的精神,傳承佛法,弘揚佛法。 法師身上有彌陀的生命,但同時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凡夫的生命,正所謂「一半凡夫一半佛」。此是相對「全然凡夫全然佛」而言,善知識全然是佛,恐怕我們要因敬而畏,因畏而遠了;善知識若全然是凡夫,則他靠什麼引導眾生呢?而今法師凡夫性的一面,使我們可以親近,可以理解,可以追隨;而法師佛性的一面,乃是彌陀不可思議救度的鮮活見證,則讓我們能夠信任,能夠仰憑,乃至跟隨法師步入淨土。「一半凡夫一半佛」的法師,成為了一座橫跨穢土與淨土之間的大橋,成為了凡夫與佛之間的媒介。 同時,一切眾生又何嘗不是「一半凡夫一半佛」呢?眾生皆有佛性,一旦受善知識教啟,心行相應,則凡夫性當下轉為佛性。如同火性藏於木中,一旦點燃,則木中的火性立即展現目前,當此之時,火與木有別耶?無別耶?佛性與凡夫性是一耶,是異耶? 本書就是這樣一個燃燒的火把,字字句句皆成光明之炬火,即凡情而佛法,即佛法而凡情,導凡情入佛法,開佛法而攬凡情。 本書特色 此書究竟妙在什麼地方呢? 一、理真。不管是出世之真諦,還是世間之俗諦,二皆貴在理真不偽。唯其真,方能恒久;唯其真,方能普適;唯其真,方能有大用。而本書皆從法師身體力行、躬身實踐中來,很多文章都是法師為弟子、信眾解疑釋惑,或是處理人事過程中所激發出的感悟。洪鐘雖響,不叩不鳴,多少文字背後其實都曾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發生。這正應了法師常說的一句話:「假花千朵無香味,真花一朵撲鼻香。」我們依之實踐,往往自然能夠煩惱消、智慧增,心得安、道日隆。 以真誠的心書寫真摯的文句,來闡明真實的道理,這便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二、情切。情是機情,切是切合。人是有情眾生,情須依理,以理來導情,一切佛法,貴在上契佛智,下契群情,而這些文章,無慍無火如冷灰般的理智之間,卻也同時充滿了「情」的溫度,既能對這個世間保持一定距離下冷靜俯視,也有一種徹底融入眾生種種心行,體認其苦樂酸甜的悲憫情懷。仔細傾聽字句間所鳴發出的獨特聲音,可感受其特別切合於這個浮躁濁染之時代,切中每一顆苦惱、徬徨、憂傷的心,切中每一顆向善、向淨、向樂的心,讓人聞之不覺悚然而驚,豁然而覺。 三、意深。本書文字數量並不算多,區區十萬言而已,但著實言簡義豐,言近指遠,言有盡而意無窮,實際的內涵異常豐富。看似淺白易懂,實則乃是將佛法幽深微秘的真義全然融入自心,故能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執簡馭繁,直截根源,一語中的,其平實簡單凝練的文句背後有深刻精微的內涵,令人愈讀愈有味道。 四、文美。說其極富文學性也毫不為過,讀起來如品茗茶,唇齒留香,極盡享受。 所寫的寓言,構思精巧,喻比恰切,用筆生動傳神、引人入勝,讀來常讓人忍俊不禁,甚而捧腹大笑,笑罷才覺幽微的道理早已在胸中了然。 寫的散文,形式上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意;風格上或清新雋永,或質樸細膩,或自由靈動,或含蓄凝重,變幻莫測,不拘一格,讓人歎為觀止。 乃至短到一句話的微博語錄,看起來似乎是隨口道出,信手拈來,實則往往是直指人心,一針見血,遣詞用語都極傳神,極具藝術性和表現力,方寸之間,極顯不凡功力。 五、簡潔本身就是一種美,簡潔也是一種智慧。托爾斯泰說:「愈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用來表述思想的語言就愈簡潔。」法師自己也常說:「文章難得之處在於寫得乾淨。」乾淨,也就是簡潔、練達,沒有多餘的話,囉嗦的語言。法師的文章就是如此,無論長短,都十分地簡潔,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慧淨法師書信集(2016年新版)

淨宗法師  著
淨土宗  出版
2016/07/01 出版

關於《慧淨法師書信集》 慧淨法師早歲在佛光山出家,曾獨自住山淨修三年,之後赴日本京都大谷大學遊學近五年,專研善導系淨土思想。 歷來闡揚彌陀救度思想最徹底、最權威、最有系統的,當屬唐代高僧善導大師;慧淨法師1993年返台之後,逐漸開展善導大師的淨土法門,弘法編述,出版淨土宗系列叢書四十餘冊。可以說,今生欲依淨土法門稱名念佛出離生死者,從慧淨法師這一系列以善導大師彌陀救度思想為核心的編著入手,是最穩當、簡易、明確、便捷的途徑。 《書信集》收錄有慧淨法師從1989年至2004年,自遊學京都到駐錫台北象山「彌陀村」,長達十五年,近六十件的書信手札。這是法師所有出版書籍當中,最能反映個人思想、性情與風格的一冊。虔敬、古樸的文字間,不僅解析教理深入清晰,也自然流露著修行人德行的光輝,因感受佛恩而說不出的歡喜、滿足,還有念佛人無限的溫暖與慈光。 「人生誰都是過客,相守百年也是夢;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慧淨法師的這本《書信集》,啟人深思也讓人警醒,更不得不面對這必然要解決的人生大事。有善緣、慧根的讀者,或可從本書找到自己的究竟安心之道。 本書特色 慧淨法師所編叢書,雖廣涉古今中外,然都貫穿著不變的宗旨:回歸善導大師,專仰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可以這樣說,欲於今生決定出離生死,不依淨土法門是不可能的;欲學淨土法門,安心於專稱佛名,不瞭解彌陀救度是不可能的;欲瞭解彌陀救度,不依善導大師是不可能的。欲依善導大師,從慧淨法師所編著述入手,便是最佳的捷徑。全面深入地掌握善導大師的思想,並加以忠誠虔敬、專一不二地弘揚,堪為大眾指南者,現今則唯有慧淨法師。 慧淨法師所編著之淨土宗叢書(見底頁叢書目錄),我們大部分都已翻印流通,由茲而得決定往生大利者何可勝數!感恩而欲報厚德,慕名而益仰高風,乃人之常情。所以年來有很多蓮友四處打聽,想對慧淨法師本人有更多的瞭解。今承諸善友大力相助,更搜得法師書簡、文稿四十餘通,集為一冊,名為《慧淨法師書信集》,單行流通。 書信最具有對機性,也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思想、真實情感。讀《慧淨法師書信集》,可明顯地感覺到其勸進後學,殷殷慈心躍然紙上;而謙卑柔順,念佛之香溢於字外。不僅於教理上有精闢的闡發,破迷指津,令人斷疑生信,直下安心,也能反映慧淨法師人格光輝之一斑,如受佛香薰染,自然人格昇華。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近佛教

佛恩居士  著
淨土宗  出版
2016/07/01 出版

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已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 而我們卻對佛教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 你知道佛教怎樣看待世界和人生嗎? 你知道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信仰佛教嗎? 你想瞭解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嗎? 你想獲得人生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嗎? 你並不一定信仰佛教,但卻不能不瞭解佛教! 好,就讓我們一起 ——走近佛教吧! 本書特色 在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能夠捧讀一本介紹佛教的書,真正稀有難得,真正值得恭喜。 佛教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相,幫助我們認清什麼是愚癡、什麼是智慧,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 佛最大的願望是拔除眾生的苦惱,給予眾生快樂,所以佛教為我們提供了快樂的源泉。 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你會慢慢靜下心來,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當初煩躁、刻薄、傲慢、憤世嫉俗的心越來越淡了,安穩、寬容、謙卑、歡喜的心不知不覺生起來了。漸漸地,周圍的人和事也變得可敬可愛了。 這時,你會深切體會到佛的慈悲和偉大,此前對佛教的成見自然也冰消瓦解了。 當你有緣拜讀淨土經典和善導大師的詮釋,終於體會到「佛恩浩蕩」的真正含義,你的精神世界無疑會提升到更高的層面。經典裏的語言已不僅僅是你的座右銘,而當下成為你的直接經驗,你深知:任何狀況都不能障礙佛的救度!佛的誓願因眾生的愚惡而發起,佛的慈悲因眾生的痛苦而存在。眾生若是迴心向佛,則慈舟能濟,苦海得離。 人身實在難得,佛法實在不可不聽聞! 感嘆之餘,我們將比較適合現代人的教法、章節編輯在一起,以便大家不花太多時間就能了解佛教,多一些對人生的思考,多一些對自我的反省,最終找到心靈的歸宿。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行品講要

慧淨法師  著
淨土宗  出版
2016/04/01 出版

《易行品》為龍樹菩薩所撰述,是淨土宗的第一部祖典,對淨土宗教理的解釋,具有權威性與標準性。   《易行品》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二道,即「難行道」與「易行道」。   《易行品》既是「判教」,更是宣說「易行」之道,並且力勸捨難歸易,專修易行道。並顯明此易行道,不單是易行,也是絕對性的殊勝之道。   此判教既開後來各宗判教的先河,也是淨土宗判教的嚆矢,更為淨土宗之「易行」與「殊勝」一錘定音,使淨土宗在大小顯密各宗之中,永居登峰造極、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地位。可知,《易行品》雖然文字不長,然其涵義甚廣,影響甚鉅。   本書特色   慧淨法師《易行品講要》,可謂古今研讀《易行品》之集大成,清晰明朗,重點突出,論證有力,讀之心安法喜,於龍樹菩薩更增敬仰與感恩。對有意研究淨土教理及淨土行人,都是不可缺的教材。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