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CRS境外OBU帳戶全面透明化,隱形資產漸漸浮現檯面,各國金融機構除了大幅修改稅法,迎接這項改變挑戰之外,未來政府機構的電腦AI人工智慧完成,啟動大數據交叉快速查核,該如何迎接未來新世代這項稅務挑戰,迎接新的財富遊戲規則來臨。您整體財富傳承配置安全的風險防禦力,是否也該隨著時代改變而隨著調整,使得效益更加提升優化呢?財務管理者通常敏銳度更高,總能夠提早預見財富傳承配置且提早採取應變行動,否則財富損失影響會很大。後續保險「數字看保險」正子攝影整體效益檢驗報告,將提供完整數據作為你理財配置的決策參考,替你的資產與財富傳承配置作嚴密把關,確保你的整體財務配置結果,品質整體效益大大提升。正值中小企業的經營世代交替季節,財富傳承分配大好時光,趁著全球反避稅CRS全面透明化時機,重新整理評估現況配置以及對未來影響,並隨著大環境變化作適度配置調整,使整體資產配置更具備全面性功能,考慮流動性效益除了支應稅務急用現金之外,同時充分運用了稅法(免稅額、扣除額不計入)之所得免稅空間,配置最佳財富移轉和分配,提供比節稅更多元的防禦力。圓滿消除下一代急用現金籌湊困擾,同時達到最大化目的。書中案例再次比對保險「備援金庫水位」→數字看保險效益檢測案例中,系統檢驗原本整體效益8,941萬。從整體資源當中找出可優化資源,重新透過資源循環再運用,優化後提升至24,138萬結果。如387頁所示同一個家族案例,優化調整兩者前後結果差距數字真的非常大。接近1億5千萬的數字,這樣的數據足以讓客戶想提早10年退休,享受生活都沒有問題。保險理財配置與整體資產背景結合的安全結構概念,真的像空氣一樣無形卻很重要,對整體資產傳承起很大影響作用,請問你有新鮮空氣嗎?一生辛苦努力所累積的成果,是否具備了完整的財富安全風險防禦力。只要您有數字看保險「備援金庫」正子攝影掃描的概念,依照整體效益檢驗報告之客觀數據作為決策參考,其成效絕對超過你十年的努力奮鬥結果,切身效益真的非常大,這一點對您非常重要。個人經驗觀察只要蒐集完整相關資產整體背景資料,結合數字看保險之透視家族傳承的正子掃描檢驗報告,有了之具體效益數據做參考依據,要優化規畫尋找更好的品質方案很容易,只是沙盤推演兩者結果比照而已。即可發揮家族財富傳承最大化效果。
網路遊戲的內容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技術革新聯繫密切,尤其是當代社會下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權益保護問題尤為重視。因此,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保護的導向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完善過程中的網路遊戲法律學術前沿問題便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本書是由葉修文老師在課餘指導法學同學的論文而成,在論文撰寫之初,就網路遊戲問題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對網路遊戲前沿性問題進行討論。本論文集的編撰得到了侯志君老師的鼎力相助,並且是各位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晶,在此對他們一一表示由衷的謝意,並在玉林師範學院專案編號:2022XJJGYB23資助下完成。
由於生育保險的內容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技術革新聯繫密切,因此,生育保險法律的修訂也接踵而至,智慧財產權法完善過程中的學術前沿問題便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本書是以葉修文老師在課餘指導學生的論文為主彙編而成,在論文撰寫之初,就生育保險問題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對生育保險前沿性問題進行討論。在本書的編撰得到了侯志君老師的鼎力相助,並且是每個同學努力的結晶,在此對他們一一表示由衷的謝意,並在玉林師範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基金專案編號:2019SK02資助下完成。
作者從碩士期間及開始研究殯葬法規,中國大陸正蘊釀修殯葬管理條例之際,把過去手稿略為整理,以臺灣地區2002年和大陸1997年版本的殯葬管理條例進行比較研究,一來回顧兩岸過去殯葬管理制度,二來或可提供大陸修法參考。兩岸由於歷史因素而阻隔,在處理殯葬事宜亦產生一定變化,雖然兩岸政治 上處於對立狀態,然而經濟上的交流已無法避免,本研究目的旨在促進兩岸人民對雙方殯葬管理法制有所瞭解與完整認識,使法學界注意到此一法學的邊陲,並提供两岸人民處理殯葬事宜或有意進行投資殯葬事業者參考。本研究採取比較法,就兩岸殯葬管理條例之實體內容進行逐條比較。本研究結果如下:兩岸殯葬管理法規條文規範力度不同,台灣地區通常於〔殯葬管理條例〕中列舉細節;大陸【殯葬管理條例】通常僅具原則性規定。兩岸對節約土地都相當重視。兩岸皆禁止公墓外之埋葬。兩岸火化的推動方面,台灣地區以政府鼓勵方式進行,大陸火葬區強制火化。大陸禁止家族、宗族墓(塔位)、活人墳之興建,以及墓穴、塔位之生前預售;台灣地區並不禁止。台灣地區殯葬設施開放民間設置經營,殯葬禮儀服務業以私營為主,殯葬設備、殯葬用品並不限制私人間買賣。大陸則以公營為主,也醞釀借助民間力量完善殯葬制度。在殯葬設施管理權與經營權方面,台灣地區殯葬設施管理權與經營權基本上相分離,大陸常將管理權與經營權混為一體。大陸明確規範對於少數民族殯葬習俗之尊重,台灣地區無此規定。台灣地區對於殯葬服務業的設立、登記與開業期限直接於〔殯葬管理條例〕明文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大陸則將該等事項授權各地方主管機關,根據不同性質的殯葬設施經營單位,其審批層級有所差別。殯葬禮儀服務業方面,大陸通常依附在殯儀館。對於殯葬禮儀服務人員之規範,台灣地區僅具備一定規模者才須強制設置殯葬禮儀師;大陸並無強制專任殯儀服務員之規定,至於殯儀服務員之證照規範,有民政行業工人技術等級標準可依循。大陸對運輸屍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台灣地區並無強制規範。
《大劫持》 六集電視劇文學劇本——改編自同名小說。年輕的心理學教授亨特繼承爺爺的產業——亨特堡。這是一幢宏偉的城堡式建築,被傳擁有神秘的防衛設施,稱作‘亨特堡玄機’。連日來,亨特遭遇一系列古怪劫持攻擊,攻擊者聲稱向他索取一幅‘皇宮織錦圖’。亨特攜友人展開反擊。這場逐漸擴大的衝突誘發多方正邪勢力捲入,最終釀成血腥爭戰,在亨特堡內持久展開。爭戰風譎雲詭,殘忍激烈。紐約警方及FBI幾度介入,卻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正邪的生死較量中,‘亨特堡玄機’彰顯巨大威力,屢立奇功。老歷史學家詹姆斯-亨特和‘奇人’姜老經年打造共同設計的一盤滅匪大棋漸露原形,他們建造亨特堡的秘密也在爭戰中逐步揭曉。
「復興馬雅(Revival Maya)△4~ ∩∞<」一書是電腦3D立體動畫繪製製作軟體的入門使用教學指南書籍,導引指南使用一套由Autodesk(歐特克)公司出品叫「Maya(馬雅)」的應用程式,Maya這套軟體程式是用來製作各種3D立體動畫影像並輸出成各式電影、電視、動畫、遊戲、廣告…等3D公共規格影像檔案的程式,上市早期曾經得過「奧斯卡(Oscar)」科學技術貢獻獎,Maya這套軟體有一項特殊的軟體選單功能更新提示設計,那就是每次更新出產新版本的Maya軟體時,新版本更新改變的選單功能選項會用高亮綠色「」符號給框選顯示出來,使使用者可以非常快速清晰的了解新版本的Maya更新加強了哪些選項功能,所以不管使用者使用哪一版本的Maya都可以快速的了解各種選單功能選項,以方便使用者追新求變。
本書為松陽文集﹙第七集﹚,內容廣泛,包含《莫浚匪泉》十篇文章,亂世如風變雲暗,愛情如山高泉深。《松陽隨筆五》五十六篇文章,詩文藝哲,經史典故,軼文傳說。全書篇章,作者讀者互通交流,融為一体,風格獨特而創新,意義非凡。同時集錄《讀者來言》總結文字。
《自我療癒全集》為美國音樂院(ACM)教科書,由美國音樂院(ACM)校務卿、香港自我療癒世界總會會長兼理事長嚴克映博士主編,是為新地球預備的聖愛經書,自癒的福音-究竟的療癒!三次元的人類長久以來習慣外求,使自身陷於低頻能量中,身心靈備受煎熬而無法自拔,靠著不斷的輪迴轉世靈魂仍無法進化揚升;如今26,000年一次的光子帶來臨,地球本身以及極少數準備好的人類正在揚升中,人類的95%睡眠DNA得以逐漸開啟,但也唯有透過自我療癒開啟內在維度、內觀、觀照自己的身口意思言行起心動念以及小我意識,學會覺察、覺知與分辨,才能真正的淨化身心靈,意識不出偏,處於中軸,也唯有透過自我療癒才可以真正的遠離三次元的疾病,自我療癒祂是來自靈魂神聖意志的究竟療癒,祂是心法,因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獻給所有的地球人類~來自無條件的愛~
早先,1500字左右篇幅的精短小說都歸屬於微型小說、小小說,再短的,不滿千字的,也有人叫百字小說。通常寫微型小說、小小說的,或多或少都寫過幾篇百字小說。 閃小說的出現與流行也就十幾年時間,應該與程思良、蔡中鋒等人的宣導有關係,大概在於2007年吧。因其短小,門檻低,加之其篇幅適合微信與自媒體的發表、轉載,慢慢大行其道,參與者甚眾,漸成風氣,成為小說家族的又一樣式。 哪一篇算我的第一篇閃小說,我記不得了,但應該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寫過。千字內的小說我寫得很少,只能算偶然為之,但陸陸續續也寫了一些,只是從來沒有單獨標過百字小說或閃小說而已,都籠而統之稱之為微型小說、小小說。以前出版的微型小說集、小小說集都收錄過若干篇。 後來有了閃小說的名稱,程思良和蔡中鋒都編過閃小說選本,還辦了閃小說報紙、雜誌,都約過我稿,我也應約寫過幾篇,每年幾篇,量不大,但積少成多,也有一定量的積累。因疫情反反覆覆,活動都叫停,自2021年8月以來,幾乎天天都一個人窩在自己的文學工作室裡,或看書看報看雜誌看微信,或寫寫,極少與外界接觸。一天,心血來潮,查看了自己寫的閃小說,毛估估,應該有兩三百篇,足夠編一本集子。於是,說幹就幹,先按年月整理出了目錄,再按圖索驥,在電腦裡尋找閃小說電子版。新千年以後的閃小說作品電子版大部份都找到了,九十年代的找到一小部份(電子版,八十年代的就很少有電子版,不過能結集的也有百多篇了,就編了一本閃小說集《最出名的一男一女》。 我的閃小說集子,算是創作微型小說的副產品,沒有刻意去寫,以前也從未想到要單獨結集出版,算順其自然,瓜熟蒂落吧。 說到閃小說,程思良與蔡中鋒這兩人不能不提,閃小說有今天的局面,與他們兩人不遺餘力地努力推廣不無關係。不管外界對這兩位如何評介,平心而論,談到閃小說,這兩位都是繞不過的人物。他們兩位都是把閃小說當作事業來做來追求的人,值得尊重。 縱觀閃小說文壇,自2007年以來,確確實實有不少文學青年籍此走上文壇,出版了自己的集子,參加了省作協,甚至有佼佼者參加了中國作協。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因寫閃小說,真正喜歡上了文學,有的從寫閃小說起步,而寫微型小說,寫短篇小說,寫中篇小說,甚至寫長篇小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回過頭來,應該感謝閃小說。 閃小說因其篇幅短小,要想在五六百字內寫出一個完整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出有個性的典型人物,寫出行家與普通讀者都認可,都叫好的精品力作,確乎有難度。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閃小說中有大世界。閃小說鼓勵了千千萬萬的文學愛好者走上文學之路,薰陶出無數走近文學、熱愛文學的讀者,從這點上說:功不可沒。
本書紀錄范漢傑將軍生平。范氏早年響應孫中山救中國號召,放下艦長、陸軍上校軍銜報考黃埔軍校第一期並兼地形學教官。畢業後投入東征,北伐,抗日,國共内戰,黃埔人中首升師長,這些戰爭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國共並肩抗日時太行山戰役立大功,朱德親贈「太行屏障」錦旗,在陝南率領少數官兵,重創日本關東軍,讓國軍主力突圍撤到大西南長期抗戰,日報譽為「大膽將軍」,杜魯門總統頒贈美國自由勳章。 國共内戰時與胡宗南閃擊清剿延安,毛澤東星夜狼狽逃亡;此役導致毛餘生變態自卑的後遺症,以致晚年左整劉少奇,右鬥接班人林彪。一年半後共軍圍攻熱河(今遼寧)錦州,毛為報一箭之仇,將功贖罪,親自指揮甫獲蘇俄最新武器裝備的東北野戰軍與范對陣。遼西會戰范漢傑堅守,最緊急關頭上司衛立煌違令不支援(衛氏後被蔣中正撤職查辦押禁),錦州淪陷,范氏被俘,押赴戰犯監獄。 特赦出獄後結識另一戰犯,末代皇帝溥儀。溥儀生來登基作威作福,范則平民出身,秉承「先天下之憂而憂」宗訓,投身救國使命。溥儀再婚時范是少數嘉賓之一。晚年溥儀尿毒症住院,范漢傑前往探望,晚十時向溥告辭,答允明早再來,四小時後溥儀病逝。據遺孀回憶,范氏這段話竟成為中國末代皇帝的人間絕響。范漢傑從軍參政,刻意不用親朋,痛恨貪腐。被俘後子女生活頓陷困境,甚至一度靠糊火柴盒喘生。獄中殷殷訓誨子女「作平凡人,行不平凡事」。特別教導不得從政,每人必須有一技之長,科技報國。子孫秉承他遺訓願作平凡人。
《看見台灣永續力量》一書是由林鳳負責撰寫內容與專欄彙整,她是台灣第一位勇闖埃及軍方的公益實踐者,她耗時二年完成文章撰寫、資料彙整、圖文校對與公益出版,除向這些給力為國家社會積極付出的政府組織與社福團體致意,更盼善的種子善的循環無限大。公益志業與社會服務是助人為樂與實踐自我的過程,期盼借此書的正能量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有能力有想法有信念有使命的人,為社會公益與台灣永續盡一份心力,形成一股善的循環與蝴蝶效應的力量。隨著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歐美洪災沙漠下雪,世界趨勢與聯合國重視綠能環保,綠能慈善公益貢獻金卓獎得獎人林鳳,曾獲馬來西亞亞洲公益風雲人物奨,是文創協會理監事、NGO執行長、學院創辦人、專欄作家、媒體製作人、節目主持人、公益終身志工,致力文創美學與生命教育,至緬甸埃及台灣等偏鄉作公益,啟發孩子對於創意設計與地球永續的理念。本書專訪聆聽受訪者的使命與智慧,將其化為專欄文字紀錄,盼能給社會一些正向能量與溫暖的光。發表《看見台灣永續力量》一書,專訪各大官方與非官方組織,以及採訪各基金會之歷程故事加以撰文成冊,本書內容含國合會、僑委會、貿協、工研院、展望會、家扶、門諾等內容,盼使大眾更了解社會資源、勵志案例與䁔心故事,連結各界種下更多善的種子。本書公益出版將在實體通路與與電子平台上架,版稅所得將用於偏鄉教育基金之公益計劃。期盼透過本書公益精神分享給大家,社會愛心無限人人共好,讓世界看見台灣,一起成為永續的力量。
《老頑童學琴日記:第1集》說的是一位活到老學到老,勇於發現“未知我”的老頑童,在一位有著二十年教學經驗鋼琴老師的悉心指點下——從手指僵硬到手指略感靈活,進而練習斷奏、連奏、跳音、音階、琶音、分解和絃等鋼琴彈奏必備基本功;從樂理零基礎到初識五線譜,進而瞭解調號、拍號;大調、小調;樂句及其劃分等讀譜必備能力;老頑童學琴一年,現可彈奏幾十首短小曲目。雖節奏遠非準確,旋律亦非悅耳,但老頑童樂在其中,並打算繼續在琴鍵上快樂下去。鋼琴老師亦被老頑童不服老,愛學習之精神所感動,做好了繼續教下去的準備。有理由相信,《老頑童學琴日記》第2集、第3集……會陸續與讀者見面的。
《老頑童學琴日記:第1集》說的是一位活到老學到老,勇於發現“未知我”的老頑童,在一位有著二十年教學經驗鋼琴老師的悉心指點下——從手指僵硬到手指略感靈活,進而練習斷奏、連奏、跳音、音階、琶音、分解和絃等鋼琴彈奏必備基本功;從樂理零基礎到初識五線譜,進而瞭解調號、拍號;大調、小調;樂句及其劃分等讀譜必備能力;老頑童學琴一年,現可彈奏幾十首短小曲目。雖節奏遠非準確,旋律亦非悅耳,但老頑童樂在其中,並打算繼續在琴鍵上快樂下去。鋼琴老師亦被老頑童不服老,愛學習之精神所感動,做好了繼續教下去的準備。有理由相信,《老頑童學琴日記》第2集、第3集……會陸續與讀者見面的。
本書《暖心姐姐》收錄了六個電影劇本,多以中國H市生活為背景。有以“有些經歷帶來的傷痛雖然難以平息,但缺少這種考驗的生活將毫無意義”為議題的《暖心姐姐》、《晚晴》,以“我的生活因你而改變”為議題的《雨中的舞蹈》、《被遺忘的時光》、《畢業生》和以“目的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途中瞭解自己”為議題的《跑出我人生》。時間跨度橫跨上世紀五十年代及今。
本書是旅美華裔作家廖兆暄系列作品《駱駝文集》中的一部傳記性文學,時間軸定位於二十世紀中國近代史。自八年抗戰,日本投降,到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遠走陽關,從關閉自守,運動更迭,到改革開放的歷史滄桑。《滔滔大江東流去》分為:上部:世紀流浪;中部:西域走馬。下部:大洋彼岸。上部記錄了中華民族災難的抗戰歲月和光復臺灣史實,中部記錄了中國在西域的軍墾大業,半個世紀的新疆民族團結新貌。下部記錄了作者在美國生活的珍貴回憶、省思與感悟。讓我們一起讀懂這些歷史故事吧。
自一九九四年成立以來,華府華文作家協會開始出版年刊,二零一零年改為雙年刊,單年出刊。作協新近還開闢了《文繫中華專欄》(紙本)、《華府作協專欄》(網站),雖與雙年刊堪稱姊妹三花,但雙年刊仍是其中最重要的展示會員文學成果的途徑。此期年刊有悼念巫寧坤先生的專題,以及八個囊括了各種體裁的文學欄目,更有兩年來會員的新書發表等訊息。不僅文章、著作數量創新高,並且內容豐富飽滿、文字旖旎多姿,彰顯會員筆耕不綴、踴躍投稿、碩果累累的精神風貌。另有作協活動報導、寫作工坊、「寫•閱•評•聚」、新創建的編輯部以及徵稿信息,與讀者共享來自大華府地區中華文化的鼎盛文風。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人種最複雜,地勢變化最奇,礦產儲存最豐富的地方。有世界上文化最先進,城市最繁榮的國家。也多被列強欺凌及奴役成為殖民地及半殖民地的國家。加以天災人禍,戰亂不停,使得多數國家國窮民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被奴役的國家才一個個的宣佈獨立,試著走向富強之路。久遠的歷史及文化留下了珍貴的遺址,使後人們得以去欣賞及了解前人們的智慧。變化莫測的地勢及景緻,使人不得不驚嘆於大自然的魔力。在這本書內,我簡單的介紹了我走過的八個國家的歷史及地理環境。我仔細的描寫了我走過的地方及所看到的景緻。我希望這些資料能引起讀者們的興趣,將之以為指南,選擇到這些有趣的地方去看看,去走走。
北美教研生涯記錄作者在北美海軍學院(U S Naval Academy) 和約翰、霍浦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學及研究逾卌年生涯。計劃寫多集。第一集至第八集均已出版。第一集包含就職前,助教授時期,副教授時期前段,及萬里行,共四章,涵蓋1966年至1972年,書號ISBN 978-1-62503-071-9。第二集包含副教授時期後段,及正教授時期第一段,共十六章,涵蓋1973年至1988年,書號ISBN 978-1-62503-097-9。第三集包含正教授時期第二段時期,共四章,涵蓋1989年至1992年,書號ISBN 978-1-62503-142-6。第四集包含正教授時期第三段時期,共五章,涵蓋1993年至1997年,書號ISBN 978-1-62503-194-5。第五集包含正教授第四段時期,共三章,涵蓋1998年至2000年,書號ISBN 978-1-62503-236-2。第六集包含正教授第五段時期,共三章,涵蓋2001年至2003年,書號ISBN 978-1-62503-271-3。第七集包含正教授第六段時期,共三章,涵蓋2004年至2006年,書號ISBN 978-1-62503-322-2。第八集包含退休及榮譽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時期第一段,涵蓋2006年至2008年,書號ISBN 978-1-62503-356-7。本書為第九集,採用紀年式,包含榮譽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時期第二段。涵蓋2008年至2010年。以後數集將包含榮譽終身教授時期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等。記兩校培才,說灌溉耕耘。錄經歷見聞,寫教研風雲。咏胸懷意境,憶甘苦愉辛。積詩數千首,抒情發為文。吾非學文,亦從未認真學過平仄及音韻格調,不曾登堂,何敢言詩詞!然歌謎詞賦,平素所愛,惜指引乏人,只靠自行摸索,未諳創作之道。七十歲退休前,因工作忙碌,無暇他顧,偶有吟咏習作嘗試,均隨寫隨棄,並未收藏留稿。今年七十將四矣,教研生涯完全結束,東風重拂,白髮逢春,野翁心熱,始與和余背景相同數同窗友好對古典文學有興趣者互相唱和,聊志訴情,再興詩詞之念,又憶錄舊作及記咏昔年往事感懷,重握斑管,輯成此集,以留紀念。明知雪泥鴻爪,轉眼無痕,然敝帚之賞,亦可解老年一時之悶,親朋後人翻閱,權作念我。如此而已,豈有他哉?正是:教研多事堪回憶未曾入室寫詩詞,林泉消閑且為之,教研多事堪回憶,梗概留後庶可知。取名自吟集教研生涯敘詳實,不求聞達不求利,無意搏取後世名,詩詞故取自吟集。※寫給早亡杰生弟與振珠妹僻鄉童年雙劫磨,奉節别離唱輓歌,從此欲祭無祭處,思親老淚常滂沱。注:杰生與振珠均出生在抗日戰爭時四川省奉節縣(夔府)家嚴防地附近之高山竣嶺僻鄉野村,物資極度缺乏,生活困苦,食少營養。兩人均未滿週歲,便得營養不良重疾。斯處並無醫院、亦無醫生。蜀道難行,也無法送鎮醫治。最後危急時,無奈請了巫者來家驅魔降邪,回天乏術,兩人早夭。懷亡弟吳杰生常牽魂夢並愁加,教我如何不想他,猶憶當年逗弟樂,可憐亂世損歲華。懷亡妹吳振珠教我如何不想她?年未滿歲憶幼娃,生不逢辰避倭亂,怪病突去徒嘆嗟。雙墳無覓處噩運兩次臨吳家,雙親難忍淚如麻。戰禍痛折鶺鴒翼,疾病連摧弟妹花。大洋遠隔空思念,夔府眼前怕停車。當年雙墳無覓處,訪尋不得痛天涯。注一:鶺鴒,詩經小雅常棣章作脊令,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詩經朱公遷疏義云:「鶺鴒,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