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渣誌:人渣文本的人渣論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12/20 出版

現代問題需要現代手段,人渣問題需要人渣文本。「人渣」,就是那些病態、負面的人格。我最早以「人渣文本」為名開設部落格時,是打算放一些探討社會亂象的倫理學文章,也就是搜集「人渣」相關的「文本」,但之後慢慢「走鐘」變成綜合時事評論與雜談,這原始目標也就漸漸不為人所知。甚至大多數的人還會反問我:「為何筆名叫人渣文本?」在紙本《渣誌》的最後,我就回到這個「初衷」,對倫理學中的「人格黑暗面」做一番檢視。因為許多相關的倫理學議題我已經在前六冊討論過了,所以本書的內容相對扼要,我只會提那些最重要的「人渣」──那些你若不認真面對,就會深受其害的道德病態。※偽君子不只會講滿口仁義道德,還會活出仁義道德?他會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仁義道德,然後再偷偷的跨過那條人我之線,來占你便宜,還讓你誤認他的這種行為模式是正確的……※佔有狂所獲得的滿足感,是來自於行動的過程,而非行動的結果?!守財奴的滿足不是來自於財,而是在於「守」,而好色者在意的是性愛的過程,而非高潮之後的結果。實際上大多數人是對「過程」有執念!※自大狂的世界觀和正常人不一樣?又是哪裡不一樣?他們總是只看到自己的貢獻,或是忽視他人的幫助,在觀察外界時採用一種「排除他人因果關係」的特殊形式……當人「自以為是」到了某種程度,就會用自己的那套理路,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針對十一種道德病態提出批判和防治/改善處方,外敷內用,對症下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傳統的道德規範並非全然不能用,但道德病態人格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在現代社會中有許多全新的形態,「老處方」或許已沒有太好的療效了,有時還可能會「藥到命除」。「人渣們」或許永遠不會成為博物館中的絕種標本,然而所有人都該致力讓他們成為瀕危生物,想辦法矯正他們,或至少保護自己。這是一場持久戰,但你要付出的努力不會太多,大多數人本來就是好人,別再想東想西,動起來就對了!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07/20 出版

本書要試著用一般人都能懂的「人話」,來討論倫理學概念。倫理學是什麼?倫理學可以協助你釐清自身的道德價值。倫理學會質疑社會上認為的道德「天條」。倫理學是重整世界觀的一種工具。倫理學是個開放的知識體系,而且喜歡新鮮貨。倫理學往往製造問號,而不是句號──倫理學沒有「正確答案」這種事,只有相對較好的答案,而這答案永遠都有再往前推進的空間。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藉由一組一組的概念對比,讓素人也能看懂倫理學是在「供三小」。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衝吧!台灣人的地獄韓國求生記

Fion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02/14 出版

財閥壟斷市場、青年失業率高居高不下,職場文化論資排輩、超長工時和性別歧視惡名昭彰,韓國人用「地獄朝鮮」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什麼外國人還要去這個國度奮鬥? 前往韓國打工度假的台灣人大多有嚮往,提到去韓國的動機眼睛都閃著光芒。可是在韓國正式工作的人呢? 有人哈韓,也有人對韓流無感。有人看中市場商機,有人只是失戀了來散心。有人期望落地生根,也有人試過了就想離開。有人抱著韓國夢,有人抱的則是賺錢夢、世界夢。 這些人不一定是大眾認定的勝利組,就算對韓國沒有憧憬,實現夢想的渴望仍在心底。他們都期待在韓國轉變人生。儘管起點不同、結果各異,在韓國職場、生活上面對的挑戰和困難,卻像是主題連貫的熱血組曲。 長期在海外工作、生活的Fion,目前定居韓國,曾經訪談前往韓國打工度假的女孩,出版了《她們的韓國夢︰打工度假的美好與幻滅》。這次她把焦點轉向在韓國職場正式工作的台灣人,經由朋友輾轉介紹,接觸到踏入韓國各行各業奮鬥的上班族、創業家和自由工作者,分享他們的人生和視野,勇氣與辛酸。 Fion筆下不但記錄了這些台灣人遠離家鄉負海外闖蕩的動機、思索方向的過程、付諸行動的契機,和奮鬥途中的感想,並且透過後續的回訪,看看他們在半年、一年後的心境轉折,甚至職涯與人生方向的變化,讓讀者對這些選擇未來的可能或限制都有更清晰的線索。 此外,還針對每位收訪者耕耘的不同產業,在「產業情報站」深入介紹韓國的工作環境、職場文化、產業生態和韓國企業在亞洲市場的角色,比較台韓相關工作的內容差異、收入結構,分析台灣人的優勢與劣勢。 衝出去或者留下來?別急著下結論。買東西都要上網看開箱心得文,職涯人生,也該先看看別人的拚搏掙扎,或許你能發現一條景色絕妙的求生路徑。 精彩篇章: •嫁到韓國的轉業網紅:台灣妞和喜娜 擁四十萬粉絲,在不得不創業的道路上摸索 •從「神話」粉絲到成為李昇基的學妹 理直氣壯追星,迷妹變身特約記者 •從旅遊部落客到韓商主管 無心插柳的部落客,斜槓人生更加多彩 •不懂韓文的韓國企業顧問 市場分析高階人才,放眼國際舞台 •台灣薪水兩倍以上的遊戲轉譯者 繁體中文帶來的工作機會,沒有階級文化的職場生活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蔡桑文化塾:從娛樂出發的日本史

蔡亦竹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8/11/09 出版

蔡亦竹的不正經博士鍊成術   在升學主義暗雲依舊籠罩、通識教育備受忽視的台灣,一般師長會告訴你玩樂只會浪費時間,但是蔡桑說,千萬不要小看你的興趣。   校園講台上的「歌廳秀王子」首度公開游手好閒祕笈, 教你將不登大雅之堂的軟知識化為真正的文化資本。   即使是被主流輕視、看似無用的娛樂事物,只要認真發掘並且懂得舉一反三,連黑社會漫畫都可以讓你學到日本政經知識,而且比看生硬的教科書更有效果。因此,蔡亦竹要拿這本認真生活和玩樂的私房筆記,講一堂日本文化課。   日本是一個精彩的複合體,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理解它。蔡桑文化塾要在輕鬆愉快的前提下,培養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正確認識,在相關資訊排山倒海襲來的年代,掌握這個和我們關係密切、卻一知半解的東洋島國。 我們百無禁忌,無所不談。而在歡談的過程中,除了體會日本文化的奧義,也接觸五花八門的日本雜學: 日本黑道,我們談。 日本動漫次文化,我們談。 日本遊戲和社會問題,我們談。 日本傳統文化和政經萬象,我們談。 還特別邀請同樣自日本影視動漫大量吸取文化養分的文資守護者凌宗魁,與蔡亦竹一起談,看看日本的創意與歷史如何結合,匯集成「非主流的進擊」。   只要你願意打開天線、放開心胸, 娛樂和生活可以帶給你更多的專業知識和靈感。   期待這本書不只是一個認識日本多元文化的管道,更能刺激讀者重新思考台灣文化產業可以發揮、努力的空間。   人生只有一次,少年們應該立下樂志 ——好好感受世界寬廣和美麗的快樂大志。   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以娛樂為目的、以增加人文素養為副作用的蔡桑文化塾吧。     首刷限量別冊:「業餘者」筆記 為傳遞游手好閒精神,蔡亦竹堅持與讀者分享不務正業的插畫作品。 並透過QR碼超連結,延伸無限寬廣的雜學世界。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運動倫理拳王戰的十二回合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8/06/26 出版

很真的比賽可能不好看,很假的比賽往往更精采!2018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2020東京奧運,比賽熱潮來襲人渣文本超小型媒體計畫「渣誌」第四擊 來聊點運動倫理學,業餘專業全上手,一次弄清「運動」這件事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類合作活動之一。其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休閒活動。運動之所以有價值,不僅因為有認真的運動員,還包括了無數運動迷熱情的參與及支持。這個活動被人類發展到非常高階,甚至成為類似宗教的存在,也可說是種「新興宗教」。許多人將生命焦點放在特定運動之上,像是「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我們常以工作或學業上的社會成就,作為印證自我價值的重要依據,但這些成就往往並非是你的「終極關懷」。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運動倫理學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學門以你沒有料想到的角度直指你的「價值核心」,所有人生真正在意的事情,都能在運動裡找到答案。※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你國族主義幽靈上身了嗎?當中華隊表現很沒品的時候,你若認為「那也是代表國家啊,大家一定要硬挺到底啊!」那就是國族主義上身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運動暴力踩紅線?肢體暴力可能漸次被吸納成為運動的一部分,像是棒球的「故意觸身球」,雖然一開始只是心情不爽刻意用球丟人,但現在棒球員已經出現一套故意觸身球的符號語言,透過這種暴力進行溝通跟糾正不正義。※運動員在重大賽事前是否可以做愛?美國職籃NBA認為性行為是種淨化,可以提升表現(做愛也是種「運動」啊!)要批判運動宗教化,一定要深入運動現場去了解狂熱者在想什麼,別只從外頭看看就下定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OUT!每四年固定會出現的「女人看不懂足球」,或是女性裁判無法準確判決等,就是種進階的性別歧視,認定某種性別無法真正理解某些運動,以通案涵蓋個案,就會有歧視的問題。※中華職棒放水案來龍去脈,第一手田野調查「黑資料」大量露出!美、日棒球運動之所以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不只因為司法制度,而是深厚的「文化積累」,足以成為一道防火牆。整體社會看待運動的方式,是終結打假球的關鍵。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是你德,是我德,三三小德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8/02/01 出版

在外跑跳,做人的道理要知道! 人渣文本《渣誌》第三擊 -→ 什麼是德行? 清清楚楚做人,避免成為「假貨」的33則生存實戰帖。 ※輕鬆讀,自然懂:多元角度解析「德行」在現代的內容與行動方法。 ※看穿假貨:各章特闢「假貨」番外篇,戳破各種德行常見的誤知與錯用。 ※認真生活,活出一種「厚度」:人渣文本寫給現代人最深刻的叮嚀。 道德,不應該設下聖人般的門檻。 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四維、三達德, 在當代社會究竟還有沒有用? 在東西方的倫理學發展史中,「德行」曾有過許多種定義。而在歷史的進程中,特定德行的實質內容更會不斷演化:孔子腦海中的「仁」,必然與我們現代口語所講的「仁」有所差別。但再好的德性只要成為標語,大家就會覺得好像有毒、有壓力,而這些傳統德行,卻是當代台灣人的「道德基因」。 人一出生就屬於某個社群,並在接下來的人生不斷加入新的社群,每個社群都會傳達給你某些價值觀與道德原則。這些標準會影響身為一個人看待事情的立場,以及所選擇的人生目標。對於活在社群中的個人而言,任何行動都並非獨自一人做的決定,背後都有集體的智慧在支撐。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明顯的標準答案,人生就是個「追問」並「成就」個人轉屬答案的過程。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與環境碰撞摩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在這過程中需要努力,也要學著放手,甚至逃避。 適時盡己,就算落跑,也要認真跑。 「當年在政治圈基層,我完全無法想像現在這個由網路影音文字內容主導的時代,但許多那時看不出用途的雜學,卻能在現代工作與生活中產生莫大的作用,所以任何『敦』出來的經驗,都有多元利用的可能。認真生活,活出一種『厚度』,你所儲存下來的,會是一輩子取用不盡的寶藏。」──〈德之三十二.敦〉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