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東亞的在地視角出發,以歷史的時間維度,重新描繪19世紀後半開始至今,包括日本、韓國、中國與臺灣所形成的近現代東亞體育文化論述的發展風貌。如一般所認知的,國際運動文化流動的緣起,或可追溯至19世紀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很顯然,國際運動並不僅止於運動賽事本身,而經常與政治角力、外交協商與戰爭衝突等複雜交織,甚且更進一步與資本、經濟、社會與媒體傳播等相互串連,這些現象幾乎無所不在。更具體地說,無論個人運動能力的身體展演、社群文化的集體記憶、國家政治操作的知識論述、或是國族間競合與身份認同等,都在持續舉辦的國際運動賽事中留下深刻的痕跡。這些運動、歷史與文化之間錯綜複雜的交織,值得我們重新認識、從中汲取經驗。
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創立於1931年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是日治時期臺灣唯一的高等工業學校。創校時期即建造完成的本館、講堂、理化學實驗室、圖書課等四棟校舍,及校長官舍,仍完善留存在成大校園中,是臺灣高等教育史發展的珍貴見證,也是歷屆校友與臺南市民的共同記憶。本書主要整理1929年以降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規劃階段之校地擇址,及後續校舍興建歷程等相關史料,透過比對研究,藉以解析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之校園建築與配置特色,並完成校園數位模型建置。
本書所涉及的範疇僅限於書信、柬帖、對聯、題辭、公文、祭文六大類,原則上是以概說、寫作要領、分類舉隅為架構。命名為《應用文寫作》,主要強調不論是列入課程的「應用文」,或是出社會需要運用的「應用文」,若未經過「寫作」的實踐,則所接受的理論,必然是空洞的;即便修過課,得了學分,不過兩、三個月,也必然忘得一乾二淨。為了強化使用者的概念,筆者於是編撰了「寫作六要領」以便記憶:一、辨文類 曉用途 二、明結構 知取捨 三、序倫常 熟術語 四、謹稱人 記抬頭 五、慎自稱 詳側書 六、遵用字 究意涵 此外,亦附上〈自我行銷與成果展現(含自傳寫作)〉綱要,俾便讀者求職應用之際有所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