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各界瞭解本院對國際監察交流所做之努力及貢獻,援例每3至4年將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出席之國際會議及出國報告、邀請及來訪之國外貴賓、翻譯及編印之國際監察制度文獻資料等,推展各項國際事務工作之努力與過程,編輯成冊製作.以PDF檔案。
本刊為監察院之公務統計報告,內容包括監察委員人數、收受人民書狀、調查、彈劾、糾舉、糾正、巡迴監察、人權保障及促進及陽光四法等職權行使成果概況分析,資料來源為監察院各業務主管單位造送之報表及原始登記資料。
監察院為我國最高監察機關,依據憲法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並得提出糾正案,以及收受人民書狀、巡迴監察、調查、受理公職人員財產、政治獻金、遊說申報、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彙報及裁罰等職權。 本書分別由監察院組織現況、監察院職權行使及檢討過去策勵未來等三篇構成,以112年度為基準,彙集監察院各項工作辦理情形、監察職權行使成果、年度檢討事項、行政革新及未來努力方向等資料編輯成冊,提供各界參考。
普世人權從哪裡開始呢?從微小的地方開始。延續去年人權年曆手札的精神,《日日人權,日日好》收錄台灣及聯合國的人權紀念日,並製作每月插畫,邀請插畫家吳紹華以充滿童心與日常感的畫風,呈現言論自由、轉型正義、性別平權、勞動人權、身心障礙者權利等人權議題。桌曆包含紙製立架與13張月曆卡片。卡片採雙面印刷,一面為人權紀念日插畫搭配知識性內容,另一面則為月計畫,可以自由選擇展示方式。紙張選用采石紙,具有挺度且顯色佳,可作為認識各式人權議題之教學卡片使用。*卡片紙張:采石紙 280g*尺寸:15x21(cm)*張數:13張,正反彩色印刷
普世人權從哪裡開始呢?從微小的地方開始。延續去年人權年曆手札的精神,《日日人權,日日好》收錄台灣及聯合國的人權紀念日,並製作每月插畫,邀請插畫家吳紹華以充滿童心與日常感的畫風,呈現言論自由、轉型正義、性別平權、勞動人權、身心障礙者權利等人權議題。年曆手札選用具厚度、質量輕且適合書寫的日本書籍紙,封面採用具有細膩觸感的羅紗紙。主視覺以挖洞設計,隱喻公寓大廈的每扇窗戶,傳達書名關鍵字「日常生活」的意象,並豐富翻閱體驗,色系選擇上著重晨曦般的漸層感,營造生活共好的氛圍。
為加強與各國監察機構之交流及國際宣傳,使國際間瞭解監察院監督政府施政、保障及促進人權等職權行使績效,彙編監察院年報(英、西文版),並以「端正公務風紀」、「關懷及保障弱勢權益」、「提升人權價值」等主題之實際案例,具體呈現相關工作成果。
本刊為監察院之公務統計報告,內容包括監察委員人數、收受人民書狀、調查、彈劾、糾舉、糾正、巡迴監察、人權保障與促進及陽光四法等職權行使成果概況分析,資料來源為監察院各業務主管單位造送之報表及原始登記資料。
104到109年在少子化下,我國兒少人數驟減42.7萬人,但受虐兒少卻不減反增,109年達1.2萬人,顯示悲劇仍不斷發生,而我國兒少在此期間,正面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一期計畫推動的政策轉型過程,以及《少年事件處理法》刪除第85條之1規定,讓觸法兒童回歸社政與教育單位接手的司法轉向浪潮,在一波波政策轉型與司法轉向的浪潮下,兒少的生命與機會是否有被好好接住?本書歷時一年多,爬梳現行兒少保護安全網體系,除了檢視個案,也蒐集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意見、走訪兒少機構、彙整地方政府實況,希望能一一呈現兒少的處境,無論是尚未進入體系就殞落的幼兒、進入服務體系卻無法擺脫虐待輪迴的兒少、頻繁流浪轉換安置處所的兒少、結束安置卻難以自立的徬徨少年、系統追不到的司法兒少、在社政及司法體系間流轉顛簸的跨界兒少,這些孩子都是在政府層層兒少保護安全網下不應該被漏接的孩子,他們的聲音,亟待社會大眾仔細聆聽。本書透過個案及數據忠實呈現兒少處境,希望藉此打破政府機關本位的藩籬與高牆,好好看見並接住這些孩子,讓兒少平安、健康的長大。
備受敬重的仁醫潘木枝,於嘉義開設「向生醫院」,救濟當地窮困民眾無數。他在二二八事件期間被國民政府拘捕,並於嘉義火車站前遭槍決示眾。年曆手札借用潘木枝的醫院名稱「向生」,傳達人權之苗匍匐向前、不斷生長之寓意。 《向生,福爾摩沙:2023年人權年曆手札》,收錄台灣歷史上12則重要的人權事件,介紹言論自由、性別平權、母語運動、身心障礙者權利等核心人權概念,並且標註人權相關紀念日,邀請讀者透過手札的每日練習,認識台灣逐步走向民主自由的艱辛歷程。
本彙編係將監察院中華民國110年1月至12月經審查決定成立之彈劾案,予以彙編成冊,以供各界人士參考。本彙編內容包括彈劾案文及行政機關懲戒處分執行情形等資料,按彈劾案審查決定成立之先後順序編輯成冊,俾利查考。
本彙編係將監察院民國110年1月至12月經審查決定成立,移送行政機關處理改善之糾正案,予以彙編成冊,以供各界人士參考。本彙編內容包括糾正案文及被糾正機關改善情形等資料,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之先後順序編輯成冊,俾利查考。
本彙編係將監察院民國110年1月至12月經審查決定成立,移送行政機關處理改善之糾正案,予以彙編成冊,以供各界人士參考。本彙編內容包括糾正案文及被糾正機關改善情形等資料,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之先後順序編輯成冊,俾利查考。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期間隨著時代變遷,業務調整,組織架構歷經多次變革,嗣由中央民意機關性質轉型為非民意機關,以民為念之核心價值不曾改變,善盡憲法賦予之彈劾、糾舉及審計職權,並依法受理人民陳情,得檢視政府機關之作為,進行調查,提出糾正或函請改善,巡察機關工作及設施,辦理廉政業務,以監督政府施政,促進廉能善治,保障人民權利為職責。百年來,監察院歷經制度更迭流轉,人事相襲變遷,始終不忘對國家社會責任及人民期待。2021年適逢監察院90周年慶,本特刊的付梓,期能讓外界瞭解監察制度軌跡、憲政定位與功能,及邁向開放與創新的決心。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循著人民的聲音,同心協力守護人權,讓臺灣成為民主自由的島嶼,人權價值的國家。
本專案報告以監察院六個外籍漁工調查案件為基礎,將個案放入系統化的脈絡下,從海上勞動的特殊性開始談起,分析境外境內漁工聘僱雙軌制的問題、權宜船的形成原因與問題、跨國供應鏈的強迫勞動與企業責任、所涉相關國際公約及人權指標,兼及我國特殊國際地位的因素所導致的困難等。除了將相關問題歸納整理聚焦於八大面向之外,同時針對民間團體「終結遠洋漁業強迫勞動」所提訴求,發函相關機關,請各機關提供執行情形與可行性評估。透過辦理專業論壇,實地至高雄旗津及前鎮漁港、宜蘭蘇澳南方澳漁港履勘及產官學交流座談、三場次機關會談及一場次焦點議題座談等各種調查方法,尋求答案。專案報告從四個方向提出具體建議:一、有效提升勞動條件,保障平等權二、透過國際合作,納管權宜船三、強化仲介管理,避免雙重剝削四、打擊海上強迫勞動,及時申訴處理永續漁業必須建立在人權的永續上,特別是遠洋漁業,不僅受到國際海洋法全球漁業治理的要求,也受到國際勞工公約的規範,漁業的經營者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標準,漁獲才能夠通行無阻。最後也期許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持續改革,杜絕海上奴役。
為加強與各國監察機構之交流及國際宣傳,使國際間瞭解監察院監督政府施政、保障及促進人權等職權行使績效,彙編監察院年報(英、西文版),並以「節省公帑」、「端正風紀」、「保障及促進人權」等主題之實際案例,具體呈現相關工作成果。
本刊為監察院之公務統計報告,內容包括監察委員人數、收受人民書狀、調查、彈劾、糾舉、糾正、巡迴監察、人權保障與促進及陽光四法等職權行使成果概況分析,資料來源為監察院各業務主管單位造送之報表及原始登記資料。
司法官職務評定制度係依據法官法第73條、第74條以及第89條規定所形成,其評定項目、方式及救濟程序等相關事項授權由司法院、法務部訂定「法官職務評定辦法」、「檢察官職務評定辦法」,係機關首長於每年年終對轄內法官及檢察官年度職務評價之程序,法律效果上仍沿用公務人員考績法給予獎金及晉級制度精神,且為維護司法獨立性考量,並摒棄考績丁等之淘汰機制。然以現行實務運作上,該制度是否能發揮原先公務人員考績法獎優懲劣效果,進而保障人民憲法上之司法受益權,應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監察院實錄第十編收錄103年8月至109年7月期間,監察院行使監察職權相關情形,分為監察院組織、監察委員之產生、監察院職權之行使、審計、監察院會議、監察法規之制(訂)定、修正及廢止、監察工作之改革等7章,並附人事錄及大事記等,以供各界參考。
監察院實錄第十編收錄103年8月至109年7月期間,監察院行使監察職權相關情形,分為監察院組織、監察委員之產生、監察院職權之行使、審計、監察院會議、監察法規之制(訂)定、修正及廢止、監察工作之改革等7章,並附人事錄及大事記等,以供各界參考。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期間隨著時代變遷,業務調整,組織架構歷經多次變革,嗣由中央民意機關性質轉型為非民意機關,以民為念之核心價值不曾改變,善盡憲法賦予之彈劾、糾舉及審計職權,並依法受理人民陳情,得檢視政府機關之作為,進行調查,提出糾正或函請改善,巡察機關工作及設施,辦理廉政業務,以監督政府施政,促進廉能善治,保障人民權利為職責。百年來,監察院歷經制度更迭流轉,人事相襲變遷,始終不忘對國家社會責任及人民期待。今年適逢監察院90周年慶,本特刊的付梓,期能讓外界瞭解監察制度軌跡、憲政定位與功能,及邁向開放與創新的決心。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循著人民的聲音,同心協力守護人權,讓臺灣成為民主自由的島嶼,人權價值的國家。
兩公約獨立評估意見係由2020年8月1日新成立之國家人權委員會,依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第2條第8款規定,「對政府機關依各項人權公約規定所提之國家報告,得撰提本會獨立之評估意見」。本評估意見係就監察院過去曾經調查涉及兩公約之案例,做為主要評估意見之參照,並提出符合臺灣現況之新興人權議題,期望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之獨立評估意見與政府所提出之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互為參照,可以反映臺灣最真實的人權樣貌,並有助於國際人權專家進行審查及提出建議,以提升我國人權整體環境,確實接軌國際標準。
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目前財政概況、財政自主情形、財政紀律及其他面臨之重大議題等面向一一關心探究,研提整體性觀點,提供政府財政主管機關及各界參考,俾有助於解決財政城鄉失衡問題。
本調查研究探討實驗教育之推動背景、目的、法令演變、定義、類型、政策沿革與制度變遷;瞭解國際間政府機關與學校之分工、教學特色與方法、成效、利弊;並與我國實驗教育之辦理現況、成效、方式、程序、困境等進行比較,以瞭解實驗教育現況與政策目標之差距情況及落差原因,並綜整提出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