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大量軍眷隨政府抵臺,其中分布在高雄左營的海軍眷村是全臺灣單一軍種最集中的眷村,近年來也是全國首創「以住代護」政策進行眷村文化的保存運動,希望本書能將屬於左營獨特的眷村生活記憶、歷史脈絡和以住代護政策成果以出版形式進行推廣。
展高雄系列迄今,「三社三味-茂林特展」為第17檔特展。茂林地區雖是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卻因原住民族比例最高而具文化代表性。區內三大部落──茂林-得樂的卡、萬山-歐佈諾伙、多納-古納達望,各自孕育出獨特的文化精髓:茂林部落以保存傳統舊聚落而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萬山部落則因與史前文化遺產萬山岩雕的密切關聯而聞名,多納部落則以傳承黑米種植與祭典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特色。三個部落在多年的互動與交流中,共同編織出茂林地區多元而深厚的原住民文化風貌。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透過展高雄系列,對本市各區策劃多面性的導覽介紹,本書為2023年「不梓有漁!?─梓官特展」延伸展覽專刊。全境面積約11.6平方公里的梓官區,雖是原高雄縣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卻擁有高雄魚米之鄉的美稱,不僅是高雄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同時擁有全臺首座獲國際認證的魚市場。透過古地圖、歷史文獻、田野調查等各式資料,按圖索驥探究如何造就「北農南漁」的產業特性,及人們如何在梓官土地上生活,構築出專屬梓官的歷史風土與期盼。
本專輯為本館典藏分類目錄系列專輯,目的在使民眾能認識本館的相關典藏,並了解典藏品的歷史背景與意義。本館自1998年開館至今共典藏織品類文物計698項,本專輯以漢人織品服飾類為主題,係以本館自1998年至2003年蒐集入藏之漢人織品服飾為對象,就其材質種類、年代、技法、功能等進行分類及登錄。專文與內容係於2003年委請何兆華教授主持研究分析,精選121件較具有代表性之藏品,依其功能分類為:兒童服裝類、女性服裝類、男性服裝類、服裝佩飾類、室內裝飾及其他類等五類詳細介紹。此外,395項典藏品全數臚列於後作為索引,讓民眾認識漢人織品服飾長久以來的發展及其演變。本專輯並新增以「紅緞地五彩金繡龍鳳紋馬面裙」(KH2000.003.012)與「綠緞地彩繡人物花鳥床簾」(KH2001.038.034)為例之典藏織繡文物修護過程簡介。
出身高雄的木雕國寶藝師葉經義,跨入傳統木雕領域逾一甲子,從傳統寺廟鑿花到木雕藝術創作,並揚名海外,展現戰後台灣鑿花技藝的新生命,堪為傳統藝師之典範。本書介紹葉經義之生平、學藝過程、鑿花工作及藝術成就等,透過豐富的圖片,完整呈現葉經義鑿鑿的深厚功力,並穿插口述文字,拉近讀者與大師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