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統計全國砂石料源(河川疏濬及野溪清疏、水庫清淤外運、土石採取場、營建土石方再利用、礦區批註土石等砂石產出端)經砂石碎解洗選場碎解、洗選、加工後之砂石成品產銷存數量、價格以及各港口進口砂石成品數量等資訊。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油車寮地區,帶來超過1,800mm的滂沱大雨,造成油車寮地區產生大規模岩體滑動災害,面積約14.3ha、深度約50m,朝南滑移約30至60m,多處坡面因崩塌呈現一大片的裸露,坡地上的建物、道路也因邊坡大量滑動嚴重受損,趾部形成堰塞湖,影響當地居民安全。13年後,原本光禿禿的崩塌裸露坡面上,在大自然的滋養下植生紛復育、綠意盎然,建物及道路陸續完成復建,展現出新的生機。但潛在大規模崩塌的危機是否已經遠離?目前持續密切調查及觀測中。如何妥適利用調查及觀測技術掌握潛在大規模崩前兆、活動性及崩塌機制,並將這些年的執行成果加以累積、轉災為知,做出適當的對策,降低坡地災害造成的生命及財產損失,仍是當前坡地防災的重要議題。
本書共收錄9篇論文,透過大地測量精密變形觀測,瞭解臺灣地殼變形現況,執行大面積區域調查,取得斷層活動性評估,提供地震防、減災預先規劃。
林口第一版圖幅出版迄今已近40年,其間有許多研究工作在前述範圍進行,因此新增諸多研究資料及成果。二版除了彙整前述新增的地質資料及成果外,並依據這些研究成果調整部分地層層序、重新劃定火山岩體及分布、修訂臺北盆地基盤重要斷層的位置等,作為學術研究、土地開發規劃及工程建設之參考。
九二一地震經過20年的時光,地質調查所再度派員調查地震當時地表破裂現場紀錄現況,並將調查結果彙編成為一本專書,以今昔對照的方式呈現20年來地貌的變遷。期盼讀者在閱讀這些影像的同時,能記得我們所居住的土地是一個地震頻仍的活躍島嶼,並由過去的災害中學習防災經驗。也期盼在不久的未來,斷層活動的風險與地震災害能夠被精確地評估,有效降低斷層活動造成的威脅與損失。
澎湖群島地區的五萬分之一地質詳細說明圖幅第七十三號(吉貝嶼)、圖幅第七十四號(馬公)、圖幅第七十五號(望安島)、圖幅第七十六號(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