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金門古崗、澎湖鼎灣與西嶼、嘉義朴子與東石、臺南學甲、高雄旗山的地方物產、文史脈絡、在地特色飲食、地方創生的發展歷程及成果,以及金門傳統飲食與習俗,邀請讀者能按圖索驥,走一趟知性與美味的豐盛之旅。
本書以鳴蟲為主角,從科學的觀點介紹鳴蟲的文化、藝術與科學,也就是結合博物館人類學與動物學兩大學術領域,從文化、藝術與科學等不同層面,簡介鳴蟲的相關知識,和彼此交融後產出的文學、文化與文創作品。期望讀者能從中獲得相關資訊。
為表彰何文杞教授對臺灣鄉土繪畫的成就及美育貢獻,透過整理藝術家作品及文獻資料,展示其創作演進過程,肯定藝術家一生勤奮耕耘的藝術創作成就,期望將何文杞教授一生經歷、學習背景、創作成果、藝壇交遊等資料文獻,印製年譜《建構臺灣本土美學的先驅者:何文杞生命史》,就何文杞藝術家進行「生命史」之建構,奠定日後學術研究之基礎。
由蕭瓊瑞教授主編,蒐錄、創作在發生在距今約近400年前的一場戰爭,是荷蘭和鄭成功之間的一場海陸大戰,地點就在今天的台南安平,那時叫「大員」,也是當地原住民的部落名稱。那是台灣歷史正式走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開啟了台灣和國際接觸的時代。楊炳輝老師用巨幅的油畫,描繪了這場戰爭,也讓我們走進了那段歷史。
「很可以¬_青年創作培力計畫」是從2020年開始,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所催生的一系列創作與展演計畫,旨在提供南部七縣市青年創作人口有更多元的視野,並將一般大眾較不熟悉的藝術當代性與實驗性的冒險精神,透過這個實驗性的計畫引介給社會大眾。2022年「很可以¬_青年視覺藝術培力計畫」邁入第三年,邀請藝術家林煌迪擔任策展人,策畫今年度的序列展演,同樣秉持著前述的精神,開放35歲以下的青年創作者徵件參與海選,也特別邀請六位來自不同創作領域的資深藝術家--李維睦、李耀生、葉子啓、沈揚庭、陳韋鑑、林建志共同評審與創作展出。由於資深藝術家們皆有其特有之專業創作領域,因此本年度對於青年藝術家的選擇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新面向,關注在各種對於典範的模仿中尋求例外的可能性,在今年度的展覽中特別引介了幾個當代藝術展演中的特殊類項--關於空間的藝術、關於尋找自身主體文化的藝術、關於行為的藝術。2022年獲選的青年藝術家為徐葳、林曉韓、陳佩妤、劉俞里、呂昀珊、李杰恩、蕭合萱、洪珮薰、郭悅暘、陳亮、陳怡儒、林亮宇、陳冠穎、林佩穎共十四位。與資深藝術家們在Young Show Space共同完成了三檔有別於以往的展覽《城市迷因》、《方言練習》與《稍縱即逝的逕行》。希望透過新舊世代創作者的攜手共創,能為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不斷注入新意的當代創作舞台。
「社區營造」是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重點工作,2020年開啟南部七縣市「藝術轉動社區」計畫,盤點南部七縣市藝術進入社區案例、調查傑出案例、創意實踐者、中介組織等基本資料,再進行案例分析包含社區的議題脈絡、藝術型態、藝術家工作方法,社區如何參與及其影響等。調查成果以論壇形式發表,並邀請藝術及社造專業者以圓桌對話給予回饋建議,針對藝術進入社區如何善用資源、如何持續發展等交換看法,收錄整理於此書。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的「社區營造網路影音平台營運推廣計畫」,以原創故事自製動漫影集「芽Rebirth」,本書為紀錄「芽Rebirth」的製作過程之成果專輯。
一張畫,一件藝術作品,到底要從何看起?要如何認識呢?又如何判斷或者評論呢?怎樣才能稱為一張好畫?又怎樣才能稱為一件藝術作品呢?相信每個人面對一張的觀看或者評判肯定存在著許多疑問?2018年南方美學講堂邀請大家一起來聽場好畫吧。
106年南方美學講堂規劃以「美的生活實踐力」為題,邀請藝術與設計界的藝術家,交流他們的藝術專業與生活態度實踐之經驗,讓大家對美的生活之實用性與價值獲得更進一步的認識與想像;本專書將講堂精采的演講內容精華匯集成冊,並為前來分享的藝術家留下記錄。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在南臺灣成立了八處「多代學堂」,並且邀請館內長青生活美學大學老師與學員們的參與,將多元類型的文化資源,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帶入社區,同時讓大家談論在地的生命故事,勾勒共同的回憶。
「燈」是裝盛火光的容器,也是祭祀儀式中重要的禮器,每到節慶之夜,人們張燈結彩,讓慶典的黑夜既熱鬧又美麗。東南亞與臺灣擁有許多看似相近的歲時節俗,在不同文化脈絡中,「燈」被組織成各式各樣的夢境,呼應神話傳說,用來慶祝特殊的節日。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策辦「東南亞映臺灣」主題展覽、表演及巡迴展演活動,從東南亞各國與臺灣都有的燈節文化切入,帶領大家領略不同國家關於燈的文化意涵與美學表現方式。
「身心障礙美學」為本館今(106)年度主題展主軸,希望提供給身心障礙者分享作品的機會,讓更多民眾看見他們的創作成果。在這些作品中,我們看到了身心障礙創作者熱愛藝術與熱愛世界的表現,色彩往往是鮮豔繽紛,充滿生命力,也看到來自身心障礙創作者對生命最豐富的詮釋成果。
「插畫藝術是將文字內容、故事或思想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與文字(非語言和語言)的藝術表現,有著「敘說」內在思維的傳播性。2016年,本館社區藝術巡迴展以「畫趣-插畫美學」為主題,將這個「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全民都喜愛的藝術送入社區,與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分享。一幅插畫就是一個小世界,擁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在裡面,我們期待,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插畫美學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角落,在那裏,我們放鬆了心情欣賞插畫,讓嘴角不自覺上升微笑。審美的愉悅,不就是這樣嗎?
「漫畫」是一個充滿想像與無限創意的藝術領域,藉由漫畫衍生而來的動畫,以及其所帶動的大量虛擬角色,構成變幻多端的視覺造型,通過各種延伸產品的網絡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形無形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本館連續三年辦理「動漫生活美學主題展」,以台灣動漫畫為主軸,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回味與玩味,也讓大家見識到動漫畫的魅力無所不在,邁入第7年的社區藝術巡迴展,我們選擇了「漫畫美學」作為展覽主題,希望讓更多人可以接觸這項多元通俗的藝術領域,在無拘無束的線條裡,啟動大家內心最原始的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