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知名神話學家杜特.帕塔納克重新詮釋最值得一讀的印度經典史詩引領你快速領略古老文明的史詩與傳說,還有暗藏故事之中,等待打磨的智慧。~精煉主題+豐富圖表+精彩插圖~本套書組合:《摩訶婆羅多的故事》、《我的薄伽梵歌》------------------------------------------------------------------------------《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完整圖文故事版】:印度神話學家帶你讀懂經典史詩》◆印度最偉大的史詩與文化寶庫《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最偉大的史詩,全長近十萬頌,也是世界第三長的史詩。與另一部經典《羅摩衍那》齊名,被尊為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摩訶」是偉大的意思,「摩訶婆羅多」則是意指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這部引人入勝的經典,編纂於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五世紀之間,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講述創立印度王國的婆羅多王後裔——般度、俱盧兩個族人,為了王位而爭鬥不休的過程。故事的主幹,則是兩族紛爭在最終引發的「俱盧之野」大戰。在整部作品裡,頌揚以般度族首領「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俱盧族首領「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描述當「法」和我們對善惡行為的預期產生衝突時,所引發的難題。其中尤以第六卷最為知名,也就是後世所熟悉的另一部經典,《薄伽梵歌》。《摩訶婆羅多》內容包羅萬象,除了主要情節以外,還有許多插話、神話、傳說和哲學思想的敘述穿插於其間,為的是闡明人生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也傳遞最終目標的思想:「解脫」。這部史詩的誕生,不僅對印度古代和現代的生活與思想產生深刻影響,更流傳到泰國、柬埔寨、印尼、柬埔寨、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在其神廟或是戲劇舞蹈上,都可以看到《摩訶婆羅多》帶來的啟發和影響。◆知名神話學家 × 故事重述 × 補充知識 × 手繪插圖本書作者德杜特.帕塔納克是印度當今最知名的神話學家,他的著作數量頗豐,專精於對印度教傳說、民間傳說和寓言的著述。《摩訶婆羅多》自傳世以來,印度各地便流傳了許多重述版本,於是他參考這些版本,用他對史詩深入的研究,將古典梵文版轉化為一部情節連貫、敘事流暢的現代散文作品,更在每一篇故事後附上過去鮮少被探究的補充知識,例如持國百子的名字、次要角色的故事等等,甚至,還根據現代天文資料推算出俱盧大戰可能發生的日期,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能有更深入完整的背景知識補充。帕塔納克同時也是個出色的插畫家,書中亦收錄了他超過兩百張的手繪插圖,筆觸簡樸而獨具風格,深刻描寫書中人物與場景,快速幫助讀者在進入劇情,理解印度文化。本書裡的每一篇故事,都各自隱含著豐富的寓意,也揭示著人們生命中恆常的課題,而作者帕塔納克的分析與補充,更能帶領讀者更快進入《摩訶婆羅多》浩瀚的智慧之河,在許多令人深省的思考中,尋找這部經典給予我們的的珍貴智慧遺產。「你要仔細聆聽,別為那些情節分心。在這故事的迷宮之中,流淌著智慧之河,那才是你真正要繼承的遺產。」《我的薄伽梵歌【圖表解說版】:印度神話學家精煉18主題,帶你重讀經典,在現代生活運用古老智慧》被譽為印度聖經的《薄伽梵歌》在奉行印度教的國度裡,被譽為印度三大聖典之一的《薄伽梵歌》,同時也是公認最具影響力,最崇高的人生解脫經典。英國作家查爾斯•威爾金斯在1785年首度將《薄伽梵歌》翻譯成英文以來,至今已有超過270個英譯本,並被譯成75種語言發行於全世界,因此,《薄伽梵歌》也因而被譽為「印度聖經」。《薄伽梵歌》一書,出自印度最長史詩《摩訶婆羅多》第六篇。《摩訶婆羅多》描寫的是般度族與俱盧族的歷史,以及發生在俱盧之野的一場重要大戰;《薄伽梵歌》則是在這場大戰即將開打之前,由奎師那向阿周那所傳述的內容。從戰爭孕生的人生解脫經典→人生智慧與哲理《薄伽梵歌》與其他印度經典最大的不同,在於奎師那話語中蘊含的人生智慧與哲理,已超越了宗教信仰的範疇,不僅僅適用於阿周那遭遇的難題,也適用於現代社會的諸多情境,直至今日,這部經典仍然為許多人帶來深刻影響,甚至成為現代溝通技巧的參考。走進《薄伽梵歌》的18個主題→打破章節閱讀順序,提煉出18個精選主題傳統上,靈性導師一次只講解《薄伽梵歌》的某一特定詩節或某一章。在現代,由於我們擁有完整的讀本,習慣從頭到尾逐章逐節讀完《薄伽梵歌》。不過,這樣做卻可能會讓我們抓不到訣竅,因為《薄伽梵歌》的寫作方式不同於現代:有些同樣的觀念分散在不同的章節裡,有很多觀念則不斷重複,還有些則假定讀者已擁有早期吠陀經典和奧義諸書的知識。有別於傳統的《薄伽梵歌》譯本逐句翻譯詩文,再加上註釋評論,研究印度神話的專家德杜特.帕塔納克則是以他自己的理解,提煉出這部經典的精要,以「同理心」、「自省」、「信任」、「財產」、「執著」、「業力」、「因果」、「反覆投生」等題目,安排了18個主題,每個主題可能都會跨越數章,以相關詩節來解釋。同時,作者還把複雜的概念化為大量的圖表,讓讀者可以更快速進入、釐清《薄伽梵歌》蘊含的各種觀念,也成了《我的薄伽梵歌》的另一個特色。我的《薄伽梵歌》,你的《薄伽梵歌》國際薄伽梵歌協會(International Gita Society)創辦人摩南達•普拉薩德(Ramananda Prasad)曾說道:「《薄伽梵歌》的最佳翻譯,就是你自己的翻譯。」借用這個說法,這本書包含了作者對《薄伽梵歌》的理解,是他個人主觀上的真理,因此命名為《我的薄伽梵歌》」。他也提到,對主觀真理的追求會帶來「對話」,你我可以欣賞彼此的觀點,並拓展各自的真理。如此一來,人人都可以藉由聆聽各種版本的《薄伽梵歌》,按照自己的節奏、方式來持續探索《薄伽梵歌》。最後,你會帶走的,將會是「你的薄伽梵歌」。
《瑜伽經》是針對瑜伽科學所著之最深奧的文獻之一。 它以一句奇怪的句子作為開場白:「……當下,瑜伽。」 這部偉大的生命文獻只用半句話作為開場!為什麼? ★ 美國亞馬遜心靈成長、新時代分類暢銷書 Top5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自我成長類 No.10 ★ 獲選 SPIRITUALITY & HEALTH 雜誌2016年度十大心靈好書 薩古魯說,人類就像籠中鳥,而這籠子並沒有籠門。我們只不過是出於長久以來的習慣,而拒絕自由自在地飛翔。因此,每個靈性導師的教法都只有一個宗旨——指出那個籠子沒有門。靈性修持的整個目的,就在於破除我們為自己所設下的界限,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所以,本書所提供的不是一場佈道,而是一門科學;不是一個教法,而是一項技術;不是一種戒律,而是一條道路——那就是瑜伽。 瑜伽是一門讓我們能體驗幸福的科學,我們在這個世上是否能有所成就,就取決於自己掌控身體、頭腦、能量三個層面的能力。透過瑜伽來協調這三個層面,我們就能達到狂喜與生命本身合一的終極狀態。 本書分為四部,第一部為靈性修持這個未知的地帶繪製地圖,它提供了一系列根本且重要的內觀洞見。第二部至第四部提供使用這張地圖來定位導航的方法,比較偏重於實際的修持,共有廿五項生活中隨時可做的「靈性修持」,幫助我們打破僵固,重寫內在的生命程式,重新創建新的自己。 本書特色 ◎充滿智慧的寓言故事,讓我們看見自己的荒謬。 ◎如工程般清楚地一步步改寫個人的內在程式,創造奇蹟。 ◎薩古魯魔幻寫實般的個人生命故事,他做得到的,你也做得到。
業,只是記憶,不是宿命。 過去的業力如何並不重要, 這一刻,業力由你決定。 薩古魯教你十二個靈性練習, 停止業的累積,消除業的制約,積極創造自主人生。 ★2022年全球百大心靈人物第四位、印度50大影響力人物 ★YouTube頻道超過1000萬人訂閱 ★亞馬遜5顆星至高好評 這本書既是探索,也是指引。作者薩古魯以其一貫澄澈透達的智慧與的幽默慧黠的語言,剝除大眾對「業」的層層迷思之外,同時復原「業」這個字原本的轉化潛能,更展現了它純淨無染的力量和爆發性的共振力。 本書第一部份詳細說明業的源頭,業的運作,以及它如何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影響著你的行為與你的人生。第二部份具體說明,業對於肉身、精神身、能量身上的影響,以及如何消除業的包袱。 作者提供了鮮為人知的釋放業的方法,與業保持距離的方法共12種。不論你是哪一種修行傳承,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可以幫助自己的日常練習,更具體的掌握並實際運用在生活裡。讓業成為自己生命的創造素材,而不是需要擔心逃避懲罰。 本書特色 ◎以最現代的語言,最清晰的邏輯分析,從根本釐清大眾對業的錯誤認識 ◎以最方便可行的業瑜伽,重建個人與業的合作夥伴關係,創造自主人生。 ◎即使是最簡單的生活問題,薩古魯從古老瑜伽智慧中所汲取的回答,都是你想像不到的真實且深刻。
給現代人最具體而微的人生智慧, 也是我們面對困頓迷障時,最好的指引與滋養──《薄伽梵歌》 ◆◆◆ 我們如何做到不「批判」,消除人我之間的分別心? 人生最大的恐懼,是來自於什麼呢? 我們該如何穿越心念的動盪,找到內心更深處的平靜? 又該怎麼在「輪迴」的世界裡追求真正的「解脫」? ◆◆◆ 印度知名神話學家德杜特.帕塔納克規劃了18個主題, 帶領我們與他對話,看見他的《薄伽梵歌》, 也試著讓我們在吠陀智慧的引領下, 領略出屬於自己的《薄伽梵歌》。 最崇高的人生解脫經典,《薄伽梵歌》 在奉行印度教的國度裡,《薄伽梵歌》被譽為印度三大聖典之一,同時也是公認最具影響力,最崇高的「人生解脫經典」。《薄伽梵歌》出自印度最長史詩《摩訶婆羅多》第六篇,描寫俱盧大戰開打之前,由奎師那向阿周那所傳述的內容。 自史詩孕生的人生智慧 戰爭一觸即發,悲劇無可避免。般度族王子阿周那剎時意識到,戰場上對立的兩方,都有自己的至親好友,於是轉而向毗濕奴化身的奎師那求助:「為什麼必須參與一場兩邊都是親人的戰爭?」 接著,奎師那在一場又一場的對話裡,為阿周那悉心講解了作為一名武士和王子應盡的責任,破除困頓,也指引他通往人生最高理想——「解脫」的三個方法:行動瑜伽、知識瑜伽、奉愛瑜伽。這些對話,蘊含著印度教的根基與吠陀智慧的精髓,因而讓《薄伽梵歌》成為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哲學詩。 《薄伽梵歌》與其他印度經典最大的不同,在於奎師那話語中蘊含的人生智慧與哲理,已超越了宗教信仰的範疇,不僅僅適用於阿周那遭遇的難題,也適用於現代社會的諸多情境,直至今日,這部經典仍然為許多人帶來深刻影響,甚至成為現代溝通技巧的參考。 打破線性閱讀順序,提煉18精選主題 傳統上,靈性導師一次只講解《薄伽梵歌》的某一特定詩節或某一章。因為《薄伽梵歌》的寫作方式不同於現代:有些同樣的觀念分散在不同的章節裡,有很多觀念則不斷重複,還有些則假定讀者已擁有早期吠陀經典和奧義諸書的知識。 有別於《薄伽梵歌》多數譯本採用逐句翻譯詩文,再加上註釋評論,研究印度神話的專家德杜特.帕塔納克則是以他自己的理解,提煉出這部經典的精要,以「同理心」、「自省」、「信任」、「財產」、「執著」、「業力」等題目,安排了18個主題。同時,作者還把複雜的概念化為大量的圖表,讓讀者可以更快理解《薄伽梵歌》蘊含的各種觀念,也成了《我的薄伽梵歌》一大特色。 我的《薄伽梵歌》,你的《薄伽梵歌》 國際薄伽梵歌協會(International Gita Society)創辦人摩南達•普拉薩德(Ramananda Prasad)曾說道:「《薄伽梵歌》的最佳翻譯,就是你自己的翻譯。」借用這個說法,這本書包含了作者對《薄伽梵歌》的理解,是他個人主觀上的真理,因此命名為《我的薄伽梵歌》。 他也提到,對主觀真理的追求會帶來「對話」,你我可以欣賞彼此的觀點,並拓展各自的真理。如此一來,人人都可以藉由聆聽各種版本的《薄伽梵歌》,按照自己的節奏、方式來持續探索這部經典。最後,你會帶走的,將會是「你的薄伽梵歌」。 版本特色 ◆作者為印度知名神話學家,對神話與傳統文化有深入研究與見解 ◆精煉18個主題,幫助讀者快速理解《薄伽梵歌》要義 ◆收錄近150張圖表,快速歸納文義,總結重點 名人推薦 《情緒食療》作者/謝無愁 「元宇宙共好空間」創辦人/劉柳樺
他是二十世紀影響歐美靈性發展的巨人。 他是最被佛教徒廣泛討論的一個非佛教徒。 他是《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衷心推崇的證悟大師。 認同於肉身和標籤,是一切問題之源! 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印度當代開悟者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生前最後的精華開示,直接!單純!究竟!不論你的人生問題是哪一種,大師的回答永遠直指核心:只要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尼薩加達塔指出:「我」的內在核心無有名與形。無論你是向所謂的「專家」學習,追隨在大師的左右,或者質疑他們的論述,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探尋自己的那個「我在」的意識、「我在之感」究竟是怎麼來的?形相在出生之前就有了嗎?一旦你解開了這個初始之謎,你就解開了世間的一切謎題。 多數人都生活在自我意識的世界,努力於自我的成就與功名,沒有脫離的勇氣。這位出生在印度貧窮家庭的馬哈拉吉與我們生活在同樣的世界,但他在追尋永恆生命的朝聖之路上,卻對一直以來依附身體與心智而生的幻相,有了不同的體悟。馬哈拉吉說:「只有當你了悟真我,只有當你擁有第一手經驗,切身親證到『我在』的奧祕,你才能擁有那份和平與寧靜。」 ■認同於身體和標籤,是一切問題的源頭 你可能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但當你睡著時,你不再有名字、年齡、性別和國籍,連身體的重量都感覺不到。所以,別再以為身體是你、想法是你,你所有的苦難都來自那些。當你專注於「我在」,你會發現你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身體、感受、思想、時間、空間,此或彼,不是那個帶著各種身分標籤的你——你就自由了。 ■練習「我在」是這麼簡單。 我遵從導師的教誨,並沒有去修習特別的呼吸或冥想法,也未曾研讀經典,只是專注於「我在」的這件事。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只是把注意力從那些雜事上移開,保持「我在」的感覺。這方法看似簡單,卻真的有效! ■「靜坐和冥想」 我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去體驗我自己、我的導師、我的生活,以及周遭世界,一切都消失的感覺。當下只有平靜仍然持續存在著,以及無限的靜默。 ■放下「身體是我」的想法! 在身體形成之後、消失之前那段歲月裡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一束記憶而已。無論你在那段時光中積聚了什麼,最終都會消失。如果你理解我說的話,你就不會在意身體等外在物事的去留。 ■「限制」與「束縛」,究竟為何物? 當你將自己等同於名稱與形相,你就落入了陷阱,一生被捆縛。但真正的你,是那個非時空性的存有,沒有任何身分能夠限制住你。然而,當我們找尋真理時總帶著形體,去找尋有形有相的真理,結果徒增煩惱。因為生命能量一旦消失,便無名無形,連同希望和野心,也統統歸零。 尼薩加達塔是我最重要的導師,他的智慧引領了我的寫作、演講,和我所有的人際關係。──偉恩.戴爾博士,知名心靈作家 所有道路和作為都在幻相裡繞圈,將你困在知識的層面,而無法將你導入實相。然而,實相是超越一切知識的。──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名家推薦 石宏(《心靈瑜伽》、《哈達瑜伽》、《拙火瑜伽》譯者)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教授) 蔡神鑫(《真我與我》作者)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老師/作家)
印度最知名神話學家杜特.帕塔納克 重新詮釋最值得一讀的印度經典史詩 完整故事重述 × 背景補充知識 × 200張手繪圖 引領你快速領略古老文明的史詩與傳說, 還有暗藏故事之中,等待打磨的智慧。 「這是讓你讀完會感受到祝福的經典史詩, 也是現代人面對生命課題時,最有智慧的指引。」 ◆印度最偉大的史詩與文化寶庫 《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最偉大的史詩,全長近十萬頌,也是世界第三長的史詩。與另一部經典《羅摩衍那》齊名,被尊為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 「摩訶」是偉大的意思,「摩訶婆羅多」則是意指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這部引人入勝的經典,編纂於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五世紀之間,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講述創立印度王國的婆羅多王後裔——般度、俱盧兩個族人,為了王位而爭鬥不休的過程。故事的主幹,則是兩族紛爭在最終引發的「俱盧之野」大戰。 在整部作品裡,頌揚以般度族首領「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俱盧族首領「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描述當「法」和我們對善惡行為的預期產生衝突時,所引發的難題。其中尤以第六卷最為知名,也就是後世所熟悉的另一部經典,《薄伽梵歌》。 《摩訶婆羅多》內容包羅萬象,除了主要情節以外,還有許多插話、神話、傳說和哲學思想的敘述穿插於其間,為的是闡明人生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也傳遞最終目標的思想:「解脫」。 這部史詩的誕生,不僅對印度古代和現代的生活與思想產生深刻影響,更流傳到泰國、柬埔寨、印尼、柬埔寨、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在其神廟或是戲劇舞蹈上,都可以看到《摩訶婆羅多》帶來的啟發和影響。 ◆知名神話學家 × 故事重述 × 補充知識 × 手繪插圖 本書作者德杜特.帕塔納克是印度當今最知名的神話學家,他的著作數量頗豐,專精於對印度教傳說、民間傳說和寓言的著述。《摩訶婆羅多》自傳世以來,印度各地便流傳了許多重述版本,於是他參考這些版本,用他對史詩深入的研究,將古典梵文版轉化為一部情節連貫、敘事流暢的現代散文作品,更在每一篇故事後附上過去鮮少被探究的補充知識,例如持國百子的名字、次要角色的故事等等,甚至,還根據現代天文資料推算出俱盧大戰可能發生的日期,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能有更深入完整的背景知識補充。 帕塔納克同時也是個出色的插畫家,書中亦收錄了他超過兩百張的手繪插圖,筆觸簡樸而獨具風格,深刻描寫書中人物與場景,快速幫助讀者在進入劇情,理解印度文化。 本書裡的每一篇故事,都各自隱含著豐富的寓意,也揭示著人們生命中恆常的課題,而作者帕塔納克的分析與補充,更能帶領讀者更快進入《摩訶婆羅多》浩瀚的智慧之河,在許多令人深省的思考中,尋找這部經典給予我們的的珍貴智慧遺產。 「你要仔細聆聽,別為那些情節分心。 在這故事的迷宮之中,流淌著智慧之河, 那才是你真正要繼承的遺產。」 本書特色 ◆最精闢權威:作者為印度知名神話學家,對神話與傳統文化有深入研究與見解 ◆最完整易讀:以散文形式完整重寫史詩,讓故事更易於閱讀理解 ◆最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皆有補充資料,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史詩與印度文化 ◆最生動有趣:收錄200多張作者手繪插圖,生動刻畫人物,讓讀者快速融入故事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