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交與國防,到企業與學術機構──你所在的單位,可能早已成為情報行動的目標!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戰略佈局中,情報滲透與非傳統作戰手段日益受到國際關注。本書為近年最具份量與深度的研究報告,首次以系統性的研究,揭示中國間諜作戰的結構、策略與行動細節,涵蓋情報機關組織、科技與產業滲透手法、留學生與僑社操控、跨國鎮壓異議人士等核心面向。無論你是政府公務員、企業高階主管、學術機構領導者、科學家、研究生或記者──本書都是理解當代中國影響力擴張與國際安全挑戰的關鍵讀本。在書中,作者尼可拉斯・艾夫提米亞迪斯搜集超過800個中共間諜在全球活動的案件,加以分析,進而指出,在過去五年,中國國家安全部大幅改變其海外情報手法;中共也採取「舉國體制」(whole-of-society)的方式,透過金錢及其他誘因,鼓勵全民參與間諜活動。參與者包括政府機構、人民解放軍、國有企業、私人公司、中共體系單位,以及大學。而在這800多個案例中,更有約35%是針對台灣!本書首次出版於1994 年,被認為是首部對中國情報體系進行結構性、方法論分析的學術著作,出版後即引起國際矚目。本次新版,作者大幅增加新的案例與分析內容,為其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統化總結,首度以中文出版。本書資料來源涵蓋美國國會報告、情報分析機構、司法起訴文件、被告供詞與媒體調查,具高度可驗證性與史料價值。針對中國國家安全部等關鍵部門的歷史演變、機構結構與對外任務,本書不僅抽絲剝繭揭露其如何滲透民主國家的學術、媒體與政治組織,更具體呈現個案操作手法,如利用在地商會掩護、設置海外警務站、以留學生身分為掩護進行科技情報轉移、透過微信與家屬監控異議人士,乃至聯合僑社發動抗議行動、施壓主流媒體。
「我還沒講完,手都還沒放下,這邊就來兩個人,那邊也來了幾個人,在我後面拉,我就知道大概要被趕出去,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要跌倒,我一定不要跌倒。不是說會住院,或是怕骨折什麽的,而是,我絕對不要在你前面倒下。」——花崗國中教師「葉霸」葉春蓮(摘自書中訪談)「既然我們生在這塊土地,就有責任去守護它。這是責任,不是仇恨,罷免是為了下一代,不是為了發洩情緒,從這個角度出發,很多旁枝末節就不必太計較了!⋯⋯民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眾人之事。我們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一群願意往前走的公民。」——明道大學退休校長陳世雄(摘自書中訪談)2025年1月,台灣爆發近代民主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浪潮,從立法院的法案對抗、朝小野大的憲政僵局,延燒至全台街頭。這場政治風暴不只發生在政黨間,也在公民社會中迅速蔓延:數十起罷免案同時展開,逾百萬人連署參與,女性、素人與基層行動者,站上了民主最前線。這場運動是怎麼發生的?參與其中的人都在想些什麼?百萬人同時行動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台灣史上最大罷免》完整回顧大罷免浪潮至今的軌跡。書中記錄罷免潮的歷史發展與法政背景,更深入街頭與基層,訪談十二位參與罷免行動者,讓當事人自己說話。受訪者包括花蓮國中教師「葉霸」葉春蓮、通靈少女劉柏君、教育者陳世雄、出家法師釋正定、罷免團體志工阿美⋯⋯看這些平日毫無交集的人,如何共同以身體與信念實踐他們心中的公民責任。他們不是職業政治人物,不是社運老將,就是你我身邊最普通的人。老師、校長、家庭主婦⋯⋯他們用樸素的語言,說出深刻的道理;他們用平凡的身分,做出不平凡的選擇;他們用真實的行動,詮釋什麼叫「公民」。全書分為三部:第一部記錄罷免潮的完整時序、制度背景與事件變化;並收錄學者專文與關鍵報告,分析罷免作為民主工具的潛力與危機,以及這場大罷免浪潮對於台灣民主發展的意義。第二部以深度人物報導,採訪十二位基層行動者,特別聚焦第一線的人員,如何走出生活現場,投入公民抗爭。第三部則試圖為這一場台灣史無前例的公民運動,納入當代文學創作者的觀察視野;特別邀請不同世代作家從參與者的角度,為這場時代運動留下一個客觀的見證。這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公民課本,透過調查、採訪、還原、紀錄,呈現出課本上的「民主」二字走進現實時,會是什麼模樣。本書特色 第一手現場記錄,填補這段重要歷史的空白 結合深度報導與學者析論,兼具可讀性與研究價值 多元聲音呈現,從基層行動者到學者專家的全方位視角 邀請讀者參與,共同創造這段影響未來台灣社會的重要歷史,附錄「台灣罷免大事記」結局由你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