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代表台灣的文化品牌,是什麼? 台灣有著珍貴的文化能量,是創造「品牌台灣」的基石。品牌不只是單一的商品物件,也含括了意象、空間,以及服務。作者陳郁秀深耕台灣品牌形象多年,將在書中分享她的第一手經驗, 希望整合台灣獨特的優勢、能量和基因,以在地文化為底蘊,結合創作者的技術和創新精神, 讓品牌紮根台灣,進一步走上國際舞台。 關於文化品牌,你想過嗎? .為何光是提起「巴黎」,心就浪漫、人就氣質了? .瑞典的代表色是藍黃、荷蘭是橘色、日本是紅白,台灣的代表色呢? .台灣有沒有可以彰顯在地特色的博物館? .2009年高雄世運會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國際盛事,更是最棒的文化教育? .最近當紅的集資募款創業,如何幫助代工老企業翻身,並且打入國際市場? 閱讀「台灣品牌來時路」,你將了解: .法國如何讓自己的文化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品牌? .台灣品牌如何推向國際?以原鄉為起點,結合時尚元素,打造鑽石台灣 .台灣文化意象:台灣紅、台灣青、台灣金 .台灣文化空間:台史館、綠色交響詩與蘭花圓舞曲、桃米社區 .台灣文化服務:高雄世運會、粉樂町、綠產業 .台灣文化產品:鋼鐵的故事、咸豐草、Lulu’s Hand 《Creative.文創大觀》是由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總策畫,全套共六冊,主題分別為:「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台灣品牌來時路」「創意空間篇」「表演藝術篇」「視覺藝術篇」「電影電視篇」。
認識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掌握文化產業升級的契機!展現台灣文化的軟實力,掌握文創產業的真道理,就在這一堂課裡!台灣原鄉的文化資產,豐富又充滿活力,充沛的藝術能量、卓越的科技發展,展現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但唯有具備文創的遠見,培養「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的精準思維,才能從中開發無限的生機。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項以「內容」比高下的產業,然而許多人並不清楚,台灣的文創「內容」在哪裡?有多少?如何善用?由於國內一直缺乏對文化創意產業完整的理解,使得許多有志投入文創產業的人士,苦於無法活用來自原鄉豐沛的文化資產。本書說明台灣文化資產及文創政策的形成,舉出多則國內外文創成功案例,更依主題羅列豐沛的本土文創資源--從自然、歷史、生活、藝術,到地方社區的營造,台灣的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活力!文創產業的參與者,將可透過本書的引導,探索文化創意「產業化」與產業升級的多元方向,為台灣整體文化創造更高的價值,以及更深遠的影響力。閱讀「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你將了解:◎台灣文化政策的形成◎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設施的發展、文化藝術的創作與累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形成及其內容◎各國文創產業的成功案例與經驗◎從創意空間、服務、產品三方面,發掘台灣文創的潛力◎從多元面向探索台灣豐富的文創資源《Creative.文創大觀》是由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總策畫,全套共六冊,主題分別為:「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創意空間篇」「表演藝術篇」「視覺藝術篇」「生活藝術篇」「電影電視篇」。預定每半年出版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