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大啖蜂蜜時,對蜜蜂又了解多少呢?蜜蜂與人類的關係,約從西元六千年前便已建立──這從西班牙古老岩畫中的蜂群紀錄可得知。而臺灣養蜂事業最早的起源,推測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嘉義關子嶺地區,由大陸移民引進了養蜂技術。1962年,農復會更聘請了美國賴爾博士來臺,開授「養蜂學」課程,從此奠定臺灣的養蜂基礎。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蟲,全身滿布各種細毛與特殊功能的毛,其身體構造皆與授粉息息相關。當蜂群採回花蜜,會以唾液加工後再醞釀,始形成我們品嘗的蜂蜜。身為蜂群主體的工蜂總是忙碌不已,採蜜、築巢、育幼、照顧蜂王等等,諸多工作統統包辦;體型最大的蜂王負責產卵,牠的費洛蒙可控制蜂群,只要有蜂王,蜂群就能井然有序;食量大的雄蜂不工作,只負責交配繁衍,因此繁殖期一過,通常會被蜂群趕出巢外……多麼有趣的蜜蜂知識!本書為《與虎頭蜂共舞》作者的續作,帶領讀者深入地認識蜜蜂,從養蜂史到蜜蜂的構造、習性,並介紹作者參與國內外各種蜜蜂大小活動與盛會,輔以精彩照片與微電影欣賞,讓讀者從認識、了解蜜蜂,進而喜愛這些「大自然的瑰寶」!
李斯、蕭何、諸葛亮、謝安、狄仁傑、張居正……, 看歷代功臣名將的政治智慧,如何應用在現代治安管理? 歷史長河中不乏賢將名臣,有殫思竭慮,苦民所苦者;有沙場爭戰,不顧生死者;或建功立業,或為民興利。其中也有不論古今皆受讚揚,萬古流芳的優秀政治人物。 本書蒐羅古籍文獻中可茲效法的名臣事蹟,對照當代治安人員、警政單位的實務事例,旁徵博引、古今合證。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論優秀的古代政治人物以及今日治安人員都應該具備的素養;【第二部】論優秀的古代政治人物以及今日治安人員都應該具備的組織管理能力;【第三部】配對討論古代政治人物解決問題的智謀在今日治安工作中的運用。
臺灣每年都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為甚麼虎頭蜂要螫人呢?   基本上,虎頭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會主動攻擊人們。只有受到騷擾或攻擊時,為了防禦才攻擊,只要盡速離開牠們的防禦範圍,虎頭蜂就會鳴金收兵。 本書帶領讀者認識臺灣七種虎頭蜂,教您辨識虎頭蜂的攻擊行為,人們誤闖虎頭蜂的防禦範圍時,要如何因應才能避免被蜂螫?此外,詳細介紹被虎頭蜂或其他蜂類螫傷後的緊急處理方式,運用手邊的工具或野外的植物來正確的處理傷口,可以舒緩痛苦和減少傷亡。並解說用寶特瓶製作簡易虎頭蜂誘集器、誘餌的配方及防除虎頭蜂的12種方法。 作者與虎頭蜂共舞四十多年經驗,與讀者分享。期盼虎頭蜂螫人傷亡事件減少,並呼籲「學習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杜鵑花與杜鵑鳥有何淵源?西人為何要在槲寄生之下親吻?水仙為何很自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英格蘭的「紅白薔薇戰爭」又是怎麼一回事?薄荷是女妖?迷迭香與愛神有緣?百里香是「女神之淚」?鈴蘭又是「聖母之淚」?雛菊如何卜卦愛情?李白和楊貴妃之間何以滋生「牡丹心結」?紫蘇見證過西子的美麗和夫差的覆滅?   《一花一世界──你所不知的植物故事》描繪各種芳草,梳理花容之間的微妙差異,講述關於花草的奇聞軼事,說出讀者所不知道的各式花草植物的背後故事。   封面文案   每一種芳草 均有她獨特的仙姿和韻味兒 亦有其背後的故事   本書特色   *書內集結各花草圖案供讀者欣賞 *除了講述每種花草的外形也提供這些花草的故事
以現代情報學分析中國古代諜報事件 從春秋戰國到美國FBI,古今中外諜報理論系統,一切盡收 為救齊國攻魯之危,子貢當雙面諜,設連環計: 激齊國挑戰吳國,要吳國刺激齊國,誘越國偷襲吳國, 計計相連,中原局勢大變! 作者文通古今,為人幽默風趣,即使如諜報活動這般生硬的題材,亦透過作者引人入勝的文筆,讓讀者融會貫通,曉得諜報活動在今日的重要性。譬如書中提到的《管子.輕重戊》篇,說明了齊國利用情報逐步控制魯國經濟,當魯國發現經濟對齊國的依賴度過高時,為時已晚。此典故非常貼近目前兩岸的時事現況,更說明了現代的諜報工作不僅止於軍事,亦應用在經濟、政治與社會等多元領域。--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副教授  蔡子晧 透過作者的巧思點化,史事變身為今日國際外交、007或其他好萊塢電影常見的題材。對國際關係、戰爭史事有興趣的讀者,應該看本書!喜歡當代諜報小說、諜報電玩的讀者玩家,更該閱讀本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趙修霈 西塞羅說:「歷史是真理的火炬。」本書充分發揮歷史鑑往知來的作用,讓諜報活動隱密的本質在智慧火炬前昭然若揭。--臺北市立大學中語系助理教授  吳肇嘉 筆者帶領我們穿梭古今,描繪生動的間諜與反間故事。這些情景也適用於商業經營環境,告訴讀者應重視企業的資訊安全,依循適當的內部控制程序並保存證據,事前做好保護企業的動作,事後亦有相關佐證以降低企業損害。--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系副教授  周庭楷 放眼古今中外,情報以經由間諜戰、暗殺等機密工作,轉換為恐怖活動的防制。從情報專業人員訓練而言,專業戰鬥技能以外,更要培養對於巨量資料分析、研判的能力。本書《制敵機先》以歷史上王者的經驗,讓讀者在面臨人生中關鍵時刻,有智慧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系助理教授  陳用佛 古代諜報文獻經作者詮釋後,敘事生動,扣人心弦,讀來不能釋手,欲罷不能,導出二十個情報學及情報觀念探討,尤本書最特出者。吾人觀賞007情報員執行任務的同時,不難想見老祖宗經歷的諜報虞詐是如何的風起雲湧了。--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何昆益 本書以現代筆法詮釋古代史料中的諜報事件,進而接引相關的案例,取材廣泛,穿梭古今。作者用他們熾熱的心、理性的視角,引領讀者探尋知識性、活動性、組織性與機密性的諜報風景,旨明辭切。--逢甲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李綉玲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情報活動與諜報人員對國家的重要不言而喻。本書分析詳實,深入淺出,實在值得一讀再讀。--國立臺灣師大僑生先修部華語文學科講師  陳嘉凌 本書融貫古今,從浩瀚古籍中徵引相關案例,與情報學的知識互相發明,於專業的研習或閒暇的閱讀,都極具參考價值。 --國立清華大學華語中心講師  林宛蓉 本書特色 本書共計二十篇,各篇分別有【中國古代情報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情報觀念探討】兩個部分。【中國古代情報故事】將原本見於古典文獻的文言文翻譯為今日生活用語,方便讀者理解故事梗概;【故事中的情報觀念探討】說明該案例的情報學原理,如有相關案例,亦援引作為補充。
西方有福爾摩斯,東方有包青天,本書在手, 讓你超越狄仁杰,成為中國古代第一神探! 本書收錄著名古籍:《洗冤集錄》、《棠陰比事》及《折獄龜鑑》等書中的司法案件,除了對古文詳加解釋外,更仔細分析其中的鑑識科技、法醫學理和犯罪偵查的技巧,最後搭配今日真實發生的相關案例。讀之將能身歷其境,讓你輕輕鬆鬆穿越古、今犯罪現場! 內容多採自正史,兼採野史散文,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確實,如不讀書萬卷,長期累積,實無法如此呈現;而且取古映今,懇切的想啟發偵查工作人員,以提升偵查能量。 警察局淡水分局副分局長 孫鍾傑 一段段蘊含豐富學理的故事,若能藉由此類書籍的推廣,讓廣大讀者更加瞭解犯罪偵查與預防等學理與作法,不僅有益於個人犯罪預防觀念與知識之增長,對於社會治安的維護,正也是一股安定的力量! 刑事警察局偵查科科長 林信雄 雖然古時候沒有指紋、DNA、微物跡證等鑑識科學,也沒有監視系統、通訊監察和電腦網路等偵查科技,但其實偵查原理是相通的,都會用到情報收集、現場查訪、埋伏守候、偵訊嫌犯等偵查措施,再透過細密觀察、鍥而不捨的態度,不排除任何可能,追查各種線索,方能使案情有所突破。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系主任 廖有祿
本書收錄著名古籍:《洗冤集錄》、《棠陰比事》及《折獄龜鑑》等書中的司法案件,除了對古文詳加解釋外,更仔細分析其中的鑑識科技、法醫學理和犯罪偵查的技巧,最後搭配今日真實發生的相關案例。讀之將能身歷其境,讓你輕輕鬆鬆穿越古、今犯罪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