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獎得主張哲銘首部連環圖畫故事結合生態知識與奇幻冒險的雙冊鉅獻一封獻給大自然與生命的情書一顆小小毬果,走進森林深處,踏上尋找生命的起點與歸屬的旅程。據說,當兩冊書疊在一起,就能「種出」臺灣杉!森林深處,有一個來自遠古的傳說,相傳有樹長得很高很高,高到可以「撞到月亮」。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一顆小小的臺灣杉毬果,從枯葉堆裡醒來。他有一張地圖,就這樣無所畏懼的,展開尋找自己生命起點的旅程。途中,他遇見了推大便的糞金龜、話很多的枯葉蝶,以及脾氣有點暴躁的獨角仙。森林裡,還有什麼挑戰等著小毬果呢?森林的故事,生命的故事,尚未結束。它在我們心中,靜靜長大。本書特色★寓教於樂的生物知識跟著小毬果,認識螢火蟲、獨角仙、黑冠麻鷺、山鼠、星鴉等臺灣生態中的動物朋友,完美融合故事與科普。★寓意悠遠的生命成長歷程小毬果的旅程,不只是尋找傳說中的大樹,更是象徵毬果如何在迷惘中探索、從挫折中學習,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生長之地。這與孩子的成長歷程相呼應,鼓勵他們面對挑戰、相信自己的潛能。★細膩寫實,卻不失藝術性全書細膩描繪,營造森林的氛圍與不同時間段的景象變化,從白天的熱鬧到夜晚的靜謐,讓孩子彷彿進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震撼。
金鼎獎得主張哲銘首部結合生態知識與奇幻冒險的連環圖畫故事一顆小小毬果,一段繼續前行的旅程,一個關於生命閃閃發亮的故事。小小提醒:這本書,還會長大。據說,當它和《撞到月亮的樹:重返森林》一起出現時,2冊疊起來,就能「種出」臺灣杉!遠征尚未結束,新的挑戰才剛開始。在陽光中醒來的小毬果,遇見新朋友。沿途的風景越來越寬廣,小毬果一步步走進屬於自己的森林故事裡。小毬果能順利抵達旅程的盡頭,順利找到撞到月亮的樹嗎?森林的故事,生命的故事,說完了嗎?本書特色★寓教於樂的生物知識跟著小毬果,認識螢火蟲、獨角仙、黑冠麻鷺、山鼠等臺灣生態中的動物朋友,完美融合故事與科普。★寓意悠遠的生命成長歷程小毬果的旅程,不只是尋找傳說中的大樹,更是象徵毬果如何在迷惘中探索、從挫折中學習,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生長之地。這與孩子的成長歷程相呼應,鼓勵他們面對挑戰、相信自己的潛能。★細膩寫實,卻不失藝術性全書細膩描繪,營造森林的氛圍與不同時間段的景象變化,從白天的熱鬧到夜晚的靜謐,讓孩子彷彿進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震撼。
金鼎獎得主張哲銘首部結合生態知識與奇幻冒險的連環圖畫故事一顆小小毬果,一張地圖,一場尋找生命歸屬的旅程小小提醒:這本書,還會長大。據說,當它和《撞到月亮的樹:曙光》一起出現時,2冊疊起來,就能「種出」臺灣杉!森林深處,有一個來自遠古的傳說,相傳有樹長得很高很高,高到可以「撞到月亮」。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一顆小小的臺灣杉毬果,從枯葉堆裡醒來。他有一張地圖,就這樣無所畏懼的,展開尋找自己生命起點的旅程。途中,他遇見了推大便的糞金龜、話很多的枯葉蝶,以及脾氣有點暴躁的獨角仙。夜幕低垂,黑漆漆的森林,還有什麼挑戰等著小毬果呢?森林的故事,還沒說完。本書特色★寓教於樂的生物知識跟著小毬果,認識螢火蟲、獨角仙、黑冠麻鷺、山鼠等臺灣生態中的動物朋友,完美融合故事與科普。★寓意悠遠的生命成長歷程小毬果的旅程,不只是尋找傳說中的大樹,更是象徵毬果如何在迷惘中探索、從挫折中學習,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生長之地。這與孩子的成長歷程相呼應,鼓勵他們面對挑戰、相信自己的潛能。★細膩寫實,卻不失藝術性全書細膩描繪,營造森林的氛圍與不同時間段的景象變化,從白天的熱鬧到夜晚的靜謐,讓孩子彷彿進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震撼。
濃濃墨西哥瑰麗神祕色彩的奇幻成長圖像小說 人與蝶,互相映照的生命故事 「生日快樂!媽媽端著一疊上頭插著點燃的十三歲蠟燭的巧克力脆片鬆餅喊著。 伊涅茲十三歲了。 爸爸遞給她兩個小袋子。「這是安德莉亞祖母給你的。她在幾年前囑咐我,等你滿十三歲的這天早上才能交給你。」 袋子裡裝著一條刻著蝴蝶的黑色石頭項鍊。 伊涅茲怎麼也沒想到,她戴上項鍊的那瞬間,竟然變成了一隻迷人的帝王斑蝶。伊涅茲嚇壞了,而古老的預言告訴她,她必須加入蝴蝶群,往南飛往墨西哥的蝴蝶保護區,才能拯救她的家人。 然而,這趟遷徙之旅長達數千公里,伊涅茲和她的蝴蝶朋友將會面臨什麼挑戰和危險呢? 本書特色 ★人與蝶,成長的生命謳歌 本書運用四個章節述說帝王斑蝶一生的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蝴蝶,巧妙呼應青少年的成長身心變化、青春期的沉默與對遠方與自由的嚮往。 ★全彩插圖,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全書圖文一比一,細膩優雅的文字搭配奇想瑰麗的插圖,邀請讀者來一趟紙上電影之旅。 ★民間傳說×環保議題×成長歷程 揉合帝王斑蝶遷徙的生態奇景、墨西哥民間傳說,灑上一點魔幻寫實,為青少年成長故事創造出新奇的敘事手法。邀請讀者深思,保護且珍惜周遭神奇的自然世界。 ★無注音,十歲以上適讀 蛻變成蝶推薦 李貞慧|喜歡翻譯和閱讀繪本的愛書人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黃宏輝|教育部閱讀推手 詹家龍|《消失的紫斑蝶》導演 「這本書堪稱藝術之作。每一頁都彷彿流動著一股強大的能量,細緻入微的低語,喚醒你的每個細胞,告訴它們是該推開窗呼吸新鮮空氣了,穿上色彩繽紛的衣服,展翅高飛吧!」──蘿拉‧埃斯基韋爾(《巧克力情人》作者) 「作者帶著讀者展開一段富含寓意且魔幻的探索之旅。這是一本敘寫個人轉變、獲得勇氣和學會欣賞周遭世界的史詩故事。這本書令人目眩神迷,能和各個年齡層讀者產生共鳴的必讀佳作。」──譚雅.荷利(暢銷小說《鬼女孩》作者) 「這是講述生命的神奇故事。這本書創造了人類與動物間的情感聯繫,也讓我們知道對生命的共情能將絕望轉化成奉獻。」──泰莉.坦貝斯.威廉斯(作家、自然保育人士)
─「本書描述了現代跨性別者90%會遇到的困難與心理掙扎」─ 一個裝在男孩身體裡的女孩 一段觸動人心的跨性別故事 關於自由、友誼、自我肯定以及寬容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 ◇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這對卡蜜兒來說非常重要 她曾經在之前的班級遭到同學們排擠、欺凌 因為大家不接受她的不同…… 現在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她希望交到新朋友! 幸運的是,她很快就與精力充沛的女孩柔伊成為了好朋友 卡蜜兒猶豫著,要不要向最好的朋友吐露她的祕密…… ★ 榮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9-12歲兒童文學獎 ★ 法國亞馬遜書店4.2顆星好評推薦 本書特色 ▍9-99歲都適讀,無注音。 ▍看完這本書,你可以這麼做: ◎ 如果你是老師──可以用卡蜜兒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性別不是只有男生女生兩種樣子。 ◎ 如果你是學生──可以學到這樣的同學,就只是跟自己有不同喜好與特質而已。 ◎ 如果你是家長──可以教自己的孩子,懂得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子,讓他有能力欣賞其他孩子的各種樣貌。 各界好評 專文導讀 戴爾芬‧哈維瑟−吉亞|法國跨性別協會主席 時尚大嗎曾渼津|性別教育工作者 各界感動推薦 Alizabeth 娘娘(泰國娘娘)|影音創作者、作家 史清廉|彰化縣和美高中學務主任 李 豪|詩人 林玫伶|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海苔熊|Podcaster 莊淑靜|臺灣女子體育運動協會監事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愛 里|跨性別影音創作者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按首字筆畫排序) ★ 戴爾芬‧哈維瑟−吉亞|法國跨性別協會主席: 「關於年少的跨性別者,適切描寫的作品很少,《我是卡蜜兒》恰恰是這樣的作品,為讀者述說一個關於跨性別認同的故事。像卡蜜兒這樣,有著不同於社會習俗所規定的性別認同,這種跨性別認同,並非疾病,更不是弱點或問題,而是我們人類特有的一種多樣性的自我建構,應被尊重與接受。這是一本全家適讀的書,鼓勵所有人自由充實的活出自己的性別。」 ★ 愛里|跨性別影音創作者: 「我自身也是一名跨性別者,本書場景的刻畫十分真實且細膩,描述了現代跨性別者90%會遇到的困難與心理掙扎,非常值得推薦。」 ★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真實的自由來自於愛與接納,以及,知識所帶來的解放。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讓我們的內心與存在,趨向自由的最佳體驗。同時,對於與青少年間的距離,何時親近,何時let her go,何時欣賞他的自我實現,這本書提供很好的思考材料──如何用心體會。當然,圖像本身的用色、場景、表情,都非常吸引人。」 ★ 海苔熊|Podcaster: 「劇情充滿轉折,每一頁都是驚奇,盼望中又帶著寫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而不容易的,或許你還無法愛自己,或許你對朋友還無法完全信任,那也沒關係,給彼此一點時間,你會發現,愛你的人其實一直都在。」 ★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這個世界不會讓任何人孤單存在,總有人會看見你真正的樣子。」 ★ 莊淑靜|臺灣女子體育運動協會監事: 「但願每一個卡蜜兒的靈魂與身體都能好好被對待,不必四處遷移與壓抑恐懼。」 【法國亞馬遜書店佳評如潮】 「我最初是為自己買的,這本書太棒了!太感人了!我強烈考慮把它送給我的姪女們!」 「一本關於性別認同的精采書籍,既適合兒童和青少年,也適合成人閱讀。」
★2022年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 首獎作品★ ──獻給所有曾經,或是正因戰爭而承受苦難的人── 從小女孩的視角,回溯戰爭,療傷,並堅守希望的故事 當殘酷的戰爭染黑了天上的白雲,似乎也奪去了人們仰望天空的勇氣。 需要流逝多少歲月,我們才能不再恐懼烏雲,期盼放晴的那天到來? 這場無名的戰爭爆發時,米拉九歲,而總是跟在她身後、那道過長的影子,是她唯一記得自己的樣子。那段日子裡,米拉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不再安定的生活,讓她每天疲憊不已。但米拉不敢入睡,總害怕有人會趁她睡著時,漸漸摧毀這個世界。 為了提起精神,米拉開始數著天上的雲:「白色是我們的,那些灰的、黑的,不是我們的。」但問題是,當戰火的濃煙不斷竄向天際,天上就不再有白色的雲了…… 現在米拉已經長大成人,過去的事對她來說,模糊的就像是一場夢。但有時一些零碎的印象,仍會在不經意時湧上心頭,占據她的思緒。看著爸爸幫年幼的自己拍的舊照片,會勾起那些她總是感到疲憊的日子;看到一顆紅球滾過腳邊,會想起當時莫名消失不見的叔叔;就連在櫃檯前排隊時,也會想起和家人逃離家園,只能跟著看不到盡頭的隊伍,漫無目的、不斷前行的記憶。 每當看向天空,天上的雲像是在提醒著米拉她的過去,彷彿也指引著她的未來。米拉至今仍會抬起頭,數著天上的白雲和烏雲,想像它們是來自哪個和平的、或是戰爭中的國家,並不禁自問著:「這些雲是屬於誰的?」 得獎記錄 各項國際大獎,評審團盛讚不已! ★2022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 ★2021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最佳青少年圖文書 ★2021伊莉莎白.瑪拉茲-克莉佛(Elizabeth Mrazik-Cleaver) 加拿大圖畫書獎 |2022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 「輕盈而動感的書名《雲朵屬於誰?》,飄揚在封面上濃密的灰色雲朵裡。一打開這本書,讀者的不安與困惑,便迴盪在小女孩拼湊戰時記憶、講述親身故事所喚起的情感中。書裡的每個畫面都跨越、串聯起了現實與想像、集體歷史與普遍記憶,以及人們在觀看家庭舊照時,引起的情感漣漪。這本書邀請讀者一同進入其中深處,與主角分享她個人的故事。插圖則以一種既符合語言學又兼具現代感、複雜又精緻的風格,營造出一種強烈的詩意氛圍,讓整本書彌漫著深深的懷舊之情。」 |2021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這本書就像是一部經典的黑白電影,感人至深。這是一個因無名戰爭被迫逃離祖國的年輕女子的故事,透過她在夢與現實之間的記憶,作者以細膩的文字,平白、不賣弄技巧的描述了她所經歷的旅程。繪者也絕妙的利用插圖說故事與象徵的力量,成就、圓滿了這整個故事。」 |2021伊莉莎白.瑪拉茲-克莉佛 加拿大圖畫書獎| 「《雲朵屬於誰?》中,成為大人的米拉,回顧了她與家人過去曾在戰爭背景下流離失所的經歷。繪者在棕褐色調的插畫中,精心挑選了藍色、紅色,並賦予它們隱喻的象徵意義;也將米拉與家人曾經歷過的、米拉至今仍未能完全擺脫的痛楚,巧妙化做雲朵形象,融入描繪創傷的插圖中。這些表現手法在在高明的展示了這個故事,雋永、無受時空限制的特質。文字與圖像之間密切的搭配,也為這本書增添了深度,更呈現了如何在黑暗中堅守希望。《雲朵屬於誰?》以戰爭與難民為主題,實為現代兒童與成人讀者共同的難得讀物,尤其對那些有過相似經歷的孩童來說;而從大眾化的視角來看,這本書不失為一個非常優良的歷史學習資源。」 誠摯推薦 林蔚昀|作家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馬尼尼為|詩人、畫家 鄭麗君|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藍劍虹|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以上按姓名筆畫排序) 【譯者推薦】 「一份從孩子視角與心境出發的獨特陳述,一份對戰爭與迫害溫柔又不忍的見證。 一幕幕於黑灰色調中綻現詩意的卓越圖像,一部在悲雲密布的天空下令人深思的作品。」 ★本書無注音,全年齡適讀
青春圖像小說《簡愛,狐狸與我》作繪者再次雙手聯彈 《路易。青春。練習曲》裡的弟弟松露回來啦! 成長中的小少年追夢與追愛的暖心之作 展開書衣,背面就是華麗大海報! ★松露所屬搖滾天團 演唱會簽名版大海報★ (尺寸約60×49cm) 還記得《路易。青春。練習曲》中,主角路易跟他可愛的弟弟松露嗎? 這次輪到松露當主角,盡情展現他的呆萌魅力了! 松露是個人見人愛、魅力無窮的小男孩,那頭超搶眼的橘色頭髮,就是他的專屬招牌! 除了造型特別,松露對任何事情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想法。也因為他異想天開的小腦袋,讓生活總是充滿驚奇與樂趣。本書共收錄三段松露的日常,好笑又好玩的故事就此展開: 〈松露 搖滾巨星〉 松露從小就喜歡音樂(從他還是小嬰兒,真的很小的時候),搖滾樂更是他的最愛。堪稱「行走搖滾小百科」,沒有松露不認識的搖滾歌手。而他的夢想,就是成為那樣的巨星! 松露在生日時收到一件他超愛的經典皮衣,現在只差一個樂團,他就可以成為搖滾巨星了!松露和他兩個最要好的朋友──芙洛、里亞德,三人一拍即合,組成了「(自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搖滾樂團。興奮的他們彷彿已經看到了那盛大的演唱會場景,雖然他們沒有人會演奏任何樂器……不過那就之後再來煩惱吧! 〈松露 愛上妮娜〉 當松露愛上女孩妮娜,那感覺就好像是吞下了炸藥。他的心跳得很快、四肢無力,甚至在腦袋裡聽到很強的音樂──哪種音樂?當然是搖滾樂啦! 但自從松露向妮娜表白後,他就變得特別害羞,不知道可以跟妮娜說些什麼(平時松露可是跟任何人都無話不談呢)。松露向爸爸求救,爸爸教他要「讓心開口說話」。但心沒有嘴巴,要怎麼說話呢? 松露愈想愈煩惱,他問了好友、到圖書館借了書,也問了媽媽。最後終於從哥哥路易那,問到讓心說話的方法!這下,松露終於能和心愛的女孩大方相處、終成眷屬了嗎? 〈松露 面對生命〉 松露的太奶奶(也就是他爸爸的爸爸的媽媽)去世了,這是他第一次面對死亡。 在喪禮上,松露、路易和爸爸,久違的跟媽媽相聚了。松露期待著爸媽復合的日子,儘管路易說那是不可能的。他遇見一位帶著小狗的老婆婆,想起自己曾經也「差點」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狗,也遇見了好久不見的同輩親戚。幾個小孩跟一條狗,邊玩邊度過了一天。 回家路上,松露不禁想著:那些年紀大的長輩,他們也曾經是小孩嗎?他們家後來沒辦法繼續養的小狗,會不會偶爾想起自己?人們在離別之後,就不再相愛了嗎?這天發生的事讓松露有所感觸,於是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再度展開…… 本書特色 ★《簡愛,狐狸與我》的黃金搭檔,又一圖像小說代表作! 芬妮.布莉特與伊莎貝爾.阿瑟諾,這對來自蒙特婁的黃金創作組合,第一次合作創作圖像小說《簡愛,狐狸與我》,便獲得國際各大獎項的肯定,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粉絲喜愛! 繁體中文版於臺灣推出後也圈粉無數,正式開啟跨年齡圖像小說的閱讀風氣!兒童、青少年到成人讀者,都能從他們的作品中,獲得專屬自己的感動。 ★延續《路易。青春。練習曲》故事線,敲碗已久的續集登場! 由兩人共同創作的第二本圖像小說《路易。青春。練習曲》,以國中階段的路易為主角,描述他因單親家境、父親酗酒、暗戀卻不敢表白,那段微微苦澀的時期。 當中曾一起登場、受到不少書迷喜愛的,路易的弟弟松露,現在要換他當主角了!松露的天真可愛依舊,不過就像所有青少年一樣,他也開始面對青春的煩惱──就像當時的哥哥路易一樣。驚喜的是,這次路易也回來了! 本書中,不但可以看到長大的松露,還可以看到上了高中、還是酷酷的哥哥路易,兩兄弟的父母,以及其他更多初次登場的角色。松露一家四人都有所成長與改變,從《路易。青春。練習曲》到《搖滾吧!松露》,角色的生命深度獲得延伸,讓故事更增魅力。 ★以圖像小說完美詮釋青春的酸甜苦辣 作繪者非常擅長捕捉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心理的碰撞與變化,並利用文字與圖像的搭配,將其中純真、苦澀與甜美之處,化為圖像小說呈現出來。 這本書以120頁的篇幅,將松露的成長故事,包括他的夢想、戀愛與對生命的思考,注入滿滿音樂的元素,以最搖滾的方式描述出來。這就是專屬於松露、最酷的青春告白! ★全書無注音,搖滾沒有年齡限制,一起Rock & Roll! 得獎記錄 ★2022魁北克書商獎(Prix des libraires du Québec)青少年漫畫獎 ★2022魁北克BÉDÉIS CAUSA漫畫獎
法國最受歡迎劇作家 × 加拿大世界級插畫家 既甜蜜又令人心碎的戰爭故事 ★2020年英國凱特格林威獎提名 ★2020年魁北克圖書館獎6-11歲青年組決賽 ★榮獲多國「重點書評」(Starred Review)強力推薦 ★亞馬遜書店4.4顆星讀者感動推薦 ★版權銷售法國、荷蘭、義大利、德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 一九一七年秋天,那年蘿莎莉只有五歲半 她還太小,但因父親遠赴戰場、母親在工廠上班,老師讓她坐在大孩子班級教室的最後方。 沒有人發現,蘿莎莉的真實身分是「蘿莎莉隊長」 為了看懂父親寄回來的信中寫了什麼,手裡的鉛筆和筆記本是她的祕密武器。 「等我回家後,我要帶蘿莎莉去釣魚。」 「我想去磨坊底下的那條小溪。」 「我如果在春天回家,你能幫我留一些核桃做菜嗎?」 母親為了蘿莎莉,讀著這些來自戰場上的信 閉上眼,蘿莎莉不想聽這些,她才不相信磨坊和核桃的事! 有一天,一封信來了,但母親卻沒有讀給她聽 蘿莎莉隊長察覺母親的異狀,決定找出那封信。 打開信的瞬間,沒想到卻永遠改變了她的生活....... 本書特色 ★無注音,9歲以上適讀。 ★這個故事,開放了重要的議題給親子一起思考與討論。 蘿莎莉的媽媽為她讀著爸爸從戰場寄回的家書,但是媽媽刻意略過戰爭慘烈殘酷的部分,只揀那些輕鬆、家常的內容說給她聽……蘿莎莉早就察覺有異,她渴望得知真相。 說出真相?還是隱瞞真相、避免孩子受傷? 當家中遭逢巨變時,讓孩子知道真相比較重要呢,還是保護孩子免受巨大衝擊比較重要呢? 這個議題適合親子一起思考與討論:換做是你,又會怎麼做呢?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 入圍作品改編 圖像小說 × 臺灣獨家封面 本書原著小說《The Breadwinner》by Deborah Ellis,暢銷全球,獲獎無數。 改編為動畫,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提名。 本書為動畫改編、適合青少年與兒童閱讀的圖像小說。 臺灣版封面,為獨家授權版本。 在塔利班統治阿富汗時期,十一歲的女孩帕瓦娜必須喬裝成男孩,一方面出門掙錢養家,一方面設法營救父親…… 帕瓦娜一家人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他們的家是被炸得半毀的公寓,只剩一間房間。帕瓦娜的父親原本是歷史老師,後來學校被炸毀,父親因此受傷,但為了維持生計,他在市場地上鋪條毯子,替不會讀書寫字的人讀信。 有一天,父親因為藏有禁書被逮捕,全家人陷入困境,因為阿富汗禁止女生外出工作,所以沒有人可以賺錢養家,甚至連出門買食物都不行。 此時,只有一個辦法:帕瓦娜必須喬裝成男生,成為養家的人,並且設法營救父親。帕瓦娜外出工作、營救父親的過程中,遇到重重險阻,但她從未放棄希望。 故事以戰爭的殘酷,映襯小女孩的勇敢與堅強。由於戰火無情,帕瓦娜從一個愛聽爸爸說故事、愛與姐姐爭吵的女孩,毅然剪去長髮,蛻變成一肩扛起家計的「男孩」。她在愈加艱困的環境中,逐漸學會付出與勇敢。 本書特色 ★馬拉拉推薦每個女孩都應該閱讀這個故事。 ★「性別平等」與「人權」議題最佳讀本。 ★臺灣版獨家封面。 ★國際知名動畫工作室圖像繪製。 本書圖像出自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國際知名動畫工作室「卡通沙龍」之手。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阿富汗的街頭風景,並以飽和的暖色呈現出烽火下的溫暖親情。書中的分鏡生動流暢,閱讀過程中,讀者彷彿也與帕瓦娜經歷一次次的街頭追逐,見證帕瓦娜的失落與堅強。 ★名家翻譯、導讀。 本書譯者李靜宜,為知名翻譯家、出版家,具國際關係專業背景(政大外交系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譯筆生動,並特地為文導讀。 得獎紀錄 ★《瑞典彼得潘文學獎》 ★《美國珍‧亞當斯圖書獎》 ★《史瓦茲兒童圖書獎》 ★《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提名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電影 提名 ★《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電影 提名 ★《金球獎》最佳動畫電影 提名 ★《和平電影獎》年度〈正義獎〉 ★《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獨立製片) ★《安錫影展》評審團與觀眾票選最佳電影 ★《加拿大影視獎》最佳改編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