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傳與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楊晨親授:贏在起跑點的六堂遺傳課: □藉助預防醫學的遺傳諮詢與篩檢,為優生鋪路,趨吉避凶。 □婚前、孕前、產前,三階段優生保健檢查可大幅降低風險。 □先天疾病多來自遺傳,應對遺傳疾病與罕見疾病有所認識。 □新生兒篩檢,是保障而非保證,宜針對家族遺傳自費篩檢。 □追蹤兒童生長曲線,須對照遺傳軌道,以免錯失調整時機。 □優生之外仍需優養,把握早療黃金期,也能彌補先天不足。 深入淺出的遺傳學六堂課,涵括為人父母最關心的遺傳疾病、罕見疾病、生長曲線、早期療育等兒童身心健康議題。 附錄提供兒童生長曲線記錄圖表,方便家長使用。
這不是一本指導父母該如面對孩子談戀愛的教戰守則,而是分享一位失敗透頂的母親,如何從只知給孩子提供物質享受,卻不被孩子信任的母親;如何在喪失去職場的光環後,決定脫離以工作為主的循環,追求家庭與工作平衡的覺悟旅程。 作者是兩個女兒的母親。而且,嚴格來說,是在孩子進入叛逆期之際,才正式真正學習如何當「母親」。在那之前,她全心投入工作,盡情衝刺事業。總以為好好掙錢為家庭經濟做出貢獻,就算是盡了本分。那時,她把孩子的陪伴和教養,當作一份活兒來看待。以為只要有人執行就好,不一定要非她不可。 外人總會誤以為她們的親子關係很好。殊不知,孩子們看到在家的媽媽,通常是身心疲憊的母親形象。親子間的對談,多半是言不及義、官腔場面話的內容。來來去去都是問問學校如何、功課如何、老師如何、以及同學如何?媽媽問得敷衍塘塞,孩子也就隨便應付。 她給孩子絕對的自由,從不強迫他們去做不喜歡的事,可是,她並沒有真正花時間,瞭解和引導大女兒夏綠蒂。夏綠蒂不是一般尋常的孩子,對現有教育體制充滿狐疑、對抗、以及不適應。她始終以「教育體系有問題,孩子將來自有出路」,合理化一路以來無暇關心的缺席。 直到事業出現轉折,公司解散,作者才終於有時間重新檢視工作和家庭,並且意識到家庭和工作一樣需要經營,而且絲毫不能懈怠。然而當她的人生重心從職場移轉到家庭時,恰巧遇上夏綠蒂的青春叛逆期。這時夏綠蒂已如脫韁野馬,抓也抓不住,大談戀愛,管也管不動,母女漸行漸遠。 作者以夏綠蒂真實的愛情功課為藍本,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反省自己的態度,也教導女兒在愛情中,學習尊重別人的價值觀及愛情選擇,學習在熱戀中保持真我,不迷失自己,並且學會分手功課。母女之間重新建立起姊妹情誼般的情感互動,也許令人稱羨,實際上並非從天而降。這過程中,成長的不只是夏綠蒂,還包括作者自己。 親子關係沒有法則可循,只要願意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一定會找到辦法和出路。陪伴孩子成長、互相學習的過程,將會是一場生命的豐盛之旅。 本書特色 1.繼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那樣一本母子之書後,又一本深刻觸動人心之作,是一本母女之書。 2.面對青春期女兒大談戀愛,作者不是打壓,而是陪伴,扮演女兒的戀愛教母,讓原本冰冷的親子關係,從南極的最低溫,回溫到赤道的炙熱。 3.社會正在蛻變,人們需要更多的「非典型」力量;因為「典型」已經不足以應付新社會。有愈來愈多「非典型父母」,願意找出更適合孩子的教養之道。本書正是非典型教養的精采之作,真摯動人,發人深省。
★威尼斯雙年展及波隆納插畫獎入選藝術家周瑞萍(Rae)最新插畫及雕塑藝術新作 ★本書收錄藝術家Rae精心繪製Anini寄宿之家十四張絕富特色畫作,展現她充滿豐富生命經驗和獨特價值的精采創作力。 你在別人家寄宿過嗎?是什麼經驗? 透過將孩子送到別人家寄宿,Rae用心分享了許多新的生命價值:勇氣、自由、樂觀與客觀、耐心、支持、自在、信任、保持敏銳…… 在藝術創作者周瑞萍(Rae)心中,Anini是她重要的孩子。從平面繪畫到立體雕塑,Anini長成了一百公分高的小屁孩,她們更幻化為二十四隻,各具有不同性格及與生俱來的使命。 身為Anini的媽媽,Rae為了讓孩子體驗獨自一人在外生活的感受,她把其中十四隻Anini送去寄宿家庭,由此展開屬於妮妮們「追尋愛與信任的生命之旅」。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藝術家周瑞萍(Rae)所繪寄宿之家十四張絕富特色畫作,更透過本書展現在臺灣島上充滿生命力和獨特價值的精采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