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每日十分鐘讀首唐詩,輕鬆掌握全唐詩精華。 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收錄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杜牧、李商隱、賈島、李賀、溫庭筠、羅隱、韋莊等八十餘位詩人,三百五十首詩。 晚唐的詩,愈見雕琢,無論是瑰豔穠麗,或是狂誕清俊, 隨手一摘,皆是滿滿的名言金句,所有創作人必學必讀── 比喻自己的抱負,賈島說得極為鋒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宮鬥之恐怖,朱慶餘描述:「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司馬光稱李賀此句「奇絕無對」,你對得出下句嗎? 形容音樂,李賀更寫出足以泣鬼神的「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至於投降亡國之辱,花蕊夫人怒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杜牧讓今日讀者朗朗上口的句子之多,簡直是金句之王,例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而杜牧在詩中使用數字,已經出神入化,例如「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娉娉褭褭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李商隱詩中用典故之多之冷僻,常常隱晦難解,請看本書學者細細道來之後,讓讀者更能品味李商隱詩中,華麗哀豔的佳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此情可待成追憶」,晚唐的詩,也是詩的最後盛世! 【第三卷特別附錄】 ★唐代詩人與史事的對照年表: 你知道楊貴妃是嫁給壽王九年後,才改嫁給唐玄宗的嗎? 玄宗和李白,都在安史之亂結束前一年就過世。 而白居易考上進士時,楊貴妃已經過世四十幾年。 憲宗、敬宗皆為宦官所殺,皇帝的廢立完全掌握在宦官手上, 這又如何影響當時的詩人? 一次看懂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隱……等詩人的生存年代,以及同時間社會上發生哪些重要事件。 ★唐詩名句索引: 好耳熟,到底是誰寫的詩? 「人面桃花相映紅」、「一將功成萬骨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富貴於我如浮雲」、「天涯若比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悔教夫婿覓封侯」……一千多則唐詩名句,讓你快速檢索。 【這套書最適合這樣的你──】 ★文學愛好者:我們終究要讀唐詩的,只要這套就夠了。 ★創作者及行銷文案:體會唐詩用字遣詞之精闢,欣賞篇章布局之巧妙。 ★大學生及高中生:快速掌握每首詩的重點及典故,寫出精確的評論。 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初唐至盛唐詩人 包括── 李白、陳子昂、王維、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張九齡等50位詩人。 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盛唐至中唐詩人 包括── 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 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 李商隱、杜牧、賈島、李賀、溫庭筠、韋莊、羅隱、韓偓、陸龜蒙等82位詩人。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詩選集。讀唐詩,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三卷共收錄一百八十九位詩人、約一千一百首詩作。 ★俞平伯、程千帆、蕭滌非等一百三十三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詩皆有詳盡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評家的精闢見解。 ★全新校訂增修。唐代詩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 ★全套書依詩人年代編排。每位詩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詩。 不僅方便讀者檢索,也讓讀者更能掌握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的風格。
唐詩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名家導讀,傾囊相授,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每日十分鐘讀首唐詩,輕鬆掌握全唐詩精華。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收錄盛唐至中唐詩人包括: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近四百首詩。國家不幸詩家幸,百花齊放的盛唐晚期到中唐──一場安史之亂,使唐朝繁華落盡,也摧殘了艱難苦恨繁霜鬢的詩聖杜甫,雖則時代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但杜甫「富貴於我如浮雲」「自笑狂夫老更狂」,大量揭露社會的不公不義,「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後的韓愈、柳宗元、孟郊等人,繼承杜甫在語言文字上的大膽創新精神,白居易、元稹、張籍等人,則發揚了杜甫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有別於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孟浩然、王維、李白等盛唐詩人的高不可及,此時的唐朝「驚破霓裳羽衣曲」,詩人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於是我們讀到了──杜甫「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的悲辛,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的沉痛,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振奮,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元稹「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與白居易的悽苦知交……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提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回答:「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杜甫則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萬里悲秋,百年多病,都因為有情,才有了這一時期的詩。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初唐至盛唐詩人包括──李白、陳子昂、王維、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張九齡等50位詩人。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盛唐至中唐詩人包括──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唐至晚唐詩人包括──李商隱、杜牧、賈島、李賀、溫庭筠、韋莊、羅隱、韓偓、陸龜蒙等82位詩人。【這套書最適合這樣的你──】★文學愛好者:我們終究要讀唐詩的,只要這套就夠了。★創作者及行銷文案:體會唐詩用字遣詞之精闢,欣賞篇章布局之巧妙。★大學生及高中生:快速掌握每首詩的重點及典故,寫出精確的評論。※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本書特色】★最全面的唐詩選集。讀唐詩,這一套就夠了。全套三卷共收錄一百八十九位詩人、約一千一百首詩作。★俞平伯、程千帆、蕭滌非等一百三十三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每首詩皆有詳盡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評家的精闢見解。★全新校訂增修。唐代詩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全套書依詩人年代編排。每位詩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詩。不僅方便讀者檢索,也讓讀者更能掌握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的風格。★第三卷的超強附錄,包含唐代詩人與史事的對照年表、唐詩名句索引、參考書目。
唐詩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每日十分鐘讀首唐詩,輕鬆掌握全唐詩精華。 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初唐至盛唐詩人 包括──李白、陳子昂、王維、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張九齡等50位詩人。 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盛唐至中唐詩人 包括──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 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李商隱、杜牧、賈島、李賀、溫庭筠、韋莊、羅隱、韓偓、陸龜蒙等82位詩人。 【千餘年前的風花雪月,抒發了今日的喜怒哀樂】 第一卷收錄初唐至盛唐詩人 與好友歡聚,你可以是李白豪放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也可以是孟浩然日常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與好友分別,你可以像王維一樣深情「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也可以像高適為朋友壯膽「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如果你喜歡山,你會喜歡王維靜謐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還是李白熱鬧的「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稱讚好友貌美可以是「一枝紅豔露凝香」「雲想衣裳花想容」, 但隔壁班的那個就是「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如果你抑鬱不得志……那八成的詩人都是你的好友。 【這套書最適合這樣的你──】 ★文學愛好者:我們終究要讀唐詩的,只要這套就夠了。 ★創作者及行銷文案:體會唐詩用字遣詞之精闢,欣賞篇章布局之巧妙。 ★大學生及高中生:快速掌握每首詩的重點及典故,寫出精確的評論。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詩選集。讀唐詩,這一套就夠了。全套三卷共收錄一百八十九位詩人、約一千一百首詩作。 ★俞平伯、程千帆、蕭滌非等一百三十三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詩皆有詳盡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評家的精闢見解。 ★全新校訂增修。唐代詩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 ★全套書依詩人年代編排。每位詩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詩。不僅方便讀者檢索,也讓讀者更能掌握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的風格。 ★第三卷的超強附錄,包含唐代詩人與史事的對照年表、唐詩名句索引、參考書目。 詩心推薦 32位臺灣作家 X 高中老師 X 大學教授 張曼娟(教授/作家)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親職教育作家) 敏鎬(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曹淑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潘麗珠(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李嘉瑜(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張韶祁(世新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蘇怡如(世新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連文萍(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銘浩(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王力堅(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銘全(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彭雅玲(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授) 陳茂仁(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蔡振念(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鍾志偉(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宏銘(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鄭婷尹(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吳儀鳳(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吳玉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區桂芝(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鄭元傑(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陳幼君(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曜裕(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張馨云(臺南女中國文科教師) 王依文(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秋燕(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雋弘(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楊子霈(高雄女中國文教師/作家) (以上推薦者按學校及姓氏筆畫排列)
本套書組合:《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唐、五代十國、北宋》+《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北宋》+《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北宋至南宋》+《唐宋詞鑑賞辭典(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南宋、遼、金+唐宋詞鑑賞辭典【別冊】》(共五冊)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唐、五代十國、北宋》 收錄唐、五代十國至北宋詞人,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馮延巳、李煜、范仲淹、柳永、張先、晏殊等七十餘位詞人、三百五十首詞。 《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北宋》 收錄北宋詞人,包括──蘇軾、歐陽脩、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三百二十餘首詞。 《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北宋至南宋》 收錄北宋至南宋詞人,包括──周邦彥、李清照、朱敦儒、陳與義、張元幹、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餘位詞人,三百二十首詞。 《唐宋詞鑑賞辭典(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 收錄南宋詞人,包括──辛棄疾、劉過、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七十位詞人,三百餘首詞。 《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南宋、遼、金+唐宋詞鑑賞辭典【別冊】》 收錄南宋、遼、金詞人,包括──吳文英、周密、王沂孫、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餘位詞人,三百餘首詞。 《唐宋詞鑑賞辭典【別冊】》 ◎唐宋詞人與史事的對照年表:一次看懂唐宋詞人的生存年代,以及同時間社會上發生哪些重要事件。 ◎詞學名詞解釋:詩詞相關名詞解釋,輕鬆進入詩詞世界。 ◎詞牌簡介:介紹詞牌起源,看盡詞牌的前世今生。 ◎唐宋詞書目:參考書目一字排開,資料查找不求人。 ◎名句索引:一千多則宋詞名句,讓你快速檢索。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一本清朝普通文人沈復的自傳體式散文, 卻在百餘年後觸發無數情感共鳴,欽慕沈復與其妻芸娘之間 文雅風趣、堅貞不渝,卻又備極坎坷的愛情, 清朝思想家王韜讀後說:「筆墨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 林語堂歎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沈復出生於富裕世家,與友人相處的暢快情景,「遊人見之,莫不羨為奇想。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後遭逢家道中落,最後流離於世間。儘管身處困境,仍不忘苦中作樂。 沈復與芸青梅竹馬,然婚後公婆不喜芸娘,沈復堅決不肯離棄,兩人乃四處流離。其後,更貧病交迫,與兒女訣別。愛情的最後,他沉痛呼籲:「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余者……」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全書應有六記,但完稿百餘年後初次刊行時,已僅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不僅記錄個人的哀樂,也是一個歷史時代的情感悲歌。林語堂乃說本書是「代表中國生活藝術及文化精神的專著」。 沈復以一人的親身經歷,見證了古代最後一個盛世「乾隆盛世」,重現普通人的現實生活,觸及人生在世的命運和困境。不僅記錄個人的哀樂,也是一個歷史時代的情感悲歌。《浮生六記》不僅是浮世生活的詩意寫照,亦為清代傳記散文中的感人作品。 本書特色 ★註解力求詳盡、準確,為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版本。 ★直譯譯文遵循原文語言特色,簡潔典雅,原汁原味。 ★新增分節標題,完整反映人物經歷脈絡,構成一部「生活的藝術」。 【閨房記樂】 記與其妻陳芸的愛情故事。兩人為表姊弟關係,兩小無猜,自少年起就戀戀不捨,遂得以訂婚。夫妻倆耳鬢廝磨,如影隨形,愛戀之情,難以用言語形容。這種一往情深,是沈復婚姻的開始,也是其人生悲喜的主因。 【閒情記趣】 記生活趣事,名篇「余憶童稚時,……」出於此卷(〈童趣〉)。也記夫妻兩人的生活點滴,陳氏雖未讀書,然才情俱佳,對詩文自有其理解,夫唱婦隨,夫妻倆之生活情趣由此可窺。 【坎坷記愁】 記家庭變故、顛沛流離的生活。陳芸心腸善良,卻被利用而遭誤會,又因母親病逝、弟弟出走,身體每況愈下,最後鬱鬱而終。後沈復又遇父親病死、喪子不曾見,其哀痛又怎麼言說? 【浪遊記快】 記其「拋書浪遊」、學作幕僚時曾遊歷的山河美景。詞藻優美,畫面感極強,讀時彷若身歷其境。「返至來鶴,買舟而歸。余繪《無隱圖》一幅,以贈竹逸,志快遊也。」暢遊之快,令人神往。 全書應有六記,然現已僅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其五、六兩篇已佚。此書雖不全,而今所存者似即其精英。〈中山記歷〉當是記漫遊琉球之事,或係日記體。〈養生記道〉,恐亦多道家修持妄說。就其存者言之,固不失為簡潔生動的自傳文字。」目前市面可見之〈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經學者考證應為託名偽作,本書求其完整,仍收錄於後。
大家看看,這些人有病! 東床袒腹、咄咄怪事、雪夜見戴、管寧割席、 新亭對泣、看殺衛玠、望梅止渴、韓壽偷香…… 百餘則出自《世說新語》的短篇故事, 帶你領略魏晉的文采風流,感受名士的高雅飄逸, 品味語言的機智雋永,一窺六朝人物的放誕與深情。 [初版書名: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 ★關於《世說新語》── 陳寅恪:「一部清談之全集。」 魯迅:「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世說新語》由南朝宋劉義慶所撰,是一部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完整呈現魏晉風流人物,千餘年來,讓讀者見識那些超然脫俗、高潔優雅、瀟灑飄逸的名士風範。但其文辭簡略,如果不知相關背景,則十分難解。 本書作者戴建業,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濃縮原書精華時,不僅能結合歷史背景,完整還原書中的軼聞趣事,排除閱讀障礙。平易近人的口吻,更易於現代讀者閱讀。 著名魏晉名士、趣事、清談都在這裡,例如── ◎率真: 郗太傅派人去王丞相家選女婿,當王家兄弟精心打扮的時候,某人竟然袒露著肚子仰臥東床。想不到郗公聽說後高興地拍手說:「正此好!」這個東床袒腹者,即後來冠絕古今的書聖王羲之。 ◎雅量:謝安與人下圍棋,突然收到正與符堅在淝水大戰的謝玄派人送來的信,他讀完信後繼續下棋,最後客人忍不住發問,他才說沒事沒事,不過是「小兒輩大破賊。」 ◎風姿:魏晉多美男傳奇,如衛玠到一個新城市,粉絲眾多,圍觀者如牆,讓他寸步難行。他身體本來就不好,因此回家大病,竟然就死了。時人謂「看殺衛玠」。 ◎幽默:七月七日家家曬衣服和書籍,郝隆則在太陽下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這是自嘲也是自負──自嘲是說自己家貧無藏書,自負是說自己腹藏萬卷。 ◎曠達: 張季鷹在外地當官時,一陣秋風起,突然思念家鄉的菰菜羹、鱸魚膾,他說:「人生貴得適意」,不想再求名位,就搭上馬車回家了。 ◎機智:孔融十歲就被視為神童,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秒答:「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果然是神童無誤。 ◎深情:桓溫每次聽到清亮美妙的歌曲,便忍不住呼喊:「奈何!」就是「這該怎麼辦啊!」謝安評價說:「桓溫可謂一往情深。」 ◎放誕:劉伶愛飲酒,妻子很生氣,他說:「好,我戒酒,請妳準備酒肉,我在神前發誓。」妻子供酒肉於神前,他跪下對神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然後就喝醉了。 ◎情趣:王戎的妻子喜歡叫他「卿」,王戎認為這個稱呼於禮法不合,妻子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就接受了。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本套書組合:《慢讀.浮生六記:浮生若夢,只因一生情痴,遭此顛沛》+《慢讀.世說新語:那些放誕與深情的魏晉名士》共二冊 清代傳記散文中的感人作品《浮生六記》, 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 本套書帶你一次完整品讀! 《慢讀.浮生六記》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一本清朝普通文人沈復的自傳體式散文, 卻在百餘年後觸發無數情感共鳴,欽慕沈復與其妻芸娘之間 文雅風趣、堅貞不渝,卻又備極坎坷的愛情, 清朝思想家王韜讀後說:「筆墨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 林語堂歎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沈復出生於富裕世家,與友人相處的暢快情景,「遊人見之,莫不羨為奇想。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後遭逢家道中落,最後流離於世間。儘管身處困境,仍不忘苦中作樂。 沈復與芸青梅竹馬,然婚後公婆不喜芸娘,沈復堅決不肯離棄,兩人乃四處流離。其後,更貧病交迫,與兒女訣別。愛情的最後,他沉痛呼籲:「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余者……」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全書應有六記,但完稿百餘年後初次刊行時,已僅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不僅記錄個人的哀樂,也是一個歷史時代的情感悲歌。林語堂乃說本書是「代表中國生活藝術及文化精神的專著」。 沈復以一人的親身經歷,見證了古代最後一個盛世「乾隆盛世」,重現普通人的現實生活,觸及人生在世的命運和困境。不僅記錄個人的哀樂,也是一個歷史時代的情感悲歌。《浮生六記》不僅是浮世生活的詩意寫照,亦為清代傳記散文中的感人作品。 本書特色 ★註解力求詳盡、準確,為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版本。 ★直譯譯文遵循原文語言特色,簡潔典雅,原汁原味。 ★新增分節標題,完整反映人物經歷脈絡,構成一部「生活的藝術」。 【閨房記樂】 記與其妻陳芸的愛情故事。兩人為表姊弟關係,兩小無猜,自少年起就戀戀不捨,遂得以訂婚。夫妻倆耳鬢廝磨,如影隨形,愛戀之情,難以用言語形容。這種一往情深,是沈復婚姻的開始,也是其人生悲喜的主因。 【閒情記趣】 記生活趣事,名篇「余憶童稚時,……」出於此卷(〈童趣〉)。也記夫妻兩人的生活點滴,陳氏雖未讀書,然才情俱佳,對詩文自有其理解,夫唱婦隨,夫妻倆之生活情趣由此可窺。 【坎坷記愁】 記家庭變故、顛沛流離的生活。陳芸心腸善良,卻被利用而遭誤會,又因母親病逝、弟弟出走,身體每況愈下,最後鬱鬱而終。後沈復又遇父親病死、喪子不曾見,其哀痛又怎麼言說? 【浪遊記快】 記其「拋書浪遊」、學作幕僚時曾遊歷的山河美景。詞藻優美,畫面感極強,讀時彷若身歷其境。「返至來鶴,買舟而歸。余繪《無隱圖》一幅,以贈竹逸,志快遊也。」暢遊之快,令人神往。 全書應有六記,然現已僅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其五、六兩篇已佚。此書雖不全,而今所存者似即其精英。〈中山記歷〉當是記漫遊琉球之事,或係日記體。〈養生記道〉,恐亦多道家修持妄說。就其存者言之,固不失為簡潔生動的自傳文字。」目前市面可見之〈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經學者考證應為託名偽作,本書求其完整,仍收錄於後。 《慢讀.世說新語》 大家看看,這些人有病! 東床袒腹、咄咄怪事、雪夜見戴、管寧割席、 新亭對泣、看殺衛玠、望梅止渴、韓壽偷香…… 百餘則出自《世說新語》的短篇故事, 帶你領略魏晉的文采風流,感受名士的高雅飄逸, 品味語言的機智雋永,一窺六朝人物的放誕與深情。 [初版書名: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 ★關於《世說新語》── 陳寅恪:「一部清談之全集。」 魯迅:「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世說新語》由南朝宋劉義慶所撰,是一部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完整呈現魏晉風流人物,千餘年來,讓讀者見識那些超然脫俗、高潔優雅、瀟灑飄逸的名士風範。但其文辭簡略,如果不知相關背景,則十分難解。 本書作者戴建業,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濃縮原書精華時,不僅能結合歷史背景,完整還原書中的軼聞趣事,排除閱讀障礙。平易近人的口吻,更易於現代讀者閱讀。 著名魏晉名士、趣事、清談都在這裡,例如── ◎率真: 郗太傅派人去王丞相家選女婿,當王家兄弟精心打扮的時候,某人竟然袒露著肚子仰臥東床。想不到郗公聽說後高興地拍手說:「正此好!」這個東床袒腹者,即後來冠絕古今的書聖王羲之。 ◎雅量:謝安與人下圍棋,突然收到正與符堅在淝水大戰的謝玄派人送來的信,他讀完信後繼續下棋,最後客人忍不住發問,他才說沒事沒事,不過是「小兒輩大破賊。」 ◎風姿:魏晉多美男傳奇,如衛玠到一個新城市,粉絲眾多,圍觀者如牆,讓他寸步難行。他身體本來就不好,因此回家大病,竟然就死了。時人謂「看殺衛玠」。 ◎幽默:七月七日家家曬衣服和書籍,郝隆則在太陽下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這是自嘲也是自負──自嘲是說自己家貧無藏書,自負是說自己腹藏萬卷。 ◎曠達: 張季鷹在外地當官時,一陣秋風起,突然思念家鄉的菰菜羹、鱸魚膾,他說:「人生貴得適意」,不想再求名位,就搭上馬車回家了。 ◎機智:孔融十歲就被視為神童,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秒答:「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果然是神童無誤。 ◎深情:桓溫每次聽到清亮美妙的歌曲,便忍不住呼喊:「奈何!」就是「這該怎麼辦啊!」謝安評價說:「桓溫可謂一往情深。」 ◎放誕:劉伶愛飲酒,妻子很生氣,他說:「好,我戒酒,請妳準備酒肉,我在神前發誓。」妻子供酒肉於神前,他跪下對神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然後就喝醉了。 ◎情趣:王戎的妻子喜歡叫他「卿」,王戎認為這個稱呼於禮法不合,妻子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就接受了。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收錄南宋、遼、金詞人 包括──吳文英、周密、王沂孫、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餘位詞人,三百餘首詞。 清朱彝尊:「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亡國之音哀以思,在金國與蒙古前後交逼下,看宋末詞人如何迸發最後的奇思壯采,令無數麗字一一生動飛舞。另外,南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為清,金人詞伉爽清疏,自成格調,「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纏綿而清勁至極。 【吳文英】用字用句,千錘百鍊,文詞能使萬花為春,如兼寫楊貴妃與連理海棠的「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障灩蠟、滿照歡叢,嫠蟾冷落羞度。」以及「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等名句,可見其為宋末一大家。 【周密】盡洗靡曼,詞如敲金戛玉,如「覓梅花信息,擁吟袖,暮鞭寒」、「孤棹晚,載詩還」、「雪霽空城,燕歸何處人家?夢魂欲渡蒼茫去,怕夢輕、還被愁遮」等,嚼雪盥花,新妙無與為匹。 【王沂孫】品最高,味最厚。詞中之曹植、杜甫。如「殘虹收盡過雨,晚來頻斷續,都是秋意」、「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顛倒絳英滿徑,想無車馬到山中」等,感時傷世之言,而出以纏綿忠愛。 【張炎】本是承平貴公子,酒酣浩歌,不改王孫公子醞藉。宋亡之後,無家可歸,詞風淒愴纏綿。「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蔣捷】宋亡不仕,其一生於戰亂年代中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其作多追昔傷今之詞,詞語尖新,詞風麗密,風格多樣。 【元好問】博通經傳,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金亡不仕,詞近蘇、辛,風格沉鬱雄傑,「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飲更何成。三杯漸覺紛華遠,一斗都澆塊磊平」、「澗壑風來號萬竅,盡入長松悲嘯」。情詞不多,但一經涉筆,便臻絕唱:「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鴛鴦隻影江南岸,腸斷枯荷夜雨聲」。 除了元好問,本卷亦收入眾多金國詞人,可見其「清勁能樹骨」的風格。如仕金官至尚書右丞相的蔡松年「五畝蒼煙,一丘寒碧,歲晚憂風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傑」、王渥著名獵詞「萬里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號閒閒居士的趙秉文「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金國宗室完顏璹「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皆是宋末難得一見的壯闊氣象,而更有金主完顏亮「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的霸氣橫出。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南宋、遼、金》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修、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三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 包括──辛棄疾、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六十九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收錄南宋詞人 包括──辛棄疾、劉過、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七十位詞人,三百餘首詞。 北宋滅亡、宋室南渡, 江南地區成為南宋文化重心。 一派人懷抱恢復故國山河之心,一派人隨局面安定隱於世市, 求戰?求和?二種時代性格,也是二種寫作風格。 繁華落盡的動亂年代,江南各地開出詩歌藝術之花…… 【辛棄疾】從金國率眾歸宋,一生懷抱北伐之志,卻不受重用。除了膾炙人口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他的詞作更多是大聲疾呼其愛國之心、悲憤懷古。「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他與北宋的蘇軾有「蘇辛」之稱,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 【姜夔】終生未仕,潦倒江湖,卻不僅被譽為南宋第一詞人,〈暗香〉、〈疏影〉兩首,更被譽為詠梅第一名篇:「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莫似春風,不管盈盈 ,早與安排金屋。」。姜詞感時傷世,「剛健中含婀娜」的特色亦獨樹一幟,「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 【史達祖】曾依隨抗金大臣韓侂冑,但也因韓之兵敗而被黜。作品發揚周邦彥富豔精工的特色,如「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字字精鍊、句句精警、深情纏綿。其詠燕之詞,公認是絕唱:「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劉克莊】因一首梅花詩「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而得罪朝臣。其時,金軍、蒙古軍接踵而來,其詞則慷慨激越,多述恢復中原之志,「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宋室南渡之後,部分文人懷抱恢復江山故河之心,於詞中大聲疾呼其愛國之情;而逐漸安定的局面,也讓部分文人重回詩酒風流的日常。無論主戰、主和,反映的是同一個時代的洪流,南宋也成為古典文學的最巔峰。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十國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脩、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二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 包括──辛棄疾、劉過、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七十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詩心推薦 26位臺灣作家X高中老師X大學教授 張曼娟(教授、作家)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 陳茻(國文教師) 曹淑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歐陽宜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王基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優聘教授)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許俊雅(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王力堅(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偉勇(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林淑貞(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祁立峰(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馬寶蓮(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鄭元傑(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吳玉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區桂芝(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幼君(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曜裕(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張馨云(臺南女中國文科教師) 王依文(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秋燕(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雋弘(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楊子霈(高雄女中國文教師/作家)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以上推薦者按學校及姓氏筆畫排列)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收錄北宋至南宋詞人 包括──周邦彥、李清照、朱敦儒、陳與義、張元幹、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餘位詞人,三百二十首詞。 宋詞發展至此已近百年,終於由最深情、纏綿的周邦彥集大成。 在徽宗朝藝術最輝煌的時刻,「靖康之難」迅疾而來。 文人隨宋室南渡,或激憤或懊惱地懷想著, 他們曾經燦爛的城市,然而,此時卻報國無門。 最悲傷的是,他們是曾經見過繁華的一代人…… 【周邦彥】詞「富豔精工」、「無美不備」,看他將元宵燈節寫成人間仙境:「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化用典故而寫出人間情痴:「寄將秦鏡,偷換韓香?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更因名妓李師師唱其「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而受徽宗賞識,也有謠傳因與李師師相好而得罪徽宗,只能黯然離京:「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一首「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更是描寫荷花精神,古今絕唱。 【李清照】詞飽含無限淒婉,「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她的每一首詞都是經典:「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陸游】詞評價極高且詞風多樣,激昂慷慨者,不讓蘇軾、辛棄疾;流麗綿密者,可比晏幾道、賀鑄。如被迫與元配離婚而寫的「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詠野梅而自憐的名篇:「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皆傳唱千年。他也曾經從軍抗金,滿懷報國至誠,「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但卻不受重用「報國欲死無戰場」,「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懷想美好年代,幾乎是此時文人的共同底蘊,如南宋名臣趙鼎:「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曾在前線抗金的張元幹:「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陸游:「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張孝祥在聞采石戰勝時也豪氣萬千:「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當然更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岳飛,但值此亂世,他也不禁感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詞人筆下的「中州盛日」、「宣政風流」是永遠回不去了,夢中的故鄉,如今「但寒煙、滿目飛蓬」。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也成了這個時代的隱喻。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北宋至南宋》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修、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三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 包括──辛棄疾、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六十九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收錄北宋詞人 包括:蘇軾、歐陽脩、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三百二十餘首詞。 這是宋詞最輝煌的時刻,以歐陽脩、蘇軾為首,婉約與豪放、纖細與瀟灑,令人目不暇給; 太平盛世的最後柔情,千年讀者讚嘆激動: 歐陽脩這位古文大家的詞,卻是委婉深致,「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蘇軾因其天才橫溢,擅長各種風格,既能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樣磅礡的詞,也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抒情的作品。悼亡妻的「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更是發自肺腑的悲戚。 「古之傷心人」晏幾道和秦觀,作品纏綿悱惻,金句最多,例如: 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晏幾道的「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黃庭堅與秦觀齊名,風流猶拍古人肩,詞風疏朗,擅長「點鐵成金」「奪胎換骨」。 賀鑄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聞名,是蘇軾之外另一位盛麗、妖冶、幽潔、悲壯各種風格皆擅長的名家。他笑盡人間:「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閒?」又是多少惆悵:「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此時,宋國內部雖因王安石變法而導致新舊黨爭,但是還沒人想到會有亡國之禍,因此,造就這一個容許如此縱情又深情的年代。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北宋》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修、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三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 包括──辛棄疾、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六十九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詩心推薦 ★26位臺灣作家X高中老師X大學教授 張曼娟(教授、作家)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 陳茻(國文教師) 曹淑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歐陽宜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王基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優聘教授)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許俊雅(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王力堅(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偉勇(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林淑貞(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祁立峰(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馬寶蓮(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鄭元傑(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吳玉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區桂芝(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幼君(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曜裕(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張馨云(臺南女中國文科教師) 王依文(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秋燕(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雋弘(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楊子霈(高雄女中國文教師/作家)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以上推薦者按學校及姓氏筆畫排列)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收錄唐、五代十國至北宋詞人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馮延巳、李煜、范仲淹、張先、晏殊等七十餘位詞人,三百五十首詞。 因為有這些天才洋溢的詞人,唐宋詞一誕生便膾炙人口: 【溫庭筠與韋莊】開創了此時期最重要的「花間詞派」,從此鏤玉雕瓊、裁花剪葉,看不盡的綺筵公子,繡幌佳人。 溫庭筠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韋莊的「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你喜歡哪一首? 【南唐的李後主(李煜)】的風格和花間派不同,亡國之痛,刻骨銘心。「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王國維《人間詞語》評李煜詞:「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 【北宋柳永】是當時民間最受歡迎的詞人,據說「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多少人在他的詞中理解了感情世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北宋晏殊】是婉約派的早期代表詞人,這位太平宰相寫起感情,不僅有富貴氣象,也是風流蘊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以刻板印象大概很難想像,「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也曾意氣消沉,寫下「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總是正經八百的司馬光,也懂作豔詞:「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另外,近世才出土的「敦煌曲子詞」在市面上很少見,雖然已佚失作者姓名,但是選錄的詞作都非常生動有趣,例如描寫武將和儒生爭執的這一首: 「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霸王虞姬皆自刎,當本,便知儒士定風波。」 其他如花間派的張泌、歐陽炯、李珣等人,南唐「吹皺一池春水」的馮延巳,或是婉約派擅寫詩酒生活「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張先,都是此時的重要詞人,也奠定了往後宋詞的發展基調。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唐、五代十國、北宋》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張先、晏殊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修、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三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 包括──辛棄疾、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六十九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詩心推薦 ★26位臺灣作家X高中老師X大學教授 張曼娟(教授、作家)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 陳茻(國文教師) 曹淑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歐陽宜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王基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優聘教授)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許俊雅(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王力堅(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偉勇(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林淑貞(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祁立峰(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馬寶蓮(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鄭元傑(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吳玉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區桂芝(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幼君(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曜裕(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張馨云(臺南女中國文科教師) 王依文(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秋燕(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雋弘(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楊子霈(高雄女中國文教師/作家)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以上推薦者按學校及姓氏筆畫排列)
唐詩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每日十分鐘讀首唐詩,輕鬆掌握全唐詩精華。 第一卷【雲想衣裳花想容】,初唐至盛唐詩人 包括──李白、陳子昂、王維、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張九齡等50位詩人。 第二卷【無邊落木蕭蕭下】,盛唐至中唐詩人 包括──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 第三卷【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李商隱、杜牧、賈島、李賀、溫庭筠、韋莊、羅隱、韓偓、陸龜蒙等82位詩人。 【這套書最適合這樣的你──】 ★文學愛好者:我們終究要讀唐詩的,只要這套就夠了。 ★創作者及行銷文案:體會唐詩用字遣詞之精闢,欣賞篇章布局之巧妙。 ★大學生及高中生:快速掌握每首詩的重點及典故,寫出精確的評論。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詩選集。讀唐詩,這一套就夠了。全套三卷共收錄一百八十九位詩人、約一千一百首詩作。 ★俞平伯、程千帆、周汝昌、蕭滌非等一百三十三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詩皆有詳盡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唐代詩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 ★全套書依詩人年代編排。每位詩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詩。不僅方便讀者檢索,也讓讀者更能掌握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的風格。 ★第三卷的超強附錄,包含唐代詩人與史事的對照年表、唐詩名句索引、參考書目。
歐陽脩、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 同時品味宋詩與宋詞, 完整深入宋代文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整個宋代除了柳永、周邦彥、辛棄疾等少數人外,大多數文人的優先選擇是做詩人,填詞不過是他們的「餘事」。然而,由於宋詞太過耀眼,以致於許多讀者忽略了鍾愛作家的另一面,以及宋朝文學的另一偉大成就。 兩宋詩詞小知識: 蘇軾現存詩二千七百多首,詞只存三百多首; 陸游更是存詩九千三百多首,只存詞一百三十多首。 歐陽脩是宋詩與宋詞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利用擔任禮部貢舉的機會,以新的文風作為考生文章的取捨標準,錄取了像曾鞏、蘇軾、蘇轍這些後來的文壇巨擘,於是最璀璨的宋朝文學明星,一一登場……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宋詩】 前面聳立著唐詩這座高峰,宋代文人卻能另闢蹊徑,詩技上既能因難見巧,藝術上也能別開生面。錢鍾書認為:「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唐詩因情景交融而令人一唱三嘆,宋詩則以其深曲瘦勁而讓人回味無窮。宋詩在三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流派林立,詩體繁多,僅作家個人風格就有「東坡體」、「山谷體」、「王荊公體」、「陳簡齋體」、「楊誠齋體」等。 【宋詞】 詞在宋代因前人染指較少,這種文體較之詩文更少陳詞俗套,因而宋代文人更易開疆拓土也更易於藝術創造。蘇軾之前並沒有豪放與婉約之分。劃分的關鍵是曲調和詞風,十七、八歲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其情調風格自不同於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詞體的興盛由小令到中調而至慢詞,終於從小溪曲澗匯成了泱漭巨流,從詩的旁支別流進而與詩齊驅並駕。 「宋詩」與唐詩,如雙峰並峙,互相輝映; 「宋詞」的光芒萬丈,前無古人一枝獨秀; 且看宋詩與宋詞,共領風騷三百年! ***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 「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