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 × 香氣 × 爆裂,12種調性 × 12場感官爆破☆ 每首詩都是一支砸碎心上的香水瓶,清冽、濃烈、甜潤、深沉,層層激發情感共鳴☆ 未曾說出口的深層感受,在詩中萃取、提煉,為靈魂引發帶香氣的中央震波爆炸就是藝術——直指靈魂深處,震動點燃的香氣詩句《香氣炸彈》是一場詩與香氣的雙重引爆。十二種嗅覺調性,對應十二種爆裂場景,將生活中的細微感知鋪陳成一場文字與情感的試爆實驗。香氣溫柔,炸彈殘酷。生命就是一場漫長且反覆上演的戰場重建,在殘酷轟炸中,一次次尋回溫柔的碎片與能力。「水生調」是記憶與時間的潛流,「皮革調」與「木質調」揭示現實權力與壓迫的冷酷刀鋒,「柑橘調」與「果香調」包裹生活中的甜美喜悅,「花香調」祭奠不滅的愛,「無花果調」是夢的幻片,「草本調」凜然醒覺,「東方調」靜觀內心,「苔蘚調」死而後生,「安息香」則沉澱一切、回歸靈魂。詩人以一瓶瓶擬態香氣的文字炸彈,擷取心靈深處的片段,將其點燃、引爆,冷靜拾撿那些炸裂後的碎片,重組為餘韻悠長的詩句,再度釋放。每一輯中的每首詩,都像一支乍然砸碎、不同香調的精緻香水瓶,或清亮,或濃烈,或甜蜜,或複雜,自成旋律的語調,穿插於豐繁的感官世界,例如:「皮革調」的〈煙供〉(節錄):那些煙,也帶劇毒家、鄉、城邦與國土世界終究澆鑄成一座巨大的鼎爐那些毒煙,孽塵,致癌的霧霾過於渺小近乎無形的微粒無聲的尖叫與蒸散的血肉紛紛升騰、匯集、不饒不散供向他們高坐神壇緊閉雙眼的君父「柑橘調」的〈亞熱帶島嶼上的老鋼琴〉(節錄):戛然而止的怔忡一瞬第四十九根弦停頓失聲,令人愕然的空白擊槌拒絕落位自我抗止前行如年少時給出的愛壓扣不回意外頑固缺席是最強烈的存在你是那格卡住的鍵落陷於世界中心按熄所有的光「花香調‧木蘭」的〈釘戶〉(節錄):你是心上的釘子戶初遇新銳明亮見血封喉再見高舉重落錘錘追擊歡喜訝異、試探追尋反反覆覆猛然化成一片柔軟的心疼愛憐是敲骨搗血的椎殺「木質調」的〈我不喜歡世界這麼待你〉(節錄):我不想不想看到你的骨頭一根根被拆折、拔除像餐盤上的魚,笑談間被漫不經心剔光排刺脊椎拉起、旁刺挑抹我希望你扎扎他們的手雖然他們甚至學會了油炸從頭至尾,酥脆啃碎它們本該如松如竹,如鐵如銅「果香調」的〈聖杯〉:那些一起消磨的時光都研得細細粉粉心上一化熱融融地沖釀成春暖花開的濃甜「水生調」的〈暗河〉:一條河發源自黑暗摸索前傾全心全身奔向光的所在在詩集中,溫柔與殘酷、輕盈與沉重、冷冽與熱切、真實與夢境相互交織,如一場由香氣引領的深潛之旅。跟隨書中優雅、精準、乾淨而明晰的詩句,讀者將隨著不同香調的縈繞轉場,穿梭於長詩與短詩交錯的語場中,經歷那些曾經經歷過的傷痕與縫合、迴盪與醒覺。本書中,除了許久未置的詩集推薦序,作者亦一反從前節制、簡潔的風格,以將近四千字的後記,表露了創作與靈感的本質,作為留予友人、讀者與自身的真誠備忘錄。附錄中,更有針對各輯不同香氣與詩調一一繪製的「語場氣味雷達圖」,十二張獨立的氣味圖表,對應於《香氣炸彈》中香調分明的各場爆破,幫助讀者辨識各調性中的情感強度、殘響時間與象徵密度。當爆裂與香氣交織,當詩句與靈魂碰撞,那些未曾言說的深層感受,終於化為微細煙霧,久久不散,靜靜瀰漫於詩集的每一頁。閱讀後,這場香氣爆破將為靈魂留下悠遠的餘香。
☆ 詩 × 香氣 × 爆裂,12種調性 × 12場感官爆破☆ 每首詩都是一支砸碎心上的香水瓶,清冽、濃烈、甜潤、深沉,層層激發情感共鳴☆ 未曾說出口的深層感受,在詩中萃取、提煉,為靈魂引發帶香氣的中央震波爆炸就是藝術——直指靈魂深處,震動點燃的香氣詩句《香氣炸彈》是一場詩與香氣的雙重引爆。十二種嗅覺調性,對應十二種爆裂場景,將生活中的細微感知鋪陳成一場文字與情感的試爆實驗。香氣溫柔,炸彈殘酷。生命就是一場漫長且反覆上演的戰場重建,在殘酷轟炸中,一次次尋回溫柔的碎片與能力。「水生調」是記憶與時間的潛流,「皮革調」與「木質調」揭示現實權力與壓迫的冷酷刀鋒,「柑橘調」與「果香調」包裹生活中的甜美喜悅,「花香調」祭奠不滅的愛,「無花果調」是夢的幻片,「草本調」凜然醒覺,「東方調」靜觀內心,「苔蘚調」死而後生,「安息香」則沉澱一切、回歸靈魂。詩人以一瓶瓶擬態香氣的文字炸彈,擷取心靈深處的片段,將其點燃、引爆,冷靜拾撿那些炸裂後的碎片,重組為餘韻悠長的詩句,再度釋放。每一輯中的每首詩,都像一支乍然砸碎、不同香調的精緻香水瓶,或清亮,或濃烈,或甜蜜,或複雜,自成旋律的語調,穿插於豐繁的感官世界,例如:「皮革調」的〈煙供〉(節錄):那些煙,也帶劇毒家、鄉、城邦與國土世界終究澆鑄成一座巨大的鼎爐那些毒煙,孽塵,致癌的霧霾過於渺小近乎無形的微粒無聲的尖叫與蒸散的血肉紛紛升騰、匯集、不饒不散供向他們高坐神壇緊閉雙眼的君父「柑橘調」的〈亞熱帶島嶼上的老鋼琴〉(節錄):戛然而止的怔忡一瞬第四十九根弦停頓失聲,令人愕然的空白擊槌拒絕落位自我抗止前行如年少時給出的愛壓扣不回意外頑固缺席是最強烈的存在你是那格卡住的鍵落陷於世界中心按熄所有的光「花香調‧木蘭」的〈釘戶〉(節錄):你是心上的釘子戶初遇新銳明亮見血封喉再見高舉重落錘錘追擊歡喜訝異、試探追尋反反覆覆猛然化成一片柔軟的心疼愛憐是敲骨搗血的椎殺「木質調」的〈我不喜歡世界這麼待你〉(節錄):我不想不想看到你的骨頭一根根被拆折、拔除像餐盤上的魚,笑談間被漫不經心剔光排刺脊椎拉起、旁刺挑抹我希望你扎扎他們的手雖然他們甚至學會了油炸從頭至尾,酥脆啃碎它們本該如松如竹,如鐵如銅「果香調」的〈聖杯〉:那些一起消磨的時光都研得細細粉粉心上一化熱融融地沖釀成春暖花開的濃甜「水生調」的〈暗河〉:一條河發源自黑暗摸索前傾全心全身奔向光的所在在詩集中,溫柔與殘酷、輕盈與沉重、冷冽與熱切、真實與夢境相互交織,如一場由香氣引領的深潛之旅。跟隨書中優雅、精準、乾淨而明晰的詩句,讀者將隨著不同香調的縈繞轉場,穿梭於長詩與短詩交錯的語場中,經歷那些曾經經歷過的傷痕與縫合、迴盪與醒覺。本書中,除了許久未置的詩集推薦序,作者亦一反從前節制、簡潔的風格,以將近四千字的後記,表露了創作與靈感的本質,作為留予友人、讀者與自身的真誠備忘錄。附錄中,更有針對各輯不同香氣與詩調一一繪製的「語場氣味雷達圖」,十二張獨立的氣味圖表,對應於《香氣炸彈》中香調分明的各場爆破,幫助讀者辨識各調性中的情感強度、殘響時間與象徵密度。當爆裂與香氣交織,當詩句與靈魂碰撞,那些未曾言說的深層感受,終於化為微細煙霧,久久不散,靜靜瀰漫於詩集的每一頁。閱讀後,這場香氣爆破將為靈魂留下悠遠的餘香。
★全詩集以薔薇品種分類,共有六輯,分別是「玉鬘」、「桃樂絲」、「檸檬酒」、「黑魔術」、「秋日胭脂」與「金色邊境」。每一品種皆以其特質和人生心境做連結,一邊讀詩,亦能一邊體驗視覺、嗅覺與內心的多重感受。 ★封面以強烈的紅白黑色為基底,一大片白宛如雪地,而詩的黑字則襯著雪白鏗鏘落在紅土中,彷彿靈魂就要隨著一句句詩文像薔薇般綻放。內頁則以黑白灰色調做變化,從白頁的淡雅、灰色色塊的朦朧、曖昧地帶,到全黑的絕對與黑暗,將生命中的高低幽谷具象化。每一輯的輯名頁還附上該薔薇品種的特性,讓整本詩集處處是細節。陳依文希望透過這本詩集,傳達這樣的訊息:生命就算斑駁不易、就算愛帶著荊棘,也不要放棄去愛。 就算有夠麻煩,但還是要愛 在人生的空隙中,慶幸有詩給了想像、隱匿或是喘息的天地,讓肉身與心靈隨詩句安適、調節吐納。除了承載詩能容納大小宇宙的特性,此次陳依文的詩依舊保有她柔中帶刺的優雅質地;整部詩集以薔薇品種作為視覺與意象,透過不同的薔薇品種來描述人生不同階段的心境。 《棘冠薔薇》為陳依文繼《像蛹忍住蝶》、《海生月》、《甜星星》與《萌》後的第五本詩集。此次詩集主題層次分明,共分為六輯,分別代表不同層面的愛,有純樸的愛、可愛的愛、有刺的愛、黑暗的愛;且不但談愛,也談人生。 首輯「玉鬘」,此為蔓性的品種,開花量多,有強韌、優雅、華麗的特性,代表人生稍不帶陰影、最為單純的時期: 萬物有光。萬物為光。 你自是 其中最絢麗華彩的一束。 ──〈彩〉 兜兜轉轉 繞遍市井街里 迢遙山水 半生煙靄才知道 你在這 人生原來 主旨分明 ──〈冒題〉 第二輯為「桃樂絲」,擁有粉嫩的粉紅花色與可愛又迷人的圓瓣,帶著強烈的香水氣味。此輯呈現人生裡的可愛心境: 你的眼神 是對清澈銀鉤 明亮準確,投入心湖 圈漾的光漣漪中 連拖帶拽 拉拔我 沉淪已久的人生 ──〈勾〉 心是一顆彩球 可開可閉 裝滿碎花、紙帶 小小虹的亮片 宇宙是天花板 思緒是線 拉一拉 就掉下詩 ──〈單人宴會〉 第三輯「檸檬酒」,微香,檸檬黃色,隨溫度變化逐漸成為淺黃色,金色花蕊。這時人生的心境開始有所轉變,酸澀味多了那麼些: 愛是 一輩子的獻祭儀式 ──〈愛〉 我深知身上每一處創口 識其意義,曉其原由 不整形、修飾、遮掩 它們有一天會發芽 即使那時我自己 變得有毒 ──〈馬鈴薯〉 愛一開始 都是細巧精緻的 ──〈巨獸〉 第四輯「黑魔術」,厚厚的花瓣上黑色中透著紅色,紅色中又透著黑色,有種厚厚的絨毛質地,給人華貴神祕之感。此輯想要呈現人生與現實的暗面: 心,也會忽然就死了 無聲無息,默不吭聲 既不轟轟烈烈 也非悍然犧牲 隨便一個踉蹌 跌撞在言語的鋒刃上 瞬間,就死透了 ──〈意外身亡〉 他是那種 渴慕光,卻 被太陽壓得 抬不起頭的人 ──〈壓〉 第五輯「秋日胭脂」,花瓣多層厚重,外型像包子,是來自日本的紅包子玫瑰。本輯沉潛至回憶之中;獻給青春,也獻給不曾遺忘的那個人: 颳起一陣 金銅、墨黑的沙塵暴 灰頭土臉的思念 覆蓋了我的世界 ──〈以你之名〉 回想起來 還是很幸福的 那些掛心於你的日子 既明晰、又肯定 像串套上陽光的露珠 圓滿清透 晶燦地漾著碎虹 即使一觸便碎 易蒸易散 終究點亮了黑色的眼睛 洗翠那年輕易折 行將枯死的青春 ──〈向榮〉 末輯「金色邊境」,一叢叢黃花,有英式庭院的古典感。在經歷人生各種階段後,此輯想要傳達生的意義,以及「愛伴隨刺痛,但這些暗刺都能在真誠面對中轉化,成為完成自我、撐開新一座心靈空間的寶貴支架」之訊息: 放棄得再多 心底還是安靜妥貼的 你在身邊 我擁有的便是一座盛世 ──〈盛世〉 我這一生 見猶未見,視作無睹 但至少 曾認認真真 把你看得分明 ──〈視〉 你的存在 細細密密地啃嚙著我 那些洞,透出光 就成了詩 ──〈傷口〉
★全詩集以薔薇品種分類,共有六輯,分別是「玉鬘」、「桃樂絲」、「檸檬酒」、「黑魔術」、「秋日胭脂」與「金色邊境」。每一品種皆以其特質和人生心境做連結,一邊讀詩,亦能一邊體驗視覺、嗅覺與內心的多重感受。 ★封面以強烈的紅白黑色為基底,一大片白宛如雪地,而詩的黑字則襯著雪白鏗鏘落在紅土中,彷彿靈魂就要隨著一句句詩文像薔薇般綻放。內頁則以黑白灰色調做變化,從白頁的淡雅、灰色色塊的朦朧、曖昧地帶,到全黑的絕對與黑暗,將生命中的高低幽谷具象化。每一輯的輯名頁還附上該薔薇品種的特性,讓整本詩集處處是細節。陳依文希望透過這本詩集,傳達這樣的訊息:生命就算斑駁不易、就算愛帶著荊棘,也不要放棄去愛。 就算有夠麻煩,但還是要愛 在人生的空隙中,慶幸有詩給了想像、隱匿或是喘息的天地,讓肉身與心靈隨詩句安適、調節吐納。除了承載詩能容納大小宇宙的特性,此次陳依文的詩依舊保有她柔中帶刺的優雅質地;整部詩集以薔薇品種作為視覺與意象,透過不同的薔薇品種來描述人生不同階段的心境。 《棘冠薔薇》為陳依文繼《像蛹忍住蝶》、《海生月》、《甜星星》與《萌》後的第五本詩集。此次詩集主題層次分明,共分為六輯,分別代表不同層面的愛,有純樸的愛、可愛的愛、有刺的愛、黑暗的愛;且不但談愛,也談人生。 首輯「玉鬘」,此為蔓性的品種,開花量多,有強韌、優雅、華麗的特性,代表人生稍不帶陰影、最為單純的時期: 萬物有光。萬物為光。 你自是 其中最絢麗華彩的一束。 ──〈彩〉 兜兜轉轉 繞遍市井街里 迢遙山水 半生煙靄才知道 你在這 人生原來 主旨分明 ──〈冒題〉 第二輯為「桃樂絲」,擁有粉嫩的粉紅花色與可愛又迷人的圓瓣,帶著強烈的香水氣味。此輯呈現人生裡的可愛心境: 你的眼神 是對清澈銀鉤 明亮準確,投入心湖 圈漾的光漣漪中 連拖帶拽 拉拔我 沉淪已久的人生 ──〈勾〉 心是一顆彩球 可開可閉 裝滿碎花、紙帶 小小虹的亮片 宇宙是天花板 思緒是線 拉一拉 就掉下詩 ──〈單人宴會〉 第三輯「檸檬酒」,微香,檸檬黃色,隨溫度變化逐漸成為淺黃色,金色花蕊。這時人生的心境開始有所轉變,酸澀味多了那麼些: 愛是 一輩子的獻祭儀式 ──〈愛〉 我深知身上每一處創口 識其意義,曉其原由 不整形、修飾、遮掩 它們有一天會發芽 即使那時我自己 變得有毒 ──〈馬鈴薯〉 愛一開始 都是細巧精緻的 ──〈巨獸〉 第四輯「黑魔術」,厚厚的花瓣上黑色中透著紅色,紅色中又透著黑色,有種厚厚的絨毛質地,給人華貴神祕之感。此輯想要呈現人生與現實的暗面: 心,也會忽然就死了 無聲無息,默不吭聲 既不轟轟烈烈 也非悍然犧牲 隨便一個踉蹌 跌撞在言語的鋒刃上 瞬間,就死透了 ──〈意外身亡〉 他是那種 渴慕光,卻 被太陽壓得 抬不起頭的人 ──〈壓〉 第五輯「秋日胭脂」,花瓣多層厚重,外型像包子,是來自日本的紅包子玫瑰。本輯沉潛至回憶之中;獻給青春,也獻給不曾遺忘的那個人: 颳起一陣 金銅、墨黑的沙塵暴 灰頭土臉的思念 覆蓋了我的世界 ──〈以你之名〉 回想起來 還是很幸福的 那些掛心於你的日子 既明晰、又肯定 像串套上陽光的露珠 圓滿清透 晶燦地漾著碎虹 即使一觸便碎 易蒸易散 終究點亮了黑色的眼睛 洗翠那年輕易折 行將枯死的青春 ──〈向榮〉 末輯「金色邊境」,一叢叢黃花,有英式庭院的古典感。在經歷人生各種階段後,此輯想要傳達生的意義,以及「愛伴隨刺痛,但這些暗刺都能在真誠面對中轉化,成為完成自我、撐開新一座心靈空間的寶貴支架」之訊息: 放棄得再多 心底還是安靜妥貼的 你在身邊 我擁有的便是一座盛世 ──〈盛世〉 我這一生 見猶未見,視作無睹 但至少 曾認認真真 把你看得分明 ──〈視〉 你的存在 細細密密地啃嚙著我 那些洞,透出光 就成了詩 ──〈傷口〉
★《萌》也是檬的諧音,與封面的黃綠色檸檬相互呼應,在夢幻色彩與草本植物的堆疊下,透過珠光紙呈現出檸檬鮮嫩感,更突顯了詩集萌/檬的滋味。★ 詩人陳依文的第四本詩集,延續了《甜星星》的暖調療癒,《萌》讀來既甜蜜,也有時光沖刷後的酸澀,層次變得豐富、細膩,且能隨著讀者的心境而有多種不同的共鳴變化。面對令人不安的世界,或多或少都有些許不自在,但在時光流轉下,離開的就讓它離開,最重要的,是愛,還在……,而多了回憶留下的痕跡,我們都變得更勇敢。於是,從此哪兒都不去了,天大地大,你在,我在。這是一本關於時光流轉、記憶更迭又逝去、人性總會有某些暗處的詩集,更是關於愛與生命的詩集。《萌》分為四部分,各有主題,分別是輯一「春之芽」最為甜美、輯二「心之尖」有生活中偶爾被扎痛的碎念、輯三「他方之苗」是他人、他方、他事帶來的感觸,與輯四「雷夢森林」則有著隱微的歸屬感。全書收錄的詩有溫暖,也有幽谷,總會淺淺勾起內心深處的矛盾、傷心的這些那些;有時也感到微微錐心,既平淡卻又幸福,而幸福又是多麼難得。所有的得來不易皆因愛才得以維繼,詩行間透露時光帶走的那些,沒帶走的也留下難忘的痕跡,沉澱後都成為回憶,有光明也有黑暗。首輯「春之芽」是生命的開始,所有美好事物的出現都在「壁燈愛你 所以澄澄 棉被愛你 所以暖暖……太陽愛你 所以朗朗……小魚也愛你 偷偷地 跟我一樣」〈愛你〉中凝聚,是種溫暖與甜膩,也是愛的各種形式——:「我們都在承受……日日夜夜往死裡打把激動慢慢敲成平扁 溫柔搗成寂寞……誌記和傷痕都是。……世界太冷 緣份太貴 比起輕輕放下我們總是習慣 重重去愛」〈金工〉「那是無法被忽視的娜騰……靈魂內側……從宇宙內部 踢出星星 地球內部 踢出山川森林 從我內部 踢出了愛」〈踢〉「你翻身時 我的世界也……倒向了另一側 像一頂雙色的軟帽,翻過來就是 完全不同的誰了……從得到 倒向付出 從被愛 倒向愛」〈翻身〉次輯「心之尖」的詩,寫出人性的暗處、矛盾與諷刺,越痛越真實:「愛,是核能 輕易製造出來 過後永續汙染」〈一種人〉「……對彼此說有毒的話 養成一顆有毒的心 一起有毒地活著分別有毒地死去」〈煉蠱〉「水中溺斃的魚 土層中被夾死的蚯蚓 愛裡玩火的人」〈擅泳者〉「世界是只巨大的碗 碗外是黑夜 …… 所有人聚在碗底 拚命想攀出去 但碗壁太光滑 沒有人 爬得上」〈碗〉第三輯「他方之苗」容納了世界的各種樣貌,其中更多的是這一路上所碰上的美好:「……它說:『去愛吧,覺得冷時就回來 有一杯茶,暖暖的,永遠在這裡。』」〈傳話〉「……這是一座亭子 我為你建的亭子 遮不了風,擋不了雨 但也掩蔽不住善意、日光 還有很多很多的夢」〈光晃亭〉「……約好在白露微微 城巷深深的街角見面 如果寂寞太深、路途太遠 走不動沒關係 你不來,我過去就好。)〈初席〉「……整座城的綠意 都伸長了手腳張羅───『來戀愛吧 來飲食,居住,回憶,生活……』」〈綠之牆〉「4 窗花是老房子的金魚網 往天空 撈古早古早的夢」〈花窗〉最後一輯「雷夢森林」猶如遠古的夢,歷經歲月沖刷仍閃閃發光:「我想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花一星期讀一本平裝厚頭書,時時細想並且 不找地方發表感言 懂那些痛苦的人──選擇成為一個平淡的人 愛一切艱深的事──只說那些自然容易的……決定了,就不後悔……」〈生活〉「下山了 蛋黃似的太陽滾進了 黑夜釀的醬油碟 沾一點甜,碰一點鹹 明早,一根根鮮美的日光線 就刷亮 家常風味的又一天」〈沾料〉「所謂成長就是……行星為了繁榮的夢,拉開與發光體的距離 鋼筋為了撐起屋頂,套上水泥,醜陋而不見天日地矗立 樸素但有力地 在某個人的生命中 成為一個貨真價實 可靠的人」〈選項〉
也許,我一直只是想 把一首詩寫短 一條路走長 一個人愛深 一輩子,活得乾淨 這是詩人陳依文的第三本詩集。有別於前兩本透明神秘的詩風,《甜星星》暖調而療癒,親切直接,無所保留。詩集收錄許多「不同口味」的作品:有溫馨甜蜜的喜悅、明朗飛揚的俐落、一針見血的洞悉領悟、至親至愛的深厚篤定……118首的選詩,構成層次豐富,具有力量的感知世界。 《甜星星》一書,從選輯到製作,都滲透著「禮物書」般的祝福心願。除了多路線的選詩,作者並親自手繪插圖,搭配詩文穿插,展現新鮮面貌;全書內頁編排靈活,帶來不同的閱讀驚喜。 此書分為五輯:「甜星星」、「鹹黑洞」、「極光軟糖」、「麻花雲」、「太陽風」。 「我願意,在世上深深地∕深深紮根∕無畏風雨,努力生活∕為了我們眼中的春天∕未來的豐饒∕命運線處螫下的愛」〈工蜂〉——首輯「甜星星」以情詩為主,宛如晶瑩簡單、風味細膩自然的金平糖: 「請讓我們珍惜、坦率 有樹的堅強 藤的細柔 比起依靠自己更擁有 信賴他人的勇氣」〈情歌〉 「我們就是一夥相依相親的小鳥 被活下去的希望和努力所哺育」〈賴床〉 「存在於我的希望之中 宇宙濃縮煉成的甜星星 終能掉落在你的心上 像薄荷糖 琳琅喜悅地安落在 婚禮的白色瓷碗」〈遠距〉 次輯「鹹黑洞」的詩,像小而高密度的黑點,漆黑、冰冷、深刻,將日常中反撲的思緒吞噬捕捉: 「你的奢求與跪泣 我無法原諒 那種愛,只有 更公正壯麗的文明才配擁有」〈受害者家屬〉 「疏離的生,擁擠的死; 擁擠的生,疏離的死。 悲慘的是:它們其實 同時成立」〈反義詞〉 第三輯「極光軟糖」收錄的是詩人22至23歲的作品:「心裡總汪著一匙溫柔的酒精∕揮發了一生一世也蒸不完」〈老媽〉;「如果能把思念對折無限次之後∕就可以碰到星星了」〈高度〉,語感自然流利,流露出年輕的活潑、青春的敏銳,對溫柔或痛楚皆毫不猶豫地體驗投入,充滿坦率的勇氣: 「熱水從蓮蓬頭灑下 如果這陣落在身上溫暖的雨 可以更有質量的話 我就會知道被同情打痛的感覺了」〈熱水〉 「我喜歡我們如此驕傲 如此溫柔 笑一笑天都可以塌下來 讓星星掛成地上的小河 小河飛成滿溪的螢火 而我們一盞也不捉 任回憶流成滿天的開謝」 「當我喜歡樓時你就喜歡路 而我的門總接住你的歸途」〈喜歡〉 後段「麻花雲」、「太陽風」二輯,則承襲了過往澄澈乾淨的詩風,肅穆中挾著溫柔。詩人專注於探索、扭轉自我,最終如獲頓脫,「麻花雲」傳達出一份在辮結纏繞的心靈狀態中,力求平衡的溫柔: 「再幾年,我走出那座 憑弔青春時,偶爾徹夜久待的房間 留下打開的天窗,慎重鎖上門,不再回來 之後應該 是前年的事了吧—— 維持上鎖的狀態,我丟了那柄 遙祝思念,無數夜裡握著祈禱 雕花手造的錫製鑰匙;點起火 燒掉信件和照片 拆毀四壁、推平房間 站在火後餘灰的中心 八方的風流動成環,四野吹來 生命的新氣旋開始捲聚了 閉上眼,宇宙的垂簾彷彿輕拂在臉上 那樣清涼、新鮮,冰燙如星光的意志 我的世界終於遼闊平整。不留遺跡,不存疙瘩」〈好〉 末輯「太陽風」則仿若陽光色的白葡萄酒,簡淨直視,能看見陽光逼著芳香照耀、灑落,滌淨所有紛雜口感。 「那時,我們的心 化作一柱柱雪白色的烽火 靜靜地、熾烈地、盛大的 從邊陲,包圍這 黑暗無愛的世界」〈包圍〉 這是一本直視一切情感,勇於投入承受、穿越領悟,因而奇妙地帶著療效,具有力量的詩集。或許美麗,或許殘忍,或許莊嚴,或許可愛,《甜星星》如一道層次豐富的鮮明彩虹,詩人以她溫柔明晰、堅決篤定的獨特手法,直率地面對自我,深入愛與失落,在甜美中學習珍惜守護,從痛楚中覺悟諒解寬容,劃開人生曖昧不明的混濁天空,將知性與感性聚焦提煉,呈現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不同色相。 本書特色 詩人陳依文的第三本詩集,有別於前兩本透明中蘊藏神秘的詩風,《甜星星》暖調而療癒,親切直接,無所保留。書中並搭配詩人手繪插畫,編排活潑,別有意趣。
也許,我一直只是想 把一首詩寫短 一條路走長 一個人愛深 一輩子,活得乾淨 這是詩人陳依文的第三本詩集。有別於前兩本透明神秘的詩風,《甜星星》暖調而療癒,親切直接,無所保留。詩集收錄許多「不同口味」的作品:有溫馨甜蜜的喜悅、明朗飛揚的俐落、一針見血的洞悉領悟、至親至愛的深厚篤定……118首的選詩,構成層次豐富,具有力量的感知世界。 《甜星星》一書,從選輯到製作,都滲透著「禮物書」般的祝福心願。除了多路線的選詩,作者並親自手繪插圖,搭配詩文穿插,展現新鮮面貌;全書內頁編排靈活,帶來不同的閱讀驚喜。 此書分為五輯:「甜星星」、「鹹黑洞」、「極光軟糖」、「麻花雲」、「太陽風」。 「我願意,在世上深深地∕深深紮根∕無畏風雨,努力生活∕為了我們眼中的春天∕未來的豐饒∕命運線處螫下的愛」〈工蜂〉——首輯「甜星星」以情詩為主,宛如晶瑩簡單、風味細膩自然的金平糖: 「請讓我們珍惜、坦率 有樹的堅強 藤的細柔 比起依靠自己更擁有 信賴他人的勇氣」〈情歌〉 「我們就是一夥相依相親的小鳥 被活下去的希望和努力所哺育」〈賴床〉 「存在於我的希望之中 宇宙濃縮煉成的甜星星 終能掉落在你的心上 像薄荷糖 琳琅喜悅地安落在 婚禮的白色瓷碗」〈遠距〉 次輯「鹹黑洞」的詩,像小而高密度的黑點,漆黑、冰冷、深刻,將日常中反撲的思緒吞噬捕捉: 「你的奢求與跪泣 我無法原諒 那種愛,只有 更公正壯麗的文明才配擁有」〈受害者家屬〉 「疏離的生,擁擠的死; 擁擠的生,疏離的死。 悲慘的是:它們其實 同時成立」〈反義詞〉 第三輯「極光軟糖」收錄的是詩人22至23歲的作品:「心裡總汪著一匙溫柔的酒精∕揮發了一生一世也蒸不完」〈老媽〉;「如果能把思念對折無限次之後∕就可以碰到星星了」〈高度〉,語感自然流利,流露出年輕的活潑、青春的敏銳,對溫柔或痛楚皆毫不猶豫地體驗投入,充滿坦率的勇氣: 「熱水從蓮蓬頭灑下 如果這陣落在身上溫暖的雨 可以更有質量的話 我就會知道被同情打痛的感覺了」〈熱水〉 「我喜歡我們如此驕傲 如此溫柔 笑一笑天都可以塌下來 讓星星掛成地上的小河 小河飛成滿溪的螢火 而我們一盞也不捉 任回憶流成滿天的開謝」 「當我喜歡樓時你就喜歡路 而我的門總接住你的歸途」〈喜歡〉 後段「麻花雲」、「太陽風」二輯,則承襲了過往澄澈乾淨的詩風,肅穆中挾著溫柔。詩人專注於探索、扭轉自我,最終如獲頓脫,「麻花雲」傳達出一份在辮結纏繞的心靈狀態中,力求平衡的溫柔: 「再幾年,我走出那座 憑弔青春時,偶爾徹夜久待的房間 留下打開的天窗,慎重鎖上門,不再回來 之後應該 是前年的事了吧—— 維持上鎖的狀態,我丟了那柄 遙祝思念,無數夜裡握著祈禱 雕花手造的錫製鑰匙;點起火 燒掉信件和照片 拆毀四壁、推平房間 站在火後餘灰的中心 八方的風流動成環,四野吹來 生命的新氣旋開始捲聚了 閉上眼,宇宙的垂簾彷彿輕拂在臉上 那樣清涼、新鮮,冰燙如星光的意志 我的世界終於遼闊平整。不留遺跡,不存疙瘩」〈好〉 末輯「太陽風」則仿若陽光色的白葡萄酒,簡淨直視,能看見陽光逼著芳香照耀、灑落,滌淨所有紛雜口感。 「那時,我們的心 化作一柱柱雪白色的烽火 靜靜地、熾烈地、盛大的 從邊陲,包圍這 黑暗無愛的世界」〈包圍〉 這是一本直視一切情感,勇於投入承受、穿越領悟,因而奇妙地帶著療效,具有力量的詩集。或許美麗,或許殘忍,或許莊嚴,或許可愛,《甜星星》如一道層次豐富的鮮明彩虹,詩人以她溫柔明晰、堅決篤定的獨特手法,直率地面對自我,深入愛與失落,在甜美中學習珍惜守護,從痛楚中覺悟諒解寬容,劃開人生曖昧不明的混濁天空,將知性與感性聚焦提煉,呈現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不同色相。 本書特色 詩人陳依文的第三本詩集,有別於前兩本透明中蘊藏神秘的詩風,《甜星星》暖調而療癒,親切直接,無所保留。書中並搭配詩人手繪插畫,編排活潑,別有意趣。
作者陳依文畢業於臺灣文學研究所,現任教於東吳大學中文系。這是她的第二本詩集,收錄2006–2011年間的作品,大約百首有餘。詩集名《海生月》,全書章節題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都出自唐朝詩人張九齡〈望月遠懷〉中之名句。前三章突顯空間與時間的主題,時間、宇宙、洪荒創始、日月晦明、山川晴雨、星辰之生滅,一一俱現筆下,第四章開啟的是人間情緣的書寫,情愛、魂魄、眠夢、生死、相聚、別離。陳依文擅以鮮明靈動的喻象,將時空悠邈與人世情愛在瞬間連結相融,毫無扞格。其長篇句句行行宛如百器合奏的交響樂章,時而若鐘鼓,時而若絲竹,忽壯美如星辰之燦然生滅,忽又纖密如春雨之溫柔翻飛。讀來處處驚喜。作者正值華年,如此長篇却能操控自如,不見斧痕,才情令人激賞,台大中文系教授方瑜、知名音樂作詞人陳樂融,特專文為本書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