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也想加入我的蓬萊美眉共和國嗎?』 ~蓬萊仙山~ ※台灣電視史上一則被遺忘的荒謬怪奇故事※ 倪瑞宏【藝術本】 VS. 黃郁仁【文史本】 聯合主演 ———藝術文史B級片——— 「然後我們聽到了關於『佛光旅行社』、『大享台語好萊塢』、『連合會蓋台』、『蓬萊仙山電視台』、『許曉丹伊甸園婚禮』……種種聽起來十分磅礡卻又不曾被歷史記載的故事,整理資料時我都陷入一種奇幻的情緒之中,懷疑這一切真的是真實的嗎?」——作者 黃郁仁 「我想用懷舊的老靈魂仙女人設,去操練處在這速度過快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與過去共存的一種方法?以及我想知道為什麼,我會如此著迷於想找回上世紀的生猛氣息?那我們現在又是如何失去它?還是那只專屬於某些特定台灣阿伯內心的中二魂?」——作者 倪瑞宏 ※隨書附—— ◆「蓬萊仙山大事紀時間軸」精美拉頁 ◆〈蓬萊午夜秀〉隔離在家仙女拉頁 ◆蓬萊仙山人物關係圖 ◆蓬萊仙山地圖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和熱血文史青年黃郁仁,深入探訪已消逝的蓬萊仙山電視台幕後祕辛!曾風光一時,掀起各種低俗文化現象的蓬萊仙山,當年為何被勒令停業?透過藝術畫作,透過文史田野調查,兩位作者共同為你揭開蓬萊仙山的前世今生,這個台灣電視史上被遺忘的一則荒謬怪奇故事! 《蓬萊仙山》套書包含:作者黃郁仁理性爬梳的《蓬萊仙山‧春遊記》(Ⓐ冊【文史本】),和藝術家倪瑞宏情感奔放的《蓬萊仙山‧悲情夢》(Ⓑ冊【藝術本】),ⒶⒷ兩冊可互相參照、交叉比對,猶如解謎般的閱讀體驗,真相會一層層地浮現,是探索蓬萊仙山過程之一大樂趣。 ◆《蓬萊仙山‧春遊記》簡介: 「謝謝觀眾長久以來的支持,我們不會放棄!」 「倒數最後10秒!」 「3……」 「2……」 「1……」 凌晨12點,電視螢幕一黑,蓬萊仙山悄然殞落。 經歷換照風波重創,蓬萊仙山電視台2011年關台,創辦人莊添光逝世近10個年頭之後,熱血文史青年黃郁仁,自告奮勇地加入仙女藝術家倪瑞宏的行列,進行了關於蓬萊仙山電視台的田野調查。這個看似台灣版《AV帝王》的故事,是電視史上一塊消失的神祕拼圖,他拾落遺失的部分,想盡辦法要將它拼湊完整,瞭解那個在記憶中獨樹一格的蓬萊仙山到底經歷了什麼——「佛光旅行社」、「大享台語好萊塢」、「連合會蓋台」、「蓬萊仙山電視台」、「許曉丹伊甸園婚禮」……種種聽起來十分磅礡卻又不曾被記載的歷史,蓬萊仙山的前世今生,都讓他在整理資料時陷入一種奇幻的情緒之中,懷疑這一切真的是真實的嗎? ◆《蓬萊仙山‧悲情夢》簡介: 「這裡是我過去所想的仙境嗎? 是我想追尋的台灣壞品味產地嗎? 打破了原本純粹獵奇觀眾的位置, 一下把我帶到毫無招架的現實, 這整個過程其實是一場消亡的悲情夢吧?」 2014年,仙女藝術家倪瑞宏在《蓬萊仙山辦事處》個展,探討《山海經》中描述的蓬萊仙境,與台灣實際存在過的「蓬萊仙山電視台」兩者間的差距。從過去對蓬萊仙山的想像,到8年後實際進駐高雄進行一年田野調查,她的視角從過去的遠眺,進而拿到入山許可證,自此沿著崎嶇山路,遇見沿途點燈指引的智者們,一點一滴地將蓬萊帝國的面貌重新拼湊回去。這個過程就像一趟仙山之旅,她將所見所聞通通記錄下來——創辦人莊添光的大樹家鄉、仙女先鋒許曉丹、大享錄影帶台語片研究、後蓬萊仙山AV現場直擊……她抵達仙境了嗎?
————隨書附『手繪臺南日式街屋』書衣海報———— 臺南建築~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 一位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 用旅行手繪筆記, 寫下心中思念的臺灣日式建築。 10回 ▍ 臺南建築手繪筆記 18處 ▍ 臺南日式老屋景點 10章 ▍ 臺南建築旅行散文 ◢◢◢ 特別收錄——手繪筆記技法入門 ◣◣◣ 『在臺南我最喜愛的風景,就是如同微血管一般的小路窄巷。 在小巷裡,日式建築和更早時期的建築多元混居,滿溢著密集的吸引力。』 —渡邉義孝 「日本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一名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渡邉義孝,長年研究觀察自日本時代遺留至今的各式各樣日式老屋,每造訪一地便以建築圖文手繪筆記錄該處特色,至今累積有數百處臺灣日式老屋研究筆記,2019年推出的《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在臺灣老屋和文資圈獲得諸多迴響。 臺南有眾多風格多元的日式建築,《臺南日式建築紀行》為臺灣為府城老屋的另一種建築文史圖文觀察和研究,作者將多年的探訪與研究彙整成冊,收錄精美的臺南建築和街道手繪,專業的日式老屋剖析研究,以及日式抒情的旅遊散文,讓臺灣讀者重新認識臺南,也帶領日本讀者一齊見證臺南日式建築的魅力與光彩! ☞[深度對談] 建築與民主運動……………………對談者——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日式建築與觀光活化……………………對談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觀看的方法,認同的建立……………………對談者——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專文推薦] 府城近代建築的消逝與再生……………………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一致好評] 渡邊老師的出現,對臺南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他看見了我們平常沒有看見的。他不只在視覺上看見建築物本身。他還能夠理解、看見歷史的脈絡。——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比起絕大多數臺灣人更熟悉臺灣老屋的建築家渡邊義孝先生,為當代臺灣留下珍貴見證,其中不只包含美麗的建築,在老屋中與人的偶然交會更值得珍視。——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這本書可以看到渡邊先生不光是介紹臺灣的日式建築,還關心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及未來,非常有心。一位日本建築師能觀察到那麼多現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說到閱讀建築物的細節,就像渡邊先生手繪的圖案,那些輪廓、屋頂、風格,來自一個熱情而專業的詮釋者。我們希望能用同樣的專業和熱情表現我們所在的館舍。——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