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當我們撞上冰山:罹癌家屬的陪病手記

無限出版  出版
2015/04/01 出版

行過層層浮冰,向災厄啟航,   我原以為我們會跟許多人一樣,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廝守終生。   我正在接近一座冰山,淚水是聲納,讓我隱約了解到冰山底下隱藏了什麼:未來還會遇到堅實巨大的浮冰。   我像隻又瞎又笨的老鼴鼠,躺在路上等待卡車來撞。在我深層的鼴鼠意識裡,我知道卡車何時會撞上我,而我也能面對。我沒打算走開,也沒有對策。   新的一年開始了,這是個殘酷的故事,當我在故事結束後靜觀花園,桃花依舊在,不會有任何標示。世界不會因死亡而改變:大地如舊,色彩不變。   維續家庭的運轉,一直是我的驅力,我已打了這麼久的仗了,失敗是我最好的歇息。我是一隻石雕怪獸:厭煩享樂、苛刻而孤獨。   我希望死亡降臨,因為這是一種結束,我終於能休息了。但我也不希望他死,因為我終將明瞭,那是一種開始。   我在你身上撒了一抔土,艾維也是,張著手指,攤開手掌。你從我們之間穿過,走了,留下站立的我們,活著的人因此感到寬慰。   藝術家瑪莉安‧考特斯曾經擁有一個完整美好的世界:藝評家丈夫湯姆,與十八個月大的小男嬰艾維──直到丈夫的腦瘤出現。確診之後,每一次獲知的訊息,都帶來更多不確定,彷如冰山一角,而巨大的災禍就在不遠處。瑪莉安拋棄所有的夢想、計畫與創作念頭,唯一的野心就是守護這個家庭。   開刀、放射治療、化療,再開刀、治療,最終進入安寧病房,湯姆在時好時壞的病況裡逐步邁向死亡,新生兒艾維正要開啟嶄新的世界,瑪莉安盡力維繫家庭不致潰散崩毀。一家三口,死生並行,沿途都是災難。他們只能盡力攫取所有短暫的美好時光,在公園裡散步、看艾維唏哩呼嚕嘗試美食、在吊床上小盹、在陽光燦亮的水池戲水……。   她學游泳、學開車,回應丈夫與兒子的日常索求,接收病人與幼兒的喜怒無常。她撕心裂肺地痛哭,一轉身卻又如指揮官般冷靜規劃日程、發號施令。她聽艾維牙牙學語指認剛認識的宇宙,絲毫不隱埋地對幼兒坦誠父親逐漸凋零的事實;也為因腦瘤而失語的湯姆搜尋適當的語彙,裝置新語音科技輔助湯姆溝通並工作。在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新的,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保健叮嚀,就連恐懼都是新的。   病人與陪病者共同經歷病痛帶來的混亂與失序,時而堅強抵抗,時而脆弱焦慮,甚至憤怒崩潰。瑪莉安以極富詩意的凝鍊語句,書寫面對疾病的家常,在日日高速運轉的忙碌中,坦誠陪病者的真實想法,紀錄惶然無措的時刻,吐露自私、無力與掙扎的情緒。折磨苦難有盡,哀慟悼念無窮,縱然百般不忍,最終仍得放手。亡者已矣,回顧病榻旁的一切,最深刻的緬懷與失落才正要開始。   本書特色   •陪病家屬手記 •從確診、治療至安寧病房的翔實紀錄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狗媽媽深夜習題

林憶珊  著
無限出版  出版
2014/10/29 出版

從「一口飯」到餵養「不歸路」, 癡心?還是瘋狂? 牽掛與放下、救援與困境, 為什麼愛?這麼愛? 深夜橋下、堤防、廢墟、巷弄……, 愛的修羅場。 「我必須煮更好吃的肉,和籠子裡的烤鴨拼,而且一天要多餵幾餐,填飽牠們肚子,以免牠們進去籠子被捕。現在只要有空就去看,下班後也要巡一次。常常半夜一、二點,還去看籠子裏有沒有捕到狗。看到狗在裡面,如果旁邊沒人,就趕快將牠放出來。我曾帶鐵鋸鋸掉誘捕籠的門,也曾用強力膠灌籠子的鎖孔,讓他們打不開。要不是因為籠子很重,都很想把它抬走。」 不知何時,街頭巷弄角落出現了「狗媽媽」,她們有的是為發願的人生意義,有的純粹誤打誤撞,投身救援流浪犬,從「給一口飯」開始,到「無法放棄」的不歸路,她們的愛,也許源於同情,但日後為因應艱困的外在環境,自身耗盡一切,甚至鋌而走險在所不惜,她們的行徑已不是「婦人之仁」足以形容,也因為超乎常人想像,曾經讓她們無形中背負著許多莫須有的標籤,如「瘋婆子」,或者直指「不值得」、「不應該」。這種愛,不被尊重,甚至遭遇無形有形的攻擊和壓迫。 「像我住這種房子,人家會不解這種身份怎會去救狗,像瘋婆子。起初他們都反對,後來發現經過我帶去結紮,流浪犬慢慢減少,於是都不敢講話了。我要告訴那些人我做了什麼,要讓他們知道,有人在做大笨蛋的事情、不能因為女流之輩,而瞧不起我。我要勇敢,我為何要怕你們,我沒做錯事,是你們不了解。」 為了流浪的毛小孩、受難中的生命,高架橋下、堤防、深巷、廢墟……,總能找到狗媽媽的身影。她們極度低調,餵養、結紮、收容、送養,也許是張羅食物的裝備,也許是長夜埋伏的身手,各各練就「絕技」。至於她們的身分,有隸屬於團體,也有獨來獨往的個體戶;經濟上,也非偏見底下沒有生活能力、經濟生產力、佔用資源的邊緣人,她們多的是一邊工作一邊救援,或者利用網絡尋找財路,但也有可以自掏腰包提供幾百萬建設和飼料費的有錢人。 「不是我不救,而是沒辦法了。眼睜睜看牠們病死,好痛苦,哭到不行,情緒的波動好幾個星期,心疼到不行。所以朋友每次看到我眼睛紅,就會問又是哪一隻死了。然後她教我一個方法,以後任何一隻流浪犬死掉,就想說牠們一路好走,這樣就比較不會像之前哭得要死要活。我只能如此,否則根本餵不下去。」 本書作者因為相同的背景經驗,多年來近距離觀察、採訪狗媽媽,希望藉著她們的故事理清社會對她們的各種詮釋和想像,不論是過度稱頌「愛心媽媽」以推諉責任的誤解、「她們自願自受」的歧視,或者是流浪動物問題製造者的指責,關切她們的社會處境,反省牠們的福利政策……,更由這些心路歷程裡,看見人與動物的牽絆,學習愛的能力。 本書特色 •狗媽媽的救援直擊。 •狗媽媽的心路歷程。 •台灣流浪動物現況。 •人與動物的真摯互動 •學習愛的能力 (了解、尊重狗媽媽,流浪動物的處境才會有真正改變的契機。)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

無限出版  出版
2014/10/01 出版

港都的繁華年代,鹽埕的市井人生 追尋跨越半世紀的飄泊,捕捉老街區的日常生活 遇見老店職人與匠師,描繪城市的前世今生      從回憶船員外公在鹽埕的生活,追尋家族移居高雄的起點,進而走訪街道巷弄,聆聽這座城市的前世風貌,書寫那個時代的人與事,以一則又一則的記憶,直視當下面臨的急速變遷。 海港帶來進出繁忙的船隻,也帶來了跨海謀生的澎湖移民、夾藏舶來品回國兜售的船員、貿易不忘順便酗酒的阿拉伯商人、自越南戰地前來休假玩樂的美軍,當然還有蓬勃的造船與拆船業,一同見證港都的過往繁華;而落在鹽埕這片土地,便長成了為風塵僕僕船員刮鬍的理髮小店,充滿各式機具材料的五金行,販售南北貨近四十年的雜貨店,迎接各方旅人的旅社, 隱身商場與市場內的西服老裁縫與繡花鞋職人。 每一個老店的厚實招牌,每一個刻劃皺紋的臉龐,每一雙轉動螺絲起子、剪刀針線的巧手,都織就鹽埕的過去與現在。曾經站在摩登時髦的前線,見證名流商旅來去,而今是安靜佇立的舊巷,留下傳家技藝與勞動身影。當繁華走過,人潮散去,挖掘這些落在歷史縫隙裡的庶民生活,發現最平實動人的細節。 本書特色 •以圖文細膩呈現高雄老街區的人文風貌 •深入採訪港都相關行業及歷史:遠洋漁業、拆船業、五金業 •描繪鹽埕在地老店與職人匠師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藍色皮膚

黃博志  著
無限出版  出版
2013/10/30 出版

「親愛的母親,請妳不要擔心,我會替妳收拾擔心。」 我會牽著妳粗糙的手, 望向大海,       跟妳說, 「沒事了!」   我打開抽屜,散落一地昏黃斑駁的記憶,認識了老媽,也發現了自己。   老媽小時候幫忙務農的家種稻、種花生、上山採茶……,隨著農業式微,生澀的年紀離開了「清水里」,待過成衣廠、加工廠,不斷咳咳咳,咳出一顆顆小棉球;做過家庭代工、臨時工、駐廠人員、計時人員,藍色制服儼然她的另一層皮膚;也排隊領過失業救濟金;失業,加上外婆過世,最後又回到了「清水里」……而這一生,她最常說的是:「沒事、沒事了!」   2011年,黃博志一次關於母親的藝術展覽〈清水里147號〉,試著利用聲音、影像、文字等不同形式,記錄母親的故事與她的出生地。過程中,第一次與母親密集的相處、對話、聆聽,最後發現,自己對於母親,對於她的過去,依舊如此模糊,於是想好好回頭看自己家庭的歷史、自己母親的歷史。   利用書信和網路電話,母親說了許多故事,有關於農業、企業如何透過村長遊說村民賤價賣地的過程、農村人口外移對當地造成的衝擊……,更多更多是關於自己,她說著她的職業流變、說著她價值觀的轉變,或僅僅是她的生活、家庭、感情,甚至還有她試圖遮掩的苦衷。而藉著她的口述,雖然只是短短的個人歷史,卻間接反映五十年來,台灣的農業、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變遷,不過,黃博志的「觀看」,仍是發自於一個人子的情感居多。這是一個母親的故事,如同黃博志母親常常說的「沒什麼好說的」那般,大半甘苦人都是這樣過了一生,微不足道,但也因為這樣越發動人。   本書特色   1、 一個母親的奮鬥。 2、 一個人子的注視。 3、 藍領階級的滄桑。 4、 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5、 寫實的職場生活。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