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文庫 書系 ,共計15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天心月圓:聽弘一大師講鹹淡人生

于海英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李叔同是關注世事,卻又遠離世事的人,他在繁華之外看繁華。所以,他多關注於人自我的精神世界。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讀弘一大師李叔同,我們的內心會獲得一種空靈的美感,那是一種久遠的自然力量。他使我們低下頭,開始審視自身,重新關注已被遺忘很久的自我的真實性。所謂看破紅塵,對有些人來說只不過是不入紅塵而已。我們大多數人對紅塵都是很留戀的,即使會有很多傷痛、痠楚、不盡如人意,然而,我們熱愛著俗世的生活。愛是最大的智慧。因為有愛,我們可以從他們豐富淵博的人生閱歷,和清新平實的話語中,捕捉到智慧之光,探求人生真諦。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入中論」之組織,依於「華嚴經.十地品」。龍樹菩薩著有「十住毗婆沙論」以釋經,此土所譯,只有前二地之文。空宗著述,多釋般若深見,釋般若廣行甚少。龍樹菩薩所造,只有「集經論」、「法界讚」、「寶鬘論」,指示修行次第,不但談空。本論於空宗正見,及修行次第,甚深廣大二種教門,均有解釋。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敘菩薩修行成就之功德已,復配以初發心修行法,指學者以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則在般若度中廣釋。云何學「中論」?學般若者,應具清淨信心,則雖聞四句一偈,亦有無量功德,故應先培信心。生信之法,常觀三界輪迴流轉不息,無纖毫之樂可以貪著。次觀眾生,若知求出離,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無上佛果亦終有成就之一日。若醉生夢死,作生死業,則一期報盡,隨業受生,或往人天,或墮惡趣,自無主宰。應及此未至臨命終時,自有智慧、能力、自在,將此生死大事,作一解決。勿待臨時,手忙足亂,一墮三塗,欲求正法,不可得矣。次當思惟有暇圓滿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五濁惡世聞大乘法,尤為希有。「般若經」云:學般若者,從生至生,受用無盡。生生得生有大般若之處,得遇善知識為說般若法門,具足一切學般若之增上緣,自然喜近善士,樂聞正法,樂修菩薩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宋學概要

夏君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宋學概要》旨在完成一部以宋學內容為主,與黃宗羲先生《宋元學案》並行的宋學著作,以彌補其諸多不足,為後世學者找到研究宋學的門徑和通路。作者宣導讀者不要以復古眼光看宋學,不要以封建產物去看待宋學。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疏

釋默如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彌勒當來住世說法,賅攝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凡「勤修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正三昧深入正愛、讀誦經典」等六事,便可不即不離、往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之兜率陀淨土。為易行道中之最易行道,安隱處中之最安隱處。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

斌宗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這部般若心經,在我們中國佛經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並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餘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聖教中的地位,總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負有聲望的經典;六百卷般若經的當中,其最簡括切要、提綱契領者,當推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了。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雲和尚開示錄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虛雲和尚世壽百二十,為民國四大師之一。一生苦行修學,而有種種方便示現,隨機度化。又復興禪門,於鼓山傳法曹洞,間祧臨濟,中興雲門,扶持法眼,延續潙仰,以一身而參與五宗法門,重光慧日。雲公上人晚境因護法而橫遭摧殘,仍無所退卻。民國四十八年捨世,往生兜率。本書蒐集老和尚的開示與講稿,句句真切,直指眾生痛病之處。我人閱後,當刻刻反躬自省,精進不懈。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

陳安仁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本書是一部敘述從遠古至五代的中國斷代文化史著作。每章涉及政治、風俗、家族制度、商業、交通、幣制、官制、軍制、法制、宗教、美術、教育、理學、文學等。將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文化形態敘列而評論之,旨在揭示中國文化史的完整發展脈絡及其價值,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較有影響的文化史著作。

9 特價6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

陳安仁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本書是一部敘述從遠古至五代的中國斷代文化史著作。每章涉及政治、風俗、家族制度、商業、交通、幣制、官制、軍制、法制、宗教、美術、教育、理學、文學等。將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文化形態敘列而評論之,旨在揭示中國文化史的完整發展脈絡及其價值,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較有影響的文化史著作。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宋學概要

夏君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宋學概要》旨在完成一部以宋學內容為主,與黃宗羲先生《宋元學案》並行的宋學著作,以彌補其諸多不足,為後世學者找到研究宋學的門徑和通路。作者宣導讀者不要以復古眼光看宋學,不要以封建產物去看待宋學。

7 特價4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疏

釋默如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彌勒當來住世說法,賅攝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凡「勤修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正三昧深入正愛、讀誦經典」等六事,便可不即不離、往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之兜率陀淨土。為易行道中之最易行道,安隱處中之最安隱處。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如何修證密法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說:「寫作本書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佛陀和衪追隨者的理念。他們所關懷的是甚麼?找尋的是甚麼?我會告訴大家修密法時正確的方法及不同境界中處理的技巧;如何避免困擾和障礙的方法,系統地描述一個密乘佛弟子成長的歷程。」這本書不從學術進路,而所說的話是來自一個證悟的心靈!這本書不是資訊的割裂鋪陳,而是具有判教理念的整合建構。還有,作為一個指導修行的上師,我希望讀者閱讀本書後,得到的是發自內心真摯的醒覺,從而踏入佛門,追隨佛陀,那麼本書就特別為你而寫了!

7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虛雲和尚開示錄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虛雲和尚世壽百二十,為民國四大師之一。一生苦行修學,而有種種方便示現,隨機度化。又復興禪門,於鼓山傳法曹洞,間祧臨濟,中興雲門,扶持法眼,延續潙仰,以一身而參與五宗法門,重光慧日。雲公上人晚境因護法而橫遭摧殘,仍無所退卻。民國四十八年捨世,往生兜率。本書蒐集老和尚的開示與講稿,句句真切,直指眾生痛病之處。我人閱後,當刻刻反躬自省,精進不懈。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圓滿:佛陀的終極理念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大圓滿是密宗寧瑪派的法寶;大圓滿法的果,則是即身成佛的無上勝果。本書大致可分兩部份,前部份把心髓派幾個重要術語:密續、金剛、壇城、九乘、閉關、虹霓身和大圓滿的根據「內心本質的覺醒」闡述內涵或修持意義;接著後部份把自我解脫的「基礎」、「道路」和「果位」完整地披露出來。最後以大圓滿心髓蓮華生大師空行心髓的具體修持作結,其中有不少珠巴活佛親傳的口訣,不獨漢地未有,就算藏地一般小活佛也未曾聽聞。眾生都有如來藏,這就是大圓滿。金剛上師卓格多傑說:「大圓滿修行者要在任何時間保持安住於真實狀態下的放鬆,示現於無盡生起現量,才能事事依法而住,隨法而行。」學佛唯有達到這樣的境界,才能徹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

斌宗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1/10 出版

這部般若心經,在我們中國佛經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並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餘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聖教中的地位,總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負有聲望的經典;六百卷般若經的當中,其最簡括切要、提綱契領者,當推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了。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人生如局:聽南懷瑾講淡定智慧

于海英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南懷瑾是身在繁華而又笑看繁華的人,他是繁華世間的智者,得享繁華卻又不被繁華所累。悟南懷瑾,智享人間百態,收穫塵世幸福。南懷瑾先生認為,人要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這樣才能更好地體味生命的意義。南懷瑾先生經歷過很多的風風雨雨,取得過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他最受人敬仰的,是他有著一顆飽經滄桑卻仍然純真的心。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生活在世俗紛擾的世界裡,爾虞我詐讓我們多了一些虛偽,鉤心鬥角讓我們多了一些狡詐,世態炎涼讓我們多了一些冷漠……走過的歲月愈多,累積的足印態深,愈想抓住回眸的無邪。於是我們從心底渴望回歸,回歸生活的原始本色。那麼,去擁抱最真實的赤子情懷,保持心靈的純淨與天然,在質樸中處世,在質樸中做人,時刻保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和無邪吧!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圓覺經講義

圓瑛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清涼云: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用則稱體而周。具此三義,故名圓覺。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故。契經中有了義、不了義。如來為人天二乘說不了義教,以器小不堪擔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獨得覺性。為菩薩乘,說了義教,以根大能擔荷大法故。一切眾生皆得作佛,然對機說教,雖各不同,而契理契機,實無有二也。此經直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名為圓覺。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此則契經中,了義之契經,非不了義契經也。 圭峰曰:余心宗圓覺,但以競辨屈於妙義,龍藏倦於靈文,顯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舊風規,成新教化,黜權抑小,立頓張圓,使第一義天,星辰羅列,大圓鏡智,影像昭彰。況復偏宗此卷,誓廣弘宣,二十餘年,三復玄致。輪王髻寶,大雲心傳,長者家珍,清涼手授。所以內依觀智,外託誠文,冥己身心,隨應解釋。 今我瑛兄,始契楞嚴三觀,次精圓覺三身,造茲講義,普被上根,諸輪綺互,單復圓修,四相潛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明。慈願追隨末後,長中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靜寂覺遍,百千世界,佛境現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剎寶施福,說半偈義,勝河沙妙門,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圓覺宗通,第一義諦,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有凡聖等殊;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佛生差別矣! 公元一九五二年仲冬 拈華老人應慈 謹撰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來果禪師開示語錄

來果禪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末法時代的禪,每因學人悟入沒個是處,除盲修瞎練、不得要領外,甚且成為談助的話柄。凡此不但使自己因沉迷於迷妄而自誤,還要因逞能強解而壞了他人參究的正途。 來果禪師是一位覺性復甦、佛性圓滿的大禪者。讀他的開示語,連連吃驚他那般勇猛的道心,那般透徹的見地。言語間活活潑潑、懇切叮嚀,直如在耳,每每令人讚嘆擊掌,世間幸有如是禪者,領我們前行;同時也慚愧自己放逸心性,錯失大好光陰。來果禪師的開示,是我們迷轉退墮時的當頭棒喝。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蓮池大師:禪教兼重融性相

曾其海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俗姓沈,法名袾宏,字佛慧,法號蓮池,故常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稱為雲棲蓮池,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並稱明末四大高僧,後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生如局:聽南懷瑾講淡定智慧

于海英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南懷瑾是身在繁華而又笑看繁華的人,他是繁華世間的智者,得享繁華卻又不被繁華所累。悟南懷瑾,智享人間百態,收穫塵世幸福。南懷瑾先生認為,人要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這樣才能更好地體味生命的意義。南懷瑾先生經歷過很多的風風雨雨,取得過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他最受人敬仰的,是他有著一顆飽經滄桑卻仍然純真的心。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生活在世俗紛擾的世界裡,爾虞我詐讓我們多了一些虛偽,鉤心鬥角讓我們多了一些狡詐,世態炎涼讓我們多了一些冷漠……走過的歲月愈多,累積的足印態深,愈想抓住回眸的無邪。於是我們從心底渴望回歸,回歸生活的原始本色。那麼,去擁抱最真實的赤子情懷,保持心靈的純淨與天然,在質樸中處世,在質樸中做人,時刻保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和無邪吧!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蓮池大師:禪教兼重融性相

曾其海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俗姓沈,法名袾宏,字佛慧,法號蓮池,故常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稱為雲棲蓮池,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並稱明末四大高僧,後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天心月圓:聽弘一大師講鹹淡人生

于海英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李叔同是關注世事,卻又遠離世事的人,他在繁華之外看繁華。所以,他多關注於人自我的精神世界。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讀弘一大師李叔同,我們的內心會獲得一種空靈的美感,那是一種久遠的自然力量。他使我們低下頭,開始審視自身,重新關注已被遺忘很久的自我的真實性。所謂看破紅塵,對有些人來說只不過是不入紅塵而已。我們大多數人對紅塵都是很留戀的,即使會有很多傷痛、痠楚、不盡如人意,然而,我們熱愛著俗世的生活。愛是最大的智慧。因為有愛,我們可以從他們豐富淵博的人生閱歷,和清新平實的話語中,捕捉到智慧之光,探求人生真諦。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在芸芸佛法弘揚者當中,當今你能遇上精通佛教博大義理,並且一直在孜孜不倦、有教無類地將佛祖《般若經》系列,以現代語言文字演繹的慈悲與智慧皆圓滿的大導師未有?金剛上師卓格多傑這部《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經典著作,就最適合現代鑽研「空」和「有」等殊妙宇宙真諦之學者細閱。若你能進一步將一直以來所學的深奧佛教哲學,如一真法界、真實性、一心、二門、法身等等等等正確地理解,不只是口頭上得益,而且還能有效地、善巧地貫徹履踐,令自己提升成為高質素的佛學修道者;這書是你圓通義理和實修的啟示錄,解開你對很多見的細微錯謬之處,因為自始你將對人生的意義有另一番豁然的見解。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來自普陀洛伽的信念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普陀洛伽是觀音菩薩的道場。觀音信仰不論是藏傳佛教或漢傳佛教,都是極為殊勝的法門,因此它的弘揚不但數千年來綿延不輟,更是普遍的深入人心,誠如今剛上師 卓格多傑所說,觀音菩薩「慈眼悲憫,衽席群生」,無時不以眾生苦為念,因而發願倒駕慈航,普渡眾生。特別是在台灣,觀音菩薩的聖號,總是在三寶弟子的心、口、意之間念念不絕;因為我們相信修觀音法門,肯定可以在世間締造佛國淨土。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來果禪師開示語錄

來果禪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末法時代的禪,每因學人悟入沒個是處,除盲修瞎練、不得要領外,甚且成為談助的話柄。凡此不但使自己因沉迷於迷妄而自誤,還要因逞能強解而壞了他人參究的正途。 來果禪師是一位覺性復甦、佛性圓滿的大禪者。讀他的開示語,連連吃驚他那般勇猛的道心,那般透徹的見地。言語間活活潑潑、懇切叮嚀,直如在耳,每每令人讚嘆擊掌,世間幸有如是禪者,領我們前行;同時也慚愧自己放逸心性,錯失大好光陰。來果禪師的開示,是我們迷轉退墮時的當頭棒喝。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入中論」之組織,依於「華嚴經.十地品」。龍樹菩薩著有「十住毗婆沙論」以釋經,此土所譯,只有前二地之文。空宗著述,多釋般若深見,釋般若廣行甚少。龍樹菩薩所造,只有「集經論」、「法界讚」、「寶鬘論」,指示修行次第,不但談空。本論於空宗正見,及修行次第,甚深廣大二種教門,均有解釋。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敘菩薩修行成就之功德已,復配以初發心修行法,指學者以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則在般若度中廣釋。云何學「中論」?學般若者,應具清淨信心,則雖聞四句一偈,亦有無量功德,故應先培信心。生信之法,常觀三界輪迴流轉不息,無纖毫之樂可以貪著。次觀眾生,若知求出離,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無上佛果亦終有成就之一日。若醉生夢死,作生死業,則一期報盡,隨業受生,或往人天,或墮惡趣,自無主宰。應及此未至臨命終時,自有智慧、能力、自在,將此生死大事,作一解決。勿待臨時,手忙足亂,一墮三塗,欲求正法,不可得矣。次當思惟有暇圓滿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五濁惡世聞大乘法,尤為希有。「般若經」云:學般若者,從生至生,受用無盡。生生得生有大般若之處,得遇善知識為說般若法門,具足一切學般若之增上緣,自然喜近善士,樂聞正法,樂修菩薩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圓覺經講義

圓瑛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10/08 出版

清涼云: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用則稱體而周。具此三義,故名圓覺。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故。契經中有了義、不了義。如來為人天二乘說不了義教,以器小不堪擔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獨得覺性。為菩薩乘,說了義教,以根大能擔荷大法故。一切眾生皆得作佛,然對機說教,雖各不同,而契理契機,實無有二也。此經直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名為圓覺。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此則契經中,了義之契經,非不了義契經也。 圭峰曰:余心宗圓覺,但以競辨屈於妙義,龍藏倦於靈文,顯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舊風規,成新教化,黜權抑小,立頓張圓,使第一義天,星辰羅列,大圓鏡智,影像昭彰。況復偏宗此卷,誓廣弘宣,二十餘年,三復玄致。輪王髻寶,大雲心傳,長者家珍,清涼手授。所以內依觀智,外託誠文,冥己身心,隨應解釋。 今我瑛兄,始契楞嚴三觀,次精圓覺三身,造茲講義,普被上根,諸輪綺互,單復圓修,四相潛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明。慈願追隨末後,長中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靜寂覺遍,百千世界,佛境現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剎寶施福,說半偈義,勝河沙妙門,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圓覺宗通,第一義諦,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有凡聖等殊;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佛生差別矣! 公元一九五二年仲冬 拈華老人應慈 謹撰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茶禪一味:佛教成語的故事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09/10 出版

有一些佛教成語,你常常看見、常常引用,卻不了解它們的原始出處和深刻意義。打開本書,疑問迎刃而解,彷彿進入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已將近兩千年,不但在信仰上成為我們主要的宗教,更在辭彙的使用上,普遍的影響著我們日常的言說,以及各種文學的創作,只是行之日久而習焉不察。倘能追源溯本,知其出處及意義,諒必對我們正確的運用有所助益,且能豐富文化素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本此信念,廣為蒐羅編撰,並特重用法,都為一冊,用供學人方便參閱,實不可多得。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學次第統編

楊卓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09/10 出版

佛學,名相浩繁、義類奧博,往往令一般讀者望而興嘆,感到學之難所適從。雖然前有《佛學大辭典》、《佛爾雅》、《大明三藏法數》、《教乘法數》、《諸乘法數》等書,但其或僅僅解釋佛學名句,或僅將次第錄列部帙之名題,或僅略序部類少提綱要,不便於一般人閱讀。本《佛學次第統編》的編撰者明代佛教居士楊卓有感於此,於是綜括佛學之歷史、教義及有關名詞,匯成一編,並做詳細解說,為佛學法義之匯總,總結一切佛學之名詞、要義,全面闡述佛學之法統。既綜合,又列舉,有顯有密。為人們了解,研究佛教提供了一個比較系統而又通俗適用的讀本。太虛法師謂之「但貫攝編次,使法義有一系統,而不加批判焉」,「將大有功於佛法之宏明」。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拈花微笑:佛學典故的故事

李明權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09/10 出版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霧裡看花,能知大略。佛教典故浩如煙海,本書僅僅選擇了其中習見、重要、內容豐富的一小部分。佛教是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影響所及,已經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佛教的用語,透過經典的不斷敷揚,更成為人們隨時脫口而出的典故;這不但表現在對事象的認識上,也是多數人人生觀的顯發。為免學人訛用,本書特拈出常用的典故,逐一釐清緣起,且以經典為據的詳加釋義。本書在分析佛教典故時,廣泛涉及了佛教的哲理、宗風、菩薩、人物、傳說、儀軌、器物、節日等有關知識。為了便於讀者進一步研究,更引用了佛經和許多文獻資料。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慧遠大師:中國佛教淨土宗始祖

曾其海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1/09/10 出版

一個沒有名字的人,卻是個人人公認的天才;也曾相親逃婚、離家;也曾歷經人生大慟──愛人被人強暴致死……一場道安法師傳法,澈悟,發大願;杖地泉湧,建龍泉精舍;虔誦《海龍王經》,大雨傾注,解九江大旱;從「未名」到「慧遠」,從凡人到僧人,放棄仕途,放棄繁華人生,只為求得心中的一片淨土……慧遠(334~416),東晉僧人,淨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山西崞縣)人,俗姓賈。慧遠出身於儒學世家,自幼好讀書,十三歲隨舅舅到許昌、洛陽一帶遊學,廣泛學習了儒家經典,對於老子、莊子的學說尤為精通。東晉永和十年(354年),他二十一歲,已計劃好要渡江拜訪博通經學的名儒范宣子,與他共同隱居講學。但此時趙國國內大亂,南北戰事又起,道路阻絕,把他的計劃打斷了。南下不成,聽說道安在太行恆山(今河北阜平北)立寺傳教,他便帶著弟弟一同前往,這一去遂成為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