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終結得頗為波瀾不驚,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衝突,有的只是一個改朝換代的國家所必須經歷的種種喜怒哀樂。然而,冷戰又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對陣雙方較量的真實程度與兩次世界大戰不遑多讓。在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這場冷戰塑造著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而且冷戰的後果更可能影響未來的幾十年。在過去的幾年裏,出現了諸多令人厭惡與驚訝的事變,特別是在環繞著原蘇聯邊境的地區,這些都是冷戰所進行的模式及其最終結束的方式所導致的結果。至於其他倖存的共產主義國家,包括古巴、朝鮮和越南,從蘇聯敗亡的經歷中所汲取的教訓,亦可能幫助塑造未來幾十年時間的形勢發展。 迄今,西方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理解了蘇聯所發生的一切?現實的真像應該被如何更好地理解?如果西方未能理解蘇聯和其他共產主義政權的本質,那麼又怎能希望它們能夠理解當前更加陌生的社會現象呢(比如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是西方通過冷戰擊敗了蘇聯,抑或蘇聯體系本身就帶有受到詛咒的瑕疵而使其崩潰最終不可避免的呢?對於我們的將來,這些問題的答案仍顯重要。 從大歷史觀角度看冷戰史和今後世界的格局是作者和我們共同的思考主題。
1975—1982年,鄧小平與中國社會主義的命運息息相關。期間,每到一個歷史節點和重要時刻,他總能抓住對全域有決定意義的一著,破解歷史難題。鄧小平傳奇的政治生涯和成功領導解決 「文革」結束後「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鑄就了他一生最為輝煌的時刻。 作者程中原先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方面的權威,本書是他幾十年來鄧小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運用多種未曾披露的重要檔案史料,保證了論證的科學與嚴密,同時該書敘述飽滿有情、觀點新穎有深意,絕非一般學術著作可比。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里程碑的「偉大歷史轉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最重大的事情。這一偉大歷史轉折從最初的醞釀、嘗試到最終的實現、完成,經過了將近八年曲折複雜的歷程。 「文革」初期,鄧小平作為中國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被打倒。第二次復出後,他領導1975年整頓取得極大的成功。他力圖通過整頓,推動歷史轉折。但是,個人無力改變歷史的定勢。由於「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發動,鄧小平第三次被打倒,他所領導的整頓不得不中斷,僅僅成為歷史轉折的前奏。1976年的四五運動和十月粉碎「四人幫」的勝利,中國換了人間,這才為歷史轉折創造了前提。此後兩年,為歷史轉折作了準備。1978年冬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終於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歷史的偉大轉折。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開闢了一條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這次偉大歷史轉折終告完成。在這一歷史大轉折過程中,鄧小平的個人命運同整個中國的前途命運是息息相關、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我們感到,從鄧小平的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歷切入,來敘述這段歷史,將更加生動具體,更能引人入勝。 從這本歷史讀物中能夠瞭解鄧小平的歷史貢獻、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瞭解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來龍去脈,瞭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怎樣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怎樣逐步創立的,從而更加自覺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而努力奮鬥,同時,增強研究歷史和理論的興趣和能力,逐步形成歷史的眼光,提高理論思維的水準。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南京戰區副司令 王洪光對國共金門-古寧頭戰役的戰史研究和深刻反思1.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高級將領在海外首次出版專業著作2.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3.對軍事史戰史的專業研討4.內容詳盡,資料完備,論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