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暢銷書《臺灣大案鑑識現場》作者謝松善老師,最新力作!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至今還在飛,319的鑑識報告怎麼說? ◎下雨天,犯案天?成功躲避追捕10年的雨衣大盜,最後竟栽在一根菸。 ◎哥哥把妹妹殺了,還把頭顱藏公廁。怎麼破案?靠筆跡。 ◎利用ATM隔空取鈔,撈遍全球百億元的國際天才駭客,為何栽在臺灣? 本書作者謝松善,師承李昌鈺博士,從基層技佐一路做到刑事鑑識中心主任。 臺灣近30年來的重大案件:林宅血案、江國慶案、蘇建和案等,無案不與。 他的Podcast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犯罪紀實類收聽人數第3名! 書中的案子,就是從謝松善Podcast節目所蒐集的四百多則經典刑案中, 挑選出媒體報導最熱烈、大家耳熟能詳的11個「超級大案」, 結合另一位作者曾春僑──現任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的專業, 用一張張獨家照片鑑識案發現場。 生前或死後落水如何辨別? 槍枝殺傷力如何測試? 筆跡鑑定怎麼做? 火場起火點怎麼研判? 車禍鑑定撞擊痕跡怎麼看?臺灣兩大鑑識專家親自解析。 ◎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民國102年 一個弱女子,哪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殺兩人?其中一個還是比她壯碩的男人! 臺灣首起,員工犯罪,老闆竟然要負連帶賠償。 三位衰老闆為何被誣陷為凶手? ◎台北W飯店毒趴命案:混毒灌酒,死神降臨 富二代辦的5天4夜離婚趴,最後卻變成W飯店小模命案; 還因此催生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法(W飯店條款)。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319槍擊案,民國93年 選前一天的兩顆子彈竟逆轉選情,創下總統選舉差距最小的一屆(0.23%)。 是意外?還是候選人自導自演?李昌鈺鑑定團隊做出怎樣的調查報告? ◎從死刑到無罪,冤獄14年──十三姨KTV殺人事件,民國91年 嫌犯鄭性澤歷經5度判死,最後逆轉判無罪,關鍵是?誰又該為這個錯誤負責? ◎撈遍全球盜百億,在臺踢鐵板──一銀ATM盜領案,民國105年 臺灣金融史首例ATM盜領案,警方7天神速破案, 其中有什麼內幕祕辛? ◎車禍鑑定百況──駕駛不明車禍案件,民國94年 一場車禍把人撞癱,最後卻沒人需負責,也不用賠錢, 只因法院無法確認究竟誰是駕駛、誰是乘客! 車上明明只有兩個人,釐清真相竟有那麼難? 11件轟動臺灣的大案,記者、警察、街頭巷尾都在談論。 真相是?鑑識專家用獨家照片解讀現場。
◎大聲惹事的孩子變少,取代的是不爽就直接走出教室的「沉靜鬧事」。 ◎只會玩電動,不知道怎麼跟「真人」玩。扮家家酒遊戲正在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因為……。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能過日子。」 作者石井光太為日本紀實作家,長期關注文化、歷史及社會現象, 同時也創作童書、紀錄與孩子有關的教育與生活樣態。 這幾年來,他經常聽到父母沮喪的表示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 企業也傳出同樣心聲:越來越不懂現在的社會新鮮人在想什麼。 他發現,大人就算知道網路或AI的存在,但對於這群 「被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的人格是如何發展,了解卻是微乎其微。 作者因此針對托兒所到大學、超過200名教育第一線人士,進行訪談和調查。 讓大家了解,這群已步入或即將入社會的數位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有網路), 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模樣,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 ◎只有糖果變甜,鞭子逐漸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只因同學約在線上遊戲集合。 ‧體育課運動量日減,骨折率提高,因為不能準確判斷球速和距離,常被球打到。 ‧事事吹捧子女的父母越來越多,讓孩子養成誇我症候群,不被誇就翻臉。 ‧因為拒學,請假理由越來越荒唐。想躲到保健室?人數多到得先預約。 ◎同班好幾年,卻不記得同學的名字 過去,學校是交友的地方,如今在網路上更容易找興趣相投的朋友, 一個高中生平均擁有9個社群帳號:食友、深友、新友、網友…… 老師想幫全班辦畢業派對,同學反應卻是「沒意義」、「浪費時間」、「無話可說」。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 二十多歲男性中,有七成沒有情人,四成沒有戀愛經驗, 很多高中生甚至把動漫角色當愛人。理由是?你絕對想不到。 高學歷不再是目標:成績能上哪就去哪;要是報考卻落榜,報名費就白花了; 「我只想去離家近的學校。」、「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過得去」; 為什麼不努力一點?高中生會說: 「我的天生規格只有這樣,追求夢想沒意義。」 超過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教育現場直擊, 這群隨時都能待在網路上的孩子,跟你我有什麼不同? 家長該怎麼面對、主管該怎麼調整相處方式? 日本紀實作家,帶你認識這些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 蘭州、襄陽、內江都有牛肉麵,遊客來臺卻必吃臺灣牛肉麵,還有論文研究。 ◎ 小籠包是清朝道光年間江蘇萬華茶樓首創,如今是臺灣美食代名詞。誰的功勞? ◎ 臺灣之光──芒果,身世最像臺灣歷史,部分「血統」來自荷蘭人、日本人。 ◎ 蚵仔煎,其實是鄭成功被荷蘭人打到快斷糧,在軍中研發。 ◎ 歷經荷蘭、明清、日本統治後,到底有沒有道地「臺灣」菜?哪裡吃得到? 作者鞭神老師,臉書「食之兵法: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粉專版主, 發表超過200篇各國美食歷史研究文章。 本書從漢人尚未來臺時代開始探索,這些唾手可得的食材與物產, 如何來到臺灣,又如何為世人熟知。 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的味道? 你最熟悉的臺灣菜,跟你想的不一樣。 ◎ 古書裡的臺灣食物,原住民至今還保留 .臺灣最早食品紀錄,三國就有了 三國時代的《臨海水土志》,有臺灣最早的食品紀錄──生醃肉; 《隋書》裡的臺灣,有鹽、有醋,還會釀酒。 目前在阿美、排灣、泰雅部落都買得到生醃肉,怎麼吃最美味? 鞭神老師推薦直接手撕生吃,再搭配原住民的醃小米辣; 另外,類似金華火腿的香氣還能燉成醃篤鮮,搖身成為上海本幫菜。 ◎ 荷蘭人來了,蔬菜水果變多元 .高麗菜,跟高麗無關,荷蘭人引入的 歐洲水手為了預防壞血病,將高麗菜帶上船一起漂洋過海到亞洲; 葡萄牙人帶到印度,荷蘭人帶來臺灣。 臺灣人用高麗菜加乾香菇、蝦米、五花肉,做成鹹飯, 成為透早就出門、日落才回家的農民便捷簡餐。 懷念這種阿嬤時代的古早味嗎?書裡會告訴你哪裡最道地。 .臺灣檨仔(芒果品種之一)的身世很複雜 臺灣自明代即種植芒果,愛文,是農復會從美國佛州引進; 金煌,是佛州品種與日本人從印度引進的懷特種雜交育成。 綠綠小小的「土檨仔」總是土生土長的吧?錯,是荷蘭人從印尼帶來的。 道地的臺灣之光芒果冰,都是用哪種品種製作? ◎ 大清統治兩百年,哪些飲食在臺發光 .土豆不土,明代「落」臺成花生 落花生於萬曆年間由閩、粵傳入臺灣,大清統治時全島都在種, 花生油是當時主要輸出品,花生粉則成為畫龍點睛的最佳調料, 成為臺灣小吃刈包、潤餅、菜粽、豬血糕等不可或缺的配角。 .清初海鮮代表──烏魚和鱔魚 每到冬至,中國沿海的烏魚會洄游至臺灣海域產卵, 臺灣烏魚子產值近億元,是日治時代日本人傳授的。 鱔魚料理普及化,則是八田與一的功勞, 原本棲息於溝渠、沼澤的鱔魚,順著嘉南大圳游進嘉南平原, 演變成最有名的鱔魚意麵。經營超過70年的「阿源炒鱔魚」一定要嘗嘗。 ◎ 回歸中華民國,以麵代米 .麵留著自己吃,米出國賺外匯 本土的在來米、日本人培育出的蓬萊米,曾是臺灣人的主食, 國民政府遷臺後推行以麵代米,展開全民麵粉運動,供應學校麵食午餐…… 結果就讓「臺灣牛肉麵」紅到全世界! 臺北早期的牛肉麵有「口味」大街的界線: 清燉的在開封街和漢口街,川味紅燒要到桃源街附近才有。 塔城街牛肉麵?那是1970年代之後的事。 杭州南路上的「大塊牛肉麵」,為何成了作者近年的心頭好? 歷經荷蘭、明清、日本統治後,到底有沒有道地「臺灣」菜? 典型臺菜共有17味,油蔥酥、臺味魂,你愛哪一味? 名人推薦 Podcast歷史頻道《李的歷史故事》主持人/李又宗 飲食評論人/李承宇 《聯合報》「說食依舊」專欄作家/柯永輝 資深美食記者/姚舜 飲食文化工作者/徐仲 愛飯團執行長/許心怡 產地作家/陳志東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任、《料理.台灣》雜誌總編輯/陳怡伶 資深飲食編輯、飲食內容顧問與策展人/馮忠恬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臺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 飲食生活作家、電臺主持人/韓良憶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各界推薦 要了解一個民族,只要看他們吃的食物,便能窺其一二。 臺灣有許多日本定食店,小菜都一定會有醃蘿蔔,是源於日本戰國時代「一汁一菜」的傳統。 當時戰亂頻繁、食物缺乏,多數人果腹的方式,就是麥飯、醬湯和一盤醃蘿蔔,後來日本定食逐漸形成「一汁三菜」的形式,醃蘿蔔也被保留下來。 臺灣知名小吃滷肉飯,也是因為早期農家不富裕、很少開葷,即使偶得一塊豬肉,一家子也為了如何均勻分配而煩煞人,最後索性切丁剁碎,熬為滷汁,淋在一家大小的碗上,這才平息了家庭紛爭。 本書是市面上少有對臺灣食物史進行探討的佳作,滋滋有味的背後,蘊含了這一塊土地上的生存智慧,史料出處扎實、雅俗皆能共賞。如果你也熱愛這塊土地,想知道我們到底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本書絕對可以幫助你,在吃每一頓飯之餘,還能「回味」無窮。推薦給每一位愛吃的臺灣人。——Podcast歷史頻道《李的歷史故事》主持人/李又宗 鞭神老師一如既往旁徵博引,從文獻史料、掌故傳說到統計數據;更將臺灣飲食史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從如何挑選烏魚子,到清燙牛肉湯喝門道。 更重要的是,他在書中提出了有別於當前臺灣飲食史主流論述的史觀。 食無定味,飲食史觀亦然。這是本書第二啟發我的地方,僅次於鞭神老師透露他最喜歡的臺北牛肉麵店。——飲食評論人/李承宇 身為鞭神老師《百年飯桌》、《尋食記》的讀者,看到《餐桌上的臺灣史》誕生,頓覺是水到渠成之作。新作展現宏大視野,跳脫了單一食材、菜色的「亂槍式」考古或經驗談,把我帶入了臺灣近兩千年的「舌尖史」進程,雖採史家筆法,卻因主題緊扣身邊常見的食材、食物與腳下土地,讀來讓人興致盎然,飯菜香中引人深思,不忍釋卷。——《聯合報》「說食依舊」專欄作家/柯永輝 食物,其實是最庶民觀點的文化史。 每一個食材來自何方,每一個佐料的發明與遷移,每一個味道的發想組成和流傳,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次和鞭神老師聊天或讀他的書,總有一種在和活生生的史料對話的豐富感,以為是信手捻來,卻是他以學術研究的方法,多年鑽研史料研究的成果。 餐桌上的臺灣史,比我們想像中更豐富,臺灣之所以有今天飲食上的百花齊放,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才是這塊土地上源源不絕創造力的來源。——愛飯團執行長/許心怡 翻開鞭神老師新書目錄,彷彿回到二十幾年前《認識臺灣》的國中歷史課,史前時代、荷蘭明鄭到清朝日治時期,這段軌跡清晰展現眼前。然而,細細閱讀內文後發現,當年那枯燥乏味的課本,在鞭神老師筆下竟變得如此生動有趣。以時間為經,飲食為緯,老師精心梳理每個重大歷史事件,讓人對臺灣飲食有深入理解,更讓學習歷史如品嘗美食般充滿樂趣。看到這本詳盡記錄臺灣飲食文化的書,我不禁感到欣喜,這是一本想了解臺灣和身為臺灣人都該讀的書。——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任、《料理.台灣》雜誌總編輯/陳怡伶
◎詩仙、詩聖、詩狂、詩佛……唐朝詩人這麼多,不用硬背怎麼記? ◎長串年代、數字搞得我好亂?當場給一個手機號碼,你能立刻記住嗎? ◎你能一口氣說出《三十六計》嗎?認識不久,如何一下子記住一大群人的名字? ◎十二星座之類要按照次序記住的東西,如何快速牢記? 本書有兩位共同作者, 分別為世界記憶大師吳瓊和心智圖認證管理師陳琴。 吳瓊在大三時進行記憶力訓練,只花不到一個月時間, 就獲得「世界記憶大師」證書,當時全球獲得此名號的僅200人。 從此她就靠超強記憶力,在生活、學習各個方面遙遙領先其他人。 後來她利用此技巧協助三個妹妹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其中一位甚至成為大學入學考試狀元); 讓沒上過學的奶奶,拿到世界腦力錦標賽樂齡組銅牌; 她帶的學生中,還有人打破記憶力方面的金氏世界紀錄。 由此可知,記憶訓練無分年齡,只要掌握訣竅,人人都能鍛鍊。 本書介紹快速記憶的常用方法── 聯想法、歌訣法、繪圖法、拆分法、定位法,以及思維工具「心智圖」, 如何應用於升學、考證、學習等方面。不用一個月,人生各方面彎道超車。 ◎訊息零散,怎麼記?這樣串保證你過目不忘 ‧詩仙、詩聖、詩狂、詩佛……這麼多詩人稱號,怎麼記? 將抽象文字轉圖像,再靠聯想串起來: 例如:杜甫的稱號是詩聖 →杜甫憂國憂民,但他很窮,每天只能吃剩(聖)下來的豆腐。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04年拿破崙稱帝…… 歷史事件的年分總背不起來?用諧音、圖像記: 17是「儀器」、89是「芭蕉」;18是「腰包」、04是「汽車」, (一輛車有四個輪子) 本書附0~99數字編碼表,提供給你參考。 ‧英語單字背了就忘?先拆開來串成故事,再背: 例如「balloon」氣球,可以拆成 ba諧音「爸爸」+lloo像「數字1100」+n像「門的圖案」 →爸爸把1,100個氣球,都塞進了門裡面。 ◎用熟悉的舊,學上百個新 孩子上學總是忘東忘西?教他用自己的身體來提醒: 眼睛→眼鏡、耳朵→口罩、嘴巴→水壺。 出門前照鏡子確認一次,就不怕忘東忘西。 《三十六計》有哪些?作者一招快速從第一計照順序背到最後; 古詩背不起來?用畫的,2分鐘就可背好一首; 面對檢定考、國考得記大量內容,該怎麼速成進腦袋? 記憶是考試、學習、成為能人的根本,用你熟悉的舊串起上百個新, 不用一個月,人生各方面彎道超車。 本書特色 用你熟悉的舊串起上百個新,不用一個月,人生各方面彎道超車。 名人推薦 中華記憶運動協會創會理事長/王聖凱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紐約時報》暢銷書! 一系列《求生手冊》著作,全球銷售突破1,000萬冊! ◎梳頭、刷牙、洗手,這麼簡單的小事,為什麼老說「不要」? ◎搭飛機、餐廳吃飯、家有訪客,拜託你們安靜一秒,一秒就好! ◎為什麼要穿外套?為什麼不能吃冰淇淋?你哪來這麼多為什麼? ◎感冒要看病,頭髮長了得剪,但每次看到醫生、髮型師就大哭,很難搞! 養小小孩看似簡單,只要他能吃飽、穿暖、乾淨、健康、安全, 偏偏這些聽不懂人話的7歲以下孩子永遠不受控。 衣服穿不住、玩具到處丟、不洗澡就上床睡覺、老是拿商店的易碎品…… 求他們沒用,收買也無法長久,父母的理智永遠在斷線邊緣! 別抓狂、別灰心,作者大衛.博傑尼(也是兩個孩子的爸) 針對各種你想得到(甚至沒想過)的最糟情況, 提供超過200個安撫妙招,讓7歲以下小孩乖乖聽話。 ◎臨出門前,總是狀況百出 .好不容易穿上的衣服又亂脫,怎麼辦? 拿出萬聖節的公主裝、獅子裝、南瓜帽……奇怪沒關係,肯穿最重要。 但如果他就是愛光屁屁亂跑? .出門前開始大吼:我不要去學校! 你得讓「上學」這件事聽起來夠好玩! 例如:規畫一條沒走過的上學路, 小小聲問他:「今天想走那條祕密路線嗎?」 ◎求求你,安靜一秒鐘就好,很難嗎? .餐廳用餐或外出搭車,怎麼讓孩子乖乖坐好? 跟他玩「不說話遊戲」:任何需求都得用比的。 .搭飛機,最怕繫安全帶燈號一亮,他就想站起來、說要上廁所…… 事前準備他沒玩過的新玩具,乖乖坐好就給玩, 記得:一次只給一個,拉長他待在位子上的時間。 ◎那些最容易讓父母理智斷線的小事 先把整盤飯菜吃光光,瞬間又把食物吐在桌上,怎麼預防? 昨天還開心洗澡玩水,今天卻打死不肯洗頭!父母該怎麼引導? 好不容易哄上床,沒5分鐘又說想喝水、肚子餓;怎麼哄有效? 不爽就大哭,怎麼教他有話要用說的? 動不動就要父母陪玩,怎麼訓練他自己玩(或轉移他的注意力)? 收錄超過200個技巧與小遊戲, 讓頑固小孩乖乖吃飯、守秩序、不哭鬧……, 理智斷線前,幫爸媽找回一線生機。
「老實說我不太懂,也覺得有點可怕,最重要的是不想虧錢。渡部先生,你可以教我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投資方法嗎?」 ──本書責編的心聲◎別再說「等我存夠錢」,想投資,一趟國旅的預算就夠。◎商家自動門、固體酒精塊……這些不起眼的商機,都能成飆股。◎分散投資要多「散」?長期買進要多「長」?有明確標準嗎?◎A股營收上漲,獲利卻下滑;B股營收下降,獲利卻上升。該選哪一檔?作者渡部清二是日本專門教授股票投資的「複眼經濟塾」創辦人,他發現,這幾年來報名上課的初學者在5年內暴增了10倍。他經常問他們:「你明明很早就想開始,為什麼遲遲沒有行動?」原因不外乎「不太懂」、「很怕買了就虧」以及「沒時間」三大心魔。他因此整理出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選股方法,打破多數人「想開始卻不敢行動」的心魔。◎我不太懂股票,不知該買哪一檔?‧顧客多≠有投資價值,重點是商品價格調漲之後,顧客照樣繼續增多──像是東京迪士尼、麥當勞,即使售價提高,客流量依然不減,於是營收上升,「一家獨大且持續成長」,這就是股價大漲的訊號。‧衣、食、住、行中,處處有飆股。便利店的自動門、幫小火鍋加溫的固體燃料……日常中有些東西不起眼,在作者眼中全變好標的,甚至漲10倍。這種股票怎麼找?‧尋找金牛:企業是否有穩定現金收入?手機不用錢但要你每月綁定通訊費,企業就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印表機低價販售,靠顧客不斷回購碳粉與墨水來獲利。看起來不賺錢的生意,背後往往靠現金「金牛」支撐。‧但為何有些產業即使具備以上有利條件,股價仍難以上漲?(見本書第二章)。◎股價為何會漲又如何下跌?我不想虧錢:‧開戶後,先認識這5種必漲潛力股:中小型成長股、業績復甦股、績優股、價值股、老字號股。想找股價被低估的股票?瞄準「價值股」,作者教你用三大標準找到。‧媒體強調虧損的消息,許多人慌了就賣?出現利空先別脫手,看營業利益──本業還是獲利,才是真訊號。這時候,反而可能是低接的好時機。◎沒時間研究?選股其實有訣竅:‧這檔股票能不能買,看兩個數字就夠:營業收入、營業利益。‧很多股票都會穩定配息,配息越高越好嗎?其中陷阱是?‧目前股價是便宜價還是昂貴價,怎麼算?本書有簡單公式。明明想開始,遲遲沒行動?28年資歷的股市達人,打破你「不太懂」、「不想虧」、「沒時間」三大心魔,從食衣住行中找飆股。
「老實說我不太懂,也覺得有點可怕,最重要的是不想虧錢。渡部先生,你可以教我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投資方法嗎?」 ──本書責編的心聲◎別再說「等我存夠錢」,想投資,一趟國旅的預算就夠。◎商家自動門、固體酒精塊……這些不起眼的商機,都能成飆股。◎分散投資要多「散」?長期買進要多「長」?有明確標準嗎?◎A股營收上漲,獲利卻下滑;B股營收下降,獲利卻上升。該選哪一檔?作者渡部清二是日本專門教授股票投資的「複眼經濟塾」創辦人,他發現,這幾年來報名上課的初學者在5年內暴增了10倍。他經常問他們:「你明明很早就想開始,為什麼遲遲沒有行動?」原因不外乎「不太懂」、「很怕買了就虧」以及「沒時間」三大心魔。他因此整理出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選股方法,打破多數人「想開始卻不敢行動」的心魔。◎我不太懂股票,不知該買哪一檔?‧顧客多≠有投資價值,重點是商品價格調漲之後,顧客照樣繼續增多──像是東京迪士尼、麥當勞,即使售價提高,客流量依然不減,於是營收上升,「一家獨大且持續成長」,這就是股價大漲的訊號。‧衣、食、住、行中,處處有飆股。便利店的自動門、幫小火鍋加溫的固體燃料……日常中有些東西不起眼,在作者眼中全變好標的,甚至漲10倍。這種股票怎麼找?‧尋找金牛:企業是否有穩定現金收入?手機不用錢但要你每月綁定通訊費,企業就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印表機低價販售,靠顧客不斷回購碳粉與墨水來獲利。看起來不賺錢的生意,背後往往靠現金「金牛」支撐。‧但為何有些產業即使具備以上有利條件,股價仍難以上漲?(見本書第二章)。◎股價為何會漲又如何下跌?我不想虧錢:‧開戶後,先認識這5種必漲潛力股:中小型成長股、業績復甦股、績優股、價值股、老字號股。想找股價被低估的股票?瞄準「價值股」,作者教你用三大標準找到。‧媒體強調虧損的消息,許多人慌了就賣?出現利空先別脫手,看營業利益──本業還是獲利,才是真訊號。這時候,反而可能是低接的好時機。◎沒時間研究?選股其實有訣竅:‧這檔股票能不能買,看兩個數字就夠:營業收入、營業利益。‧很多股票都會穩定配息,配息越高越好嗎?其中陷阱是?‧目前股價是便宜價還是昂貴價,怎麼算?本書有簡單公式。明明想開始,遲遲沒行動?28年資歷的股市達人,打破你「不太懂」、「不想虧」、「沒時間」三大心魔,從食衣住行中找飆股。
《紐約時報》暢銷書! 一系列《求生手冊》著作,全球銷售突破1,000萬冊! ◎梳頭、刷牙、洗手,這麼簡單的小事,為什麼老說「不要」? ◎搭飛機、餐廳吃飯、家有訪客,拜託你們安靜一秒,一秒就好! ◎為什麼要穿外套?為什麼不能吃冰淇淋?你哪來這麼多為什麼? ◎感冒要看病,頭髮長了得剪,但每次看到醫生、髮型師就大哭,很難搞! 養小小孩看似簡單,只要他能吃飽、穿暖、乾淨、健康、安全, 偏偏這些聽不懂人話的7歲以下孩子永遠不受控。 衣服穿不住、玩具到處丟、不洗澡就上床睡覺、老是拿商店的易碎品…… 求他們沒用,收買也無法長久,父母的理智永遠在斷線邊緣! 別抓狂、別灰心,作者大衛.博傑尼(也是兩個孩子的爸) 針對各種你想得到(甚至沒想過)的最糟情況, 提供超過200個安撫妙招,讓7歲以下小孩乖乖聽話。 ◎臨出門前,總是狀況百出 .好不容易穿上的衣服又亂脫,怎麼辦? 拿出萬聖節的公主裝、獅子裝、南瓜帽……奇怪沒關係,肯穿最重要。 但如果他就是愛光屁屁亂跑? .出門前開始大吼:我不要去學校! 你得讓「上學」這件事聽起來夠好玩! 例如:規畫一條沒走過的上學路, 小小聲問他:「今天想走那條祕密路線嗎?」 ◎求求你,安靜一秒鐘就好,很難嗎? .餐廳用餐或外出搭車,怎麼讓孩子乖乖坐好? 跟他玩「不說話遊戲」:任何需求都得用比的。 .搭飛機,最怕繫安全帶燈號一亮,他就想站起來、說要上廁所…… 事前準備他沒玩過的新玩具,乖乖坐好就給玩, 記得:一次只給一個,拉長他待在位子上的時間。 ◎那些最容易讓父母理智斷線的小事 先把整盤飯菜吃光光,瞬間又把食物吐在桌上,怎麼預防? 昨天還開心洗澡玩水,今天卻打死不肯洗頭!父母該怎麼引導? 好不容易哄上床,沒5分鐘又說想喝水、肚子餓;怎麼哄有效? 不爽就大哭,怎麼教他有話要用說的? 動不動就要父母陪玩,怎麼訓練他自己玩(或轉移他的注意力)? 收錄超過200個技巧與小遊戲, 讓頑固小孩乖乖吃飯、守秩序、不哭鬧……, 理智斷線前,幫爸媽找回一線生機。
「老實說我不太懂,也覺得有點可怕,最重要的是不想虧錢。渡部先生,你可以教我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投資方法嗎?」 ──本書責編的心聲◎別再說「等我存夠錢」,想投資,一趟國旅的預算就夠。◎商家自動門、固體酒精塊……這些不起眼的商機,都能成飆股。◎分散投資要多「散」?長期買進要多「長」?有明確標準嗎?◎A股營收上漲,獲利卻下滑;B股營收下降,獲利卻上升。該選哪一檔?作者渡部清二是日本專門教授股票投資的「複眼經濟塾」創辦人,他發現,這幾年來報名上課的初學者在5年內暴增了10倍。他經常問他們:「你明明很早就想開始,為什麼遲遲沒有行動?」原因不外乎「不太懂」、「很怕買了就虧」以及「沒時間」三大心魔。他因此整理出超級簡單且讓人安心的選股方法,打破多數人「想開始卻不敢行動」的心魔。◎我不太懂股票,不知該買哪一檔?‧顧客多≠有投資價值,重點是商品價格調漲之後,顧客照樣繼續增多──像是東京迪士尼、麥當勞,即使售價提高,客流量依然不減,於是營收上升,「一家獨大且持續成長」,這就是股價大漲的訊號。‧衣、食、住、行中,處處有飆股。便利店的自動門、幫小火鍋加溫的固體燃料……日常中有些東西不起眼,在作者眼中全變好標的,甚至漲10倍。這種股票怎麼找?‧尋找金牛:企業是否有穩定現金收入?手機不用錢但要你每月綁定通訊費,企業就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印表機低價販售,靠顧客不斷回購碳粉與墨水來獲利。看起來不賺錢的生意,背後往往靠現金「金牛」支撐。‧但為何有些產業即使具備以上有利條件,股價仍難以上漲?(見本書第二章)。◎股價為何會漲又如何下跌?我不想虧錢:‧開戶後,先認識這5種必漲潛力股:中小型成長股、業績復甦股、績優股、價值股、老字號股。想找股價被低估的股票?瞄準「價值股」,作者教你用三大標準找到。‧媒體強調虧損的消息,許多人慌了就賣?出現利空先別脫手,看營業利益──本業還是獲利,才是真訊號。這時候,反而可能是低接的好時機。◎沒時間研究?選股其實有訣竅:‧這檔股票能不能買,看兩個數字就夠:營業收入、營業利益。‧很多股票都會穩定配息,配息越高越好嗎?其中陷阱是?‧目前股價是便宜價還是昂貴價,怎麼算?本書有簡單公式。明明想開始,遲遲沒行動?28年資歷的股市達人,打破你「不太懂」、「不想虧」、「沒時間」三大心魔,從食衣住行中找飆股。
《紐約時報》暢銷書! 一系列《求生手冊》著作,全球銷售突破1,000萬冊! ◎梳頭、刷牙、洗手,這麼簡單的小事,為什麼老說「不要」? ◎搭飛機、餐廳吃飯、家有訪客,拜託你們安靜一秒,一秒就好! ◎為什麼要穿外套?為什麼不能吃冰淇淋?你哪來這麼多為什麼? ◎感冒要看病,頭髮長了得剪,但每次看到醫生、髮型師就大哭,很難搞! 養小小孩看似簡單,只要他能吃飽、穿暖、乾淨、健康、安全, 偏偏這些聽不懂人話的7歲以下孩子永遠不受控。 衣服穿不住、玩具到處丟、不洗澡就上床睡覺、老是拿商店的易碎品…… 求他們沒用,收買也無法長久,父母的理智永遠在斷線邊緣! 別抓狂、別灰心,作者大衛.博傑尼(也是兩個孩子的爸) 針對各種你想得到(甚至沒想過)的最糟情況, 提供超過200個安撫妙招,讓7歲以下小孩乖乖聽話。 ◎臨出門前,總是狀況百出 .好不容易穿上的衣服又亂脫,怎麼辦? 拿出萬聖節的公主裝、獅子裝、南瓜帽……奇怪沒關係,肯穿最重要。 但如果他就是愛光屁屁亂跑? .出門前開始大吼:我不要去學校! 你得讓「上學」這件事聽起來夠好玩! 例如:規畫一條沒走過的上學路, 小小聲問他:「今天想走那條祕密路線嗎?」 ◎求求你,安靜一秒鐘就好,很難嗎? .餐廳用餐或外出搭車,怎麼讓孩子乖乖坐好? 跟他玩「不說話遊戲」:任何需求都得用比的。 .搭飛機,最怕繫安全帶燈號一亮,他就想站起來、說要上廁所…… 事前準備他沒玩過的新玩具,乖乖坐好就給玩, 記得:一次只給一個,拉長他待在位子上的時間。 ◎那些最容易讓父母理智斷線的小事 先把整盤飯菜吃光光,瞬間又把食物吐在桌上,怎麼預防? 昨天還開心洗澡玩水,今天卻打死不肯洗頭!父母該怎麼引導? 好不容易哄上床,沒5分鐘又說想喝水、肚子餓;怎麼哄有效? 不爽就大哭,怎麼教他有話要用說的? 動不動就要父母陪玩,怎麼訓練他自己玩(或轉移他的注意力)? 收錄超過200個技巧與小遊戲, 讓頑固小孩乖乖吃飯、守秩序、不哭鬧……, 理智斷線前,幫爸媽找回一線生機。
◎玩具被搶,當場就猛推對方。怎麼教孩子適切表達「憤怒」? ◎不給他買玩具,就死賴在地上不走;指令怎麼下他才會懂? ◎送他上學,從出門一路哭到教室;家長最害怕的分離焦慮怎麼解? ◎動不動就暴躁、耍脾氣,他是想控制我,還是想表達需求? 作者愛麗絲.潔拉芭勒曾任職於法國兒科、婦幼保護中心、托嬰中心等機構, 現為幼教協會「幼兒同行」大使,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以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經驗,結合最新科學研究, 針對育有0至10歲孩子的家長撰寫。 玩具、拼圖自己組不出來,就大哭大鬧、把東西踢開; 看到爸媽抱弟弟或妹妹就吃醋,找時間偷打對方; 明明說了不要跑、不要大聲說話,他反而衝得更遠、叫更大聲? 這些令爸媽頭痛的行為,背後都是情緒問題。 本書提供35個0至10歲的互動小遊戲, 讓親子都學會,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當孩子學會察覺、理解且能安頓好內心的情緒怪獸,爸媽就輕鬆! ◎情緒,跟大腦發展相關 .說不出來沒關係,讓他用指的: 0至10歲兒童,因大腦神經連結還未發育完全, 表達情緒對他來說相對困難。 你要設計情緒溫度計:分成綠色(平穩)、黃色、橘色及紅色(爆炸), 當他憤怒時,別用說的、用「指」的:我現在是紅色。 .負面情緒是什麼?讓他背背看: 選幾本有重量的書,貼上憤怒、討厭、不公平等標籤, 放進一個袋子裡,讓他親自背背看,體驗負面能量有多重。 ◎互動小遊戲,一邊玩,一邊處理情緒怪獸 .哭鬧、緊張怎麼舒緩? 玩「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遊戲,觸覺有利於放鬆。 曼陀羅著色(本書內附)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不過敏,你也可以在室內滴一或兩滴舒壓草本精油。 .說不出的難過、恐懼,怎麼化解? 給一個「魔法石頭」,讓恐懼具象化,孩子更安心。 玩「食物盲測」,增加孩子的感官體驗。 .驕傲和嫉妒是什麼?怎麼感受? 「袋鼠跳」讓孩子體驗,什麼是自信與成功。 「無尾熊抱抱」可化解嫉妒,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 35個親子互動小遊戲, 讓孩子、甚至是父母更懂得: 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0至10歲兒童的情緒管理指南。
◎玩具被搶,當場就猛推對方。怎麼教孩子適切表達「憤怒」? ◎不給他買玩具,就死賴在地上不走;指令怎麼下他才會懂? ◎送他上學,從出門一路哭到教室;家長最害怕的分離焦慮怎麼解? ◎動不動就暴躁、耍脾氣,他是想控制我,還是想表達需求? 作者愛麗絲.潔拉芭勒曾任職於法國兒科、婦幼保護中心、托嬰中心等機構, 現為幼教協會「幼兒同行」大使,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以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經驗,結合最新科學研究, 針對育有0至10歲孩子的家長撰寫。 玩具、拼圖自己組不出來,就大哭大鬧、把東西踢開; 看到爸媽抱弟弟或妹妹就吃醋,找時間偷打對方; 明明說了不要跑、不要大聲說話,他反而衝得更遠、叫更大聲? 這些令爸媽頭痛的行為,背後都是情緒問題。 本書提供35個0至10歲的互動小遊戲, 讓親子都學會,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當孩子學會察覺、理解且能安頓好內心的情緒怪獸,爸媽就輕鬆! ◎情緒,跟大腦發展相關 .說不出來沒關係,讓他用指的: 0至10歲兒童,因大腦神經連結還未發育完全, 表達情緒對他來說相對困難。 你要設計情緒溫度計:分成綠色(平穩)、黃色、橘色及紅色(爆炸), 當他憤怒時,別用說的、用「指」的:我現在是紅色。 .負面情緒是什麼?讓他背背看: 選幾本有重量的書,貼上憤怒、討厭、不公平等標籤, 放進一個袋子裡,讓他親自背背看,體驗負面能量有多重。 ◎互動小遊戲,一邊玩,一邊處理情緒怪獸 .哭鬧、緊張怎麼舒緩? 玩「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遊戲,觸覺有利於放鬆。 曼陀羅著色(本書內附)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不過敏,你也可以在室內滴一或兩滴舒壓草本精油。 .說不出的難過、恐懼,怎麼化解? 給一個「魔法石頭」,讓恐懼具象化,孩子更安心。 玩「食物盲測」,增加孩子的感官體驗。 .驕傲和嫉妒是什麼?怎麼感受? 「袋鼠跳」讓孩子體驗,什麼是自信與成功。 「無尾熊抱抱」可化解嫉妒,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 35個親子互動小遊戲, 讓孩子、甚至是父母更懂得: 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0至10歲兒童的情緒管理指南。
◎玩具被搶,當場就猛推對方。怎麼教孩子適切表達「憤怒」? ◎不給他買玩具,就死賴在地上不走;指令怎麼下他才會懂? ◎送他上學,從出門一路哭到教室;家長最害怕的分離焦慮怎麼解? ◎動不動就暴躁、耍脾氣,他是想控制我,還是想表達需求? 作者愛麗絲.潔拉芭勒曾任職於法國兒科、婦幼保護中心、托嬰中心等機構, 現為幼教協會「幼兒同行」大使,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以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經驗,結合最新科學研究, 針對育有0至10歲孩子的家長撰寫。 玩具、拼圖自己組不出來,就大哭大鬧、把東西踢開; 看到爸媽抱弟弟或妹妹就吃醋,找時間偷打對方; 明明說了不要跑、不要大聲說話,他反而衝得更遠、叫更大聲? 這些令爸媽頭痛的行為,背後都是情緒問題。 本書提供35個0至10歲的互動小遊戲, 讓親子都學會,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當孩子學會察覺、理解且能安頓好內心的情緒怪獸,爸媽就輕鬆! ◎情緒,跟大腦發展相關 .說不出來沒關係,讓他用指的: 0至10歲兒童,因大腦神經連結還未發育完全, 表達情緒對他來說相對困難。 你要設計情緒溫度計:分成綠色(平穩)、黃色、橘色及紅色(爆炸), 當他憤怒時,別用說的、用「指」的:我現在是紅色。 .負面情緒是什麼?讓他背背看: 選幾本有重量的書,貼上憤怒、討厭、不公平等標籤, 放進一個袋子裡,讓他親自背背看,體驗負面能量有多重。 ◎互動小遊戲,一邊玩,一邊處理情緒怪獸 .哭鬧、緊張怎麼舒緩? 玩「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遊戲,觸覺有利於放鬆。 曼陀羅著色(本書內附)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不過敏,你也可以在室內滴一或兩滴舒壓草本精油。 .說不出的難過、恐懼,怎麼化解? 給一個「魔法石頭」,讓恐懼具象化,孩子更安心。 玩「食物盲測」,增加孩子的感官體驗。 .驕傲和嫉妒是什麼?怎麼感受? 「袋鼠跳」讓孩子體驗,什麼是自信與成功。 「無尾熊抱抱」可化解嫉妒,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 35個親子互動小遊戲, 讓孩子、甚至是父母更懂得: 那些說不出口的失望、嫉妒、憤怒、驕傲該怎麼表達。 0至10歲兒童的情緒管理指南。
◎「有透明螢幕可看到食材保存期限的物聯網。」α世代這樣畫冰箱。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只有背景沒有臉?他們說這是特色。 ◎就算別人比自己厲害也不羨慕。「大家都不一樣,大家都很好」才正常。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這是資訊排毒。 作者小々馬 敦為日本產業能率大學教授、世代研究專家, 長年透過產學合作,研究X(1965年~1980年)、Y(1981年~1996年)、 Z(1997年~2009年)與α世代(2010年~2024年)的價值觀及消費行為。 為什麼現在要研究這群尚未成年的α世代(2010年~2024年)? 因為這個世代的所有成員都出生於二十一世紀──他們是第一批AI世代, 出生人數跟X世代相比,只剩1/3,這是消費人口的重大改變。 作者針對上千位Z、α世代與其長輩,橫跨三個世代比較, 精準描繪這群出生在數位浪頭上的「少數」,將如何改變未來? 也許人口負成長未必是壞事,就像雲霄飛車,樂趣就在俯衝而下時的快感。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的樣貌。 ◎從調查訪問解析α世代生活型態 這群小朋友有問題不先問真人,先問AI,讓AI做決定。 不看電視但照樣追劇,買遊戲不怕被劇透。 (得確認全程都很有趣才要買)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都很模糊、有人還用背影, α世代說:這是恰到好處的距離感,不要強行幫我貼上標籤。 在資訊爆量的狀況下,訊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排毒: 不在社群媒體上po華麗美照,只跟3到5個真正親近的人分享。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並靠AI做決定。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溝通對象不局限於人,只要能讓他們感受到「人性」就能互動。 α世代跟AI對話的時間可能高於父母。 .從粉絲經濟到共鳴經濟:追星已成為主流,即使金錢無法負擔, 也會投資時間和勞力,來支持偶像或職業隊伍(像是應援)。 ◎這群小朋友決定未來社會的樣貌 .在虛擬世界描繪理想,再到現實中實現。 先利用虛擬空間打造理想生活, 在遊戲裡建造房子、創造角色,再到現實裡實現。 .運用AI創作與發佈的作品將越來越多, 兩年後,AI手機的比例將達到40%,「創作」將重新被定義。 他們善於結合AI的效率與藝術思維的感性, 讓直覺、美感與創意,成為解決問題與表達觀點的新方式。 .α世代必須面臨三大災難的挑戰: 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疫情與新型病毒威脅、 以及因價值觀衝突引發的戰爭與社會對立。該如何因應? 凡事先問AI、追劇不怕劇透、遊戲機取代電視,可以拍照但不露臉,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X、TikTok追蹤總數超過16萬,TikTok小說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書評網站NetGalley讀者熱烈回饋: ◎有快樂,也有悲傷, 即使是對愛情膽怯的人,讀了也會嚮往戀愛。(圖書館員) ◎這些故事是每個人都有的愛情經歷, 你一定會在本書中,找到共鳴。(書評人) 作者神田澪自2017年起,在網路上發表140字內的極短篇小說, 她不用Word創作,而是直接寫在X(前稱Twitter)上, 因為X一則貼文最多只能發表140字,系統會自動提示還剩幾個字, 有限的文字篇幅,反而讓人無限感動, 她在TikTok上以流行音樂搭配極短篇小說的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神田澪:「我想寫給那些不擅長閱讀的人,寫出他們會想讀的東西。」 戀愛的苦澀酸甜、悸動心碎,親情的離散牽絆……, 140字,159則故事,有的讓你會心一笑,有的讓你盈眶、落淚: ◎拍你喜歡的 他沒有拍照的習慣,手機相簿裡只有幾張文件照片。 可是難得出來旅行,我慫恿他拍些照片。 「要拍什麼?」 「什麼都好啊。就拍你喜歡的。」 他點點頭表示懂了,接著把相機鏡頭對準我。 「看這邊,笑一個。」 ◎早就準備好了 交往8年,分手時我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我從鞋。櫃。深。處。拿出最喜歡的高跟鞋,感覺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 原來,我的心早就準備好要和你分手了。 ◎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我翻到一本舊相簿,是他和前女友一起製作的相片集。 在海邊依偎著的兩人,照片下方寫著「此刻是最幸福的時光」。 我問他:「你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他閉上眼睛,似乎在回想:「什麼時候呢?」 我懂了。 他此刻的目光,凝視的是往昔。 ◎我單戀男友 心儀的他,成了我的男友。 「我現在還談不上很喜歡妳,但我們可以先交往看看。」他說。 每一次都是我主動約他。 研究什麼髮型可愛,一個人興奮期待著,試著不介意他老是遲到。 直到某天,與電車車窗倒映的自己視線交會,我看到一張泫然欲泣的臉。 我終於明白了。 我永遠無法與他兩情相悅。 140字,有的讓你微微一笑,有的讓你落淚。 讀了想戀愛,或者,想起那段戀愛──也請用140個字敘述你的愛情故事吧。
X、TikTok追蹤總數超過16萬,TikTok小說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書評網站NetGalley讀者熱烈回饋: ◎有快樂,也有悲傷, 即使是對愛情膽怯的人,讀了也會嚮往戀愛。(圖書館員) ◎這些故事是每個人都有的愛情經歷, 你一定會在本書中,找到共鳴。(書評人) 作者神田澪自2017年起,在網路上發表140字內的極短篇小說, 她不用Word創作,而是直接寫在X(前稱Twitter)上, 因為X一則貼文最多只能發表140字,系統會自動提示還剩幾個字, 有限的文字篇幅,反而讓人無限感動, 她在TikTok上以流行音樂搭配極短篇小說的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神田澪:「我想寫給那些不擅長閱讀的人,寫出他們會想讀的東西。」 戀愛的苦澀酸甜、悸動心碎,親情的離散牽絆……, 140字,159則故事,有的讓你會心一笑,有的讓你盈眶、落淚: ◎拍你喜歡的 他沒有拍照的習慣,手機相簿裡只有幾張文件照片。 可是難得出來旅行,我慫恿他拍些照片。 「要拍什麼?」 「什麼都好啊。就拍你喜歡的。」 他點點頭表示懂了,接著把相機鏡頭對準我。 「看這邊,笑一個。」 ◎早就準備好了 交往8年,分手時我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我從鞋。櫃。深。處。拿出最喜歡的高跟鞋,感覺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 原來,我的心早就準備好要和你分手了。 ◎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我翻到一本舊相簿,是他和前女友一起製作的相片集。 在海邊依偎著的兩人,照片下方寫著「此刻是最幸福的時光」。 我問他:「你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他閉上眼睛,似乎在回想:「什麼時候呢?」 我懂了。 他此刻的目光,凝視的是往昔。 ◎我單戀男友 心儀的他,成了我的男友。 「我現在還談不上很喜歡妳,但我們可以先交往看看。」他說。 每一次都是我主動約他。 研究什麼髮型可愛,一個人興奮期待著,試著不介意他老是遲到。 直到某天,與電車車窗倒映的自己視線交會,我看到一張泫然欲泣的臉。 我終於明白了。 我永遠無法與他兩情相悅。 140字,有的讓你微微一笑,有的讓你落淚。 讀了想戀愛,或者,想起那段戀愛──也請用140個字敘述你的愛情故事吧。
◎「有透明螢幕可看到食材保存期限的物聯網。」α世代這樣畫冰箱。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只有背景沒有臉?他們說這是特色。 ◎就算別人比自己厲害也不羨慕。「大家都不一樣,大家都很好」才正常。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這是資訊排毒。 作者小々馬 敦為日本產業能率大學教授、世代研究專家, 長年透過產學合作,研究X(1965年~1980年)、Y(1981年~1996年)、 Z(1997年~2009年)與α世代(2010年~2024年)的價值觀及消費行為。 為什麼現在要研究這群尚未成年的α世代(2010年~2024年)? 因為這個世代的所有成員都出生於二十一世紀──他們是第一批AI世代, 出生人數跟X世代相比,只剩1/3,這是消費人口的重大改變。 作者針對上千位Z、α世代與其長輩,橫跨三個世代比較, 精準描繪這群出生在數位浪頭上的「少數」,將如何改變未來? 也許人口負成長未必是壞事,就像雲霄飛車,樂趣就在俯衝而下時的快感。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的樣貌。 ◎從調查訪問解析α世代生活型態 這群小朋友有問題不先問真人,先問AI,讓AI做決定。 不看電視但照樣追劇,買遊戲不怕被劇透。 (得確認全程都很有趣才要買)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都很模糊、有人還用背影, α世代說:這是恰到好處的距離感,不要強行幫我貼上標籤。 在資訊爆量的狀況下,訊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排毒: 不在社群媒體上po華麗美照,只跟3到5個真正親近的人分享。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並靠AI做決定。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溝通對象不局限於人,只要能讓他們感受到「人性」就能互動。 α世代跟AI對話的時間可能高於父母。 .從粉絲經濟到共鳴經濟:追星已成為主流,即使金錢無法負擔, 也會投資時間和勞力,來支持偶像或職業隊伍(像是應援)。 ◎這群小朋友決定未來社會的樣貌 .在虛擬世界描繪理想,再到現實中實現。 先利用虛擬空間打造理想生活, 在遊戲裡建造房子、創造角色,再到現實裡實現。 .運用AI創作與發佈的作品將越來越多, 兩年後,AI手機的比例將達到40%,「創作」將重新被定義。 他們善於結合AI的效率與藝術思維的感性, 讓直覺、美感與創意,成為解決問題與表達觀點的新方式。 .α世代必須面臨三大災難的挑戰: 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疫情與新型病毒威脅、 以及因價值觀衝突引發的戰爭與社會對立。該如何因應? 凡事先問AI、追劇不怕劇透、遊戲機取代電視,可以拍照但不露臉,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有透明螢幕可看到食材保存期限的物聯網。」α世代這樣畫冰箱。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只有背景沒有臉?他們說這是特色。 ◎就算別人比自己厲害也不羨慕。「大家都不一樣,大家都很好」才正常。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這是資訊排毒。 作者小々馬 敦為日本產業能率大學教授、世代研究專家, 長年透過產學合作,研究X(1965年~1980年)、Y(1981年~1996年)、 Z(1997年~2009年)與α世代(2010年~2024年)的價值觀及消費行為。 為什麼現在要研究這群尚未成年的α世代(2010年~2024年)? 因為這個世代的所有成員都出生於二十一世紀──他們是第一批AI世代, 出生人數跟X世代相比,只剩1/3,這是消費人口的重大改變。 作者針對上千位Z、α世代與其長輩,橫跨三個世代比較, 精準描繪這群出生在數位浪頭上的「少數」,將如何改變未來? 也許人口負成長未必是壞事,就像雲霄飛車,樂趣就在俯衝而下時的快感。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的樣貌。 ◎從調查訪問解析α世代生活型態 這群小朋友有問題不先問真人,先問AI,讓AI做決定。 不看電視但照樣追劇,買遊戲不怕被劇透。 (得確認全程都很有趣才要買) 自我介紹的個人照都很模糊、有人還用背影, α世代說:這是恰到好處的距離感,不要強行幫我貼上標籤。 在資訊爆量的狀況下,訊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排毒: 不在社群媒體上po華麗美照,只跟3到5個真正親近的人分享。 比起想要買的商品,他們更在乎「不必買哪些商品」,並靠AI做決定。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溝通對象不局限於人,只要能讓他們感受到「人性」就能互動。 α世代跟AI對話的時間可能高於父母。 .從粉絲經濟到共鳴經濟:追星已成為主流,即使金錢無法負擔, 也會投資時間和勞力,來支持偶像或職業隊伍(像是應援)。 ◎這群小朋友決定未來社會的樣貌 .在虛擬世界描繪理想,再到現實中實現。 先利用虛擬空間打造理想生活, 在遊戲裡建造房子、創造角色,再到現實裡實現。 .運用AI創作與發佈的作品將越來越多, 兩年後,AI手機的比例將達到40%,「創作」將重新被定義。 他們善於結合AI的效率與藝術思維的感性, 讓直覺、美感與創意,成為解決問題與表達觀點的新方式。 .α世代必須面臨三大災難的挑戰: 氣候變遷帶來的自然災害、疫情與新型病毒威脅、 以及因價值觀衝突引發的戰爭與社會對立。該如何因應? 凡事先問AI、追劇不怕劇透、遊戲機取代電視,可以拍照但不露臉, 理解他們,就能理解下一個社會。
X、TikTok追蹤總數超過16萬,TikTok小說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書評網站NetGalley讀者熱烈回饋: ◎有快樂,也有悲傷, 即使是對愛情膽怯的人,讀了也會嚮往戀愛。(圖書館員) ◎這些故事是每個人都有的愛情經歷, 你一定會在本書中,找到共鳴。(書評人) 作者神田澪自2017年起,在網路上發表140字內的極短篇小說, 她不用Word創作,而是直接寫在X(前稱Twitter)上, 因為X一則貼文最多只能發表140字,系統會自動提示還剩幾個字, 有限的文字篇幅,反而讓人無限感動, 她在TikTok上以流行音樂搭配極短篇小說的短影片,總點閱數超過2,500萬。 神田澪:「我想寫給那些不擅長閱讀的人,寫出他們會想讀的東西。」 戀愛的苦澀酸甜、悸動心碎,親情的離散牽絆……, 140字,159則故事,有的讓你會心一笑,有的讓你盈眶、落淚: ◎拍你喜歡的 他沒有拍照的習慣,手機相簿裡只有幾張文件照片。 可是難得出來旅行,我慫恿他拍些照片。 「要拍什麼?」 「什麼都好啊。就拍你喜歡的。」 他點點頭表示懂了,接著把相機鏡頭對準我。 「看這邊,笑一個。」 ◎早就準備好了 交往8年,分手時我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我從鞋。櫃。深。處。拿出最喜歡的高跟鞋,感覺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 原來,我的心早就準備好要和你分手了。 ◎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我翻到一本舊相簿,是他和前女友一起製作的相片集。 在海邊依偎著的兩人,照片下方寫著「此刻是最幸福的時光」。 我問他:「你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他閉上眼睛,似乎在回想:「什麼時候呢?」 我懂了。 他此刻的目光,凝視的是往昔。 ◎我單戀男友 心儀的他,成了我的男友。 「我現在還談不上很喜歡妳,但我們可以先交往看看。」他說。 每一次都是我主動約他。 研究什麼髮型可愛,一個人興奮期待著,試著不介意他老是遲到。 直到某天,與電車車窗倒映的自己視線交會,我看到一張泫然欲泣的臉。 我終於明白了。 我永遠無法與他兩情相悅。 140字,有的讓你微微一笑,有的讓你落淚。 讀了想戀愛,或者,想起那段戀愛──也請用140個字敘述你的愛情故事吧。
◎買了很多年的意外險,從來沒用過,這樣算漏財嗎? ◎選擇通勤1小時到公司,還是付昂貴的租金住公司附近? ◎原料成本不到售價五成,iPhone為何賣這麼貴?因為你買的是「信任」。 ◎錢存銀行最安穩,投資股票有風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作者謝宗博為知名財經作家, 擁有澳洲資深註冊會計師、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資格。 經常有讀者問他: 愛吃高檔美食、買名車、買名牌包,旅行坐商務艙,花錢看昂貴演唱會, 或是學別人炒黃金,買了一堆小金豆,這些花錢行為算漏財嗎? 作者認為:不一定。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心理帳戶」, 即使生活比較奢侈,但只要花出去的錢能為自己帶來回報, 或是內心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就不算漏財。 既然漏財不等於愛花錢,什麼才算漏財? 作者以生活化案例,帶你認識財富、投資、風險等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省錢變浪費、花錢卻節約、怎麼投資、怎麼投機、怎麼處理借貸? 有錢人想的、做的跟你哪裡不一樣! ◎陷入價格陷阱,所以你漏財 免費的YouTube、免費的接駁車、免費的優惠券…… 你以為的免費,其實是讓你用別的方式付費: 你的時間、精力、關注度,都是你的財富之一。 買了卻沒穿過的衣服、預繳了年費卻沒去過幾次的健身房, 你以為的省,其實讓你花更多。 ◎有錢人算帳,成本比收益更重要 通勤1小時,還是每個月多花2,000元住公司旁邊? 假設你每小時可賺120元,通勤來回2小時, 一個月(約21個工作日)就損失5,040元! 多數人只關心賺多少,卻忽略財富累積的最大敵人──成本。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決策成本等,都比金錢成本更重要。 ◎成功的關鍵不是能力高低,而是你的選擇 手上有閒錢,該提前還房貸還是先投資? 朋友找我借錢,該借嗎?熟人間借錢,要承擔四種風險,你怎麼選? 雞蛋該不該放同一個籃子?保險從沒用到,還要繼續買嗎? 人生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做決策, 因為人會選擇規避損失:可以不賺,但不接受吃虧。 存錢很難,漏財卻很容易,理解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用知識構築堅固的財庫,防止漏財,還能用錢致富。
◎買了很多年的意外險,從來沒用過,這樣算漏財嗎? ◎選擇通勤1小時到公司,還是付昂貴的租金住公司附近? ◎原料成本不到售價五成,iPhone為何賣這麼貴?因為你買的是「信任」。 ◎錢存銀行最安穩,投資股票有風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作者謝宗博為知名財經作家, 擁有澳洲資深註冊會計師、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資格。 經常有讀者問他: 愛吃高檔美食、買名車、買名牌包,旅行坐商務艙,花錢看昂貴演唱會, 或是學別人炒黃金,買了一堆小金豆,這些花錢行為算漏財嗎? 作者認為:不一定。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心理帳戶」, 即使生活比較奢侈,但只要花出去的錢能為自己帶來回報, 或是內心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就不算漏財。 既然漏財不等於愛花錢,什麼才算漏財? 作者以生活化案例,帶你認識財富、投資、風險等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省錢變浪費、花錢卻節約、怎麼投資、怎麼投機、怎麼處理借貸? 有錢人想的、做的跟你哪裡不一樣! ◎陷入價格陷阱,所以你漏財 免費的YouTube、免費的接駁車、免費的優惠券…… 你以為的免費,其實是讓你用別的方式付費: 你的時間、精力、關注度,都是你的財富之一。 買了卻沒穿過的衣服、預繳了年費卻沒去過幾次的健身房, 你以為的省,其實讓你花更多。 ◎有錢人算帳,成本比收益更重要 通勤1小時,還是每個月多花2,000元住公司旁邊? 假設你每小時可賺120元,通勤來回2小時, 一個月(約21個工作日)就損失5,040元! 多數人只關心賺多少,卻忽略財富累積的最大敵人──成本。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決策成本等,都比金錢成本更重要。 ◎成功的關鍵不是能力高低,而是你的選擇 手上有閒錢,該提前還房貸還是先投資? 朋友找我借錢,該借嗎?熟人間借錢,要承擔四種風險,你怎麼選? 雞蛋該不該放同一個籃子?保險從沒用到,還要繼續買嗎? 人生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做決策, 因為人會選擇規避損失:可以不賺,但不接受吃虧。 存錢很難,漏財卻很容易,理解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用知識構築堅固的財庫,防止漏財,還能用錢致富。
◎買了很多年的意外險,從來沒用過,這樣算漏財嗎? ◎選擇通勤1小時到公司,還是付昂貴的租金住公司附近? ◎原料成本不到售價五成,iPhone為何賣這麼貴?因為你買的是「信任」。 ◎錢存銀行最安穩,投資股票有風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作者謝宗博為知名財經作家, 擁有澳洲資深註冊會計師、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資格。 經常有讀者問他: 愛吃高檔美食、買名車、買名牌包,旅行坐商務艙,花錢看昂貴演唱會, 或是學別人炒黃金,買了一堆小金豆,這些花錢行為算漏財嗎? 作者認為:不一定。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心理帳戶」, 即使生活比較奢侈,但只要花出去的錢能為自己帶來回報, 或是內心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就不算漏財。 既然漏財不等於愛花錢,什麼才算漏財? 作者以生活化案例,帶你認識財富、投資、風險等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省錢變浪費、花錢卻節約、怎麼投資、怎麼投機、怎麼處理借貸? 有錢人想的、做的跟你哪裡不一樣! ◎陷入價格陷阱,所以你漏財 免費的YouTube、免費的接駁車、免費的優惠券…… 你以為的免費,其實是讓你用別的方式付費: 你的時間、精力、關注度,都是你的財富之一。 買了卻沒穿過的衣服、預繳了年費卻沒去過幾次的健身房, 你以為的省,其實讓你花更多。 ◎有錢人算帳,成本比收益更重要 通勤1小時,還是每個月多花2,000元住公司旁邊? 假設你每小時可賺120元,通勤來回2小時, 一個月(約21個工作日)就損失5,040元! 多數人只關心賺多少,卻忽略財富累積的最大敵人──成本。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決策成本等,都比金錢成本更重要。 ◎成功的關鍵不是能力高低,而是你的選擇 手上有閒錢,該提前還房貸還是先投資? 朋友找我借錢,該借嗎?熟人間借錢,要承擔四種風險,你怎麼選? 雞蛋該不該放同一個籃子?保險從沒用到,還要繼續買嗎? 人生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做決策, 因為人會選擇規避損失:可以不賺,但不接受吃虧。 存錢很難,漏財卻很容易,理解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律, 用知識構築堅固的財庫,防止漏財,還能用錢致富。
日文中的「急性子(せっかち)」, 是由「急忙(せく)」和「贏(勝ち)」兩個詞彙組合而成。 這一詞不僅代表著急,更帶有「贏」的意味, 也就是說,在日文中,急性子不是缺點,而是能帶你迎向勝利的優點。 作者原弘始是設計公司Design Studio L執行董事長, 身兼管理職和設計師的他,永遠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滿, 被上司稱讚是「停不下來的創作者」。 但他發現,急性子工作態度雖然讓自己容易受重用,得到更多發揮機會, 卻也產生不少後果: ◎嫌同事動作太慢,自己來比較快;結果天天累到爆; ◎常被另一半抱怨「茶泡得太淡了」──因為等不及! ◎喜歡多工,但不斷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思維,會加重大腦負擔。 ◎喜歡尋找最短路徑,但風險是為求快而偷工減料,品質不佳得重做。 ◎任何行程都要事先查好路徑,然後急忙趕下個行程,忘了享受當下。 他開始自省,這種工作和生活都愛衝衝衝、卻搞得自己很累的工作方式 怎麼改善? 作者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急性子但不累的工作術」文章與眾人分享, 讓自己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多工是好事,但大腦很疲勞 為了求快,急性子工作者總是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思維, 但這麼做容易導致大腦不堪負荷,效率逐漸下滑。 怎麼做才能速度快又不累? 你可以設計一天的總工作量,不要超載; 或設定「中途目標」,完成階段性作業後,強迫自己先休息。 並把重要的事情排在早上處理,腦子更清晰。 ◎這樣做事,速度與品質兼顧 .將所有工作列成清單,連倒垃圾、印收據、回信等雜事也列入, 看著打勾後的項目一個個消失,就不必再費腦想:「那件事我完成了嗎?」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不只是你,連同事也能受益。 作者的公司就建立作業「服務臺」,彙整常用的文件和常見問題, 任何人有任何需求,都可立即找到相應資源,速度快但不累。 .本書還提供很多方法讓你快而不累: 如何快速產出,但是大腦零負擔? 如何用低效率換來高效率? 如何創造時間…… ……想知道嗎? ◎遇到這些時候,再心急也該踩剎車 看到訊息就秒回,也許你對自己的高效率感到滿意, 但客戶可能會想:「這麼快就回信,他根本沒看,只是在敷衍我?」 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與體貼? 回郵件超快、喜歡多工進行、不喜歡等人更不讓人等, 急性子不累的工作術,讓你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寫功課老是拖拖拉拉?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先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出門上學老忘東忘西?在玄關設置「學校用品專區」,讓他自己盤點。◎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來讚美,他更有動力。◎一玩就忘了時間?別吼,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作者親野智可等,是超過40年資歷的親職顧問,曾在小學執教23年,並擔任知名漫畫《東大特訓班》指導專家,經常受邀至日本各地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的家長會演講。他發現,現在的父母都身陷「過度教養」的疲憊中,舉凡功課、用餐、玩樂、運動、才藝甚至社區互動,都投入過多精力只為讓孩子成長,但結果通常都不如預期。於是這幾年他大力提倡「狡猾育兒術」,所謂狡猾,不是要家長耍小聰明的騙孩子,而是利用某些驅使人行動的小技巧,不用催、不必罵,孩子就會自動自發。◎叫不動、丟三落四?父母可以這樣狡猾‧寫功課拖拖拉拉?不用自己催,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就會主動去做;或先拿塊布把電視遮住,因為眼睛看不見干擾,不容易分心。‧每天叫孩子起床,好累?試試看把打電動的時間改在早上,他會自動早起;或拉開窗簾睡覺──早上接觸到太陽光後褪黑激素減少,容易自然醒。‧孩子出門上學丟三落四,爸媽別再幫忙找幫忙送,要求他放學一進門,馬上把書包裡的物品倒出來,聯絡簿、通知單看得一清二楚;還有,在門口設置「學校用品專區」,上學前更容易察覺到少帶什麼。◎學習要上癮,你得這樣驅動他‧不想寫功課?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降低他開始寫作業的心理門檻;把作業拆成小單位來寫,他會不知不覺就完成所有內容;或是先寫兩年前的習題,可以提升成就感,也能順便複習。‧害怕數學?出門購物,考驗孩子「5折優惠」、「買一送一」哪個划算,從日常生活中降低對數學的恐懼。◎換個方式讚美與鼓勵,孩子更有感‧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的方式讚美:「沒想到你會這個?」、「教教爸爸吧!」讓他覺得「原來我這麼厲害」。‧稱讚不能籠統,「畫得很好」「畫的不好」,他會覺得你在敷衍。你要點出特別的細節或是亮點:「這匹馬的腿畫得很有力量感」、「這片葉子的顏色塗得很漂亮」。建立他對不擅長事物的信心。.有些話父母不知怎麼當面說,不妨就用LINE傳達吧!寫作業拖拖拉拉、早上賴床叫不醒、出門上學老是忘東忘西……不要吼不要罵,只要運用狡猾育兒術,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寫功課老是拖拖拉拉?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先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出門上學老忘東忘西?在玄關設置「學校用品專區」,讓他自己盤點。◎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來讚美,他更有動力。◎一玩就忘了時間?別吼,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作者親野智可等,是超過40年資歷的親職顧問,曾在小學執教23年,並擔任知名漫畫《東大特訓班》指導專家,經常受邀至日本各地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的家長會演講。他發現,現在的父母都身陷「過度教養」的疲憊中,舉凡功課、用餐、玩樂、運動、才藝甚至社區互動,都投入過多精力只為讓孩子成長,但結果通常都不如預期。於是這幾年他大力提倡「狡猾育兒術」,所謂狡猾,不是要家長耍小聰明的騙孩子,而是利用某些驅使人行動的小技巧,不用催、不必罵,孩子就會自動自發。◎叫不動、丟三落四?父母可以這樣狡猾‧寫功課拖拖拉拉?不用自己催,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就會主動去做;或先拿塊布把電視遮住,因為眼睛看不見干擾,不容易分心。‧每天叫孩子起床,好累?試試看把打電動的時間改在早上,他會自動早起;或拉開窗簾睡覺──早上接觸到太陽光後褪黑激素減少,容易自然醒。‧孩子出門上學丟三落四,爸媽別再幫忙找幫忙送,要求他放學一進門,馬上把書包裡的物品倒出來,聯絡簿、通知單看得一清二楚;還有,在門口設置「學校用品專區」,上學前更容易察覺到少帶什麼。◎學習要上癮,你得這樣驅動他‧不想寫功課?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降低他開始寫作業的心理門檻;把作業拆成小單位來寫,他會不知不覺就完成所有內容;或是先寫兩年前的習題,可以提升成就感,也能順便複習。‧害怕數學?出門購物,考驗孩子「5折優惠」、「買一送一」哪個划算,從日常生活中降低對數學的恐懼。◎換個方式讚美與鼓勵,孩子更有感‧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的方式讚美:「沒想到你會這個?」、「教教爸爸吧!」讓他覺得「原來我這麼厲害」。‧稱讚不能籠統,「畫得很好」「畫的不好」,他會覺得你在敷衍。你要點出特別的細節或是亮點:「這匹馬的腿畫得很有力量感」、「這片葉子的顏色塗得很漂亮」。建立他對不擅長事物的信心。.有些話父母不知怎麼當面說,不妨就用LINE傳達吧!寫作業拖拖拉拉、早上賴床叫不醒、出門上學老是忘東忘西……不要吼不要罵,只要運用狡猾育兒術,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日文中的「急性子(せっかち)」, 是由「急忙(せく)」和「贏(勝ち)」兩個詞彙組合而成。 這一詞不僅代表著急,更帶有「贏」的意味, 也就是說,在日文中,急性子不是缺點,而是能帶你迎向勝利的優點。 作者原弘始是設計公司Design Studio L執行董事長, 身兼管理職和設計師的他,永遠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滿, 被上司稱讚是「停不下來的創作者」。 但他發現,急性子工作態度雖然讓自己容易受重用,得到更多發揮機會, 卻也產生不少後果: ◎嫌同事動作太慢,自己來比較快;結果天天累到爆; ◎常被另一半抱怨「茶泡得太淡了」──因為等不及! ◎喜歡多工,但不斷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思維,會加重大腦負擔。 ◎喜歡尋找最短路徑,但風險是為求快而偷工減料,品質不佳得重做。 ◎任何行程都要事先查好路徑,然後急忙趕下個行程,忘了享受當下。 他開始自省,這種工作和生活都愛衝衝衝、卻搞得自己很累的工作方式 怎麼改善? 作者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急性子但不累的工作術」文章與眾人分享, 讓自己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多工是好事,但大腦很疲勞 為了求快,急性子工作者總是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思維, 但這麼做容易導致大腦不堪負荷,效率逐漸下滑。 怎麼做才能速度快又不累? 你可以設計一天的總工作量,不要超載; 或設定「中途目標」,完成階段性作業後,強迫自己先休息。 並把重要的事情排在早上處理,腦子更清晰。 ◎這樣做事,速度與品質兼顧 .將所有工作列成清單,連倒垃圾、印收據、回信等雜事也列入, 看著打勾後的項目一個個消失,就不必再費腦想:「那件事我完成了嗎?」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不只是你,連同事也能受益。 作者的公司就建立作業「服務臺」,彙整常用的文件和常見問題, 任何人有任何需求,都可立即找到相應資源,速度快但不累。 .本書還提供很多方法讓你快而不累: 如何快速產出,但是大腦零負擔? 如何用低效率換來高效率? 如何創造時間…… ……想知道嗎? ◎遇到這些時候,再心急也該踩剎車 看到訊息就秒回,也許你對自己的高效率感到滿意, 但客戶可能會想:「這麼快就回信,他根本沒看,只是在敷衍我?」 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與體貼? 回郵件超快、喜歡多工進行、不喜歡等人更不讓人等, 急性子不累的工作術,讓你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寫功課老是拖拖拉拉?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先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出門上學老忘東忘西?在玄關設置「學校用品專區」,讓他自己盤點。◎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來讚美,他更有動力。◎一玩就忘了時間?別吼,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作者親野智可等,是超過40年資歷的親職顧問,曾在小學執教23年,並擔任知名漫畫《東大特訓班》指導專家,經常受邀至日本各地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的家長會演講。他發現,現在的父母都身陷「過度教養」的疲憊中,舉凡功課、用餐、玩樂、運動、才藝甚至社區互動,都投入過多精力只為讓孩子成長,但結果通常都不如預期。於是這幾年他大力提倡「狡猾育兒術」,所謂狡猾,不是要家長耍小聰明的騙孩子,而是利用某些驅使人行動的小技巧,不用催、不必罵,孩子就會自動自發。◎叫不動、丟三落四?父母可以這樣狡猾‧寫功課拖拖拉拉?不用自己催,用廚房計時器或沙漏,讓他「看到」時間在減少,就會主動去做;或先拿塊布把電視遮住,因為眼睛看不見干擾,不容易分心。‧每天叫孩子起床,好累?試試看把打電動的時間改在早上,他會自動早起;或拉開窗簾睡覺──早上接觸到太陽光後褪黑激素減少,容易自然醒。‧孩子出門上學丟三落四,爸媽別再幫忙找幫忙送,要求他放學一進門,馬上把書包裡的物品倒出來,聯絡簿、通知單看得一清二楚;還有,在門口設置「學校用品專區」,上學前更容易察覺到少帶什麼。◎學習要上癮,你得這樣驅動他‧不想寫功課?不用吼、不用催,請他寫一題或寫一筆就好,降低他開始寫作業的心理門檻;把作業拆成小單位來寫,他會不知不覺就完成所有內容;或是先寫兩年前的習題,可以提升成就感,也能順便複習。‧害怕數學?出門購物,考驗孩子「5折優惠」、「買一送一」哪個划算,從日常生活中降低對數學的恐懼。◎換個方式讚美與鼓勵,孩子更有感‧太頻繁的誇獎,孩子反而無感──改用「嚇我一跳」的方式讚美:「沒想到你會這個?」、「教教爸爸吧!」讓他覺得「原來我這麼厲害」。‧稱讚不能籠統,「畫得很好」「畫的不好」,他會覺得你在敷衍。你要點出特別的細節或是亮點:「這匹馬的腿畫得很有力量感」、「這片葉子的顏色塗得很漂亮」。建立他對不擅長事物的信心。.有些話父母不知怎麼當面說,不妨就用LINE傳達吧!寫作業拖拖拉拉、早上賴床叫不醒、出門上學老是忘東忘西……不要吼不要罵,只要運用狡猾育兒術,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日文中的「急性子(せっかち)」, 是由「急忙(せく)」和「贏(勝ち)」兩個詞彙組合而成。 這一詞不僅代表著急,更帶有「贏」的意味, 也就是說,在日文中,急性子不是缺點,而是能帶你迎向勝利的優點。 作者原弘始是設計公司Design Studio L執行董事長, 身兼管理職和設計師的他,永遠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滿, 被上司稱讚是「停不下來的創作者」。 但他發現,急性子工作態度雖然讓自己容易受重用,得到更多發揮機會, 卻也產生不少後果: ◎嫌同事動作太慢,自己來比較快;結果天天累到爆; ◎常被另一半抱怨「茶泡得太淡了」──因為等不及! ◎喜歡多工,但不斷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思維,會加重大腦負擔。 ◎喜歡尋找最短路徑,但風險是為求快而偷工減料,品質不佳得重做。 ◎任何行程都要事先查好路徑,然後急忙趕下個行程,忘了享受當下。 他開始自省,這種工作和生活都愛衝衝衝、卻搞得自己很累的工作方式 怎麼改善? 作者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急性子但不累的工作術」文章與眾人分享, 讓自己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多工是好事,但大腦很疲勞 為了求快,急性子工作者總是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思維, 但這麼做容易導致大腦不堪負荷,效率逐漸下滑。 怎麼做才能速度快又不累? 你可以設計一天的總工作量,不要超載; 或設定「中途目標」,完成階段性作業後,強迫自己先休息。 並把重要的事情排在早上處理,腦子更清晰。 ◎這樣做事,速度與品質兼顧 .將所有工作列成清單,連倒垃圾、印收據、回信等雜事也列入, 看著打勾後的項目一個個消失,就不必再費腦想:「那件事我完成了嗎?」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不只是你,連同事也能受益。 作者的公司就建立作業「服務臺」,彙整常用的文件和常見問題, 任何人有任何需求,都可立即找到相應資源,速度快但不累。 .本書還提供很多方法讓你快而不累: 如何快速產出,但是大腦零負擔? 如何用低效率換來高效率? 如何創造時間…… ……想知道嗎? ◎遇到這些時候,再心急也該踩剎車 看到訊息就秒回,也許你對自己的高效率感到滿意, 但客戶可能會想:「這麼快就回信,他根本沒看,只是在敷衍我?」 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與體貼? 回郵件超快、喜歡多工進行、不喜歡等人更不讓人等, 急性子不累的工作術,讓你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當老闆說「這個工作就交給你了」,他的意思是?怎麼確認他的期待?◎辛苦寫好的企劃案被主管瞬間推翻,關鍵是你忽略了「打探」──口頭確認。◎工作進度等主管問,你會被認定為懶──你要報、聯、商。◎如何說服厲害的人幫自己?作者活用「猜拳理論」,請出「他」幫忙站臺。本書作者池田昌人於1997年進入東京數位電話(現在的軟銀)工作,後來負責籌劃新的手機資費方案,並在社長孫正義的指示下,創設日本第一個線上募款平臺,2019年累計捐款金額突破10億日圓;目前是CSR(企業社會責任)區域經理兼ESG(永續發展)推動室長。「從支援東日本大震災復興、PCR篩檢,到新冠肺炎疫苗……他(本書作者)總能將難以判斷的事整理成形,這種整理法值得學習。」──軟銀集團創辦人兼社長孫正義多年下來,作者總有辦法火速執行並完成孫正義交代的難題,因而獲得重用。祕訣就是靠他在軟銀工作所學到的目標達成竅門。◎當老闆的指示很籠統‧「這個工作就交給你了」,老闆的意思是?怎麼確認他的期待?我可以獲得什麼資源支持?軟銀靠5W1H表、效益分析表兩個表格,從目的回推,再決定相關人士、場所、時期和細節,網羅必要資訊不遺漏。 ‧請主管做決策前,先整理自己的想法而非感覺你不能直接問他怎麼做,要加上自己的想法。但這想法不能是你的感覺,要說明提案的優缺點,再請上級評估。◎主管拋出的急件、難題,我能馬上接手 ‧製作作業流程示意圖 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孫正義要求作者成立PCR檢測中心,但他並非醫療專業出身,不知道該申請什麼相關資料、會花多少成本。因此,他製作作業流程示意圖,讓目標變具體,於是立即能開始分派工作或聯絡相關人員。‧即使完成日期不確定,也要把時間寫清楚。例如,寫「7月初」或「7月15日前後」看起來差異不大,但主管會覺得「7月初」比「7月15日前後」早,即使你按照預定於「7月15日」完成,也會被認為「太晚了!」 ◎用猜拳理論,說服厲害的人幫你作者創辦募款平臺時,希望社長能出席記者會,但該如何說服孫正義?他活用猜拳理論思考:如果孫社長出石頭,能出布的人是誰?於是他想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讓孫正義就算再忙也願意到場。 上司指示不明確、臨時急件、企劃案被打槍得重整…… 讓棘手狀況都變得井然有序、輕鬆搞定。 這是我在軟銀學到的目標達成竅門。
◎大聲惹事的孩子變少,取代的是不爽就直接走出教室的「沉靜鬧事」。 ◎只會玩電動,不知道怎麼跟「真人」玩。扮家家酒遊戲正在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因為……。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能過日子。」 作者石井光太為日本紀實作家,長期關注文化、歷史及社會現象, 同時也創作童書、紀錄與孩子有關的教育與生活樣態。 這幾年來,他經常聽到父母沮喪的表示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 企業也傳出同樣心聲:越來越不懂現在的社會新鮮人在想什麼。 他發現,大人就算知道網路或AI的存在,但對於這群 「被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的人格是如何發展,了解卻是微乎其微。 作者因此針對托兒所到大學、超過200名教育第一線人士,進行訪談和調查。 讓大家了解,這群已步入或即將入社會的數位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有網路), 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模樣,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 ◎只有糖果變甜,鞭子逐漸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只因同學約在線上遊戲集合。 ‧體育課運動量日減,骨折率提高,因為不能準確判斷球速和距離,常被球打到。 ‧事事吹捧子女的父母越來越多,讓孩子養成誇我症候群,不被誇就翻臉。 ‧因為拒學,請假理由越來越荒唐。想躲到保健室?人數多到得先預約。 ◎同班好幾年,卻不記得同學的名字 過去,學校是交友的地方,如今在網路上更容易找興趣相投的朋友, 一個高中生平均擁有9個社群帳號:食友、深友、新友、網友…… 老師想幫全班辦畢業派對,同學反應卻是「沒意義」、「浪費時間」、「無話可說」。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 二十多歲男性中,有七成沒有情人,四成沒有戀愛經驗, 很多高中生甚至把動漫角色當愛人。理由是?你絕對想不到。 高學歷不再是目標:成績能上哪就去哪;要是報考卻落榜,報名費就白花了; 「我只想去離家近的學校。」、「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過得去」; 為什麼不努力一點?高中生會說: 「我的天生規格只有這樣,追求夢想沒意義。」 超過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教育現場直擊, 這群隨時都能待在網路上的孩子,跟你我有什麼不同? 家長該怎麼面對、主管該怎麼調整相處方式? 日本紀實作家,帶你認識這些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